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手機攝影</h3> <h1> 喜蛋,是太湖之畔震澤古鎮一款歷史悠久的特色菜。外界鮮有人識。這道菜名好聽,形好看,味極佳,而且食之不膩,是一道全營養美食。</h1> <h3> 我的岳母是震澤人,一九九九年過世,享年九十二歲。</h3><h3> 她有很多拿手的傳統菜,喜蛋只是其中之一。自七七年之后,老太太和我們一起居住在古徽州歙縣近十年,那段時間我跟她學了不少做菜絕活。</h3><h3> 據老太太講,她做喜蛋是從她外婆那兒學到的,她外婆是清代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的孫媳婦,對飲食非常講究。算下來,這道菜至少沿襲了百年以上。</h3><h3> 喜蛋是她們家一道喜慶待客的傳統菜,雖然用料極為普通,但制作程序復雜,這樣就把看似簡單的原料,經精工細做便成為被客人交口稱贊的佳肴。</h3><h3> 喜蛋其實還是一道極具愛心的菜品,一般開席后,主人都會讓客人先嘗一塊喜蛋,一則讓客人沾上滿滿的喜氣;二則飲酒前先用喜蛋打底,喝酒順暢不易醉。</h3><h3> 現在,在我們家逢年過節或親朋好友相聚,也傳承了必做喜蛋的習慣。</h3><h3> 我曾在大江南北許多酒店吃過飯,但從未見到這道菜,不知什么原因,就連太湖周圍也沒見過,但是喜蛋依然是我的最愛。</h3> <h1> 下面是較詳細的制作方法,如碰到有心的美食家試制,一定會大飽口福。</h1> <h1>準備雞蛋</h1> <h1>準備鮮肉,肥瘦比為2:8或3:8。</h1> <h1> 將鮮肉攪成肉泥,粗細度自己掌握,肉中加少量底鹽。</h1> <h1>將雞蛋煮熟,最好煮的老一點。</h1> <h1>用細線將去殼雞蛋一分為二。</h1> <h1>將蛋黃從半個雞蛋中取出。</h1> <h1>將肉餡和蛋黃放在一個容器內</h1> <h1>將蛋黃弄碎,什么方法都可以。</h1> <h1>用手將肉餡和蛋黃抓拌均勻。</h1> <h1>準備工作完成。</h1> <h1> 先挑一半餡放入蛋白凹處壓緊,然后再取一半餡貼上並做成如圖所示的形狀。</h1> <h1>半成品制作完畢。</h1> <h1> 取一鐵鍋放入蔥姜蒜等,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各種香辛料。(外孫不喜歡姜和八角、桂皮等,故我制作中沒加入)。</h1> <h1> 另取一鐵鍋倒入油燒熱至冒油煙。油量不要太多,太多蛋皮不易上色。</h1> <h1> 蛋皮在下,放入做好的半成品煎炸至金黃色。</h1> <h1> 翻轉肉餡朝下繼續煎炸至金黃色。</h1> <h1> 夾起炸好的喜蛋排放在準備好的鍋中。注意輕夾輕放,防止皮餡脫離。</h1> <h1> 倒入鹽、糖、生抽、老抽。</h1> <h1> 加入高湯或水,最好沒過喜蛋。我做的有點多,鍋里加不上水了。(我有點貪心,不過后面可以?救)開鍋后煮10分鐘左右。注意:千萬不要在煮制中翻滾,防止皮餡脫離!</h1> <h1> 為了補救,我另取一平底不銹鋼湯鍋,從面上開始,依次將喜蛋夾入湯鍋中,這樣恰好把面上沒浸到湯的喜蛋轉到下面湯中。蓋上鍋蓋繼續煮10幾分鐘關火便大功告成。最好等20分鐘后再開蓋享用,味道會更加可口。</h1> <h1> 我只講述了制作方法,關于用料比例和材料品種,相信只要會做菜的朋友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調整,例如在中間加上一粒大蝦仁也會非常棒。</h1><h1> 趕快動手為您的家人和朋友試制這道充滿柔情蜜意和愛心的佳肴吧</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承德市|
萝北县|
阳新县|
海原县|
白玉县|
寿光市|
信宜市|
山丹县|
阜平县|
漳平市|
江西省|
黄浦区|
兴和县|
陈巴尔虎旗|
淄博市|
黄梅县|
荆州市|
延吉市|
新余市|
望江县|
广灵县|
将乐县|
平乡县|
留坝县|
宜兰市|
定安县|
清水县|
新宁县|
建德市|
柯坪县|
桃源县|
延边|
泽库县|
古蔺县|
连江县|
海兴县|
新丰县|
大同县|
宜兰县|
望城县|
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