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鋼筆是西方社會發明于十九世紀中期的一種書寫工具,在二十世紀初傳入中國,在短短的幾十年間,便以書寫流敞,小巧玲瓏,攜帶方便的優點,將中國具有上千年歷史的書寫用具,毛筆的生存空間,壓縮到幾乎只有極少數人使用的書法藝術領域。</h1><h1><br></h1> <h1>鋼筆作為一種現代文明成果,順應了社會快速發展的需求,成了大部分人手中探求知識,表達思想的一種必需品。作為引領了世界近百年,傳播文明的主要書寫工具,曾閃爍出絢麗的光芒。</h1><h1><br></h1><h1>那個時代,作家們用鋼筆寫下了無數至今仍為人們誦讀的不朽篇章,政治家們用鋼筆在聯合國憲章,日本二戰投降書,香港回歸交接儀式等文件上簽下了載入史冊的名字……</h1><h1><br></h1> <h1>1931年在上海誕生了英雄金筆廠的前身,華孚金筆廠后,便有了中國人自己生產的鋼筆。隨后在1936年又創辦永生金筆廠的前身,商務自來水筆廠。而后這兩大制筆廠相繼推出的各類品牌的鋼筆,“關勒銘”“華孚”“博士”“金星”“英雄“永生“新華”……這些曾經響當當的名字,成了我們這代人共同的記憶。</h1><h1><br></h1><h1>而一些國外的著名品牌,“犀飛利”“派克”“萬寶龍”等鋼筆,則屬于高檔奢侈品,一般人可望不可及,只為少數人擁有。</h1><h1><br></h1><h1>現回憶起那些原很熟悉的國產鋼筆品牌,現大多都已消失,成為了一段歷史,令人唏噓不己。</h1> <h1>然而在今天,我們打開電腦,手機,在觸摸屏上動動手指就能寫字的時代,鋼筆,作為幾代人的書寫工具,已似乎已經被大家淡忘了。</h1><h1><br></h1><h1>很少有人去回想當擁有第一支鋼筆時的心情,最后一次手握鋼筆寫字時的境況。</h1><h1><br></h1><h1><br></h1> <h1>近日,在整理平日里不用的抽屜時,發現了原先藏在角落里的一批鋼筆,當看著這些既熟悉,又有點陌生的鋼筆,頓覺有一絲別樣的感覺涌出,不禁讓我隱藏在心底的那些記憶,又浮現在了眼前。</h1> <h1>記得我擁的有第一支鋼筆,是在讀小學的三年級,因那時的作業老師要求要用鋼筆了。</h1><div><br></div><h1>那時的鋼筆,是否叫學生鋼筆,已記不太清了。反正是那種比成人鋼筆要細短,質量不是很好,價格也很便宜的那種。</h1><h1>這種鋼筆有時筆套間會滲漏墨水,常常弄得作業簿臟兮兮的,寫完作業,夾筆的食指和中指會沾上藍墨水,幾天都洗不掉。有時碰上墨水中有雜質,導致筆尖堵塞,流水不暢,解決的辦法是向下用力甩,那時教室的水泥地上,??梢娨粭l條長長的好像串串小蝌蚪樣墨水印跡。</h1><h1><br></h1><h1>有時用力過猛,一不小心,還會甩到后排同學身上臉上,頓時一聲尖叫,寧靜教室被嘈雜聲劃破,課堂里幾十雙眼睛會齊刷刷地朝那個方向望去……</h1> <h1>有時在課堂上抄寫課文,抄著抄著字越來越談,原來是鋼筆沒墨水了。</h1><h1>那時沒有備用筆,在這無奈時刻,只能向鄰座的同學開口,“謝謝你,可以借我幾滴墨水嗎?”在得到應允后,得趕緊將自己鋼筆的筆尖對著他的筆尖,他則要旋掉筆套,揑住筆膽輕輕撳幾下,讓墨水慢慢順著筆尖滲入到我的筆里。否則,一不小心,用力過重,那墨水就會淌在手上……</h1> <h1>在我的印象里,那時候鋼筆是屬于貴重物品。學校畢業了,好同學分別,紀念品基本上是日記本,打開扉頁,寫上幾行祝福語,簽上名,已是很正式的禮物了, 絕少有送鋼筆的。</h1><h1><br></h1><h1>記得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在上海市團校學習,臨別時大家依依不舍,互贈的禮物也只是寫上贈言的日記本,盡管那時已參加工作有了收入,好像也沒想到要送支鋼筆。</h1><h1><br></h1><h1>那時,如果真得要到送鋼筆地步,那相互之間的關系可是非同一般了。</h1> <h1>讓我至今難忘當年的一道風景,是人們都將鋼筆作為一種佩飾別在身上。</h1><h1><br></h1><h1>那時衣服款式單調,男的中山裝,軍便裝,女的列寧裝胸前都有口袋,在滿大街熙煕攘攘的人群中,便會看到那一個個上衣口袋頂部,都會露出一根根閃閃發亮筆帽尖。有的人為了顯示自己的文化學養與眾不同,甚至還會別上兩支或更多。而有的女同胞為趕時髦,則將鋼筆用細鏈串上后掛在脖子上。</h1><h1>記得我也未能免俗,曾是這道風景中的一員。</h1><h1><br></h1><h1>將鋼筆別在口袋上,是那個時代的一個標配,我相信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都會有這難以磨滅的記憶。</h1> <h1>那些歷歷在目的往事,雖不是刻骨銘心,卻也叫人難忘記。</h1> <h1>在過去使用鋼筆的那些歲月里,自己有過什么樣的鋼筆,用過多少支鋼筆,已經記不清楚,至今這些鋼筆也己蕩然無存,不知所蹤了。</h1><h1><br></h1><h1>我現存有的這些鋼筆,有的是朋友或會議上相贈,有的是獲獎的獎品,有的是前些年拍買所得。</h1><h1>我仔細回想了一下,眼前的這些鋼筆,好像我都沒用它寫過一個字。</h1><h1><br></h1><h1><br></h1><h1><br></h1> <h1>但其中有一支鋼筆卻屬例外,這是一支銀色筆套,深紅筆桿的英雄金筆,我用了它四十多年,它也緊緊地跟隨了我四十多年,始終不分不離。</h1><h1><br></h1><h1>那些日子里,我小心翼翼地愛護著這支鋼筆。平時只在辦公室使用,用完后即安放回抽屜,唯恐遺失。</h1><h1><br></h1><div><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為什么會如此珍惜這支筆呢?因為這是我父親在我十八歲那年,離家上班前贈送給我的,這支筆里有他殷殷的囑托,有他對我滿懷的希望。</span><br></div><div><span style="font-size: 20px;">如今父親己離我遠去,睹物思人,只要看見這支筆,父親送筆時的神情,就會清晰地浮現在眼前。</span></div><div><br></div> <h1>這支英雄金筆,在我參加工作后的四十多年光陰里,我用它完成了我人生中許多的第一次,見證了我曾經難忘的歷程。</h1><h1><br></h1><h1>我用它填寫了第一份職工登記表,簽名領到了第一次工資。用它創作了人生的第一首詩,簽收了第一筆稿費。用它填寫了第一套住房的配給單,</h1><h1>用它填寫了第一次出國登記表,</h1><h1>用它簽下第一份商業合同……</h1><h1> </h1><h1>這支無價的筆,它和我一起演繹了我人生旅途中的許多精采的故事,盡管它現已退養,但我依然會愛如初心,與之相伴到老。<br></h1> <h1>不知幾時,這曾與我們形影不離的鋼筆,就與我們離得很遠很遠了。</h1><h1><br></h1><h1>不經意間,這曾經伴隨我們生命走了很長一段路程的鋼筆,已慢慢淡出了我們的視線。</h1> <h1>如今,利用植物毛細管吸收養料原理發明的鋼筆,由大眾使用的主流,逐漸變成了一股涓涓細流。</h1><h1><br></h1><h1>但仍有一些懷舊情結的人,在迷戀著筆尖在紙上劃過,發出沙沙的聲響快感。</h1><h1>仍有一些追求個性的人,在欣賞筆尖下流淌出自己娟秀的字體……</h1> <h1>仍有一些拿舊物當寶的人,將那些存有濃濃歷史韻味,早年的老品牌舊筆作為作藏品收藏。</h1><h1><br></h1><h1>上海三十多年前舊貨商店里出售一支解放前生產的舊金筆,僅賣五元錢,而現今都要在萬元左右。</h1><h1>一支1910年派克公司生產的“史惠斯蒂卡”鋼筆,1992年在紐約以0.8萬美元拍出,次年該筆從回市場,竟以2.8萬美元拍出。如放到今天,這支筆的市場價格可在10萬美元以上。</h1><h1><br></h1> <h1>今天的世界在日新月異地發展 ,一不小心,許多東西就淡出了我們的視線,無可奈何,漸行漸遠的東西,又何止是鋼筆呢?</h1><h1><br></h1><h1>我曾問過很多朋友,你家里還有鋼筆嗎?大部分人回答:“好像有,但不知扔在哪里了?!蔽一卮疬€是去找一找,至少這鋼筆里:能留住自己的一段往事,能述說自己的一個故事,能留住自己的一份念想,能保存自己的一段回憶。</h1><div><br></div><h1>讓漸行漸遠的鋼筆,走進我們的心里吧!</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水河县|
太保市|
特克斯县|
南宁市|
灵石县|
武平县|
梅州市|
彭水|
分宜县|
天峻县|
全南县|
武功县|
古交市|
当阳市|
房产|
高邮市|
平塘县|
黔西|
扎兰屯市|
高密市|
汉中市|
东乌珠穆沁旗|
公安县|
遵义县|
西青区|
福鼎市|
新昌县|
新沂市|
娄底市|
普兰县|
旅游|
康马县|
万宁市|
江安县|
拉萨市|
墨玉县|
大荔县|
合阳县|
绵阳市|
枣庄市|
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