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39b54a"> 江西九江古稱潯陽。 湓浦也是九江的古稱之一。浦,是水濱的意思,指支流和干流的交匯處。湓,就是指湓水。</font></h3><h3><font color="#39b54a"> 湓水據記載發源于九江的瑞昌,和廬山上流下來的溪水匯合,然后經湓浦口注入長江。秦始皇劃分天下為三十六郡時,湓水流經的這片地方被定名為九江郡。自漢朝大將灌嬰在湓浦口的東面筑城戌守以后, 湓水就成為九江城外的一條天然的護城河。</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龍開河原貌●一條被葬送的河!事隔幾十個春鞦,每當我經過這個路口時,總會想起這條被埋葬的河!</b><b>今天,我編輯這組美篇,不光是祭奠一條被埋葬的河流!</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010101">龍開河口的鉄橋</font></b></h3> <h3><br></h3><h3><font color="#39b54a"> 不知何時,湓水被現在的名稱龍開河所取代。這條被老九江們認為是神龍開鑿的、能給九江帶來幸運和吉祥的河流,還在不舍晝夜地從廬山腳下迤儷地流來。河上架有兩座相距很近的橋梁,分別建于上世紀初葉和中期,九江市民不習慣它們的正規名稱,所有人都呼其為“老鐵橋”和“新橋”。當年的老橋頭和新橋頭是九江較為繁華的地段,同時也是一道讓人賞心悅目的風景。</font></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left;"><b>龍開河上離鐵橋不遠處建起的一座鋼筋混凝土公路橋,九江人稱爲“新橋“。橋已拆除幾十年,人們仍習慣稱該地爲“新橋頭“</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010101">龍開河中段的向陽閘</font></b></h3> <h3><font color="#39b54a"> 唐朝的時候龍開河是個什么模樣,我們已經無從知曉了。只是從貶謫到這里做司馬的白居易的詩中,還能看出一點端倪。從千古傳唱的《琵琶行》中,我們能隱約感覺到當時湓浦口商船云集的景象。翻開白司馬在江州期間所寫的詩文,一首《泛湓水》讓我們對那時的龍開河也不禁心馳神往:“湖山處處好,最愛湓水頭。 湓水從東來,一派入江流。可憐似縈帶,中有隨風舟。”</font><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龍開河與長江交滙處停泊的帆船</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龍開河岸邊貨塲的挑伕</b></h3> <h3><font color="#39b54a"> 當時的人們對湓浦口周邊的地方情有獨鐘,上個世紀初南潯鐵路修建時,九江火車站的站址也毫無爭議地被確定在它的西岸。自此以后,趕車趕船的旅客游子們都行色匆匆地穿行在龍開河的鐵橋上,人流如橋下的流水般的湍急。在上個世紀的上、中葉,九江的中心并不在西門口一帶,而是集中在湓浦口周圍,這里商埠林立、旅店密集,人頭攢動,市聲遠囂。商業的繁榮,使龍開河的周邊也不安分起來。緊鄰龍開河的三馬路竟發展為風月場所煙花之地,這里成了往來客商和市井子弟的溫柔鄉和銷金窟。</font></h3><h3><font color="#39b54a"> 距龍開河不遠的一座叫做蘭陵里的舊式大宅,里面住著多戶人家,青磚黛瓦、高墻深院。49年前,這里就是一座妓院,外表看只有一座門進出,其實里面的小暗門不知其數。如哪位嫖客家里的堂客尋來,花心的男人便可從暗門中溜走,可做到神不知鬼不覺。</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龍開河迺的“廟會“</b></h3> <h3><font color="#39b54a"> 龍開河將潯陽城一分爲二,分河東河西,也稱城里和城外。從河西一踏上鐵橋就意味著來到了城里。沿著橋頭老街的青石板路走著,市招的五顏六色和店鋪里的琳瑯滿目總是讓我目不暇接。最讓我感到新奇的是,每當夕陽西下時,長江上的船只便不約而同地聚攏在橋的身邊,無數的桅桿像一片矗立的森林。我站在橋邊俯瞰下去,平日里只能在江邊遠觀它們在煙波里飄搖穿行,此時卻近在咫尺。船家的生活讓我覺得無比的新鮮。</font></h3><h3><font color="#39b54a"> 每當夏日,那些光著身子站在橋欄桿上把自己當做炸彈扔下去的頑童們更是讓我羨慕不已。稍大一點,我也曾和幾個小伙伴一起,瞞著大人到鐵橋上游的木材場去游泳,我們只敢從木排上往下跳,至于站在橋上舍身一縱,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br> 在沙子墎附近的那段河上有一個渡口, 也許那是龍開河上唯一的一個渡口。一條很小很舊的渡船,一個很老很老的艄公,往船上的鐵筒里扔二分錢就能把你渡到對岸,我那時在三中念書,曾坐渡船至對岸玩?!?lt;br></font></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left;"><b>座落在湓浦路口的天主教堂,兒時記憶中,建筑雄偉,內飾裝修獨特,教堂屋頂有很多很多鴿子在哪里築巢…,也被當年在潯陽主政的“鴨市長“拆除!</b></h3> <h3><font color="#39b54a"> 龍開河仿佛是一條帶子,把古城千年的歷史都串了起來;龍開河仿佛是一條有靈性的生命,讓這個古老的江城永遠是那樣的鮮活和生動。所有的九江人都不會相信,這條流經千年萬年的河水會有一天在我們面前嘠然而止。</font></h3><h3><font color="#39b54a"> 幾十年前,被一個稱之為“鴨子“的市長,拍下鴨腦,這條河出乎所有人意料地被生生掩埋了。當時九江市民們眼中所流露出的那種惋惜、心疼和無奈的神情。</font></h3><h3><font color="#39b54a"> 事隔幾十個春鞦,每當我經過這個路口時,總會想這條被埋葬的河<br></font></h3><h3><font color="#39b54a">今天,我編輯這組美篇,不光是祭奠一條被埋葬的河流!</font><b><font color="#808080">(本美篇部分內容摘自網絡,在此向原作者致謝?。?lt;/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甘棠湖中煙水亭●傳說中的戰國時期,周喻訓練水軍的點將臺。</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近代九江的街景</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京九鐵路通車前的九江火車站</b></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座落在湖邊潯廬餐廳,八十年代初的冬天,被一把火燒毀</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鐵橋頭與新橋頭之間的”劉湖蘭”食堂</b></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津市|
永嘉县|
都匀市|
仙居县|
宽甸|
宁陕县|
通化县|
霍山县|
开江县|
陇川县|
天峻县|
营口市|
海安县|
邵武市|
荆门市|
曲靖市|
略阳县|
靖边县|
简阳市|
辰溪县|
尉氏县|
沂南县|
洛扎县|
盐边县|
仁化县|
黄冈市|
太和县|
灵川县|
招远市|
七台河市|
桓台县|
霍邱县|
房产|
和田县|
聂荣县|
清徐县|
察隅县|
钟山县|
山东省|
达拉特旗|
南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