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br> 戛灑--一個花腰傣的故鄉,這里居住著南昭國皇室的后裔,有溫暖潮濕的氣候以及傣族人家特有的靜謐祥和的氣氛,滿目的蔥郁映著火紅的木棉花,在濃密的甘蔗林間一排排新農村的民居依稀可見,田地里有勞作的農婦忙碌的背影,林間小路不時走動著傣家小卜哨阿娜多姿的身影。<br>早年初次來時看到田里勞作的都是婦女,而男人們背上背著娃在村里或三五成群的在樹下乘涼,或三三兩兩散落各處吹牛聊天,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很是不解。經友人介紹才得知這是花腰傣的一大習俗,感嘆不同的民族之間文化習俗差異竟然這么大,雖不能完全理解,可也只能勉強接受。<br> 而當十年之后再次走進她,依然親切,也有了更多的發現,與十年前相比,多了許多欣欣然的景象。紋身是花腰傣的又一習俗,這次有幸拍到幾位年長者在制作手工藝品時的雙手,在她們黝黑的手背上紋有不同的紋身,我想每一個花紋或許所代表的意義都是有所不同的吧,看著這樣一雙雙配著紋身略顯粗糙的手,仿佛一個個故事在我們面前娓娓道來,而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它的主人才能說得出來了。照片拍到唯一一位男性的手,戴著手表,修長的手指透著濃濃的文化氣息,看著這樣一雙修長的手我想到的是在鍵盤上十指飛舞的音樂家,相信這位老人也用自己的雙手譜寫過一段精彩的人生吧。<br> 村子里我們遇到過挑香蕉的婦女,再重的擔子也壓不垮她們裊娜的身姿;菜地里看到過背著小孩澆菜園的婦女,我一直擔心她腳上穿著的拖鞋會不會被弄濕了;我們還遇到了正在請客吃飯的人家,桌上全部清一色的男人在喝酒,旁邊坐著一位低頭默默吃飯的婦女,也許她就是這個家庭的女主人,卻不能上桌和男人們一起享受美味。見我們路過,便熱情地招呼我們和他們一起吃飯,我們婉拒了豐盛的飯菜,欣然接受了他們的米酒;在隔壁是兩個搬香蕉的婦女,見我們在拍照都開心的笑得露出了黑牙;而在另一家門口,嬰兒車上的男嬰大大的眼睛讓我逗留了不少時間,小小男童眉宇之間依稀可見皇室后裔的貴族血統在一脈相傳。。。。。。<br> 新農村建設讓傣家人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 茅草屋消失了,傣族文化沒有消失,傣家婦女的精神依然如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手工制陶</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做斗笠的老大爺,手表不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有誰能懂這些紋身圖案的意思?又有誰能知道這一雙雙手背后的故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聽外婆講那過去的事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來吃個香蕉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穿拖鞋背著娃在菜地里澆水的阿媽,毫不費力地在田地里來來回回地忙碌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村子的一角靜靜地放著一個石磨,好像沒有使用,只是一個擺設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有規矩的瓜田架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挑香蕉的大姐機不離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親,淘個陶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香蕉太重,小卜哨卸擔讓姐擔。</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瓜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野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是大眼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運蕉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健步如飛,擦肩而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style="">身為女性的我被邀上桌頓時倍感榮幸之至</font></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芮城县|
中阳县|
横山县|
东丽区|
南部县|
抚宁县|
临邑县|
南华县|
襄汾县|
永康市|
广水市|
洛扎县|
台中市|
邹平县|
诸城市|
德庆县|
龙里县|
汉阴县|
华亭县|
青龙|
高碑店市|
泗洪县|
海宁市|
平泉县|
辽宁省|
理塘县|
松溪县|
灵石县|
南昌县|
武隆县|
始兴县|
如东县|
新宁县|
和龙市|
澄城县|
资兴市|
界首市|
乳源|
霸州市|
吉隆县|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