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我的西游記》之二</font></b></h1><h3>《我的西游記》用照片、文字講述,游覽俄羅斯、芬蘭、瑞典、丹麥和挪威等五個國家的所見所聞。</h3><div>其中,芬蘭、瑞典、丹麥和挪威等四國,屬北歐國家。</div> 冬宮正面<div>冬宮四周圓柱林立,房頂矗立著100多尊雕像和花瓶。宮殿長200米,寬160米,高22米。冬宮淡綠色的墻壁、白色圓柱和金色雕塑群,為冬宮廣場添加了一層絢麗的色彩。</div>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div>又名隱士蘆博物館,位于圣彼得堡的涅瓦河邊,共有6座主要建筑:冬宮、小埃爾米塔日、舊埃爾米塔日、埃爾米塔日劇院、冬宮儲備庫、新埃爾米塔日。</div><div>圣彼得堡涅瓦河畔矗立著一棟巴洛克時期的建筑杰作——冬宮,這里曾是沙皇的宮殿,也稱得上是城市中作為著名的地標。別具一格的綠色、白色和金色外表,極為奢侈的內部——1786扇門、1945扇窗以及1057個房間——足以讓它魅力四射。它與河畔上毗鄰的四棟建筑一起,組成了俄羅斯最為龐大的藝術中心——埃爾米塔日博物館。</div><div>在這個建于18-19世紀的建筑群中,冬宮是一座主要建筑,也曾經是俄羅斯沙皇的宮邸,由設計師拉斯特雷利設計并建于1754—1762年。建筑群還包括總參謀部東配樓、緬希科夫宮和不久前建成的儲藏庫,總面積近130萬平方米。</div><div>埃爾米塔日博物館于1764年由葉卡捷琳娜二世建立,開放于1852年,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博物館之一。同時,憑借著超過三百萬件的藏品,它也堪稱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之一。雖然這里的永久展品只占有九牛一毛,卻囊括了諸多大師畫作,諸如達芬奇(“柏諾瓦的圣母”和“哺乳的圣母”兩幅作品)、米卡郎其羅、拉斐爾、提香、倫勃朗、魯本斯、雷諾阿、塞尚、馬內、莫奈、畢沙羅、梵高、馬蒂斯、高更、羅丹和畢加索等。如果您在每件展品前駐足一分鐘,您需要11年的時間才能窮盡。</div><div>公開展出的展品,陳列在冬宮中(中國游客習慣稱這個博物館為冬宮博物館)。</div><div>博物館中,除“琥珀廳”外,其他展廳的展品都能用手機、相機拍攝(禁用閃光燈,這是國際通行原則)。</div><div>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共有1000個展覽廳,對公眾開放的有350個。</div><div>每年參觀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的游客人數近200萬。</div> 冬宮廣場,又稱“宮殿廣場”,毗鄰冬宮,是圣彼得堡的中心廣場,是圣彼得堡的地標之一,來圣彼得堡旅游的人都會前往參觀這一廣場,這里同時也是圣彼得堡市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廣場面積約50000平方米,大小相當于天安門廣場的九分之一。<div>冬宮廣場被沙俄時代的豪華建筑群包圍,呈現出整體性和協調性,特別是廣場北側的冬宮。</div><div>廣場中央建有亞歷山大紀念柱,是為了紀念1812年反抗拿破侖戰爭的勝利而建造,于1830年至1839年建成。</div><div></div><div><br></div> <div>冬宮廣場南側是,建筑家羅西于1829年設計建成的舊參謀總部大樓,它是個半圓形的建筑。</div><div>橫跨大馬爾斯大街的總參謀部凱旋門將冬宮廣場與涅瓦大街連接起來。拱門之上,建有驅駕戰馬戰車的勝利女神像,這也是為了紀念反抗拿破侖戰爭的勝利而建造。</div> <h3><font color="#010101">照片右側是舊參謀總部大樓</font></h3> 亞歷山大紀念柱<div>柱高47.5米,不用任何支撐,只靠自身重量屹立在基石上,它的尖頂上是一尊手持十字架的天使雕像,天使雙腳踩著一條蛇,是戰勝敵人的象征。柱子的中心部分由一整塊紅色花崗巖組成,直徑約4米。令人感到驚訝的是,亞歷山大紀念柱雖重達600噸,但底部卻并未用任何方式固定,也無任何支撐。</div> <h3><font color="#010101">冬宮廣場上的瀏覽馬車和腳踏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冬宮外觀(局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內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最大的花瓶(元帥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元帥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燈飾(元帥廳)</font></h3> 彼得廳(小金鑾殿)<div>由設計伊薩克大教堂的俄國建筑師孟菲蘭(1786~1858年,原籍法國)于1833年建成。大廳中央擺放著由浸染過的柞木制成的沙皇鍍銀寶座,該寶座是在彼得 死后向英國訂制并于1731年完成的。寶座后面的墻上懸掛著威尼斯畫家于1734年完成的彼得大帝全身油畫像。值得一提的是,畫面上站在彼得身旁的女性并非彼得的妻子,而是古希臘神話中的榮譽女神。畫家借用這名虛構的女性人體,同時把北方戰爭時期彼得率領俄軍戰勝瑞典**的波爾塔瓦戰役(1709年7月8日)作為畫面背景,表明榮譽和勝利永遠與彼得相伴。唯一遺憾的是彼得本人生前沒能看到這一切。</div> 軍事畫廊<div>1826年建成的軍事畫廊。這是一條狹長的油畫走廊,兩側的墻面上掛有332幅著名統帥和將領畫像,這些人物都是1812年戰爭和遠征法國(1813~1814年)的參加者。著名的英國畫家道(1781~1829年)與其助手、年輕的俄國畫家亞歷山大?波利亞科夫(1801~1835年)一起用了十年時間創作了其中的絕大部分作品。位于走廊盡頭身跨戰馬的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像和亞歷山大一世的盟友、普魯士國王威廉三世像則由擅長畫理想主義作品的德國畫家弗蘭茨?克留格爾(1797~1857年)創作。亞歷山大一世的另一位盟友、同樣身跨戰馬的奧地利皇帝弗蘭茨一世像由德 國畫家克拉夫特(1780~1856年)完成。俄羅斯民族英雄、1812年的俄軍總司令庫圖佐夫(1745~1813年)的巨幅畫像位于走廊的正中。</div> <h3><font color="#010101">沙皇亞歷山大一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庫圖佐夫</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奧地利皇帝弗蘭茨二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象牙雕刻</font></h3> 格奧爾基廳(大金鑾殿)<div>被稱為大金鑾殿的格奧爾基廳面積為800平方米,以其精美的、與天花板裝飾圖案相一致的木地板拼花圖案而聞名。格奧爾基廳的兩側都有窗戶,四周排列著一圈大理石柱,天花板上整齊的吊著兩排銅質吊燈,腳下是由各種名貴木材拼接的地板,圖案精美、無限奢華。</div> <h3><font color="#010101">皇帝寶座后的墻上是一幅淺浮雕,上面描述的是常勝將軍格奧爾基的故事。</font></h3> 徽章大廳(青銅大吊燈)<div>緊鄰彼得廳的是由斯塔索夫設計的面積為1000平方米的徽章大廳。青銅大吊燈懸掛于大廳正中央,上面鑲嵌著當時俄國各省的省徽。</div> 孔雀機械座鐘<div>由18世紀英國機械師制造的、集藝術性和實用性于一身的“孔雀”機械座鐘。美麗的孔雀、公雞、松鼠和貓頭鷹站立在一棵枝繁葉茂的橡樹旁。“孔雀”機械座鐘是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寵臣格里戈里?波將金于1780年從英國購買并送給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禮物。1795年葉卡捷琳娜二世病逝,1796年“孔雀”機械座鐘成為博物館的藏品。</div> <h3><font color="#010101">展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仔細看看下面的狗臉</font></h3> 拉斐爾走廊<div>是仿拉斐爾在梵蒂岡的教堂中的畫建造的。長廊是拱形房頂,柱子上、墻壁上、廊頂上全部是畫,畫的是圣經故事,還有一些圖案式的。都是梵蒂岡拉斐爾及其學生作品的壁畫拓本。</div> 倫勃朗的《達娜厄》1636<div>這幅畫取材于希臘神話,阿古斯王聽信了一位預言家的告誡,他將被自己的女兒達娜厄所生的兒子殺死,阿古斯王十分恐懼,便把女兒達娜厄囚禁在一座高高的銅塔之中,不讓女兒與世人接觸。但是,神王宙斯愛上了達娜厄,宙斯化作一陣金雨,透過塔頂進入達娜厄的臥室,與她結為情侶。這副畫描繪的是宙斯化作金雨與達娜厄幽會的情景,她被描繪成一個成熟的女人,躺臥在床上。右手不由自主向前伸出,臉上流露出驚奇與喜悅。光線全部聚集在她身上。周圍則是暗部,利用金雨反射于帷幕,器具上的金光,她和仆人驚訝欣喜的神色來突出宙斯降臨的主題。表現了倫勃朗一貫的戲劇性。女人肌膚的肉感,帷幕的厚重,器物金燦燦的質感,細膩逼真。</div> 倫勃朗《替罪羔羊》<div>是說的父親要殺死自己的兒子作為祭品,天使趕來勸阻:要他殺一只羊來代替可憐的孩子,父親聽從勸告,放下屠刀,孩子得以保全性命。</div> 鏡像名畫,在任何角度都能看出威尼斯河上的船在水中游。<div>意大利畫家安東尼·奧卡那里《法國大使在威尼斯的接見》1726-1727年。這幅畫隨著觀眾的左右移動,呈現明顯的透視變化。</div><div>(下面分別為,從右側看,從左側看的效果)</div> 達·芬奇的作品《哺乳圣母》<div>《哺乳圣母》是由耶穌從瑪麗婭誕生而發展出來的藝術故事。這幅及其動人,窗外是淡藍色的風景,近處,在柔和的光線下,圣母瑪麗婭正在給還是嬰兒的耶穌喂奶,圣母瑪麗婭的眼睛低向小耶穌,小耶穌卻將眼睛轉向觀眾,圣母瑪麗婭的嘴角路出恬美的微笑,那種微笑是偉大的母愛中共有的微笑,能撫平一切哀傷。這一其妙的畫法,除了達?芬奇本人對藝術的敏感以外,還要歸功于他發明的暈涂法這種技法能處理出不同色之間,以及明暗之間微妙的過度,創造出柔和朦朧的效果。圣母懷里的嬰兒形象被畫得很生動,形象豐滿,神態恬靜,洋溢著一種年輕母親的溫柔的愛子之心,但在這里仍然是色彩處理讓位于解剖結構的合理性。</div> 達芬奇作品《柏諾瓦的圣母》<div>畫家利用頂端的兩扇圓拱的窗戶設計,將觀賞者的注意力引導到坐在板凳上的圣母瑪莉亞與圣嬰耶穌。位于中央偏左位置的圣母將沒穿衣服的圣嬰抱在懷里,她一手扶著他,一手則拿著一朵花圣嬰右手探出想要拿花,同時伸長另一只手抓住母親。于是,玩弄花朵這個動作構成了整幅畫的主題,而畫面垂直的中心軸不偏不倚正好通過三只手和緩交錯的地方,成為全畫的中心點。</div><div>瑪莉亞穿著一身精致飄拂的藍袍外加紅裙與露出的紅袖;她在胸前別了一只胸針,將蓬松的卷發精心地編成辮子。在這幅畫中圣母與圣嬰之間的顧盼與姿態盡溶于畫的內在世界中,其所散發出的親密感與同質性很難讓觀賞者將注意力從他們身上移開。</div> <h3><font color="#010101">木乃伊</font></h3> 著名的“科雷萬大花盤”<div>也擺放在新埃爾米塔日宮的一層,它巨大的橢圓形,重達19噸、高2.5米、長寬直徑分別為4.5米和3米。它由阿爾泰邊疆區的科雷萬工廠用一整塊烏拉爾碧玉打磨而成(耗時12年)。由于它的體積和重量,人們先用160匹馬拉的車將它從阿爾泰地區運到烏拉爾,再用平底大駁船沿水路運抵圣彼得堡。毋庸置疑,它確是俄羅斯裝飾藝術品中的佼佼者。</div> 提香作品:偷窺的婦人。<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未查到名稱的名畫</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壁畫</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精美的門</font></h3> “空中花園”位于二層的花園<div>花園的下面最早是沙皇的馬廄和馬車庫,如今是博物館的幾個展廳。建筑師在馬廄和馬車庫的頂部加固了專門的金屬墊層,再在上面鋪滿泥土,栽培花草,進而成為花園。花園呈長方形,一條小路從中部穿過,小路兩旁對稱地擺放著精美的大理石雕塑。花叢中的大理石噴泉和用大理石雕刻成的四個鴿子窩使花園的整體裝飾更加生動。</div> <h3><font color="#010101">展館前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冬宮對面(涅瓦河)瓦西里島上拍攝的冬宮(西側)全景</font></h3>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很大,展出的藏品很多,上面,僅僅是對“埃爾米塔日博物館”作了一個簡單的介紹。<div>錯漏之處,敬請指正!<br><div>感謝各位:瀏覽!</div></div><div>攝影、后期、制作:邱泳昱</div> <h3>《我的西游記》之一</h3> <h3>《我的西游記》之三</h3> <h3>《我的西游記》之四</h3> <h3>《我的西游記》之六</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州市|
吴堡县|
大方县|
嘉义市|
三明市|
连云港市|
子洲县|
凤台县|
阳江市|
海安县|
大理市|
平遥县|
宁乡县|
承德市|
石楼县|
富裕县|
无为县|
太康县|
项城市|
武汉市|
保康县|
通化市|
漯河市|
龙里县|
保康县|
安化县|
福清市|
洛宁县|
泰兴市|
临颍县|
黑河市|
阜城县|
墨脱县|
简阳市|
出国|
甘泉县|
越西县|
思茅市|
肇州县|
阿图什市|
苍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