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每當清明時節(jié),人們都會緬懷和紀念逝去的親人。我也很懷念我的母親_宋振蘇(又名宋素)</b></h1> <h1><b><font color="#010101">我母親1929年11月16日生于國民黨蘇州監(jiān)獄。和大姨宋振平是孿生姐妹。后經(jīng)黨組織營救出獄。當時姥爺宋綺云是共黨員在北平工作,因此就給大姨和媽媽分別起名叫宋振平,宋振蘇。八個月后兩姐妹隨姥姥一起回到江蘇邳縣草寺村。不久,媽媽又隨姥姥來到西安和姥爺生活在一起。</font></b></h1> <h1><b>1941年,西安事變后,姥爺姥姥和小弟弟宋振中被國民黨特務(wù)抓捕后,年僅12歲的媽媽,不得不承擔起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當時大弟振華8歲,二弟振鏞6歲,小妹妹振亞4歲。(當時大姐振平和三妹振西在江蘇邳縣老家。)弟弟、妹妹餓了、哭了、想父母了,都得找我媽媽。在那艱苦的年代里,為了活命,為了讓父母留下的糧食多吃幾天,媽媽帶著弟弟、妹妹拾柴禾、挖野菜充饑。冬天沒有棉衣穿,病了無法醫(yī)治,媽媽從小患上了嚴重的關(guān)節(jié)炎和心臟病。每當回憶起這段往事,媽媽都禁不住流下淚來,她是在饑寒交迫中與弟弟、妹妹們共患難,一起熬到全國解放。</b></h1> <h3>姥爺共產(chǎn)黨員宋綺云</h3> <h3>姥姥共產(chǎn)黨員徐林霞</h3> <h3>小舅舅宋振中</h3> <h3>當年唯一的一張兄弟姐妹的合影</h3> <h1><b>西安市解放后,1949年媽媽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第一野戰(zhàn)軍文工團工作,因工作突出榮立三等功。</b></h1> <h1><b>1955年媽媽轉(zhuǎn)業(yè)到北京市朝陽區(qū)交通局工作,1957年她光榮的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b></h1> <h1><b>1963年長篇小說《紅巖》出版后,媽媽寫了《讀紅巖、憶親人》的文章,先后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播放,媽媽還寫了《我的弟弟小蘿卜頭》一書,發(fā)表后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媽媽多次帶病為中小學校做革命傳統(tǒng)報告,在家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共青團、少先隊代表,寫信給全國的讀者和聽眾。為弘揚革命烈士的精神,做出了極大的努力!</b></h1> <h1><b>1982年2月17日組織上正式下文.為母親平反昭雪,一切誣陷不實之詞全部予以推倒,收集打擊迫害她的所有材料一律作廢,并消除影響。同時《我的弟弟小蘿卜頭》一書也平反,并于1979年10月重新再版發(fā)行,遺憾的是媽媽已經(jīng)不在人世了。</b></h1> <h1><b>幾十年過去啦,但對媽媽的懷念始終在心中!根據(jù)媽媽的遺愿,我們將她的骨灰安放到了西安姥爺姥姥和小舅舅的墓上。還了媽媽和家人團聚的心愿!我們一定會傳承姥爺、姥姥.、小舅舅、大姨和媽媽的遺致!讓他們革命精神代代相傳!</b></h1> <h1><b>2017年4月2日我參了在西安的親朋好友到姥爺姥姥小舅舅的墓上掃墓活動。并給我的母親敬獻了一束花。</b></h1> <h1><b>并將35年前,對媽媽的平反文件第一次告訴了媽媽。這是她含冤去逝后12年,組織上做出的平反決定。愿媽媽在九泉之下安息吧!</b></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梁县|
剑河县|
柳江县|
桑植县|
南涧|
绥德县|
张掖市|
平乡县|
增城市|
志丹县|
乌什县|
河东区|
阜平县|
喀喇沁旗|
东海县|
玉山县|
浙江省|
利辛县|
大余县|
舟山市|
扬中市|
调兵山市|
鹤峰县|
海阳市|
枞阳县|
牡丹江市|
鄂尔多斯市|
河源市|
余干县|
山西省|
建瓯市|
同江市|
哈巴河县|
吉隆县|
沅陵县|
高唐县|
苏尼特右旗|
含山县|
上高县|
福鼎市|
西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