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豐大足</h1> <h3> 大足石刻的重彩千手觀音正在進行長達數年的修復,我們不得一見</h3> <h3> 集佛教、道教、儒家"三教"造像藝術的精華,</h3> <h3> 以鮮明的民族化和生活化特色,</h3> <h3> 成為中國石窟藝術中一顆璀璨的明珠</h3> <h3> 選材、勾勒、雕刻、打磨……精雕細琢的工藝傳承,作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足石雕與聞名遐邇的大足石刻相伴而生。</h3> <h3> 在這歷史久遠文化氣息厚重的地方,美食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談及美食當然非郵亭鯽魚莫屬啦。</h3> <h3> 世間的一切本是不生不滅 ,不垢不凈 ,不增不減,見或不見,念或不念,我們都在那里。</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問道武當</b></h1> <h3> 武當山是一座具有傳奇色彩的大山,2500年前,開山祖師尹喜開始了寂寞修行。這是一場一個人的精神盛宴,從此天為被,地作床,青山為友,流水知音。</h3> <h3> 南來北往的游客們,都是從這里出發開始問道之旅,一步步去開啟這座大山隱藏著的秘密。</h3> <h3> 我們兵分兩路,一路直上金頂,一路從南巖宮繞行,</h3> <h3> 南巖這一條長長的崎嶇山路,是我認為比華山都還難爬的山路,但也收獲了沿途最美的風景。</h3> <h3> 武當三十六巖中最美的一巖,因巖向南而名"南巖"。山體的斷層成就了險峻,南巖宮就構筑在這絕壁之上;</h3> <h3> 一百年前,朝圣者們會蒙上雙眼,踏上探出巖壁外兩米多長僅容一人通過的龍形石雕,將香火插入龍頭上的小香爐內,俗稱燒龍頭香,稍有不慎就可能葬身懸崖。</h3> <h3> 從規格最高的金殿,到西神道上五龍宮、仁威觀等宮觀的正殿,再到東神道上紫霄宮、南巖宮等宮觀的正殿,武當山絕大多數宮、觀、庵、堂、祠、廟,供奉的主神都是玄天上帝。在供奉玄帝的大殿后面修建父母殿,奉祀圣父圣母,展現了道家和儒家文化的交融。</h3> <h3> 南巖受地域所限,設計者巧妙構思側筑山門,建了這座父母殿,"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這里"兩儀"指的是"陰"和"陽",主要意思是指"父母"也可延伸為"天地"。</h3> <h3> 中國有五岳,武當山號稱太岳、大岳,從稱呼上看它是超乎五岳的。</h3> <h3> 武當山勢徘徊,如天關地軸之像。所謂天關就是指的蛇,地軸指的是龜,因為武當山的山勢從大巴山蜿蜒曲折過來像一條蛇,而整個天柱峰和峰頂就組成了一只龜。</h3> <h3> 道教信徒認為,神龜正是玄武神的化身,這是一個偶然的巧合還是大山向世人宣告,八百里武當正是道教天人合一境界的完美詮釋地。</h3> <h3> 玄武神本是凈樂國的太子,天資聰穎異于常人,他無意繼承王位,十五歲時便辭別父母,入武當山潛心修道;在烏鴉神的指引下,玄武在武當修行了四十二個春秋,終于得道成仙,成為一代天帝。</h3> <h3> 千百年來,香火旺盛的"太子讀書殿"寄托了朝拜者內心的渴望,希望莘莘學子們經過多年苦讀能夠功成名就。</h3> <h3> 地處榔梅仙祠不遠處的道士飛升塔。一人多高,每座塔都是六面七層。七層塔在佛家有勝造七級浮屠之說。好多人都認為只有和尚死后才建塔,沒成想道士死后也建塔。</h3> <h3>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核心就是以自然為法則。</h3> <h3> 在神道越來越接近大頂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名為朝天宮的宮殿。傳說朝天宮是人界與仙界的分界線。從這里再往前行,便是道人們心中的仙境了。</h3> <h3> 道教信仰天神,認為天界分為若干重,各路神仙居住其中逍遙自在。</h3> <h3> 古代的設計者們仿照天宮在武當山設計了三重天門</h3> <h3> 游走在天門之間上上下下,體會登峰的艱難和大頂的神圣,</h3> <h3> 也更能明了修仙是一個由低到高,不斷進取的過程。</h3> <h3> 綿延八百里的武當山為無數香客所信奉。</h3> <h3> 登高攜手鎖同心,歡笑猶在吾耳旁。</h3> <h3> 鎖永遠地鎖上了,鑰匙再也不能找到。</h3> <h3> 多少市井喧囂的繁榮,多少亭臺樓閣的壯麗,都沉寂在歲月的塵埃之下。</h3> <h3> 今天,我們只能遙望僅存的殘碑舊跡,猜想昔日的輝煌。</h3> <h3> 在這個被速度和效率裹挾著疾行的年代,從武當古建筑不急不火的悠然中悟出了一個道理,經典從來不是一夜寫就的。</h3> <h3> 如今的頂之上屹立著一座朝向東方的金殿。太陽升起的時刻,道人們都會來此敬香朝拜。在他們心中,金殿正是水神玄武在人間的居所。他端坐于群山之上,守護這連綿不斷的八百里大山。</h3> <h3> 歲月荏苒,朝代更替,大山卻一直在那里,</h3> <h3> 它在靜默中贏得尊崇,又在靜默中容忍蕭瑟;</h3> <h3> 始終不肯離開這座大山的不是給過它威名供奉的歷代君王,而是千百年來始終追隨的朝拜者和這座山中的尋常子民,信仰的力量。</h3> <h3>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h3> <h3> 綿延縱橫、大氣磅礴的武當山接納著不同信仰、不同膚色的蕓蕓眾生。</h3> <h3> 幽靜的院落是道人們修練的地方,也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摒棄一切凡塵雜念。</h3> <h3> 大岳武當,共祈太和。</h3> <h3> 正是2000多年前,尹喜、老子于武當山的結緣,使《道德經》從這里流傳。此后,老子成為道教的最高神---太上老君,尹喜被尊奉為道教護法神"玉清上相",《道德經》也成為道士們課誦的經典。</h3> <h3> 尹喜當年走過的路成為了如今的古神道,</h3> <h3> 即便是后來人們精心設計后劈山搭路,</h3> <h3> 一段段臺階仍沿著山崖壁筆直而上。</h3> <h3> 從山底直達金頂的石階多達上萬階。</h3> <h3> 幾千年來通往大頂的神道上,來來往往著絡繹不絕的朝拜者,</h3> <h3> 追尋前人的足跡去往心中的圣地。</h3> <h3> 頂在哪里,還有多遠?</h3> <h3> 手里撐著木杖,腿打顫,沿著曲曲折折的山路向上爬,早就精疲力竭了。真是恨不得"脅下生雙翼,直飛到山頂"。</h3> <h3> 太極巔峰對決</h3> <h3> 紅纓少俠</h3> <h3> 劍俠</h3> <h3> 大刀俠</h3> <h3> 大力俠</h3> <h3> 修整中的武當三俠,做好準備向下一個目標出發。</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隆中對</h1> <h3>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次到襄陽隆中拜訪諸葛亮,三顧茅廬方得見,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h3> <h3> 旅行不像它看上去的那么美好,只是在你從所有炎熱和狼狽中歸來之后,你忘記了所受的折磨,回憶著看見過的不可思議的景色,它才是美好的。</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花絮</b></h1> <h3> 武當山紅色的彼岸花有優雅的名字一一曼珠沙華,卻有著悲傷故事。因為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h3> <h3> 隨行修車大師傅們,小毛病還是能解決的,有驚無險就??。</h3> <h3> 屬于男生們的游戲</h3> <h3> 放牛娃們</h3> <h3> 逐漸長大的孩子們</h3> <h3> 藍顏</h3> <h3> 我和你</h3> <h3> 三人行</h3> <h3> 我們四個</h3> <h3> 我們也是四個</h3> <h3> 五合六聚</h3> <h3> 時常犯錯的果果</h3> <h3> 橡皮艇在清涼的水花中一躍而過順流直下,用移動的視角欣賞沿途的風景。</h3> <h3> 西瓜宴</h3> <h3> 神龍宴</h3> <h3> 武當宴</h3> <h3> 寧河宴</h3> <h3> 不惑宴 有三五摯友,知心的傾訴、敞扉的宣泄、愉悅的同享、希望的共勉、疑慮的消解和勸告的真誠,生活不一定那么美好,但肯定也不是那么糟糕,知足常樂而已。</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桓仁|
德州市|
阜宁县|
高台县|
成武县|
九龙县|
江永县|
洛川县|
安吉县|
九江市|
云南省|
永靖县|
登封市|
绥棱县|
韶山市|
方正县|
安康市|
海兴县|
鸡西市|
湛江市|
搜索|
霍邱县|
封开县|
吐鲁番市|
阿荣旗|
嫩江县|
潢川县|
福泉市|
合山市|
和平区|
绥化市|
阿巴嘎旗|
郎溪县|
玉山县|
柘城县|
哈尔滨市|
怀宁县|
兴国县|
阜阳市|
察哈|
乌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