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 </span></h1><h1><br></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獻給空三十三師全體戰友!</span></p><h1><br></h1><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1960年2月5日,湖北山坡機場,火紅的軍旗迎風飄揚,一支嶄新的空中力量~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兵第三十三師宣告成立。</b></p><h1><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誕生于荊楚大地,成長于巴山蜀水,一代代三十三師人在藍天上書寫熱血衷腸。他們圓滿完成了要地防空、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入閩入滇輪戰、緊急入藏駐訓等重大任務,創造了殲六首飛邦達機場和川藏新航線、殲七首飛西藏高原、三代機首飛西藏多個機場、三代機首次整團建制入藏駐訓、三代機首次跨年度入藏駐訓等多項空軍第一,執行過飛播造林、人工降雨、衛星回收、抗洪搶險、抗震救災等多樣化非戰爭軍事行動,是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的藍天衛士!</b></h1><p class="ql-block"><br></p> <h3> </h3><h3> 這個師很牛!歷史上除了培養出楊利偉、蔣佳冀等知名人物,還培養出了你、我、他等一大批為國防事業奉獻出青春的優秀官兵!!!</h3> <h3> 親愛的戰友,當你打開這個美篇,你就打開了自己當兵的歷史,翻開了你青春的記憶,耳邊會響起戰鷹發出的轟鳴聲,腦海深處會映射出戰鷹劃過蒼穹的軌跡。</h3><div> 不論空勤、地勤和后勤,我們都曾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空軍航空兵!</div> <h3> 中國飛天第一人楊利偉。</h3> <h3> 空軍首位“三奪金頭盔”特級飛行員。</h3> <h3> 李德師長駕駛戰鷹,帶隊直撲中越邊境,牢牢掌握著1979年春天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制空權。</h3> 97團機務二中隊軍械專業的戰友們在苦練強軍,為殲6裝填炮彈。 <h3> 中國空軍的精銳之師-霧都雄鷹!你是老兵心中的驕傲,你的今天是一代又一代軍人用青春、用汗水、用熱血鑄就!</h3> <h3> 你是翱翔在霧都上空的鷹,承載著廣大航空兵人的光榮與希望,祖國的蒼穹是你振翅高飛,實現航空兵人夢想的地方。</h3> <h3> 半個世紀以來,33師西上雪域高原,東達東南沿海,北上戈壁沙漠,在祖國大江南北留下了光輝的足跡,書寫出了一個個閃著金光的榮耀。</h3> <h3> 該師97團克服重重困難,突破高原禁區,戍守在了祖國的高原邊關,結束了高原有空無防的歷史。</h3> <h3> 今日中國軍人,鎮守在祖國邊關,再沒有那“關山月”的蒼涼,鋼鐵長城的堅定意志:務殲一切來犯之敵!</h3><h3><br></h3><h3> 關 山 月</h3><div> 李 白</div><div>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div><div>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div><div>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div><div>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div><div>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div><div>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div> <h3> 空軍授予33師98團機務大隊“模范機務大隊”榮譽稱號,這些榮譽是繼往開來與現役官兵共同努力的結果。</h3> <h3> 機務二中隊是空軍機務工作的一面旗幟,1996年7月10日,空軍授予空該師98團機務二中隊“機務維護尖兵”榮譽稱號。</h3> <p class="ql-block"> 地勤兵的錚錚誓言:</p><p class="ql-block"> 對戰斗勝利負責,</p><p class="ql-block"> 對戰友生命負責,</p><p class="ql-block"> 對國家財產負責。</p> <h3> 33師飛行員在東海上空驅離美日軍機,堅定的捍衛祖國領空主權和安全。</h3> <p class="ql-block"> 在茫茫的33師人海里我是哪一個</p><p class="ql-block"> 在33師奔騰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p><p class="ql-block"> 在征服天空的大軍里</p><p class="ql-block"> 那曾經默默奉獻的就是我</p><p class="ql-block"> 在我師輝煌事業的長河里</p><p class="ql-block"> 那曾經奔騰的就是我</p><p class="ql-block"> 不需要你認識我</p><p class="ql-block"> 不渴望你知道我</p><p class="ql-block"> 我把青春融進融進33師強軍的江河</p> <p class="ql-block"> 在通往空天的征途上</p><p class="ql-block"> 那曾經無私拼搏的就是我</p><p class="ql-block"> 在共和國空軍的星河里</p><p class="ql-block"> 那閃耀青春光芒的就是我</p><p class="ql-block"> 不需要你歌頌我</p><p class="ql-block"> 不渴望你報答我</p><p class="ql-block"> 我將寶貴年華融進融進中國空軍的星座</p><p class="ql-block"> 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p><p class="ql-block"> 祖國不會忘記不會忘記我</p> <h3> 歷史記得,這一波又一波,一茬又一茬為中國空軍建設奉獻出青春的老兵!!!</h3> <p class="ql-block"> 97團機務三中隊點名:劉樹林、王福貴、張建聰、劉志忠、秦小龍、許建華、朱克宏、李岷、杜建偉、付剛、王相平、翟新軍、謝俊輝、雙宏財……</p> <h3> 向軍旗敬禮!</h3><h3> 仰望軍旗,難忘軍旅生涯,忘不了在軍營一路走過的歲月。向八一軍旗報告:我衷心感謝軍營這座大熔爐,把我們從一個普通的百姓子弟培養成為一名光榮的共和國軍人,幾十年過去了,我們愛崗敬業,遵紀守法,無愧于退役老兵這一光榮稱號,軍魂在我們心中永遠安了家。</h3> <h3> 1972年12月,來自北京南口機車車輛廠有22名工人兄弟入伍,為空軍航空兵33師注入新的活力。</h3> <h3> 1976年12月底,17位來自四川樂山市青衣公社插隊知青和回鄉青年,從田野應征來到空軍航空兵33師。</h3> <h3> 上海市第三中學28名同學投筆從戎,于1978年12月入伍來到我師,為空軍航空兵33師建設貢獻出青春的力量。找找你的戰友:</h3><h3> 第一排為(從左到右):于海紅、李金海、葛佳明、陸海明、祝建華、周杰、季偉忠、吳登有、笪華喜、徐榮生、姜亞麟。中間一排為:蔣產民、楊東旭、陳冰、盧義東、杜建偉、丁偉、龔建立、黃忠。最后一排為:徐皓、李炳興、陳德明、杜曉敏(女)、成安安、丁建國、孫躍華、鄒國來、楊志俊。</h3> <p class="ql-block"> 1974年8月10日,33師通信集訓班學員結業,合影于梁平。</p> <h3> 師機務教導隊機械專業的學員們。</h3> <h3> 97團隊機務二中隊保障飛行訓練工作突出,受到上級嘉獎。</h3> <h3> 97團機務三中隊軍械分隊的戰友在維護保養裝備。</h3> <h3> 1970年12月,97團機務大隊定檢中隊來到銅梁縣邱少云烈士紀念碑前,傳承和學習一級戰斗英雄邱少云崇高的集體主義精神和頑強的革命意志,把我軍優良傳統發揚和傳承下去。</h3> <h3> 97團機務一中隊機械二分隊的戰友在云南前線。</h3> <h3> 空軍首批甲類團有我們的汗水,練就四種氣象能飛、三種氣象能打有我們的付出。</h3> <h3> 威武的中國空軍飛行員,你們是搏擊長空的雄鷹,祖國領空的堅定捍衛者。</h3> <h3> 不適合一代機飛行的霧都,卻綻放出你們壯麗的航跡。</h3> <h3> 1979年4月,云南前線,中央慰問團、上海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徐玉蘭、王文娟到我師慰問演出。</h3> <h3> 1979年2月,入滇參加中越自衛反擊作戰,戰事勝利結束后師指揮所官兵合影。</h3> <h3> 99團機務大隊的戰友們與親愛的“兄弟”戰鷹合影。</h3> <h3> 大足場站警衛連的戰友們,是你們的站崗放哨和百倍警惕,換來了整個部隊營區的安全。</h3> <h3> 夏天,是部隊全年飛行訓練最忙季,汽車連運油排的戰士為保障飛行順利進行,一天要往返至機場油庫三次,一個來回就是近百公里。分別為上午跑一趟,下午跑一趟,晚飯后再去郵亭拉一趟。整個火車站到部隊公路上幾乎被部隊運油車所霸占。為防靜電,運油車掛的鐵鏈摩擦在凹凸不平的公路上,發出哐啷哐啷的響聲,運油戰士們拖著疲憊的身軀奔跑在運油的道路上,就是這默默付出換來飛行部隊戰斗力的迅猛提升。</h3> <h3> 駐守轉運站的戰友,既有繁重的工作任務,又有遠離本部的孤獨,為守衛和轉運戰鷹的口糧而默默堅守。警衛班二十四小時守衛油庫,平時還要學習、訓練、搞生產改善生活。油料班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給鐵路油罐車卸油,再給場站運油車灌油,一到夏天飛行旺季,常加班工作到深夜。但他們無怨無悔,忠于職守,辛勤付出換來了,空軍航空兵第一批甲類團~拳頭部隊。</h3> <h3> 大足生活最艱苦的連隊,要數通信一連對空電臺,這個臺駐防在山頂上,上面沒有水源,對空臺的一切用水必須下山來取,接上自來水后挑水上山。而且,去對空臺的山路是土路,一遇上下雨,上山道路泥濘難走,更不要說是挑水負重上行。在這條土坡路上,不知有多少戰友挑水摔跟頭,摔倒后爬起來繼續挑水上山。這個連隊每天早晨起床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每人必須下山去挑兩擔水上山,方能吃上早餐。</h3> <h3> 駐防在號子口上山的氣象雷達連,為部隊飛行訓練、執行任務提供準確的天氣預報。</h3> <p class="ql-block"> 97團機務大隊歡送退伍老兵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一把拉住老兵的手</p><p class="ql-block"> 真舍不得讓你走</p><p class="ql-block"> 這幾年咱兄弟的血汗同流</p><p class="ql-block"> 怎么舍得讓你走</p><p class="ql-block"> 今天你背好了行裝</p><p class="ql-block"> 要奔赴明天的錦繡</p><p class="ql-block"> 我們心中渴望著來年相逢的時候</p><p class="ql-block"> 啊..再見吧老兵</p><p class="ql-block"> 留下天各一方的思念</p><p class="ql-block"> 帶上你人生這段鐵打的風流</p> <h3> 默默奉獻的軍嫂們,向你們致敬!軍功章有你們的一半,中國空軍建設有你們的辛勤付出。</h3> <h3> 共和國最美的星星~自衛反擊作戰軍功章與紀念章。</h3><h3> 軍功章、紀念章,是軍人的榮譽與驕傲!</h3><h3> 軍功章,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勝利紀念章。</h3> <h3> 文革期間,軍人胸間標配。</h3> <h3> 四川樂山、眉山戰友入伍從戎40周年紀念畫冊。</h3> <h3> 陜西寶雞戰友入伍從戎40周年回憶錄。</h3><h3> 北京戰友對空33師的一片赤子之心,讓人動容。</h3> <h3> 走進師史館,看到一代又一代軍人用青春、熱血和汗水鑄就的輝煌歷程,取得的驕人成績和形成的強大戰斗力而驕傲,在你光輝的歲月里有我們的智慧和身影,我們把人生最寶貴的青春獻給了你,你把勵志積極向上給了我們,空33師永遠在我們心中!!!</h3> <h3> 向奉獻青春、獻身國防的老一輩33師人致敬!</h3><div> 向繼往開來、搏擊長空的新一代33師人敬禮!</div> <h3> 是你們迎來第一批殲5戰機,你們是大足、梁平的拓荒者,半個世紀的歲月,也難磨滅你們早已植于心中的軍旅情。今天,又聚到了一起,訴說著半個世紀的戰友情。</h3> <h3> 欽佩寶雞老哥哥戰友,45年過去了,軍姿軍容依然是那么的整齊,向寶雞戰友致敬!</h3> <h3> 梁平場站的北京戰友聚會慶祝建軍節。<br></h3> <h3> 無悔的青春,難以忘懷的歲月,永遠的珍藏。</h3> <h3> 原空33師副師長(任過97團副團長)、藏族飛行員劉健在參加云南戰友慶八一聚會上講話。</h3> 難忘的紅帽徽,紅領章。我們共同擁有的激情歲月。回老部隊去,踏入離別已久的軍營,去尋找青春的足跡。<br> <h3> 中國空軍的精銳之師-霧都雄鷹!你是老兵心中的驕傲和精神家園,老部隊在咱們胸中重千斤。</h3> <h3> 在部隊聚是一團火,離開部隊是滿天星!</h3> <h3> 敬禮,我的老部隊,女兵們回來啦!</h3> <h3> 不變的禮堂,幾十年啦你依然屹立。你就像一位慈祥的母親,站在山頭翹首盼望兒歸來。你在等你的士兵回來,再次走進你那溫暖的懷抱里。</h3> <h3> 在軍隊改革的大潮中,我們衷心祝愿老部隊: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其羽更豐,飛的更高,成為一只維護祖國安寧和世界和平的中堅力量!</h3> 龍水鎮小橋的今昔,老兵大腦深處的記憶:<br> 大足龍水鎮上的小石拱橋,橋頭小房子二樓是一個影樓,我們都曾到過這里留下咱英俊瀟灑的軍人照。 <p class="ql-block"> 作者:謝俊輝,1976年12月底入伍,服役于空軍航空兵97團機務大隊一、二、三中隊,1981年1月退出現役。</p><p class="ql-block"> 現就職于中國農業銀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岛县|
北辰区|
杭锦后旗|
郴州市|
富宁县|
南溪县|
吐鲁番市|
高要市|
通化县|
武穴市|
大荔县|
广西|
曲靖市|
迁安市|
莎车县|
汕尾市|
大英县|
夹江县|
仁布县|
三原县|
简阳市|
嘉兴市|
新疆|
聊城市|
怀远县|
蒲江县|
平遥县|
伊金霍洛旗|
阳原县|
治县。|
塘沽区|
玉屏|
长寿区|
焉耆|
河源市|
锡林郭勒盟|
枣强县|
闻喜县|
白山市|
镇巴县|
石景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