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軍委命令:陸軍一三一師三九二團定于1980年7月28日22時正,從海南文昌駐地調防至中越邊境廣西方向,參加對越作戰(輪戰)任務。<div> 28日吃過晩飯,戰友們將武器裝備等物品裝車待命,我也把電臺、附件及個人行裝放上了車上。趁離出發還有一些時間,我和高機連高佬欽,無后座力炮連高佬平一起到三營看望那幾個老鄉。我們抱著去見一見,聚一聚的想法和老鄉作話別的。上了戰場,大家一分開,不知何時才能見面。</div><div> 從3營回連隊的路上,看見7連連長也在他連隊前面空地上打拳。我停下來看了一陣,7連長(我在新兵連時的排長)對我說“小黃,來我教你學功夫”我只是笑了一笑,和他說聲再見就離去了。</div> 10點鐘,一陣急促的哨子聲,部隊緊急集合,清點人數,上車出發。<div> 離開營房的那天晚上,月亮很亮很美。站在椰林樹下,抬頭望著掛在椰樹葉梢的月亮,景色真是讓人陶醉。月光下的椰林美景,只有親臨過其景的人才會有這種體會。</div><div> 在我們離開營房的那一刻,戰友們不停地回頭望著漸漸遠去的軍營,心情顯得格外沉重和復雜,大家心里都明白,這次開赴前線,槍林彈雨的,能不能再回到這個地方,誰都不敢保證。在此之前,我們每一位戰友都寫好了封特殊的“書信”交到連部,待我們離開營房到達前線后,這封“書信”再由留守人員統一寄往每一個戰士的家。那些未能帶上前線的物品,都張貼上小紙條,標上家鄉的地址、父母親的姓名。可見當時的氣氛確實是多么的緊張,戰友們的心情也是多么的沉重。</div><div> 28日早上8時多,車隊沿著海口市的大街駛向碼頭,大街兩旁的群眾夾道歡送。碼頭上,軍區首長作了戰前動員,勉勵參戰的全體指戰員要堅決捍衛祖國領土的完整,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狠狠地打擊越南侵略者,為國爭光,為部隊爭榮譽,為人民立新功。隨后部隊在雄偉的《解放軍進行曲》和《再見吧媽媽》的歌聲中,按連隊順序登上海軍登陸艦,那場面既壯觀又感人。現在的人,恐怕只有在電影才能看到了。</div><div> 冒著海上的大風大浪,經過一天一夜的時間,完成了360海里的行程,7月30日我們到達了廣西防城港。部隊在防城港休整一天,原因是海面浪高風大,乘船的士兵都不同程度造成身體上的不適。</div> <h3> 31日我們繼續向邊境方向挺進,晚上我們在一個農場宿營,我還在農場書店買了一本基辛格回憶錄——《白宮歲月》。這本書我現在仍保存著。</h3><div> 8月1日下午將近5時,我們到達了寧明縣桐棉鎮。連隊駐扎在一個破爛的瓦房里。當時有敵情通報,說發現有越特工潛入該地區,部隊組織人員上山搜索,氣氛一度緊張。我們剛剛到達邊境地區,環境和周邊情況不熟悉,還未適應當前兩軍對峙峙態勢,真是如臨大敵。</div><div> 8月2日我們從桐棉繼續向邊境推進。一路上我看見公路兩旁的山頭上,到處卻搭滿了帳篷,各種口徑的大炮在陣地嚴陣以待。沿途見到的人基本上都是兵。在延綿崎嶇的公路上,走了20多公里的路程,我們才真正到達了前線——板蘭。</div><div> 板蘭,是中越邊境的一個小圩鎮,坐落在中方境內的幾座大山后面,是越南人無法觀察到的地方,即便是在局勢緊張的狀態下,這里應該說還是屬于安全旳地帶。板蘭有一條直通越南的公路,公路上有一座橋,過去的援越物資都是從這條公路源源不斷地運往越南的。公路左邊有一幢三層的樓房,是邊防部隊的營房。二樓墻上有一個直徑1米大的洞,是遭越軍炮彈炸開的,這里駐守著一個步兵連。公路右邊是邊民聚居和趕集的地方。小圩鎮設有邊防檢查站、派出所,還有幾間小小的商鋪。</div><div>?</div><div> </div> <h3> 我們到達板蘭的當天,就駐扎在480高地下面公路的路邊。</h3><div> 第二天我們指揮所的8個人,其中連長唐成旺(廣西柳州人),排長杜洪林(海南海口人),偵察班邱偉祥班長(海南人)和戰士梁來華(廣東信宜人),有線班呂忠生班長和戰士龍國山(2人同屬湖南人〉,我們二瓦電臺李茂鋒班長(廣西人)和我一起上了480高地。連長和原駐守高地的一個副連長作了移交手續后,正式完成了換防工作。而連隊其他戰友仍在山下駐扎。</div><div> 480高地,是一座由北往南延伸的長形山脈。按往越南方向坐向而言,480高地右邊是544高地,兩個高地相隔可能不足一千米,但從544高地徒步到480高地,必須下到山腳下經過一段山谷再往480高地攀爬,按正常行進速度最少要一個多小時。480高地左邊山下是中國通往越南的公路,公路左邊有一個小小的村莊,住著為數不多的邊民。</div><div> 我們上了480高地后,住進一個坑道里。坑道口設在該高地面臨越方向山頂下方約10米,攔腰劈開一段約4米寬的通道上。坑道口的構筑既能避開敵人的觀測,也有利于當有敵人來犯時,兵力能迅速從坑道出來進入兩側戰壕,及時投入戰斗。</div> <h3> 初到前線的我,心里非常之緊張,記得第一個晚上站崗時,不停地問連長今晚口令是什么,連長卻對我們幾個戰士講“這是前線,口令有個屁用,天一黑就戒嚴了,除了上級通知有人上山外,見到人都可以開搶,不過一定要打到人或動物都可以,不然的話就會當成槍走火處理”。太陽落下,大山深處一遍漆黑,什么都看不見。我們站崗時不是用眼睛去觀察的,而是用耳朵去聽,用心去想,用腦去思考。每晚那真是“夜半三更盼天明”啊。</h3><div> 白天我除找個隱蔽的地方讀一下密語,鞏固一下專業知識,也在高地到處走走,熟悉一下周圍環境,我在高地左邊戰壕下方不遠的地方,發現有越軍尸骨,有的裹尸衣服雖經長時間的日曬雨淋,衣服仍完好無缺。不過當用棍子輕輕一拔時,衣服就象是那些被火燒過的紙屑一樣,隨即破爛紛飛。高地隨處可見彈殼,彈片之類的東西,我估計這里一定發生過激烈的戰斗。</div><div> 后經了解,480高地在79年自衛還擊戰期間,時間是2月23日至25日這個時段,當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整個中越邊境全線進入越南境內打擊越軍,越軍節節敗退,一股越南軍隊卻在我寧明縣桐棉公社板蘭地區,53號界碑的544高地、480高地,以一個加強營的兵力,對我方進行了瘋狂的進攻。駐守在544高地、480高地的邊防二連指戰員,在連長,指導員的指揮下,沉著應戰,堅守陣地。特別是480高地的戰士們在副連長的帶領下,面對越軍兵力比我方多幾倍的敵人,采取積防御,對來犯之敵進行了猛烈的還擊,奮勇殺敵。經過三天三夜的艱苦作戰,頂住敵人成千上萬發炮彈的狂轟濫炸,擊退了敵人12次進攻,擊斃越軍70多人,俘敵1人,繳獲大批槍支彈藥。我方僅以犧牲排長1人,代理排長1人和3名戰士的代價,贏得了這場防御戰的較大勝利。廣州軍區授予二連“英雄連”光榮稱號,記集體一等功。二連有27人分別榮立一、二、三等功,480高地被譽為“英雄高地”。</div><div> 后來有小道消息稱,越軍能在中國軍隊全線出擊的情況下,組織了一個加強營的兵力,進入中國境內的板蘭地區作戰,在他們的戰例中也算是經典之作。而指揮這次戰斗的越軍營長,在這次戰斗結束后,破格由一個營級指揮官榮升為副軍長。</div> <h3> 在480高地上,唐連長整天都在山頂一個隱蔽點,觀察對面山頭越軍活動情況。越軍陣地有二間茅草屋,是臨時搭建的,可能是用來做飯的地方,每到吃飯時間有士兵出出進進。我經常見唐連長在地圖上用尺子量了又量,又用當時最先進旳激光測距儀,對著越軍陣地瞄來瞄去,口里總說“這地圖數據不準,相差較大”,難怪連長會這么說,那地圖畢竟是抗美援越時期的,也難怪連長這樣苦苦地測量,因為上級已擬定好對敵實施炮火打擊的作戰方案。</h3><div> 經過近一個月的定點觀測和深入敵人前沿陣地實地偵察,有一次(8月下旬的一天),我和連長、排長及偵察班的2個戰友越境摸到越軍陣地前沿,進行精準的測量,鎖定目標。最終完全掌握了對敵實施炮擊的各種數據,如目標、方位、距離、坐標等。</div> <h3> 9月6曰的晚上,我們炮指8人冒著傾盆大雨,在黑夜里行進了近2個小時,悄悄地進入了前沿陣地指揮所,7日上午11時32分,我們實施了對越軍陣地目標炮火打擊,打死越軍7、8個人。我在另一篇《難忘的那一次炮戰》中作了祥細描述(請關注)。</h3><div> 9月7日的戰斗,連隊榮立集體三等功,我們指揮所4人立三等功。還算新兵的我,在評功中論資格也好,講禮讓也罷,軍功章只能讓給老兵了,而我只受到一次嘉獎。</div><div> 戰斗結束后,我們撤到564高地。這個高地有一個步兵班駐守,高地的布局和其他高地差不多,有主坑道一條,守軍都住在里面。外面搭有一間草房,是用來做飯的。我們撤到該高地時,就住在高地的草房里。或許是連長的一時疏忽,晚上沒有安排人員站崗,當吋我們幾個當兵的是清楚的,也意識到這樣危險,但那時的我們畢竟還年輕,未完全領悟到生死的重要性,卻認為我們8個人,除了連長、排長,剩下來6個當兵的一晚按2人2小時一崗輪轉,有的崗位要輪2次,根本無法睡覺,所以干脆裝作不知道。就這樣過了2個晚上,后該高地一個排長發現后對我們連長說“你們怎么沒有安排哨兵站崗,要是越南特工摸上來豈不是一窩熟”。這時連長才意識到失誤了,并在當天晚上安排崗哨了。</div><div> 第2天我們又轉移到544高地,該高地是板蘭區域內一個較高的山峰,高地與越軍陣地隔山相望,可觀察到越方縱橫十幾里的地方,從軍事角度來講,是十分重要的。544高地左邊480高地,右邊有一座高度和544高地差不多的山峰。高地周邊有2重環l山戰壕,戰壕相互連接,面向越軍方向的戰壕擺放一挺單管高機槍,其射程約4—5千米。高地共有2條坑道,其中一條主坑道長20多米、寬約3米,進入主坑道有2個入口,一側入口連接面向越軍方向的戰壕,一側入口背向敵人,是連接下山道路的。進入主坑道需要經過一條寬1米左右,彎彎曲曲,設有檔墻板,射擊孔的小坑道才能到達。另一條是直通的主坑道長10多米、寬3米,在敵方直接觀察不到的地方。洞口內停放一門加農炮(大炮),如有敵情需要的話,可將大炮移到坑道外直接對敵實施炮擊。544高地還配有一個步兵班駐守。</div> <h3> 高地過的日子是驚心動魄的,敵情無時不在出現,戰斗卻隨時都會發生。我們為防范越軍特工偷襲,在小坑道兩旁擺放木捧,木捧上面放置空罐頭瓶,再用細小的膠線將兩旁的木棒連接起來,當有人碰到膠線,木捧會隨之即倒下,跌落地上的空罐頭瓶會發出響聲,我們會在第一時間收到敵情警報。</h3><div> 一天晚上,我們聽到木棒、罐頭瓶倒下發出“澎澎”的響聲,估計是敵人摸進來時觸動了“機關”,當時唐連長立即命令我們做好戰斗準備,8個人分成二個小組分別把守2個入口,我和連長4人一組,杜排長和其他4人一組。我守在小坑道檔墻板后面,沖鋒槍架在射擊孔上,隨時實施對敵射擊。可后來再沒有聽到任何動靜,也許敵人觸到“機關”后,暴露行動企圖撤走了。那個晚上是在高度緊張的臨戰狀態下度過的。有驚無險,算是萬幸了</div> <h3> 高地的生活也是十分艱苦的,高地上最基本的生活用品都是從山下挑上山的,大米、蔬菜、油鹽醬醋也是如此,最要命的是水也要一擔一擔地往山上挑。每挑一擔水,在崎嶇的山路上來回要將近2個小時,到了山上桶里往往只剩半桶水了。每次下山挑食物時,我們才值此機會洗上一次澡。我們長年住在潮濕的坑道里,沒有床鋪,把雨衣往地里一攤,就安睡在地板上。沒有燈光照明,別說看書學習,家里的來信也只能在白天到洞外的戰壕慢慢細看。軍人啊,那是你對信念的堅守,對共和國的熱愛,你那無私奉獻的精神,都體現了中國軍人對祖國的無限忠誠。</h3><div> 在9月7日炮擊敵人后不久,為繼續打擊越軍的囂張氣焰,我連再次接到上級指令,要求我們選擇一個隱蔽而又有利于炮擊的位置,構筑一個新的炮陣地,擇機再次向越軍實施炮火打擊。</div> <p> 不久后的一天,剛吃過晚飯,連長宣布全連集合。連長指定幾個戰友留守外,其余的人員按各自分工佩戴沖鋒槍、手榴彈以及挖工事的鐵鍬、鐵鋤待命。當時正值年末收冬季節,7點多鐘天色己落下夜幕,全連戰靜悄悄地進入指定地域,開始了緊張的挖工事(炮陣地)、貓兒洞的工作。而我被安排在離他們約100米的地方,選擇了一個隱蔽而又能觀察周圍情況的位置潛伏下來,負責連隊外圍安全警戒工作。那天晚上從進入潛伏地點到連隊挖好炮陣地,足足用了10個鐘頭。而我在這10個小時里,一直趴在隱蔽地點,密切注意周圍的動靜。還好,沒有出現敵情,一夜總算平安地度過了。</p><p> 朋友,也許會有人問,野外潛伏一個晚上,山上的蚊蟲也會把你叮咬得遍體傷痕,癢得一定會很難受吧。不過我可以告訴你,部隊的專用驅蚊液的而且確了不起,在說明規定的時間內,蚊蟲絕對不會對你“入侵”。這些都是題外話。</p> <h3> 構筑好炮陣地不久,上級首長命令我連進入炮陣地,隨時準備投入戰斗。戰斗即將打響,彈藥必須提前就位,連隊搬運彈藥工作隨即展開,連隊不論是連、排干部,還是非炮排的戰士,一律都要參加彈藥的運輸工作。我不知道一箱(2發裝)100迫擊炮彈有多重,反正我每趟挑兩箱炮彈,在狹窄的田埂上往陣地走時搖擺不定,那種苦呀、累呀,幾乎讓我掉眼淚。</h3><div> 在544高地上,連長向我們透露,根據敵情通報顯示,越軍繼續在柬埔寨駐軍,備戰擴軍妄圖稱霸東南亞。中泰兩國已溝通協調,如形勢發展需要的話,我們可能會轉移到另一個戰場,即從泰國境內進入泰柬邊界,開辟一個新戰場,消耗和削弱其軍事力量,使其無法顧及兩個方向的打擊。</div> <p> 81年1月的某一天,連隊緊急集合,將武器裝備裝車開到一個地方(地名不祥)的學校里等候上級的命令。說是下午3時出發,具體往什么方向,連長也不清楚,反正是要上前線打仗了。到下午3點鐘,上級首長通知取消這次行動計劃,各部返回原來駐守高地。后來我們才知道,此次行動是準備收復法卡山的,因情況有變,準備工作不充分才放棄了這次作戰計劃。</p><p> 由于越軍在邊境不斷挑釁,經常派特工人員越境搞破壞,中越雙方磨擦不新,氣氛十分緊張,我團參加輪戰的期限己過了很久,但未有任何跡象表明我們要換防了。</p><p> 81年2月的某一天,高地來了一大班人。團首長指示我們要做好安全保衛工作,要絕対保護好首長的人身安全。原來是廣州軍區江燮元副司令員及廣西軍區、邊防師的首長到前沿陣地了解敵情。和司令員同來的隨行人員,上到高地后被安排在戰壕的隱蔽地方,我只見司令員站在高地頂部,旁邊的一個作戰參謀向他匯報敵我雙方兵力部署情況及敵人活動規律等,此情此景,我真佩服這位身經百戰的老將軍,大敵當前仍是那樣自信,淡定和從容。</p> <h3> 又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們終于結束了長達近一年,經歷了生與死的輪戰日子,回到了我們的駐地——海南文昌。</h3><div> 戰爭的硝煙雖己遠去,軍旅的往事卻瀝瀝在目。當年參加自衛還擊戰時,我們這些平均年齡不到23歲,新兵也只有十八九歲的人民子弟兵,為了國家的尊嚴,抱著必死的信念,義無反頑地投入了那場用中國軍人的生命和鮮血來捍衛祖國領土完整,人民安寧,改革能順利進行的戰爭之中。</div><div>?</div><div> 回首戰爭,我們更加珍愛和平。</div><div> 向所有參加對越自衛還擊戰的老兵致敬!</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黃玉光</div><div> 2016年5月28日</div><div><br></div><div>閱</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亭县|
河北省|
图们市|
邓州市|
库车县|
泰宁县|
江源县|
天等县|
三江|
汝州市|
渭南市|
南雄市|
木兰县|
会昌县|
揭阳市|
金坛市|
海城市|
临夏县|
敦煌市|
建平县|
定边县|
南投市|
高青县|
喀什市|
墨脱县|
黎城县|
玉门市|
湘潭市|
汶上县|
五台县|
石泉县|
咸丰县|
平和县|
凉城县|
开阳县|
钟祥市|
静安区|
大名县|
兴隆县|
仁寿县|
芦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