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現實版的桃花源—垻美</h1><h1><br /></h1> <h3>在普者黑起個大早,爬上山頂登高遠眺,普者黑的美更令人驚嘆,群山薄霧、碧水藍天,小橋人家</h3><h3>在晨曦中是那么神秘和寧靜。</h3> <h3>離開普者黑真有點戀戀不舍,但有一個更值得期待的地方在等待我們。早餐后又踏上了征程,盤山越嶺三個小時,總算到了垻美鎮。為了保護環境,車輛一律停在這里的停車場,游客須轉乘馬車到進垻美村的洞口。馬很漂亮,純種的云南馬。</h3> <h3>埧美村四周群山環抱,兩個山洞也是兩條暗河連衣連接了內外兩個世界,村民進出必須以小船代步,當然可以爬山,那可象愚公老人一樣得爬上幾天,老天對垻美人還是眷顧。遠看瀑布后的洞口很小。</h3> <h3>其實洞口很大,好象鱷魚張開的血盤大口。接下來我們就要體驗陶淵明筆下的"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不過我們是舍車登船而從口入。</h3> <h3>進入山洞漆黑一片,只聽得潺潺流水聲,船公竹稿劃水聲,偶有燕子掠過聲,忽然出現一束陽光,外面的世界是綠色的,也是一晃而過,又進入到一片黑暗。</h3> <h3>水道有約兩公里之長,真的有點兒心慌。忽然前方大亮,出了洞口,又到了陽光的世界。</h3> <h3>接下去就真如陶公所見,"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h3> <h3>此圖借用。</h3> <h3>垻美村居住的是壯族土著居民沙支系,至今仍保持著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生活。這個婦女在處理剛收獲的油菜籽。</h3> <h3>閑下來去河里打點魚,就是晩上的下酒菜。打魚也是最原始的方法。</h3> <h3>小河小船伴著孩子長大。</h3> <h3>老奶奶背小孫子,大的還有三個,我問她在剪什么,她告訴我這是石斛,很養人的。一臉的開心。</h3> <h3>這棵大榕樹不知道有幾百年了。大榕樹下是村民歇息的地方。</h3> <h3>清澈的小河在古樹下靜靜的流淌,在綠樹的掩映下分外的綠。</h3> <h3>水車是這里提水的工具,也是利用自然能。</h3> <h3>村民也開始經商了,自產自銷,小玩意是自己做的。他在用竹子做小船。</h3> <h3>老太太賣早點,紅薯,玉米,還有五彩飯。五彩飯是糯米用五種顏色的植物汁浸泡后蒸熟吃,安全嗎?反正人家自古以來就這么吃,還是招待貴客的。</h3> <h3>五彩飯。流口水了?</h3> <h3>害羞的小姑娘,不愿穿民族服裝了,再過幾十年,?</h3> <h3>埧美是最小的袖珍盆地,周圍的山是那么高,中間的平地也就三五平方公里,土地肥沃,氣候濕潤溫暖,一方水土供養百來戶人家足矣。這里風景如畫,生態良好,到現在還是一派男耕女絹、雞犬相聞、鄰里和諧的田園牧歌情趣,真是不可多得的世外桃源。</h3> <h3>出垻美村還得坐二次船,走一段路,再坐馬車,才能回我們原來的世界。</h3> <h3>進洞,不知道什么驚喜在等待我們。</h3> <h3>石龜</h3> <h3>母獅</h3> <h3>哇,五彩繽紛,千姿百態。</h3> <h3>豁然開朗。</h3> <h3>要離開了,才知道為什么大家千里迢迢不辭辛苦要來埧美,不知道陶公有沒到過。但不得不說,垻美的保護不敢恭維,商業化越來越濃,新建的房子沒有了特色,怎么辦呢?</h3> <h3>看看</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梁平县|
临桂县|
阿瓦提县|
四子王旗|
盐池县|
通城县|
灵丘县|
靖西县|
罗江县|
陵川县|
巴东县|
普安县|
松江区|
浦北县|
满城县|
宜昌市|
丰原市|
永丰县|
南丹县|
资中县|
竹北市|
保德县|
弋阳县|
沙坪坝区|
阜城县|
栖霞市|
梧州市|
从化市|
宜川县|
报价|
怀宁县|
临沂市|
高密市|
如东县|
宁国市|
保德县|
禄劝|
南涧|
丘北县|
城市|
贵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