<h3>“酒入雄黃粽子裹,要嘗滋味到端陽。”</h3> <h3>想吃正宗的灰湯粽,不用等到端午,找我媽媽就夠了</h3> <h3>“灰湯粽”最傳統的手工粽子,用最簡單的食材做出最豐富的層次感。“灰湯”這兩字聽著似乎不太有食欲,但卻有著大道至簡后的迷人魅力。</h3> <h3>最能品出灰湯粽特殊味道的當屬豆沙餡。豆沙是濾過去殼的,非常細膩,它作餡時哪怕久煮,味道也不會滲入粽子中,粽是粽的味道,餡是餡的味道,一口下去兩種味道全在嘴里,而灰湯粽特有的稻草清香撲鼻而來,就像小時候彌留在舌尖的味道!</h3> <h3>粽葉的挑選至關重要</h3> <h3>洗完還要每張都用開水燙過</h3> <h3>準備好上等早稻稻草</h3> <h3>爸爸開始燒稻草灰</h3> <h3>稻草灰中含堿,這是令灰湯粽別于其他粽子,特別細膩軟糯黏滑的秘密,也是因為灰湯里的堿,令它更容易保存,哪怕是夏天,常溫下放上四五天也不會餿。</h3> <h3>燒好的稻草灰</h3> <h3>開始過濾灰湯</h3> <h3>媽媽一遍又一遍反復澆汁,不厭其煩</h3> <h3>過濾出的稻草灰汁</h3> <h3>所謂灰湯,就是用這些燒過的草木灰制成的天然堿水。用傳統方式制作的灰湯粽,才是粽子里的極品啊!</h3> <h3>等灰湯完全涼透,加入泡好的糯米</h3> <h3>洗好的糯米必須泡灰湯中整整一夜,時間短了可不行。泡了一夜的糯米,將灰湯的長處發揮到了極致...</h3> <h3>偷偷告訴你們哦,泡過灰湯的米能下火清腸胃,還能治拉肚。所以,除了用灰湯制做粽子,日常還有的做法,是把浸泡過灰湯的糯米曬干后制成“灰湯米”,“灰湯米”經年不壞,可隨時用來煲粥,調理腸胃。</h3> <h3>野生梔子花果泡水</h3> <h3>為什么還用到野生山梔花的果實呢?慢慢往下看??</h3> <h3>媽媽開始煮豆沙</h3> <h3>加入自家榨的土紅糖</h3> <h3>充分攪拌均勻</h3> <h3>豆沙要壓成泥,看似簡單,著實累人</h3> <h3>炒糯米粉,火候是關鍵。火小不熟,火大容易焦。等到彌漫滿屋的糯米粉香時,你會醉入其中不能自拔...</h3> <h3>這個也是有別于一般豆沙粽的秘方之一</h3> <h3>然后在豆沙中加入炒熟的糯米粉,捏團</h3> <h3>紅豆和糯米粉的完美邂逅,不需要太多的火花,看似尋常,卻會爆發很大的能量</h3> <h3>每次沒等媽媽捏好,邊上饞嘴的我就已經偷偷的吃上了好幾個??</h3> <h3>??????</h3> <h3>第二天,泡了一整夜的糯米再淋上梔子果的汁,顏色越發的金黃誘人</h3> <h3>西晉周處所撰的《風土記》中就有“用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其爛熟”的記載,看后不禁感嘆:原來,古人巧妙地借“灰湯”中所含的碳酸鉀變成了粽子的著色劑、增 香劑和防腐劑了。</h3> <h3>一切準備就緒,媽媽開始包粽子嘍</h3> <h3>姑婆每次都來幫忙</h3> <h3>媽媽繼承了奶奶精湛的手藝</h3> <h3>香香的白糯米,用豆秸桿的灰水浸泡后包成粽子,變成了嫩黃嫩黃的,飄著莫名的芬芳。那種芬芳甜蜜是要融入人的血脈,刻進人的靈魂里的。</h3> <h3>爸爸也在邊上幫忙</h3> <h3>一家人有說有笑,其樂融融,這才是家的氛圍</h3> <h3>而我...不會包粽子,當當攝影師就好了...</h3> <h3>茶葉包下鍋一起煮粽子,據說香味更特別</h3> <h3>柴火土灶,燒的都是自家梨山上耙下來的梨樹干子</h3> <h3>燒煮過程中,不大的廚房間除了彌漫著新鮮的粽葉香和糯米香,更有一種奇妙的香味,那就是灰湯粽散發的異香。</h3> <h3>手作食物的美好一部分在于等待過程中的想象,直到入口的一剎那你才知道最終的滋味</h3> <h3>經過五六個小時的悶煮,等湯汁全部收盡</h3> <h3>就可以出鍋啦</h3> <h3>竹竿上掛著的一串串美味的灰湯粽,承載了多少人的情懷和鄉音</h3> <h3>媽媽總是讓我第一個嘗鮮</h3> <h3>金黃軟糯,一口哪夠</h3> <h3>這兩小家伙,特別捧外婆的場,吃完一個說不夠,還要再來一個</h3> <h3>灰湯粽還有一個好處是,胃不好的人吃多了也不會難受??,雖然是糯米,但是因為灰湯本身就有解油膩,助消化的作用,所以怕吃糯米的小伙伴們也可以嘗嘗鮮哦</h3> <h3>傳統的美食韻味不是機器可以制作出來的,手作的食品更是濃濃的記憶,還有溫暖的情感,一口好吃的灰湯粽,讓你回味那個青蔥的歲月,時間流逝,但美味不會流失</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兴区|
安阳市|
哈密市|
封开县|
如皋市|
淅川县|
长寿区|
昂仁县|
台山市|
汽车|
洞头县|
衡阳市|
黔江区|
四川省|
陇南市|
城步|
山西省|
安新县|
扬州市|
靖安县|
铜陵市|
永丰县|
衢州市|
漠河县|
通州区|
道孚县|
桂林市|
三门峡市|
衡阳县|
涞水县|
中宁县|
青田县|
潞西市|
大埔县|
太原市|
云梦县|
扶余县|
轮台县|
陆川县|
丹江口市|
安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