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5日午飯后窗外突亮,急推窗觀望,天空云呈散勢,陽光透過云隙照射下來,持續一周陰雨天氣終告結束。急忙攜帶一只輕便的80-400MM鏡頭與相機驅車出門。手機聯系臨汾拍鳥超級發燒友陳老師,準備去他推薦的仙洞溝實地察看鳥情,順便踏青呼吸下山野清新之氣,答復正一人守店無法離開,問清地點后一人開車直接向仙洞溝進發。</h3> <h3> 尋到陳老師所講養雞場附近,停車沿一登山小道上山,道兩旁、山根及山腰上,散落的山桃花一叢叢開放正艷。</h3> <h3> 走不多遠,順叫聲看到兩只麻雀落在一棵棗刺上。</h3> <h3> 麻雀飛走正欲前行,突見棗刺下枯草中鳥影一閃,透過取景窗察看,竟然是只腹部酒紅色小鳥攀在枯枝上采食草籽。</h3> <h3> 這個時節小鳥基本是成雙結對一起覓食的,仔細觀察發現枯草稠密處可以看到有另一只鳥的身影,可惜直到飛走前都沒見到那只鳥的全部面目。</h3> <h3> 繼續前行聽到山腰灌木叢中小鳥的鳴叫聲不斷,四處觀察再沒上山路,也無可隱身接近樹木、巖石。回身向山下觀看,山桃花映襯山道公路彎曲。這條公路是景區旅游專線,這個時節車輛很少,守侯多時終于等到一輛轎車進入山道公路填補了空白。</h3> <h3> 緊接著對面又駛來一輛白色轎車,后跟一輛貨車。少頃手機鈴響,是陳老師打來的,聽筒里聲音斷斷續續沒有聽全,耳畔卻聽到崖下傳來陳老師大嗓門浙江話音,原來剛才拍到的白色轎車,就是陳老師匯同另一攝友一起趕上來了。</h3> <h3> 匯合一處查看相機拍到的小鳥片,陳老師講是長尾雀雄鳥,他已多次拍到過雌鳥,雄鳥還沒拍到,聽完心中不免有幾分得意,哈哈。</h3> <h3> 兩車相隨一起沿公路向仙洞溝景區緩緩行進,一路留意路兩旁是否有時常在此路段活動的石雞出現,直到穿越了景區溝北的北仙洞后也未有發現。</h3> <h3> 來到溝北云霧寺、極樂寺所在山下停車觀望,峭壁上一只大蜂巢巧妙的修建在遮風避雨的山壁遮隱處。</h3> <h3> 沿山路登上云霧寺所在山峰,到達山頂時一只星鴉正落在松樹枝頭,旋即飛走后再沒看到。樹林中零星傳來“啾、啾”的小鳥鳴叫,只是沒找到影子。</h3> <h3> 風漸大,經幡飄蕩,云朵快速的由西向東飄動。</h3> <h3> 原準備沿山脊到達另一側山峰的極樂寺,風大后改為原路返回山下。</h3> <h3> 仙洞溝中央是華北第一大嶂谷,正在修筑大壩建水庫,隔溝拍攝了溝南仙洞溝主景區建筑群后開車回返。</h3> <h3> 返回到達盤山公路一處突出位置,正好可以看到臨汾市區全景。利用手機廣角優勢拍攝記錄了一張,全景照也拍了一幅。</h3><h3> 城市上空滯留云霧仍然沒有散盡,有一處似有雨霧景象,與身后山上晴空萬里白云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h3> <h3> 拍攝記錄于2017年3月25日</h3><h3><br></h3><h3> 謝謝欣賞!</h3> <h3>附:姑射山仙洞溝景區介紹</h3><h3><br></h3><h3> 姑射(ye)山仙洞溝位于山西省臨汾市區西20公里處的姑射山內,地處呂梁山南麓。相傳為堯王夫人鹿仙女誕生地。因春秋時期著名哲學家莊子的《逍遙游》中有“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之語而出名。有北仙洞、南仙洞兩部分。北洞有興佛寺、云霧寺、王母閣等;南仙洞有興隆寺、神居洞、碧巖寺、觀音閣和戲臺等廟宇寺觀。現存鐵鑄、銅鑄、木雕、泥塑等各種塑像 200多尊。壁畫、碑碣都有一定歷史和藝術價值。</h3> <h3> 仙洞創建于唐武德年間,歷代曾修葺擴建,現有建筑40余處,共有房屋廟堂 120多間,石窟洞70多孔。亭、臺、摟、閣,大小殿宇,多數依山背洞,靠崖面溝,就勢構筑。奇峰異洞,蒼松翠柏,青山環抱。其間一條數百米深谷,為華北第一大嶂谷。南北仙洞巍然對峙。春、夏、秋季鳥語花香,清涼幽靜,到此頗有置身“仙境”之感。山中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和褐馬雞等珍貴動植物。</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姚安县|
井研县|
洪泽县|
海南省|
东阳市|
芜湖市|
泉州市|
兴国县|
彰武县|
大邑县|
龙江县|
名山县|
东莞市|
濮阳市|
木兰县|
泊头市|
宜州市|
桓仁|
忻州市|
尚义县|
潼关县|
彭山县|
漳州市|
汾西县|
玉林市|
天长市|
昌平区|
宜宾县|
锦屏县|
昂仁县|
响水县|
吴桥县|
松江区|
遵义县|
彩票|
崇州市|
万宁市|
永靖县|
油尖旺区|
夏津县|
宜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