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龍勝平安寨</h3> <h3><br></h3><h3>▼平安寨九龍五虎景點,一號景點。<br></h3> <h3><br></h3><h3>▼一號景點過二號景點途中(全程平路,不遠)。</h3> <h3><br></h3><h3>▼平安寨的梳秧節,有婚禮的表演,過往的新人都是表演者,但2015年的婚禮,是真實的婚禮,由旅游公司贊助了二萬元,給一對新人舉辦婚禮。圖中敲鑼人后面紅衣者就是新娘。<br></h3> <h3><br></h3><h3>▼婚禮送親的姐妹。</h3> <h3><br></h3><h3>▼婚禮樂隊。</h3> <h3><br></h3><h3>▼擔的嫁妝不知道是酒桶還是尿桶,沒有問,應該是酒桶吧。<br></h3> <h3><br></h3><h3>▼新人敬酒。在2015年龍勝梳秧節的婚禮上,新人是好友的表弟,當時忙于拍攝,沒有好好品嘗婚禮的美食,真對不住肚皮,也對不住與我同行的朋友。<br></h3> <h3> </h3><h3>▼平安寨梳秧節拜祭儀式,在2號景點俯拍最好。<br></h3> <h3><br></h3><h3>▼旅游公司組織當地少數民族姑娘,穿著民族服裝,沿彎彎曲曲的梯田行進,供大家拍攝。2號景點俯拍。<br></h3> <h3><br></h3><h3>▼傍晚, 平安寨的姑娘們在梯田布置蠟燭,入夜后點上蠟燭。蠟燭是放在一個玻璃杯里的,所以能防風,但那天晚上放煙花結束后,天下了大雨,而有部分蠟燭居然還燃燒著,真不知道蠟燭是如何能防雨。<br></h3> <h3><br></h3><h3>▼入夜時分,在布滿臘燭的梯田上燃放煙花,此圖在2號景點觀景臺拍攝,由于位置較近,有些煙花彈得高,用到24端鏡頭都略擠了點(僅指拍攝此圖的位置而言,如果拍攝位置較遠的煙花,則有可能會用到長點焦距的鏡頭)。所以要根據拍攝的位置和煙花射的高度,上方留一點空間,情愿后期作裁剪。由于拍煙花也會拍下地面景吻,為了在長時間的爆光中地面景物不至于過曝,所以考慮曝光組合的順序如下:1、先定快門速度,主要考慮要在畫面里拍攝曝光幾朵煙花,要有一定的時長。快門速度時間長,則可以在一個畫面里容納多朵煙花,同時記錄下煙花的光軌。由于天空是黑的,所以即使曝光幾分鐘時間,黑夜也不會過曝。曝光速度要多少時長,視乎燃放煙花的密度,如果燃放密度密,曝光時間太長的話,天空太多煙花則亂,如果燃放密度疏,或曝光時間短,天空只有一兩朵煙花,畫面則單調。因此曝光時間要現場調整;2、定光圈,主要考慮景深,一般選擇F5.6~F11;3、定ISO,主要考慮控制噪點,ISO低則噪點少,但如果前面二點的選擇己到極點后,ISO要高點也沒辦法。按以上順序確定曝光組合拍攝地面景物,根據曝光情況再調整曝光組合。調焦方面,由于拍煙花,相機要上腳架,所以要關閉防糾動,然后以地面景物調焦,調完焦后,關閉自動調焦開關,此后就一直拍到煙花燃放結束。</h3><h3> 圖片拍攝數據:4秒、F8、ISO100。</h3> <h3><br></h3><h3>▼從前二張背景的山可以看到,煙花高于山頂。而這張煙花還沒超過山頂,稍為好一點。由此可以看到,煙花有些彈得高,有些沒那么高,因為彈得多高,不可預測,所以上方天空部分最好留大點范圍。另外,因為煙花的顏色各不相同,藍色、綠色會覺得曝光不足,而白色、淡黃色則會感到曝光過渡,而每次發射的煙花,顏色和造型都不同,所以要現場綜合評估曝光組合。</h3><h3> 圖片拍攝數據:4秒、F8、ISO100。</h3> <h3><br></h3><h3>▼梯田上方的月亮,可通過后期P上去,也可以通過多重曝光實現。如何通過多重爆光疊上大月亮?在拍梯田時用的是廣角鏡,而要重疊大月亮,就要用長焦鏡去拍月亮,這帶來拍攝途中換鏡頭的問題。我們可以這樣做:先在正常狀態下,用廣角鏡拍幾張梯田夜景備用,然后關閉相機換長焦鏡,開機,在相機上選擇“多重曝光——開:功能/控制”,選擇后,下面出了“選擇要多重曝光的圖像”的提示,進入此項提示后,出現“只顯示兼容圖像”提示,不必管,隨即出現先前拍過的夜景照片,選定要疊月亮的照片后,出現“將使用此圖像作為多重暗光的第一張圖像”,按“確定”,出現“處理中……請稍后”,后面再出現的文字不必管,可直接進入拍攝月亮,重疊月亮后的照片是新的一張照片,剛才被選定的夜景照片仍獨立存在的。要注意的是,當夜景照片用什么ISO拍攝,則拍攝重疊的照片也會跟隨前一張的ISO拍攝,而不能調整,另外要想能任意選擇照片重疊月亮,則前一張照片的文件格式一定要是RAW,或RAW+JPEG格式,而JPEG格式只適宜選擇“連拍”形式的多重曝光,“連拍”形式的多重曝光不能關機,不能任意選擇要多重曝光的照片。相比之下,用RAW文件拍攝多重曝光,選擇更靈活,可以在已拍攝好的夜景照片,甚至幾年前用同一型號相機拍的RAW照片,都可以重復曝光疊上新的影像,且沒疊上影像的原文件仍保留。而用JPEG格式設置拍攝多次曝光后,只能在相機沒關機前進行拍攝,途中不能換鏡頭或關機,相機一關機,則必須重新設置和重新拍攝。如果多次曝光的景像疊得位置不理想的時候,地面的夜景照片又要重新拍攝。<br></h3> <h3><br></h3><h3>▼雨后,清晨的村寨被濃霧圍繞著。平安寨山腳有條河,雨后往往會有大量的霧氣湧上來,當然,雨后的山林樹木,也會產生陣陣濃霧。<br></h3> <h3><br></h3><h3>▼在金坑(大寨)停車場,有纜車上金佛頂上山70元,下山60元,游覽完金佛頂的梯田后,既可坐纜車下山,也可在山上直接走一個半小時平路去西山韶樂景點。在1997年前,金坑的景點還沒完全開發,我們來拍攝,只能由平安寨走四個多小時的山路,才能到大寨,由大寨到墻背還要再走二個多小時,當年墻背住著五、六戶人家,由于還沒開發,我們只能住村民家,煮飯由幫我們背行李的姑娘們煮。<br></h3> <h3><br></h3><h3>▼在坐纜車上金佛頂的途中,纜車沿途會有很多美景拍攝,不要忘記拿出相機沿途拍攝,但隨行的行李要背好,因為纜車是在運行過程中上落客的,如果到了落客點才背行李,下纜車的時間就很急了。<br></h3> <h3><br></h3><h3>▼金坑(大寨)的金佛頂,這里當地的名叫墻背,是最后開發的一個景點。這里梯田的曲線很有意思,本來是平面的水田,拍出的照片看上去就象有高低起伏的錯覺。</h3><h3> 圖片為1997年用膠卷拍的照片。<br></h3> <h3><br></h3><h3>▼同一地點,在2015年6月拍的數碼照片。</h3> <h3><br></h3><h3>▼金坑(大寨)西山韶樂景點的梯田,日出的陽光照在水面上,別有一番味道。以梯田上的陽光為曝光標準,將光圈收小到F11或F16,就能產生光芒效果。前下方中央,梯田上的那堆土,當地人說己經有七百多年的歷史,是西山韶樂景點的點晴之寶。</h3><h3> 圖為1997年用膠卷拍的照片。<br></h3> <h3><br></h3><h3>▼金坑(大寨)西山韶樂景點,梯田映著朝日的光輝。</h3><h3> 圖為1997年用膠卷拍的照片。<br></h3> <h3><br></h3><h3>▼有攝影發燒友花錢請村民勞作擺拍。</h3> <h3><br></h3><h3>▼村民真實插秧。<br></h3> <h3><br></h3><h3>▼金坑(大寨)田頭寨</h3> <h3><br></h3><h3>▼背行李的大嬸累了。在平安寨或金坑(大寨),由停車場背行李上山到住處是40元,下山是40元。在山上全天跟著背相機腳架,收費是100元,但沒人愿意背。因為陪你一天的時間才100元,村民還不如上山下山背多幾次,一次就收入40元了。1997年背行李上山下山都是10元,全天跟著背相機腳架是30元,住一晚收費是15元,當年這里的村民,年均收入為600元。</h3> <h3><br></h3><h3>▼在火塘上,少婦用尖底鍋煮水,僅憑柴火的火光拍攝人物,在保持相機ISO可承受的噪點的情況下,掌握好光圈與速度的搭配。此圖由于有人物和火熖,曝光時間長人會虛,火焰會散,所以曝光時間控制在人不虛,火焰略實的極限,然后確實光圈,光圈控制清晰范圍,最后才定ISO,ISO能低盡低,減少噪點。但如果前面二點己經到了極限,即使ISO要取得較高點,會產生噪點,也是無奈的。看這張照片的的曝光組合,就能理解“前面二點己經到極限”是什么意思。</h3><h3> 圖片拍攝數據:1/10秒,F5.6,ISO400。</h3> <h3><br></h3><h3>▼圖中右邊那堆房屋是客棧,在這里住宿(價格在150元~250元),在半山住,往上去西山韶樂不遠,往下去千層梯田也不遠,地點適中,如果運氣好,能住到全景房,則在房間窗口就可拍到梯田。當然,在西山韶樂住也可以,也有面對梯田的觀景房,<br></h3> <h3><br></h3><h3>▼龍勝梯田玩平安寨和金坑(大寨)二個點就可以了,這是線路圖。<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社会|
固镇县|
长宁县|
工布江达县|
沂南县|
景德镇市|
陇川县|
平山县|
常德市|
高阳县|
广东省|
阜新|
达孜县|
历史|
铜陵市|
合川市|
鸡泽县|
资溪县|
剑河县|
湘西|
娄底市|
渭南市|
兰溪市|
临桂县|
夏河县|
黄骅市|
永康市|
阿拉善左旗|
平南县|
冷水江市|
聂荣县|
罗江县|
天柱县|
富源县|
神木县|
江山市|
溧水县|
泰来县|
伊金霍洛旗|
依兰县|
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