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藏 阿里日記(三) 神山圣湖

心心冬

<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第八天:9月24日 星期三</h3><h3><br /></h3><h3>行程: 薩嘎--仲巴-帕羊-基烏寺</h3><h3><br /></h3><h3>今天全程約486公里,最高海拔在馬攸木拉山口,海拔5216米。</h3> <h3>昨晚睡的很好,睡袋如果不鉆進去而是當成被子蓋的話還是很暖和,而且也不會像珠峰那樣捂的太熱。昨晚吃完晚飯就在同一個餐館里預定了今早的早餐,稀飯、油條、雞蛋,雖說不上有多好吃,但至少是熟的。</h3><h3><br /></h3><h3>從薩嘎出發還早,遼闊的仲巴草原剛剛從睡夢中蘇醒,路邊河道里淙淙地流淌著明凈喧騰的溪水,蜿蜒地消失于遠方高聳的雪山深處。</h3> <h3>可能也只有西藏,才能隨便在路邊找個無名的水塘,就可以美成這般不像話。</h3> <h3>和弦和越獄興奮的跑到河邊,捕捉雪山的倒影,卻不知被我當成了風景的點綴。</h3> <h3>清晨的陽光豐盈清亮,一寸一寸地漫過山巔,漫過深深的河谷,陰冷深暗的影子緩緩退去,溫暖像希望一樣鋪滿了大地。寧靜平遠的地平線上座落著沉默的喜馬拉雅山脈,倒映在這片水中,美的是如此的不真實,可又真真切切的存在著。</h3> <h3>路遇一群牦牛,我問普布師傅:&quot;藏民養的牦牛和野牦牛有什么區別呢?&quot;</h3><h3>&quot;這個呀,其實很好分的,野牦牛毛要長的多,而且喜歡在海拔高、比較寒冷的山上面&quot;</h3><h3>&quot;那么家養的牦牛走丟了,算不算野牦牛呢?&quot;</h3><h3>&quot;呃......&quot;普布鼓了鼓嘴,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么呆萌的問題,大家早已在后面直接笑翻。</h3><h3><br /></h3><h3><br /></h3><h3>從啟程以來,我們已經逐漸習慣了上野廁,一開始好像還害羞躲躲閃閃的,越到后面越無所謂。到阿里,上廁所真的是個大問題,其重要程度絕不亞于吃飯住宿。女同志解決問題,最好用一些道具,因為阿里地勢遼闊,沒有植被,很可能走好久都找不到一處遮擋的地方,所以有人配合就顯得尤為重要,比如說這樣。</h3> <h3>感謝貓留下了如此重要的史料照片,只是不太清晰。當然,這種照片太清晰了也不合適,媳婦就不干了。采取這種方式的一定要注意站位,否則會很容易被尿一鞋.....</h3><h3><br /></h3><h3><br /></h3> <h3>男同志自然方便一些,背過身就可以了,當時我以為貓在拍他爸比,最后一看好家伙,她竟然把我們四個全拍了。好吧,你敢拍我就敢往這里放,只是貓當時沒注意構圖的平衡性,貓應該提醒我一下,你看我站那么開,應該喊我近一點近一點嘛!<br /></h3> <h3>至于上大號么,那問題就復雜了,阿里全程我有兩次大號上的悲痛欲絕刻骨銘心,后面會慢慢講述的。</h3><h3><br /></h3><h3><br /></h3><h3>中午飯是在帕羊吃的,帕羊是個極具西部風味的草原小鎮,海拔4750m。能看到沙丘、草原、河流、湖泊和雪山同時出現在一個畫面里的情景。小鎮內松散地排列著整齊的民居,來往于小巷之間的藏族居民的穿著也極具民族韻味。鎮外還有一大片牧場,牛羊悠游于青青草原和皚皚雪山之間,一派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我們到達帕羊正是大中午,正午的太陽已經曬到人快爆了的地步,即使這樣,好幾個藏族孩子就在這樣的太陽下守著一張破爛不堪的臺球桌打的興致勃勃。我發現臺球在西藏是一項非常普及非常受歡迎的運動,甭管多偏僻多窮多惡劣的地方,總能發現幾張破破爛爛的臺球桌,只是品相實在都慘不忍睹,但這似乎一點也不影響那些藏族孩子對臺球的熱愛。 </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午飯依然是川菜,只是沒想到小小的餐館里竟然還有電視,放著的還是安徽衛視的闖關節目,一瞬間突然讓我有些恍惚,有些回到人間的熟悉感。大家都瞅著電視節目發著呆,也不知道心里都在想什么,只有普布師傅一如既往的招呼著給大家端茶倒水,而措旺師傅也是一如既往的跟他電話里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的幺妹兒調著情。</h3><h3><br /></h3><h3><br /></h3><h3>簡單吃過午飯,繼續上路, 繼續一路沿著喜馬拉雅山脈向西穿行,左手邊一路的雪山,綿延著似乎看不到盡頭。</h3><h3>在帕羊至仲巴的一段路上,可看見雪山下有一片五彩斑斕的沙漠,充滿了奇幻和神秘的色彩,似乎可以讓人觸摸到歲月的滄桑,發現生命的神奇。</h3><h3><br /></h3><h3><br /></h3><h3>同伴們都跑到沙漠上拍照去了,我和媳婦卻在路邊邂逅了一個牛人。</h3> <h3>這哥們從西安出發,騎了幾個月騎到這里,然后計劃沿著新藏線一直騎到新疆,繞一個大圈從甘肅騎回去。</h3><h3><br /></h3><h3>我們一直都在看他的裝備和帶的行李,好奇他吃什么喝什么晚上在哪里住。對于這樣的牛人,實在沒什么好說的,我們只有頂禮膜拜的份了。</h3> <h3>一路上都開著這樣的限速單。你沒看錯,我也沒放錯,這里并不是阿里,仍然屬于日喀則地區。阿里日記,已經寫到第八天了,我們還沒有進入阿里界。我的阿里日記并不單單只限于阿里地區,整個行程路線的名字就叫做阿里大北線,所以,所有走過的地方,也都是屬于阿里大北線的一部分。</h3><h3><br /></h3><h3>可是馬上,我們就要進入阿里界了。 </h3><h3><br /></h3><h3>阿里屬于邊境地區,過第一個檢查站的時候,武警檢查的極其嚴格,拿著身份證和邊境證一個人一個人的核對。 剛動心思想拿相機偷偷拍一張,被普布師傅堅決喝止了,&quot;小心把你相機都沒收掉!&quot;</h3><h3><br /></h3><h3>不過照片雖然沒有拍成,我還是拿著DV悄悄錄到了一段檢查站的視頻,到最后寫完的時候會做一個整理。 </h3><h3><br /></h3><h3><br /></h3><h3>過了馬攸橋檢查站,正式進入阿里地區。你無需擔心錯過地標,因為那里聳立著一塊巨幅的宣傳牌,上面寫著:天上阿里 藏西秘境。進入阿里之后,地勢更加開闊,野生動物也會明顯多起來。</h3> <h3>看照片似乎陽光明媚,但實際上一進阿里后狂風大作,體感溫度是極低的,我們恨不得穿上羽絨服才下車,可是措旺師傅和另一個師傅,竟然下河用涼水洗頭擦身體去了。</h3><h3><br /></h3><h3>據普布師傅說,這條河最終是流向圣湖瑪旁雍措的,在圣湖藏人是不能洗澡的,所以在這條河邊洗澡,也相當于是用圣湖水洗澡了。</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拐了幾個彎,普布師傅開始神秘兮兮起來,&quot;考驗你們人品的時候到了,我們馬上就會到達可以第一眼看到神山的位置了。&quot;</h3><h3>我說:&quot;我們人品很好的,珠峰都看到了呀,況且今天風大,天上一片云也沒有,應該很容易看到神山吧?&quot;</h3><h3>普布師傅笑了笑:&quot;神山跟珠峰是不一樣的,珠峰是風景,看到就行。但是神山,是神!你只有在第一眼就看到他,才會走運的哦。&quot;</h3> <h3>拐上幾個彎,普布師傅念念有詞,然后把帽子一摘,大喊:&quot;神山到嘍!&quot;</h3><h3>極目遠去,岡仁波齊錐形的山體出現在視線的最遠方,上面沒有一絲遮擋,看的清清楚楚。</h3><h3>所有的司機都在這個地方停車,所有的藏族司機,包括一路嘻嘻哈哈沒個正經的措旺此時都是一臉嚴肅,規規矩矩的朝著神山開始朝拜。</h3><h3><br /></h3><h3>藏人磕長頭的標準姿勢是:正立,雙手合什舉過頭頂,領受佛的旨意。雙手合什下移至唇前停頓,再下移至胸前停頓,于口,于心,與佛意相合。然后雙手分至體側,屈膝,雙手撫地隨身體下伏而前滑,同時心發所愿,口訴祈求;身體完全覆地后雙手劃弧伸至頭前合什</h3><h3>,站起,再如此,周而復始。</h3> <h3>和神山遙遙相對的納木那尼峰,依偎在圣湖瑪旁雍措旁邊,清晰的仿佛觸手可及。</h3> <h3>瑪旁雍錯,海拔4588米,位于崗仁波齊神山東南20km處,納木那尼雪峰北側,是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h3><h3>印度傳說中稱這里是濕婆大神和他的妻子——喜瑪拉雅山的女兒烏瑪女神沐浴的地方。瑪旁雍措藏語意為&quot;永恒不敗的碧玉湖&quot;。</h3><h3>翻開歷史發黃的書頁,一個名叫玄奘的高僧,杖錫孤征,萬里求法,歷經艱危穿越藏地雪域也曾到此。這壯舉即使放在如今,也令人難以置信,而在那個年代,絕對就是神話。于是,就有了西游記,就有了唐僧取經,就有了傳說中的西天瑤池。是的,玄奘在《大唐西域記》里面,就是把這里稱為西天瑤池的,真實的西天瑤池,就是指的這里。</h3><h3><br /></h3><h3>此刻,我們所站的位置,他是否也曾駐足凝望?湖水依舊澄澈明凈,只是狂風漾過宛如宇宙之沙,只是那風中飄落的禪音,在這層層漣漪中傳頌了一千年。</h3> <h3>與圣湖瑪旁雍措一條路相隔,就是鬼湖拉昂措。到達拉昂措,遠處的納木那尼峰赫然而立,像一尊玉佛巍然安坐。狂風凜冽,嘯聲隱隱。據說鬼湖與圣湖原本是同一湖泊,由于地殼運動而一分為二,兩湖的湖底如今依然相通。</h3><h3>神奇的是,僅隔一條公路,圣湖是淡水湖,拉昂措卻是咸水湖,人畜皆不能用,并且常常妖風四起,因此才得了鬼湖這個惡名。</h3><h3><br /></h3><h3><br /></h3><h3>其實細想也虧的慌,鬼湖風大的能吹死人這點不假,我們一行六人全都讓狂風給吹傻了,回到住所都沒緩過神來,但是圣湖邊風也沒小到哪里去啊...... </h3><h3><br /></h3><h3><br /></h3><h3>遠觀鬼湖,藍色而妖艷,靠近時發現,跟其他的措不同,似藍有黑,它的水拍打著,涌動著,泛著黑灰色的浪潮,站在這里,有種站出了塵世的錯覺,沒有恐慌和害怕,只覺它堆積著層層疊疊的哀傷,蔓延著,散開著。</h3> <h3>看過鬼湖后,我們先去今天住宿的地方安頓。今天住宿的地方叫吉烏寺,雖然當地有一座寺廟叫吉烏寺,但是我們并不是住在廟里面,而是住在寺廟下面一個小村子里,普布師傅幫我們聯系的是村長家。</h3><h3><br /></h3><h3>坐在村長的家里,大家都被風吹的有點發蒙,發呆,比木雞還呆。緩了大概半個小時,馬上就要日落了,普布建議我們到旁邊一個小山坡上去拍一拍,看我們一個個木呆呆的樣子,他說算了算了,你們別走了,我和措旺送你們上去吧。</h3> <h3>正常的情況下,爬這么一個小山坡也實在算不了什么事情,可是在這4700米的高原,而且還是刮著能吹走一頭牛的狂風,被師傅用車子送上來實在太幸福了,沿路看見好幾個自己慢慢往上爬的驢友,看著我們享受專車接送的待遇,遠遠甩給我們羨慕嫉妒恨的目光,然后繼續在風中凌亂著。</h3> <h3>遠處的神山,安靜的沐浴在夕陽中。</h3><h3><br /></h3><h3><br /></h3><h3>岡仁波齊,在中國國家地理排中國最美山峰中的第六名,被稱為眾神的居所。</h3><h3><br /></h3><h3>不過,岡仁波齊吸引眾人從世界各地前來朝拜的原因絕對不是靠他的風景,而是他至高無上的宗教地位。藏區神山數目并不少,但是若論資排輩,岡仁波齊是當之無愧的NO.1。他不僅僅是藏人的神山,而是世界的神山。</h3><h3><br /></h3><h3><br /></h3><h3>岡仁波齊是岡底斯山脈的主峰,海拔六千七百多米,整個喜馬拉雅山系中超過七千米的雪山有五十多座,在諸峰之中它實在算不上翹楚,但是,它至高無上的宗教地位足以令眾峰望塵莫及。</h3><h3><br /></h3><h3>山體頂部,巨大的冰槽形成了天然的佛教萬字格,終年不化。在信徒的眼里,岡仁波齊是整個宇宙和世界的中心,是眾山之根、萬水之源、諸神的宮殿、世界屋脊的奧林匹斯。世界上,聚集在岡仁波齊的宗教紛繁復雜,有據可查的藏傳佛教就有十余個教派。它們在對佛的認知、修行方式上大相徑庭,但卻在岡仁波齊腳下凝結成同一個最原始、最古老的儀式:行走。</h3><h3><br /></h3><h3>篤信佛教的人堅信:轉山可能盡滌前世今生的罪孽,增添無窮的功德,并最終脫出輪回,榮登極樂。于是,藏民來了,印度人來了,尼泊爾人也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徒走上同一條朝圣之路。群山與河流漫過他們銀子般清涼的雙眼,虔誠叩拜的腳步丈量著長路漫漫,有信仰真的是件幸福的事,至少可以活的更干凈。</h3><h3>但是在4000多米的海拔徒步行走五十多公里談何容易,況且還要翻越好幾個5300米以上的埡口,雖然有無數的信眾前來岡仁波齊轉山,但是每年都會有因為轉山而死在路上的,不過對他們而言,能死在轉山的路上,是被他們引以為自豪的。</h3> <h3>拍過圣湖,拍過神山,太陽早已西沉,凌冽的狂風卻絲毫沒有減弱的意思。感覺腳都已經被凍到沒知覺了,兩位師傅拉著我們下山,向我們住宿的村長家駛去。</h3> <h3>村長家里如果想吃現成的飯,那只有方便面了,否則就自己做。辛苦的普布師傅開了一天車,把我們送下山后大家都坐在那里不想動,他卻還要忙著給我們做晚飯。番茄炒蛋,青椒羊肉,白菜罐頭粉絲湯,不是恭維,在這種條件下,能吃到這些菜,真的是太幸福了。</h3> <h3>吃過晚飯,外面的風還是那么大,我去上個野廁,突然感覺臉上涼涼的。一開始還納悶天挺晴啊怎么下雨了,后面一琢磨不太對,靠,以前也不是沒在大風里頭尿過,點背一點吹到褲子上也就算了,怎么還帶往臉上刮的?這風到底是怎么個方向我至今也沒搞明白。算了算了,旁邊也沒別人,自己的也甭嫌棄,抹把臉拍星星去。</h3> <h3>越獄有些難受,另外兩位女同志也不想出來繼續出來吹風了,剩下的三個老爺們來到圣湖邊拍星星。今天的月亮太亮,星星根本沒法拍,大家最后開始自拍,一會裝裝葫蘆娃,一會裝裝奧特曼,玩的還挺開心。不遠處溜達著好幾條野狗,估計也沒見過我們這陣仗,在附近晃來晃去就是不敢靠近。</h3> <h3>被風吹的實在扛不住了我們才回去,大家邊圍坐在火爐邊烤火,一邊聊著各種有意思的路上的八卦。這里的條件真的很苦,發電靠的是太陽能,電壓不穩而且到晚上十點多就會斷電;房間里面只有外間客廳點著火爐,我們睡覺的房間沒有任何取暖設施,窗戶還關不嚴,風從縫隙吹進來發出呼呼的哨聲。熱水只能在爐火上燒,只勉強夠喝的,要放開了洗漱根本就不夠用;自來水根本不用想,涼水直接去外面的大桶里拿瓢舀,倒是這個肯定是圣湖里的水。</h3><h3><br /></h3><h3>雖然苦成這樣,但在我的記憶里面那晚大家都聊得好開心,也許越艱苦的環境,越容易拉近人與人之間的感情。</h3> <h3>普布師傅給我們訂的是兩個四人間,貓和媳婦住一個四人間,我們四個老爺們兒住一個四人間。貓覺得我們睡一個四人間有些擠,沒地方放東西,就一直邀請我過去她們那個家住,并一再強調她不介意。我說讓和弦過去住吧,我媳婦也不介意,和弦不好意思過去堅決拒絕,我也不好意思所以也堅決不過去,最后還是按照原定計劃男女分開各睡各的。</h3> <h3>這就是我們悲催的四人間,大家實在不想進去睡啊,先不說其他的,外間有火爐啊,到了里間,那叫一個冰窖......</h3> <h3>我鋪好睡袋,想把被子壓在上面暖和一點,打開一看,我去,什么人吃什么東西來著?上火上成這樣!怎么可以尿的這么黃?還是其他什么東東...... 我實在沒有勇氣通過聞味道去鑒定一下被子上到底是什么物質,小心翼翼的捏著被子角扔到一邊。被子是沒法用了,看看毛毯吧。仔細審視了一會,毛毯似乎還沒發現有什么特殊物質和顏色,也或者,燈光太暗毛毯太花的緣故,有東西也看不出來,只是上面有一股隱隱的腳臭味幽幽的傳到我的鼻子里......</h3><h3><br /></h3><h3>不管了,這個地方光睡袋肯定不夠扛,這么一大坨毛毯,呃,扔在哪里味道也躲不過,再說我也好幾天沒洗腳了,也就別嫌棄人家了。 </h3><h3><br /></h3><h3>鉆到睡袋,輕輕把毛毯壓在上面,緩緩躺了下來。4700米的海拔,睡覺已經不再是什么問題,也再聽不到牛一樣的喘氣聲,大家更糾結的是房間的墻、地板、床、被褥、各種...... </h3><h3><br /></h3><h3>躺在睡袋里一動不動,盡量保證不碰到任何地方,躺的跟僵尸一樣。電燈沒有開關,一會自動就會停電,我拿著手機記著今天的日記,剛寫了一半,旁邊的小伙伴們就發出了輕微的鼾聲。真羨慕他們,睡的真快!</h3><h3><br /></h3><h3>墻壁太薄的緣故,隔壁的貓和媳婦聊得真歡,內容聽的一清二楚,這個,應該不算有意偷聽女人私房話吧?</h3><h3><br /></h3><h3>燈黑了,因為沒地方充電,手機也黑了。只剩下睡覺了,再睡不著也得死命催眠自己,睡覺睡覺,明天還得早起拍圣湖的日出日落呢!</h3> <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第九天 9月25日 星期四</h3><h3><br /></h3><h3>行程:吉烏寺-門士—東嘎皮央—扎達 全程約261公里,最高海拔為隆嘎拉山埡口,(5160米)</h3> <h3>從地圖就可以看出,我們一直在一路往西,今天將到達此行的最西端,之后的行程,將往北、往東開始返程。</h3><h3><br /></h3><h3>吉烏寺悲催的四人間,但是睡的比我預想中好。也許是我的睡袋確實溫標比較高的緣故,反正其他小伙伴都說冷,就我睡到半夜覺得熱,把蓋在身上的毛毯也掀掉了。</h3><h3><br /></h3><h3>自進入西藏以來,竟然第一次做夢,夢到了姜琦琦同學,嘿嘿,不過內容平平無奇給忘記了。六點四十,大家一起起床,扛著腳架出去拍星星,拍日出。</h3> <h3><br /></h3><h3><br /></h3><h3><br /></h3><h3>外面的風比昨天小了很多,但是就是冷啊,我身上從秋衣到抓絨一共穿了五件衣服,依然凍得哆哆嗦嗦。月亮已經下去,我們隨便拍了拍就往昨天的小山頭爬。4700米的海拔,凌晨的寒冷,真的讓人痛苦到絕望。我最怕的就是往高處爬,走兩步就得歇歇,旁邊還有狗一直在叫,叫的跟狼似的。我沒拿手電,吭哧吭哧走在最后面,同伴走兩步就得停下等等我,還得拿手電給我照亮,費了半天勁才爬了上去。</h3><h3><br /></h3><h3><br /></h3><h3>站在山坡頂上,黑暗里,我縮著頭,空氣冷得快凝固了,腳下的土地又冷又硬,冷氣從腳底往身體里傳,我時不時試著抬抬腿,看看腳還是不是自己的了。</h3> <h3>圣湖的日出似乎并不驚艷,云少,關鍵是沒有任何過度,太陽剛一露頭,沒有半分鐘,就已經刺眼到無法直視了。光線太強,我一早晨拍的延時由于對光線估算錯誤基本報廢,只好隨手拿著相機拍拍圣湖。極目遠眺,畫面最遠處的湖邊的那一排房子,就是我們住宿的村長家的位置。</h3> <h3>來一張自拍照,請叫我長腿歐巴。??</h3> <h3>和同伴們陸續下山,收拾行囊,吃過早飯,告別村長,向著今天的目的地出發。</h3><h3>去時的路會從神山腳下經過,普布師傅說,如果不轉山的話,我們拍照那個地方就是離神山最近的地方。</h3> <h3>沿著岡底斯山脈一路向西,路邊的雪山依舊連綿不絕。過了巴爾兵站就開始翻越隆嘎拉山(5160m),過山口后山體的顏色變得五彩斑斕,一路盡是沒完沒了的山。</h3> <h3>從巴爾兵站到札達,需翻越四座山丘。原本平淡無奇的土地由于富含各種礦物而變的五彩斑斕。遠處的山腳被雨水沖刷出溝溝壑壑,像從土地里鉆出的巨樹的枝椏,悄悄漫上褐色的坡地。沿著盤旋公路到山頂,視線投向遠處起伏的山丘,你會不由自主的贊嘆造物主的神奇。</h3> <h3>造物主或許為了平衡缺氧的過失,在風景上給了西藏太多的偏愛,隨便一個小湖泊都給予了他如此動人的色彩。 龍嘎措,又被稱作天使之淚。</h3> <h3><br /></h3><h3>一路顛簸來到東嘎皮央遺址。</h3><h3>東嘎皮央遺址建于公元10世紀左右,是當年古格王國興建的八大寺院之一,曾是古格王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h3><h3><br /></h3><h3><br /></h3><h3>東嘎石窟散布在東嘎村北面斷崖上,路上能看到山上密密麻麻的洞窟。現存洞穴接近200個,延綿2千米,儼如蜂巢。其中繪有精美壁畫的幾個窟洞,集中在東面一片呈&quot;U&quot;字形的山崖上。</h3><h3>它的形成及其年代,目前在眾多的西藏歷史、宗教、文化檔案中沒有記載,是一個尚待解破的文化之謎。但有一點可以確定,洞窟壁畫有近千年的歷史,考古、研究價值極高。</h3> <h3>遺址大門的鑰匙由這位74歲的老人保管,我們到達的時候,恰逢縣城旅游局的人也帶著幾個人參觀,所以我們沒費勁就等著他們找到這位老人,上去一起參觀。</h3><h3><br /></h3><h3>老人跟著我們一起爬上將近一百多米落差的石階,著實讓人心酸。四千多的海拔,真的不是一件容易事情啊,我們六人休息了N次個個都氣喘如牛。老人的腿有些疼,還問我們有沒有治關節炎的藥。雖然我們帶的藥真的足夠多了,但是治關節炎的還真沒有,媳婦抱歉的搖搖頭,老人笑笑也沒說什么。要去的小伙伴如果可能的話,希望可以幫東嘎的這位老人捎去一些治關節炎的藥品。</h3><h3><br /></h3><h3><br /></h3><h3>老人打開落鎖的大門,一千年前精美的壁畫一下子驚艷了我們的雙眼,真的好漂亮啊!壁畫采用特殊的礦物顏料繪制,經久猶新,毫無褪色。壁畫題材主要有佛像,菩薩像、佛傳故事、說法圖等,還有各種裝飾圖案紋樣及密教曼陀羅等。各種天女圖案最多,造型生動,變化豐富。</h3> <h3>這里其實是不讓拍照的,但是老人也沒有刻意太要求我們,所以還是被我拍到了一些。不過這里光線很暗,需要大光圈和高感光,如果對相機功能不熟悉的同學切記不要用閃光燈去拍,否則時間久了會毀掉這些國寶的。 </h3><h3><br /></h3><h3><br /></h3><h3>只可惜里面除了壁畫,好多精美的建筑和文物都在文革中毀掉了。老人說起當年的事,痛心的好像是自己的孩子遭受了苦難。他用含糊不清的漢語告訴我們,當年這里被砸了之后,過了好多年,他才偷偷裝上了大門,保住了剩下的壁畫。</h3> <h3>站在山崖頂上看下面我們的車,只有一點點,可見在這里我們真的爬了好高。</h3> <h3>皮央的看點是極其罕見的&quot;蜂巢蟻穴&quot;,可惜里面的壁畫基本已經被文革全部毀完了。</h3><h3><br /></h3> <h3>離開東嘎皮央,我們向扎達縣城行進。</h3><h3><br /></h3><h3>扎達土林這種地貌在地質學上叫河湖相,成因于百萬年前的地質變遷。一百多萬年前,這里是個方圓500多公里的大湖,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使湖盆升高,水位線遞減,沖磨出&quot;建筑物&quot;的層高,歷經風雨侵蝕,在壁立陡峭的山巖上雕琢出今日的模樣。遠遠望去,滿眼的金碧輝煌;在高原迷幻光影的襯托下,宛若神話世界。那舉世所無的奇觀,像莊嚴宏偉的廟宇,像壁壘森嚴的碉樓,像恢弘高聳的佛塔,像極盡豪華的古代宮殿,像古樸威嚴的歐式城堡,也有的或如萬馬奔騰、昂首嘯天,或如教徒修行、虔誠靜坐,天工萬象,無可盡數。</h3> <h3>每座山丘都有獨特的色彩,有金屬的光芒和質地,又有歲月的印跡。天氣晴好的時候,遠遠便可以望見連綿起伏的大雪山,像古老的城墻,默默地守護著浩茫遼闊的札達土林。這里曾經有過磅礴的海洋與群山,如今,只剩下空蕩蕩的風在這荒茫的土地上游走。 </h3><h3><br /></h3><h3><br /></h3><h3>浩瀚壯觀的扎達土林,大自然總是能輕易繪一個你望塵莫及的奇跡,如果走進扎達土林的世界,或許只觸摸那輕揚的土,都能感受到歲月的厚重和滄桑。</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普布師傅拉著我們,穿行在形態各異的土林之間。山谷里的土路,顛簸到超出人類的想象,頭不時碰到車頂,腿抖到發麻。普布指著前方一個小溝說,幾年前拉著幾個客人走這里的時候,就是那個地方,我們的車陷進了泥里,再也出不來了,在那里被困了一天一夜,就那么傻等著,電話也打不通,直到有一輛大車路過才把他們拖了出來。</h3><h3><br /></h3><h3>這就是阿里,單車進來絕對是危險的,一旦車出了什么問題不能動彈,你只能祈禱,祈禱快點有人從這里經過,并且可以幫到你,否則,就呵呵了...... </h3><h3><br /></h3><h3><br /></h3><h3>車子到達扎達縣城駛上油路的那一瞬間,感覺整個世界都安靜下來了,如果想個比喻的話,我覺得我們幾個就像被顛散了黃的鴨蛋!</h3> <h3>扎達縣, 藏語意為&quot;下游有草的地方&quot;。扎達坐落在象泉河谷地,海拔只有3650米,整個縣城被大大小小的土林包圍著。較低的海拔和相對發達的縣城,使得扎達成為進入大北線之前最后一個也是最佳的補給點。扎達的緯度已經屬于中國最西的地方,所以和內地會有兩個小時的時差。我的水果手機竟然自動給我調整了兩個小時,害的我研究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改回來,最后還是越獄指點才重新回到北京時間。九月底的晚上八點半,太陽依然如此燦爛其實也是一件蠻神奇的事情。</h3> <h3>經歷了幾天痛苦的住宿,我們今天終于找到了適合人類居住的賓館 。這里可以洗澡,不冷,有獨立衛生間,被褥很干凈不用睡袋,這幾個條件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天堂了。睡之前我終于洗了自出發以來的第一個澡,嘿嘿,九天了哦,其實我是已經做好二十天不洗澡的心里準備的,好吧,其實我已經聞到自己身上的味道了。</h3><h3><br /></h3><h3>兩個小時的時差其實已經擾亂了我的生物鐘,自我感覺也就是十一點的感覺,但是實際上,快兩點我也沒睡著,真是白瞎了這么好的賓館了...... </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 <h3>第十天 9月26日 星期五</h3><h3><br /></h3><h3>行程:扎達—古格王朝—托林寺—霍爾</h3><h3><br /></h3><h3>今天的行程其實沒啥好說的,就是昨天的行程原路返回,只不過住宿的地點不在吉烏寺,而是條件好很多的霍爾鄉。</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真不想從如此溫暖的被窩出來。可是為了能去拍到古格王朝的星空和日出,只能咬緊牙關往起爬了。西藏的氣候其實哪里都非常干燥,但是我覺得這里到極點了,晚上洗的襪子幾個小時就干透了。我本身是一個很扛得住干燥的人此刻也受不了,嗓子眼真的是冒煙般的難受,一起床就拿起涼水猛灌了一通。</h3><h3><br /></h3><h3><br /></h3><h3>昨天約好,普布拉我們四個男同志六點出發拍星星,措旺拉媳婦和貓七點半再來古格看日出。六點鐘,對于八點半才日出的古格來說,是有些早,但是拍星星就是必須的了。大家都很準時的到酒店門口,普布師傅早就已經在門口等候。大家一出門口都在嚷嚷,這哪里有星星嘛,看似天空很晴朗而且也沒月亮啊,怎么就只能看到有數的幾顆星星哩?</h3><h3><br /></h3><h3>古格王朝離扎達縣城有十多公里,沒一會兒就到了。來到遺址正對面的一個小坡上,普布師傅把車燈一關,小伙伴們一下子鴉雀無聲了。</h3> <h3>我從來沒有一次性見過這么多的星星,在瀘沽湖沒有,在青海湖沒有,在珠峰都沒有,但是在古格,我真的被震暈了。</h3><h3>之所以如此癡迷星空,其實并沒有過于浪漫的理由,我只是沉溺于星空下的靜逸,只想努力將轉瞬即逝的美麗變成永恒。看到這張圖,我的思緒又瞬間回到了那個時間,感謝一路相隨的小伙伴們,幸好可以與你們同行,一起仰望天空,去擁抱最真實的生命;去尋找,去感覺,喧囂中的寧靜,一起,等待黎明。</h3> <h3>曾經的古格人,用深情的眼神望著這片他們眷念的星空,千百年后,那么多世間的凡人趕來這里,仰望著這同一片星空,寂靜無言,只有一顆顆的流星,咻的一聲聲劃過天際。滄海桑田,時過境遷,我們就這樣,各安天涯。</h3> <h3>然后,星空慢慢退去,太陽漸漸升起。古格王國慢慢被陽光打亮,眼看著從淡淡的青藍漸漸幻化為迷人的金黃,就像被施了魔法一般,神奇而壯麗。</h3> <h3>后面趕來的媳婦和貓給我們送來了愛心包子和稀飯,平臺上站著一片拍照的人,一個個凍的跟狗似的,誰會有這待遇?那羨慕嫉妒恨冒血的目光讓我們很是享受。估計大家都在猜測,哪里的攝影團,還帶著專門的后勤補給團隊。</h3><h3><br /></h3><h3>給貓和和弦拍合照的時候,讓他們想一件開心的事,笑的燦爛一點。貓想了半天苦笑著大喊:&quot;我的錢包丟在昨晚吃飯的飯店里啦......&quot;</h3><h3><br /></h3><h3>輪到他們給我和媳婦拍的時候,也讓我們想一件開心的事,我指著他倆哈哈大笑:&quot;他們的錢包昨天丟在飯店里啦......&quot;</h3><h3><br /></h3><h3>現在看起來,我們笑的特幸災樂禍特猥褻特欠......</h3> <h3>神秘的古格王朝300年前一夜之間在歷史上消失,只留下一座空蕩蕩的神秘遺址。至今仍然無從解釋,古格王朝存在了七百多年的燦爛文明為何會在一夜之間消亡,我們只能通過那些僅存的絢麗斑斕的壁畫和古老滄桑的土林建筑,來猜測它曾經輝煌一時的歷史。</h3><h3><br /></h3><h3>從現在僅存的依山迭砌的建筑群,便可以想像當時的氣勢恢弘,遺憾的是,如今已是人去樓空,大地恢復了最初的寂靜與空蕩。</h3> <h3>我們在扎達的午餐還是很豐盛的,在進入大北線之前,在扎達好好補給一下,好好關照下五臟廟還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后面的行程實在太艱苦了……</h3> <h3>托林寺,是阿里地區最重要的佛教建筑,托林,意為&quot;飛翔空中永不墜落&quot;,始建于公元996年。</h3><h3><br /></h3><h3>托林寺坐落于札達縣城西北的象泉河畔,如今寺廟微小的規模與它曾經的歷史地位極不相符,但這并未影響虔誠的藏民轉經的腳步。無論是靜謐的清晨,還是閃亮的午后,在泛著熠熠銅光的轉經筒前,總能看到三三兩兩誠懇的身影。人數不似大昭寺般川涌,腳步也放得悠然,身旁的白楊樹光影迷離,每張葉片都搖曳著深深淺淺的流光,悠遠的長風掠過高聳的靈塔,揚起經幡,為虔誠的子民吟誦祈福。</h3> <h3>托林寺有寺藏&quot;三寶&quot;:一是麋鹿角,有說是阿底峽從印度帶來的,也有說是當年佛祖講經地的一只麋鹿角;二是象牙質的五佛冠(象征著五智如來的寶冠),據說是托林寺第一任堪布戴用而流傳后世,該寺每任堪布在佛事活動中都戴此冠;三是一塊黑色的大鏇石,上面凹進一個清晰的腳步印,深入石內寸許,掌紋很清晰,據說這是阿底峽尊者留下的腳印。 </h3><h3><br /></h3><h3>麋鹿角看到了,好大好大,佛殿空間卻很小,導致我用最廣角也無法拍攝只好作罷。腳印也看到了,人家不讓拍。只有五佛冠,是一年只有一天做佛事活動的時候才可以看到,我們實在沒這個佛緣。 </h3><h3><br /></h3><h3>主殿有著保存完好的壁畫,時隔千年,依然光鮮如新。對面的偏殿,放著大概幾百盞酥油燈,但是只點亮了不到一半。我進去前還嘀咕,要是都點亮該多好啊。進去拍了兩張片子我就逃出來了,我馬上明白為啥人家不全都點亮了,里面太熱了,而且酥油燈耗費了大量本就不多的氧氣,我如果再在里面呆久一會,直接就得叫救護車了。</h3><h3><br /></h3><h3>離開托林寺,補充好方便面榨菜火腿腸等進入大北線的重要物資,我們就開始原路返程了。</h3> <h3>翻越隆嘎拉山埡口休息時,看看我們的穿戴和普布師傅的對比,完全就是兩個季節啊。</h3><h3>藏族師傅的體質,那真的是杠杠的。 </h3><h3><br /></h3><h3><br /></h3><h3>扎達實在太干了,空氣中到處都彌漫著干燥的味道。感受相當遲鈍的我此刻也實在受不了了,拿著媳婦的保濕噴霧使勁往臉上噴,然后還不忘補補防曬霜。</h3><h3>我問普布,&quot;師傅你要擦一點防曬霜嗎?&quot; </h3><h3>&quot;擦那個可以變白嗎?&quot;</h3><h3>&quot;變白你就別想了,只是防止你曬黑而已。&quot;</h3><h3>&quot;你覺得我還能再黑到哪去嗎?&quot;</h3><h3>&quot;......&quot;</h3> <h3>這時的路上已經非常常見大群大群的藏野驢或者是黃羊,我拍動物主要是用DV拍視頻,所以留下的照片非常少。這兩匹是正在奔跑中的藏野驢。</h3> <h3>又一次路過神山圣湖,這也是最后一次路過他們,依舊是狂風吹的經幡嘩嘩作響。我和媳婦依次匍匐下身,對著神山磕下三個長頭,以此作別。媳婦一直惦記著日后回來轉山,我是堅決不允,至于到底能否再次相見,誰都不知,一切隨緣吧。</h3> <h3>日子走的越久,藏地的味道越來越濃。</h3><h3>天空湛藍,雪山潔白,夕陽金黃,顏色都純粹到了心里。</h3> <h3>普布師傅知道我們是為了慶祝結婚十周年才來的西藏,所以悄悄給了我們一個小驚喜。他把車停到這里的時候,我還正納悶他想讓我們拍什么呢,普布嘿嘿一陣詭異的笑:&quot;據說這個碑很有講究的,很多自己開車的人都會停在這里拍一下的哦,這個秘密一般人我不告訴他們。&quot; </h3><h3><br /></h3><h3>1314。</h3><h3><br /></h3><h3>雖然當時的風實在太大,我們這恩愛秀的有點像瘋子,但普布的用心還是讓我們感動不已,真的謝謝普布師傅了。 </h3><h3><br /></h3><h3>今天的行程,已經結束了全部阿里南線,意味著我們結束了所有的油路。明天,我們將去往沒有路只有車轍的可以算作無人區的大北線,更多的辛苦和美景將等待著我們。為了迎接大北線的挑戰,我們將必須在今晚把身體狀態調整到最佳狀態!</h3><h3><br /></h3><h3>阿里大北線,我們要開始了!</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廊坊市| 琼海市| 封开县| 沂水县| 乐都县| 永寿县| 通海县| 无锡市| 大名县| 深州市| 江华| 大新县| 卢龙县| 济阳县| 周至县| 博兴县| 九龙城区| 台北市| 仙居县| 华亭县| 大理市| 平潭县| 黎平县| 青田县| 长沙县| 和静县| 资兴市| 武乡县| 武清区| 定远县| 奎屯市| 陵川县| 西青区| 南丹县| 中西区| 清远市| 龙胜| 嘉定区| 琼海市| 咸丰县| 镇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