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親的奉獻-------撰寫此文獻給母情節</p><p class="ql-block"> 在母親節來臨之際,寫一篇有關母親的往事,獻給最初在礦山那艱苦歲月里,為礦山建設發展做出貢獻的所有母親。</p><p class="ql-block"> 媽媽是1958年跟著爸爸從肥城來到新礦的,那年媽媽18歲,媽媽是那時的高小畢業,在那個年代也算是有文化的,高高的個兒,窈窕的身材,白皙的臉龐,也是美女一個呢。媽媽因有文化,父親又在礦上,村里就照顧她,把一個招工名額給了我媽,原本是招工到中心醫院的,到了單位卻被審核不符合條件,因是結婚的,就被辭退了。</p><p class="ql-block"> 媽媽爸爸帶的兩床軍被就是他們的全部家當,住的是租借的西都村的破草房,夏天下大雨時水上屋里灌,屋頂也漏,屋里是又潮濕又悶熱,蒼蠅蚊子滿天飛,咬的媽媽渾身是疙瘩。冬天更難過了,小屋透風撒氣,凜冽的寒風肆虐著刮著,像要把屋頂掀掉,屋里滴水成冰,連個爐子都沒有,媽媽裹在那薄薄的被子里,凍得瑟瑟發抖,覺都睡不成,在那嚴寒的冰天雪地里度日如年,期盼著暖春的到來。爸爸媽媽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度過了兩年。 </p><p class="ql-block"> 兩年后,他們搬到了三十一處的紅房子里,條件稍有改善,60年姐姐出生了,62年就有了我,我姐倆都出生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媽媽坐月子吃的是地瓜面窩窩,兩天就下地干活,老家里人都忙沒有人來伺候月子,洗涮做飯都是媽媽干,媽媽月子里到水管去洗尿布,鄰居奶奶看到就說,不能沾涼水,以后怕要作下病了,可是媽媽有什么辦法啊,老爸上班,老家又來不了幫忙的,只有靠自己吧。</p><p class="ql-block"> 出生那年,是三年自然災害的最后一年,那時沒有糧食蔬菜,懷著我時,只吃稀粥充饑,難以裹腹。可能是老天眷顧,我出生時竟然9.5斤重,當時也是奇跡了,白白胖胖,在那個歲艱難月是特稀罕的,接生醫生也是驚喜萬分,對媽媽說,要是個男孩會更重些,哎,哪壺不開提哪壺。</p><p class="ql-block"> 媽媽月子里只吃地瓜窩窩,沒有一點油水,面條雞蛋都難見得到,結果還是把我喂養的結實健康,白里透紅的臉蛋鼓鼓的,像只小豬豬。老鄉回老家給奶奶捎信說,你不要牽掛著她娘倆,生活挺好,你的孫女養的白胖白胖的,白里透紅的的臉像雞蛋剝了皮滾了紅胭脂,奶奶聽了特寬心,還以為我們生活真的挺好那。</p><p class="ql-block"> 其實也是老天庇佑,我們母女就是天天吃地瓜,也是養的水靈靈的,我真的是吃地瓜長大的,哎,一生的地瓜命,到現在也沒吃夠,冬天的主糧就是地瓜,地瓜成了我的最佳美食。</p><p class="ql-block"> 有了我姐妹倆后,家里生活負擔更重了,爸爸一月不到30元的工資,還要給老家寄些,原本就入不敷出的經濟狀況,讓我家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為了家里生計,媽媽就去集上買蔬菜,那時還不允許個體經營,說是投機倒把,媽媽天天提心吊膽的去集市偷著賣扁豆菜,掙點錢補貼家用。 </p><p class="ql-block"> 接著又有了弟弟妹妹,家里生活更困難了,看著眼前四個孩子,需要吃、需要穿,老大也到了上學的年齡,指望爸爸那點工資是不夠的,媽媽開始找活干,她說,自己再苦再累也不能讓孩子餓著。天無絕人之路,隨著國家經濟形式的發展好轉,一個個的工廠的建成了,大批需要臨時工,所以,媽媽的臨時工生涯開始了,開始是給制桿廠送爐渣,送石子,拉著車一干就是5年,白天干活,晚上還得磨糊子攤煎餅,還得做衣服做鞋,一天也睡不到5小時。</p><p class="ql-block"> 69年水泥廠成立,我媽成為第一批臨時工,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媽在廠里搬過石頭,過過大磅秤,落過窯,有一次事故,媽媽要不是跑得快,就被燒傷了。媽媽除了上班,在家還得砸石子,還得做著吃,一頭濃密的黑發一直被帽子遮著,白皙的臉龐也被水泥面石子面蓋著,誰不曾想,媽媽當時也是美人一個,知書達禮,在宿舍里也是佼佼者,可是,在那個物質困乏的歲月里,媽媽為了讓我們生活得更好些,再苦再累再臟的工作也去做,付出了大好青春年華,在那個艱苦年代里,夜以繼日的艱辛勞動,養大了我姐弟四個。 </p><p class="ql-block"> 媽媽一生都很要強,再難再苦也讓我們有得穿,吃的也挺好。由于媽媽的能干,我家從一無所有到縫紉機,自行車,錄放機以及后來的電視置辦齊全。 </p><p class="ql-block"> 媽媽把廢物利用到極致,那時沒有花布,就用裝炸藥的花塑料袋縫起來釘到墻上。媽媽也是蕙質蘭心,會用一件舊絲綢褂給妹妹改成旗袍,粉色旗袍合體的罩在小妹消瘦的軀體,襯著白皙里透著粉色的小臉,讓鄰居大娘嬸嬸都稀罕的抱著她親。妹妹小時候,紅頭發,大眼睛,肌膚如雪,五官精致,也是我們宿舍區的小美女,穿著大姐打的花色毛衣,帶著鄰家嬸嬸送的絲巾,我領著小妹去東都門市部去玩,惹的許多阿姨上前圍著我們,問我們哪里來的,這小姑娘怎么這么像外國小孩呢,幸虧那時不缺小孩,不然,我們會被搶走的。</p><p class="ql-block"> 媽媽從小常教育我們,別人的東西放在眼前也不能拿,需要的話就要自己去勞動,用自己的雙手去得到的才能問心無愧,媽媽在單位人際關系特好,從不對人說長道短,常對我們說做人要正直,要孝敬老人,對身邊的人要好。</p><p class="ql-block"> 媽媽很支持我們的學習,家里再忙都一個人承擔,從沒讓我們請過假,只要學習好,家里再難也供著上學,學校里有什么勞動啊,活動啊,都支持我們積極參加,一直到我工作了,媽媽早早做了飯,我吃了提前到廠里打掃衛生,媽媽很明事理,從沒因為家事耽誤過我們學習工作。</p><p class="ql-block"> 艱辛勞苦到了50歲了,我們也都工作了,條件也好了,以為媽媽該歇歇了,可是兒娶女嫁,都得媽媽操心,為了子女安心上班,又接過了看孩子的重任,把孩子看大了,我的媽媽就60多歲了,媽媽的花樣年華在艱難困苦中全部付出給了我們。 </p><p class="ql-block"> 媽媽在我眼中是很強大的,一直是我們的依靠,任何事情是打不垮她的,直到去年爸爸犯了斜疝的病,看到媽媽哀愁無助的樣子,我才感覺媽媽真的老了,不再那么堅強,我對媽說,不用害怕,一切有我姐弟們。在回來的路上,我淚流滿面,爭強好勝了一輩子的母親,真的老了,滿頭的白發,歷盡艱辛的蒼上的面孔上,長滿了皺紋,在我面前弱的像個無助的孩子,我的心里酸酸的,為我們付出了全部心血的父母老了,該是我們回報的時候了,我們帶父親去醫院做手術,陪床侍候,尤其是大姐,特會做飯,也特會照顧人,細心又周到,爸爸吃的好,心情好,很快痊愈出院了。沒讓媽媽操一點心,姐姐連媽媽也一起伺候著,我們一起寬慰媽媽,讓媽媽開心快樂,我姐弟幾個都孝順爸媽,這與媽媽言傳身教有關系,弟弟說,光孝不行,還得順著,我們一定讓媽媽有一個幸福快樂的晚年。</p><p class="ql-block"> 母愛是偉大的,母愛是無私的,媽媽把她的一生全部奉獻給了我們,媽媽直到老年才真正的享受生活,年輕時沒機會穿的花衣服,現在才穿,穿上依然漂亮。媽媽特干凈利索,年輕時再忙再累也把家里收拾的干凈利落,干凈的床上平平整整的,我們也有規矩,再累也從不敢到床上坐。媽現在生活充實快樂,每天打拳,練劍,唱歌,年輕時的愛好這才有機會發揮,媽媽拳打得好,口才也是特好,很會勸解人,玩伴們都喜歡和她聊天。</p><p class="ql-block"> 爸爸媽媽那一代人,從各自的家鄉來到新礦集團創業,在吃不好穿不暖 沒住處的艱苦條件下,是他們不怕吃苦不計報酬,把畢生精力全部奉獻給了礦山,有了他們那一代人的付出,才有我們新礦集團的今天,我們不應也不會忘記他們,我們對那一代有著感恩的心。特別是母親們,她們在沒有親人伺候月子的條件下,大多哺育了5至6個孩子,還得出去干活,干了20多年的臨時工,老了什么都沒有,還得靠丈夫養著,我們的母親們太苦了,付出的太多太多了,我們做子女的,一定要好好孝敬她們,讓她們能老有所養,安享晚年。</p><p class="ql-block"> 祝天下母親們節日快樂,祝愿你們有一個幸福健康的晚年。</p> <h3>左起:大姐,爸爸,媽媽,我。</h3> <h3>媽媽在彩石溪</h3> <h3>媽媽在打太極拳</h3> <h3>媽媽在墨石山</h3> <h3>爸爸媽媽在墨石山</h3> <h3>前排爸爸媽媽,后排小妹,大姐,我,弟弟</h3> <h3>我和媽在媽媽家里</h3> <h3>四世同堂</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回县|
灵宝市|
讷河市|
东平县|
洞头县|
潞西市|
安龙县|
岳阳市|
安远县|
镇雄县|
东宁县|
南阳市|
高青县|
罗甸县|
枣阳市|
都江堰市|
涪陵区|
陇南市|
张北县|
临西县|
闸北区|
平舆县|
平顺县|
阳春市|
仲巴县|
克拉玛依市|
玉龙|
溧阳市|
铜梁县|
禹城市|
阳泉市|
南漳县|
子洲县|
虞城县|
论坛|
仁布县|
赤壁市|
建德市|
蒲城县|
徐汇区|
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