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艾葉粑粑又稱蒿子粑粑、清明果,是一道傳統的漢族小吃,制作工藝較為復雜。艾葉是制作艾蒿粑粑的主要突出食才,性平和,有化痰止咳、降壓、去風等功效。在我們當地每逢清明時節,家家戶戶都要做艾蒿粑粑。</h3> <h3> 艾葉,多年生草本植物。初春時節,溫暖適宜的氣候,艾葉抽出嫩嫩的枝葉正等著人們去采摘呢?說到這里,不由自主的想起小時候的情景。每年清明前,媽媽都會提著菜藍,到田梗上采艾葉。我也會屁顛屁顛的跟在后面,根本幫不上忙,只會在開滿菜花的田間看小蜜蜂辛勤的勞作,調皮時也會帶上空火柴盒,抓小蜜蜂,想想那時除了上學就是無憂無慮的玩。每每說起我的童年,女兒聽的入迷時,雙眼還時不時的向我投來羨慕的光。新鮮的艾葉被剪斷時,就會散發出陣陣清香味,當青青的艾葉滿滿的裝在藍子里時,媽媽便提著回家了。我就會猴急問媽媽,是不是可以吃粑粑了。媽媽會說哪有那么簡單,剛采到艾葉,繁雜的工序才剛開始呢!</h3> <h3> 需要用鍋燒水,將洗凈的艾葉在放入開水中焯去苦澀味。瞧瞧!艾葉在滾水中洗了個熱水澡,色澤是不是更加脆綠了。</h3> <h3> 將焯水后的艾葉撈出瀝干水分,用刀切碎,再將艾葉攙入事先準備好的糯米粉中,攪拌均勻。以前總是由父親端上媽媽準備好的蒿粉去大伯家,用他們家石對窩(又叫石臼,現在農村也不太常見了)。將粉均勻的倒入對窩,就使勁掄起大木錘砸向米粉和艾葉,便會有節奏的發出“吧嗒!吧嗒!”的聲音。用人工外力的方法將其搗勻,費時費勁,想吃到可口的艾葉粑粑可真不容易啊!現在有機器可以代替人工,可真省時又省力,不過口感上卻要差很多呢!</h3> <h3> 如不想太麻煩,市場上可以買到加工好的艾蒿粉,買回家直接做艾蒿粑粑。</h3> <h3> 艾葉粑粑的餡,可根據個人的喜好制作。喜歡吃甜的就做些香甜豆沙餡,喜歡咸鮮口味的的就包竹筍臘肉酸菜餡香干的。但都需要先準備好餡料,冷卻后再包,熱餡可包不了粑粑,只會變成一手散沙,越捏越散會露餡哦!以前家中做艾蒿粑時,村里的婦女們都會互相幫忙,今天來你家包,明天來我家包。有說有笑,不知不覺間就包出幾蒸籠的粑粑,那場景可熱鬧了。特別是艾蒿粑熟了的時候,揭開大蒸籠蓋的那一刻,整個屋子都飄蕩著艾葉粑粑的香味,想想都垂涎三尺啊!</h3> <h3> 前幾日媽媽還打電話給我,問我想不想吃艾蒿粑。媽媽年齡大了,不想讓她太勞累,我說不用了太麻煩,自己多注意身體就好。又快到清明節了,吃粑粑傳統自然不會忘。今天一大早就在農貿市場稱了幾斤加工好的艾蒿粉,自己在家試著用小鍋小灶,為自己和家人做了些艾葉粑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嘛。在女兒身上看到我小時候的影子,知道我要做艾蒿粑歡喜的不得了。剛蒸熟就會迫不及待的要嘗鮮,邊吃邊夸媽媽真能干,手工竟然做的這么好,味道也棒棒噠!看著女兒開心的吃相,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女兒說好吃,可能因為是我親手為她做的吧,她也吃出了媽媽的味道!</h3> <h3> 清明時節雨紛紛,艾粑飄香味濃濃!因為工作、學習或別的原因身處他鄉的你,在思鄉的同時,此刻是否也正想念著家鄉的這道美食呢?親愛的朋友們,你們那里,有沒有在清明時吃艾蒿粑粑的傳統呢?</h3> <h3>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以下展示幾張本人的手工大做,顏值高不高????</h3> <h3>感謝來訪!</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江|
板桥市|
玉树县|
怀化市|
明水县|
集安市|
达州市|
河津市|
罗定市|
桃园县|
灵丘县|
乐亭县|
汪清县|
滦南县|
泽州县|
柳林县|
永寿县|
澳门|
乌拉特中旗|
涟源市|
瑞丽市|
淮北市|
涟水县|
视频|
汤阴县|
阳曲县|
杂多县|
弥勒县|
株洲县|
乌鲁木齐市|
西盟|
南开区|
屯留县|
股票|
临江市|
清苑县|
固安县|
乐亭县|
绍兴市|
兰坪|
丹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