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7年4月2日,早7點馬鞍山收費站集合出發,中午在績溪縣城吃飯后去第一個景點長安鎮馮村。馮村有著1300年歷史,號稱遍地古橋古牌坊的古村落。有大夫坊、進士第坊、十三座古橋等。</h3> <h3>這是最壯觀的牌樓了,13座古橋簡陋,比較遺憾。</h3> <h3> </h3><h3>每一個讀書人都知道一個名字叫胡適,她是徽墨的故鄉,是"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里說的那個地方-上莊古鎮。據說適合慢游,可惜各處景點均在裝修,乘興而來掃興而歸。</h3> <h3>村頭獨擁36個博士頭銜的胡先生雕像是證明到此一游的唯一證據。過去的游子出國真的是為了學成歸國科學救國,現在的留學生大多不是旅游就是炫富,有錢就作怪,時代變了。</h3> <h3> </h3><h3>蜀馬村有狀元故里之美稱,蜀馬古道附近能拍到蜀馬村全景,可惜不是蜀馬村的最佳照片。缺少當地人指引,要想拍出好照片真的不容易。</h3> <h3>第一次使用尼克爾24-70二代鏡頭,電腦里不經意間放大這張照片,不禁驚嘆此鏡頭畫面的精細!</h3> <h3>離開蜀馬已近天黑,匆匆趕往家朋吃飯住宿。<span style="line-height: 1.5;">家朋油菜由于多年前便開始每年舉辦攝影大賽而變的聞名遐邇,商業氣氛極濃,完全沒有皖南其他地區民風淳樸。事先聯系多家農家樂,一律200元一間房,絕不還價。我們去的那家住宿條件尚可,但餐費相對較貴。中午在績溪縣城一頓中飯一桌18人點菜花費440元,在家朋同樣18人二桌包餐每桌花費400元,品種不如績溪縣城的那頓中飯豐富且口味很差,說好的土雞湯也明顯不對。晚8點趕到家朋時,街上已是車滿為患,好不容易按照飯店老板的指引停下,卻遭到路邊其他飯店老板的驅逐,只得開到更遠的地方停放。</span></h3> <h3>梅干嶺觀景臺馬路對面有個小山,在上面拍攝效果更好。</h3> <h3>家朋鄉拍攝油菜花的觀景臺是個叫梅干嶺梯田的地方。4月3日,因為擔心停車場沒有車位,早上4點起床去梅干嶺拍日出。從家朋鄉往前走左拐(幾乎是170度掉頭)2公里便是梅干嶺。百度地圖搜不到這個叫梅干嶺的地方,當地人叫梅土干嶺,土字旁加干,電腦中沒有此字。快到觀景臺路上,幾個比我們起的更早攝影人扛著三腳架在往反方向走,我們問路,他們說梅干嶺拍不到日出!猶豫再三,車子又轉了幾個來回,終因不知家朋的最佳日出觀賞地怎么走而最終還是回到梅干嶺。</h3> <h3>d810拍攝的片子和手機拍攝后經編輯潤色的片子相比,好像p后的片子更具視覺沖擊力。哎,怪不得這年頭攝影大師越來越多,原來都是后期p的!</h3> <h3>這條公路應該就是通往小九華的荊州公路,荊州公路幾年前去過,險峻不亞于最近很火的"皖南川藏線"。</h3> <h3>離開家朋,去附近的金沙鎮的兵坑降。除了入口處石碑坊上"茶香竹茂"四個大字,毛沒看到!被坑了!</h3> <h3>坡山村海拔400米左右,村莊下面有一條昌源河;山上常年云霧繚繞、云海翻騰。應該是可以住下來慢慢欣賞的好去處。</h3> <h3>離開坡山村,下午6點,到達第二天的住宿地周家村。</h3> <h3>不知道周家村這一帶為何叫大洲源,路過的村落隨處可見大洲源攝影基地。大洲源據說是在凌書記的不懈宣傳下逐漸為攝影人知曉并喜愛。</h3> <h3>凌書記早已在村頭等候我們一行的到來,頓感親切。凌書記安排我們住宿的農家樂雖然條件簡陋些,卻價格公道,且包一早二正餐,是這次自駕吃的最好的。(廣告,周家村住宿聯系電話13399599158)。</h3> <h3>第二天一早,周家村住宿的各地游客在凌書記的帶領下,去文山村拍攝。</h3> <h3>回周家村吃早飯,與幾個睡懶覺的同伴會合,凌書記讓張書記帶我們去祝同坦村游玩。吃早飯時,鄰桌幾個浙江人問你們是蘇北人?你們說的明明是蘇北話怎么會是南京人?啥年代了?過去上海人的腔調從這幾個浙江人嘴里出來,奇葩啊!</h3> <h3>此樓12間房,是村里最好的,可以做農家樂也可以自住,10萬,值嗎?</h3> <h3>房主是個老者,因為房子太大而住在其他地方。一個同伴在他那里花100元買了3兩春茶,張書記帶我正好在村里又遇見他,可惜只買到130元半斤的質量差一點的茶葉,也就只有這么多了。另外還有福建嫁接的茶葉便宜些,但數量都是只有一點。</h3> <h3>午飯后依依不舍離開周家村,南京方向去。</h3><h3>徽州五千村里,昌溪古村被譽為"歙南第一村"!昌溪坐落在千島湖的源流昌源河所流經的皖南山間盆地中,四周群山環繞,山青水繡,境內空氣清新,鳥語花香,景色迷人,詩情畫意,如入桃源!</h3> <h3>周氏宗祠,三進五開間。2004年列為省重點文物,2013年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h3> <h3>周氏宗祠建筑為明代徽派古建筑典型風范,簡潔的布局,古樸莊重;精致的雕飾,細膩入微,極顯徽派古建筑特色。</h3> <h3>周氏族人崇尚耕讀,從明永樂到清末四百多年間,共出了四名進士,十九名舉人,二十三名貢元和七十四名秀才。正廳左右大梁之上懸掛的"進士"、"文魁"、"少廷尉"、"吏部尚書"等功名匾昭示著周氏的顯赫功名。 </h3> <h3>昌溪村里,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遍布,拱橋亭閣、書院學堂 、宗祠古廟和民宅都獨具韻味。村內街巷縱橫,猶如一棵參天大樹的根須,盤根錯節,撲朔迷離,宛如迷宮。</h3> <h3>建于明代中晚期的"宋代茶肆酒樓"(介紹如斯,我暈,到底哪個年代?)默默印證昌溪昔日的昌盛繁華。</h3> <h3>這不是陽產土樓,是萬二村。</h3> <h3>萬二村離昌溪約十里地的一個深山坳中,雖然有些凋敝,但村落結構整齊、山區建筑風格有特色、保存完整的石板街巷,依然顯示著這村莊骨子里的大氣。</h3><h3>整個古村依山而建,兩條彎坑叮叮咚咚,自上而下穿村而過,村落格局保存得相當完整,窄街小巷,清一色的石板鋪地,徽派風格的老屋錯落有致,黃泥筑就的土樓穿插其間。一幢幢老房,一條條街巷,就像一個個耄耋之年卻慈祥無比的老人,等待著你的傾聽和你目光的撫摸。</h3> <h3>為了屋前有塊平整的院子,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壘石做平,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陽產和木梨硔都沒有見到過這樣的結構。上次在陽產聽導游說,隨著人工費的暴漲,土樓已經沒有人蓋得起了。</h3> <h3>萬二是在昌溪偶然聽游客說起臨時起意而去,萬二村附近還有二個瀑布沒去。</h3><h3>晚18點在北岸村吃晚飯,上高速,一路向北,快到蕪湖前方發生記起交通事故,堵了1個多小時,到家已是12點多。</h3> <h3>本次自駕景點多,時間有點趕。除了著名的家朋,周家村可以再來住二天慢慢玩攝影,昌溪路況好交通便利還是免費的古村落,坡山村、龍二村一定會慢慢被人熟知而火起來。</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理市|
淮南市|
怀集县|
汝城县|
沈丘县|
逊克县|
襄城县|
衡南县|
遂宁市|
达拉特旗|
彭州市|
龙川县|
万荣县|
涡阳县|
连州市|
漯河市|
长子县|
龙海市|
得荣县|
杭锦后旗|
股票|
嘉义县|
井冈山市|
广宗县|
万全县|
连江县|
南平市|
罗田县|
佛坪县|
建湖县|
广西|
卫辉市|
朝阳区|
宜川县|
长子县|
加查县|
积石山|
西吉县|
萝北县|
康乐县|
昌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