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題外記:</b><br></h3><div>第一次讀《紅樓夢》還是在少年時代,細想起來距今差不多30年。思緒好像一下拉起來,那時正好上初二,是我看課外書最多的一年,假期里除了寫學校布置的作業,其余時間幾乎都是在看那些閑書了,甚至通宵,象《窗外》《一戀幽夢》《書劍恩仇錄》巴金的《家》《春》《秋》,《紅樓夢》是花費了時間和精力的,因為是上下兩冊,當時也沒注意什么版本,壓根就不知道還有很多版本之分,是文言文加白話文,況且人物眾多,看了后面還要翻前面對比人物是誰家的,主子呢還是傭人呢,看的很費勁,也只是對故事大概了解,只記得有個愛哭的林妹妹,還不太懂她為什么有那么多眼淚?愛和女孩玩的寶二爺,最后就是賈府由盛到衰落的過程。</div><div><br></div><div>而對于小學時期記憶深刻的還是電視劇《射雕英雄傳》《星星知我心》,那時播的時候,鄰居家的大人和小孩到我家來看時比鬧鐘還準點,當時看的是14寸的海燕牌黑白電視。那時還堅持收聽完了中午時分的廣播劇,講有個名叫馮香羅的女人,是在說皇宮里的故事,配樂很好聽,長大后,我又聽到熟悉的樂曲,才知道是《春江花月夜》,而那部廣播劇名為《愛的葬禮》。</div><div><br></div><div>這些大概就是我少年之前最深的記憶,直到現在有時我會突然有種這樣的感覺,走在路上或者是遇到某些事情,腦子瞬間有種這樣的場景或者事件我曾遇到過,就如最近熬夜看白先勇《細說紅樓夢》(基于程乙本講解)一樣,彷佛我回到了30年前少年時期通宵看原書一樣。邊看此書腦子會想到彼書的情節,還好87版的電視劇《紅樓夢》我已認真看過兩遍,87年我上學住校好像沒看上,第一次看還是生完小孩休假時看的,第二次是2010年中央8套又播。所以對于整個書的情節還是有很深的印象。但這次跟著白先生解讀再次過一遍,還是有很大收獲的,或許是年齡的增長,見識了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及各類事件,有了生活的經歷,有所思考與感悟,最起碼懂得了黛玉每次所流的淚,從哲學與佛學方面來看整本書,又是另外一種收獲。</div><div><br></div><div>而白先勇先生能將《紅》講的如此透徹,是緣于他十歲就開始看它,一直是他的“文學圣經”,可見大師都能把它當做富有人生的哲理的書來研讀,的確值得我們平凡之輩更加去深讀,而且在不同年齡段會有不同境界的收獲。從前整日里競為了五斗米而錯失了很多精神食糧,而今細想起來那些身外之物終究也是帶來一時的滿足而已。正如此次看后的感悟,人來到滾滾紅塵,歷經各種劫數,不管成功與否,擁有多少財富,最終都是夢一場。這就是儒、道、佛家三種哲學精髓所在,足夠我余生深思。</div> <h3>寶玉在《紅樓夢》里是個賦予神話般的人物,只有十三歲,處于青春發育期一個男孩子,他的前世是神瑛侍者,是女媧用來補天剩下的放在青埂(情根)峰中那一塊石頭。他一生不喜追求功名官位,尤喜和少女們一起作詞賦詩,喜歡在少女們淚水形成的河中漂著,他是大觀園里的護花使者,有一顆慈悲之心,對任何一個女孩都憐惜,寬容,敬重,溫柔。雖身為豪門公子哥,卻有善良憐憫的純潔情懷,不像妙玉,過于潔癖,容不得別人的過錯,身在佛門卻也修不成仙,只有寶玉這樣的人才能出世進入佛門。</h3> <h3>與他有著緣定三生的林黛玉,前世是絳珠仙草,是他曾用靈河的水救活的,因此林妹妹降到塵世一生用眼淚去報答那份灌溉之恩。第一次相見就覺得好生面熟,他們倆真正是心靈上契合、知音,“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的境界。兩小無猜,可以無拘無束地共躺一處,心里毫無芥蒂,無任何邪念。而林妹妹就像一團靈氣凝成的,這樣注定就成不了夫妻。這正如現實生活中兩個非常要好的男女,太過于心靈之交,反而不能成婚,婚姻是要肉體的契合。</h3><div><br></div><div>她與寶玉是姑表親,母賈敏亡后父恐不便照顧她,在她十二歲時,正月初六被送到姥姥家——賈府,寄人籬下,沒有安全感,聰明,“心比比干多一竅”,多心,敏感,孤傲,好強,“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她很感性,直來直去,率真,沒有心機,不會取悅別人,總是一副我就是我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別人愛咋咋地,只會和寶玉使個性子,剪個香囊,實際上就是撒撒嬌,探探寶玉的心究竟對她忠不忠;有很強的自我防衛心,常會冒出尖刻的攻擊性語言,很能理解,孤女的身世,沒人能給撐腰,只能自己保護自己。</div><div><br></div><div>但她很有靈性,有慧根,可以稱作詩魂,在賈府眾姑娘里是無人能及的。看看她作的《葬花吟》,是寫花,也寫她自己,實際就是給自己寫的挽詞,細細品讀此詩,常常也會令人淚濕巾,一憐林妹妹的苦悲身世,二來也會有人生的傷感,美好的事情如同花兒一樣總有凋零時刻,人生中總有些無可奈何的事。還有《桃花行》別人看了只覺幽怨纏綿,而寶玉看了就落淚,他懂她,體恤她,他們倆互為知己,惺惺相惜的感情。探春召集成立海棠詩社,最后評詩為黛玉第二,實際上李紈和探春都是有著很深的儒家思想,評委的著眼點不同;而后又在蟹宴上作詩,黛玉的《問菊》《菊夢》《詠菊》更是拔得頭籌,她有詩才,真正的詩人,詩就是她的靈魂。</div><div><br></div><div>她還懂琴譜,會彈古琴,“琴”通“情”,在中秋夜彈起幽怨的琴聲,寶玉墻外聽著,天下知音能有幾個?唯有伯牙與子期。高亢處,弦斷聲止。寓意很不好,弦斷人亡,埋下伏筆。</div><div><br></div><div>她曾經做的那個弗洛伊德式的噩夢中,寶玉把心捧在手中送給了她,她被嚇得醒后吐血,病加重了,最后一步一步枯萎,直止聽到寶玉娶寶釵時,如五雷轟頂,她徹底絕望了。她想起了那兩個舊手帕,寶玉挨打后黛玉不放心去看他,后來他讓晴雯送去兩塊他用過的舊手帕,可見他倆的感情有多深厚,他想著自己的舊東西黛玉不會嫌棄的,黛玉就給兩個帕子上題了三首詩,邊寫邊流淚,帕子上淚點斑斑,在她死之前強打精神燒毀了手帕,她燒了她的心,斷了他倆的那份最濃的情,此時她沒有了平時的病奄奄,她也很剛烈的,在執著追求的情破碎以后,她對寶玉有怨恨之心,最后的那句“寶玉,寶玉,你好……”包含了多少不舍與怨恨,曾經說把心給她的人卻臨終都沒見一面,是多么的殘忍,把她孤零零丟棄了。所以她給紫鵑說她死后把她送回蘇州老家,賈府她是沒有任何可留戀的。寶玉離開寶釵生日宴去瀟湘館,眼前滿目荒涼,聽見哭聲,那是黛玉的孤魂,只有他能聽到,滿心愧疚,欲與何人去解釋和訴說?往日的情景歷歷在目,他內心能不大慟?</div><div><br></div><div>小說生活是多么的諷刺,一邊是寶玉娶親,一邊是自己心愛的人離世,要多凄慘有多凄慘,透過溫度文字都能流淚,一場鏡花水月的一段情,歸于寂滅,真心與否已不重要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b><br></b></i></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b>枉凝眉</b></i></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i></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i></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i></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i></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i></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i></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i></div> <h3>寶玉身邊的丫鬟晴雯,“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槍打出頭鳥,難生存!削肩,水蛇腰,眉眼有點像林妹妹,也是無父母,她其實就是沒有受過教育,不識字的黛玉,個性率直、剛烈,美,難免恃寵而驕,可從撕扇子那段看出來,寶玉對她的寵,她對寶玉衷心,帶病補繡雀衣,最后帶病被王夫人趕出去,死前寶玉去看望她,也是很凄涼的,裹著舊被睡在一蘆席上,沒人照顧,她“咔嚓”將自己的兩根長指甲咬下送給寶玉,別人說她勾引寶玉,落個虛名,早知道委身也好,既然沒有的事,何不把自己身上一部分留于寶玉做個念想,和寶玉交換了內襖,又一癡情女子!含冤而死,寶玉還寫了祭文《芙蓉誄》,明則是給晴雯寫,而實際上是寫給了黛玉。(晴雯死在前)“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h3> <h3>襲人,是寶玉生命中很重要的人,她兼任著母親、姐姐、妾、丫鬟。對他母性式的照顧、慰藉、保護,噓寒問暖,對他的前途、他的一生呵護備至。寶玉在侄子賈蓉的媳婦秦可卿的房中睡了一覺后,做了個春夢,少男的性被喚醒,回來后就和襲人有了溫存,把他的第一次肉身給了襲人,這也預示著他們有段俗緣。襲人是個很有心機的女孩子,她知道自己的身份,雖然王夫人說是將她給寶玉當妾,但最終也沒公布于大家,她就總是在心里盤算著將來誰是正室,她也很勢利的,表面上裝作老老實實,實際上她心里希望是寶釵,她覺得黛玉她對付不了,也惹不起,可惜最后應了那句“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優伶”指的是會唱戲的蔣玉菡,她最終嫁給了蔣,這里面也有一段寶玉牽起的姻緣,寶玉不僅喜歡漂亮的女孩,也喜歡面容姣好的男孩,而蔣正是,他倆應該也有段現在人說的同性之戀吧,他倆見面之初,蔣將自己系的紅色汗巾子贈與寶玉,而寶玉將襲人為他做的綠汗巾子回贈給蔣,冥冥中就有了后來蔣玉菡和花襲人的姻緣,實際也是寶玉在塵世中俗緣的圓滿。</h3> <h3>寶釵是寶玉姨媽家的女兒,十三歲半,家道還算富裕,借住在賈府,有母親和不學無術、惹是生非的哥哥薛蟠,她有個金鎖,寶玉有塊玉,可以說是金玉良緣。但實際寶玉對寶釵只是敬重之情,看見寶姐姐露著白花花的胳膊都不敢摸一下,心里有隔閡。她有凜然的風度,不大有人敢去親近她,冰雪聰明,比黛玉長得美,體態豐腴(身體健康,有福相,符合家長眼中兒媳婦的標準),詩才略低于黛玉,很懂事,理性,冷靜,經常吃冷香丸,房間不同于別的女孩的閨房,有花呀粉兒什么的,簡單擺設;富有心機,會討人心,點賈母喜歡聽的戲曲,夾她喜歡吃的菜;在十七歲的鳳辣子生病時,和探春一起持家;說話得體,即使罵人都不讓人難堪;懂人情世故,能攏住人心,還不著痕跡;有儒家傳宗接代挑起大任當媳婦兒的料,也是眾家長們看好的不二合適人選。而實際上也不算是幸福,嫁給沒有愛情的婚姻,在寶玉失去靈性之后空留軀殼有了夫妻結合,純粹的傳宗接代,也是一種悲哀!她最大的優點就是理性,很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管是面對她自己家里潑婦般的嫂子夏金桂,還是因寶玉的錯投井自盡的金釧,她都表現的無比冷靜,可以說是冷漠,連下人興兒都說“小的們見了大氣都不敢出,暖了,害怕薛姑娘化了”。更可笑的是知道家長們已經說好她將于寶玉成親還給黛玉寫信訴苦,多么有心機的一個女孩,真可怕,現實生活中也不乏這種人,活得八面玲瓏,這種人能生存,能扛大任,容易成功,不知道心中到底累不累?最后也是可憐的活守寡,好在有了兒子賈桂,還能有些許安慰。</h3><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b>終身誤</b></i></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i></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u><b>雪</b></u>;</i></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u><b>林</b></u>。</i></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i></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i></div><div><br></div><div>值得體會,寶玉,黛玉,寶釵三人的關系就在這首詩中,很貼切也很明了。</div> <h3>秦鐘,秦可卿的弟弟,這兩個人和寶玉都有關系,分別是女性和男性讓寶玉在情方面覺醒的人。情對寶玉來說是一種信仰,一種追求,最后他成佛了,佛性是沒有男女之別的。</h3><div>秦鐘(情種,曹霑起名蠻有含義的),面貌長得很好,有點偏女性美,對寶玉有種吸引力。原本不愛去私塾上課的他,竟然也愛上課了,為何?有秦鐘啊,有喜歡的人哪,為何不去呢?可愛的寶玉!可惜姐弟倆都早夭了,也讓寶玉看到了情的脆弱。</div> <h3>北靜王,面如美玉,目似明星,也是寶玉命中一個很重要的人,對賈府幫助也很大。寶玉很仰敬他,因為他不為禮俗所拘,和寶玉的個性相近,面貌又如神仙中人。北靜王給了寶玉皇帝賞的一串念珠,寶玉后來送給黛玉,黛玉卻以為是別的男人的東西甩掉了,所以他倆的姻緣就沒結果;而寶玉和蔣玉菡互贈禮物時,蔣的那條紅色汗巾子就是北靜王送的,所以按現在說法北靜王應該是寶玉的貴人。在賈府危急時刻,北靜王救了一把。</h3> <h3>蔣玉菡,《紅樓夢》里含有“玉”字都和寶玉有關,除了斜玉旁那些。“菡”,荷花、蓮花,在佛教里有再生和重生的意思,看看眾神們都坐在蓮花上,含義在此。他就是在戲曲里唱旦角的,寶玉曾為他讓父親猛揍一頓,他倆也有同性之戀,寶玉的性格使然,他也是寶玉最后在塵世中肉身的一種寄托,可以說代替了寶玉而與花襲人成婚。</h3> <h3>柳湘蓮,被稱作“冷郎君”,出生在世家,生得美,吹笛彈箏,不拘禮俗,喜歡在戲中串生旦風月角色,和寶玉是可以互吐心事的朋友,他們倆都和秦鐘是朋友。可笑的是處于動物級別的薛蟠還以為柳是戲子,想靠近調戲,沒想到挨了揍。柳湘蓮誤解尤三姐,尤卻拔劍自刎,剛烈女子卻無緣白首。最后他也跟隨僧人云游四方,這也預示著寶玉的結局。</h3> <h3>張愛玲說人生有三恨: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她并不僅僅指《紅樓夢》后四十回的殘缺(據白先勇先生的分析后四十回應該是曹霑的原稿),而是愛情的夢未完。林語堂喜歡探春,紅樓這一夢永遠都不要醒,莊周亦可夢蝶,而我夢里有林妹妹,足矣!</h3><div><br></div><div>寶玉最后中了舉人,還了父母追求功名的俗緣;給了寶釵一個兒子,完成了沒有愛情只有婚姻的傳宗接代;第一次肉身賦予的花襲人最終也嫁給了蔣玉菡,他的一分為二的肉身俗緣在這兩人身上得到了圓滿結局;而他一生最愛的林妹妹已香消玉殞,滿懷歉疚之心,愛的那么真,那么深,彌留之際卻不見他的蹤影,他在紅塵還有什么值得留戀?光頭赤腳,身著大紅色斗篷,向自己的父親跪拜四次,十九年的父子恩情已斷,轉身飄然而去,塵緣已滅,情已了,遁入空門,修道成仙,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div><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章原創,禁止盜用!</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嚴禁個人公眾號轉載!違者必究!</b></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什县|
洛阳市|
余干县|
五家渠市|
江口县|
安顺市|
永登县|
潼关县|
新丰县|
曲阜市|
平江县|
罗江县|
遂川县|
剑川县|
新野县|
榆社县|
西丰县|
梓潼县|
衡东县|
博湖县|
博乐市|
罗平县|
惠来县|
浪卡子县|
宁陕县|
宝鸡市|
蕉岭县|
交口县|
新竹县|
丽水市|
英山县|
霍州市|
九寨沟县|
长白|
图片|
曲沃县|
永嘉县|
长顺县|
年辖:市辖区|
庆城县|
宁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