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點上面本人工作室(藍字)觀看更多美景視圖</h3> <h3>文.黃登貴 / 攝影.袁曉飛</h3> <h3><font color="#010101">養龍司的龍燈是流傳在息烽養龍司地區的一種古老的民俗,主要在蔡姓土司后人集聚的養龍司集鎮、老街、新街、幸福等地方傳承。蔡姓土司是五代時期就來到這里的,龍燈在土司第七代嘉靖時期蔡鑾開始流傳到如今500多年,最興盛時期是在清乾隆時期,相傳當時玩養龍司街上三晚上才能完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養龍司是一個古老的地方,早在元代這里就已經有了養龍坑長官司的記載,養龍坑長官司由蔡姓家族世襲,一直到清末。《貴陽府志》土司傳記載:“養龍長管蔡氏,其先曰蔡崇隆,容縣人。五代時,以平九洞革僚王阿乍功授職土。其胄曰普化,明太祖洪武五年三月授養龍長管,九年七月卒。慶祥襲,永樂二年三月卒。承郎襲,宣德五年四月卒。升襲,成化十八年十月卒。伯池襲,正德八年七月卒。統襲,嘉靖二年二月卒。鑾襲,嘉靖二十四年六月卒。永洪襲,萬歷元年三月卒??∫u,萬歷十八年二月卒。應司襲,萬歷四十五年卒。國勛襲,天啟二年十月卒。啟東襲,崇禎十一年正月卒。長春襲,順治十五年歸順,仍授長管。長春卒,瑛襲。瑛卒,宗藩襲。宗藩卒,燕襲。燕卒,第魯襲。魯卒,兄齊之子榮祖襲。榮祖卒,世臣襲。世臣襲,子金元未襲,卒。孫昌期現應襲,有印,屬貴陽府。”《民國修文縣志》土司志說</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蔡氏家乘:“其在唐朝開創之祖崇隆,管粵西柳州融縣,奉旨征黔,平蠻有功,敕授征蠻將軍,右將軍都督同知之職,其平之蠻即九洞仡佬王阿乍承襲數百年。迄蔡普化,于明朝洪武四年歸順,將元朝印信赴中山呈繳,自此,由粵入黔。五年三月,內頒給養龍司長官司印信,賜承職郎,品職世襲焉。傳至宣統辛亥年,因貴陽府劃撥插花地段,將五保撥屬修文,土屬職權遂無形消滅。自民(明)初至清末,共歷二十一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關于養龍司龍燈的來源。與蔡普化在明太祖洪武五年三月授養龍長管后,因為養龍司這個地方出了明太祖朱元璋所賜的天馬有淵源。所以這個地方單地名而言就有養龍司、養龍站、養龍槽、龍襄等等。龍馬獻給了朝廷,這里的人們不能忘懷于龍,于是乎“龍燈”興起,數百年不衰。養龍司的龍燈多,多到各個村寨都有龍燈會,平常年景有三四十場,1949年春節曾出現百龍聚會,養龍司周邊地區整整匯集了100條龍燈,真是盛況空前,當時曾有老人預言:“百龍出現,天下大變”。果然年底這里就解放了。這是民間的傳說。</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養龍司的龍燈各村各寨、新街老街都不一樣,各村寨街道玩什么燈有一定規矩,不能亂。一般是按顏色和造型來分,有青龍、白龍、赤龍、烏龍、長角龍、短角龍、鵝頸等,此外,還有兒童玩的娃娃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龍的制作過程叫“扎龍”,“扎龍”時以竹子扎制成骨架,用綾裱糊,然后繪制或剪貼龍鱗?!霸垺敝饕Ψ蛟谠堫^,養龍司的龍頭較大,一般有1.5米左右,張著大口,雙目圓睜,口含寶珠(紅色圓為),振著雙角,灑著龍須活靈活現。其次是龍尾,龍尾一般如魚尾或如一把蒲扇。傳說龍的形狀是牛頭、鹿角、蛇身、鷹爪、魚尾。養龍司的龍燈大體上造型是按這些說法來制作的。但是具體到各條龍的扎法卻各有妙處,其中,較為獨特的是養龍司老街的“鵝勁龍”。一般龍頭只扎齊耳后,鵝勁龍的龍頭從側面看,是一個之字形,除了頭以外還有一節彎曲的龍頸,單看龍頭就是極威風的樣子。鵝頸龍是群龍中較有名氣的一種,是有很高藝術價值的民間工藝品。1996年到1998年3年中,養龍司老街的兩條長30多米的赤色鵝頸龍均曾代表息烽到貴陽參加一年一度的龍燈游演活動,博得省城觀眾的好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龍身若干組成,一截稱為一棟,每棟之間用布連接,這布稱為龍衣。各條龍的長短以棟數多少而定,有7棟、9棟、11棟、15棟等,都是單數。老街代表息烽縣去省城演出的“鵝頸龍”就是15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龍燈的表演過程叫“玩龍燈”或“耍龍”。 龍燈表演之前要請先生來開光,要使用刀頭、敬酒等通過先生做壇法式才能完成開光,也只有通過先生開光,龍燈才能保佑家家順利、五谷豐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耍龍”大多由年輕人擔任,但耍龍頭的人相對固定,因為耍龍頭除需要力氣大外,還要有一定的技巧。一條龍耍得好不好關鍵就要看耍龍頭的人,而耍龍身龍尾的人每一步都是按龍頭進行的。養龍司的龍耍法有很多名堂。“二龍搶寶”,是前面一個圓形寶燈不斷前后左右滾動,兩條龍前翻后滾,或橫行繞場,或跳躍奪珠,場面極其熱鬧壯觀。另外還有“懶龍翻身”、“蛟龍出水”、“盤龍”等多種表演形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養龍司的龍燈一般只單獨玩一條或兩條龍,但有些村寨的龍燈和花燈混為一體,叫做“花夾龍”。 花夾龍一道的時候,龍燈在前,花燈在后,龍燈的內容沒有花燈多,所以龍燈在一家人的時間快,花燈慢。玩龍燈時用鑼鼓伴奏,養龍司的龍燈鑼鼓演奏法比其他地方豐富得多,它大量吸收了川劇的鑼鼓占子(牌子),比如“五車車”、“撲燈蛾”之類。把戲曲鑼鼓演奏法用于龍燈,使養龍司的龍燈鑼鼓奏上豐富多彩,更加動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養龍司玩龍燈的時間和其他地方不一樣,其他地方是正月初一出燈,十五收燈,養龍司的龍燈就要正月初八才出燈,十四晚上結束,只玩7天。其中初八、初九、初十晚上玩的是正燈,必須根據以前流傳下來的燈路進行,首先必須在壟上玉皇觀(龍興寺)去參廟,然后玩壟上—長坡—下壟—參觀音閣—萬壽宮—馬家院子—水井灣—觀圣殿(今鄉政府)—正街—后街—目蓮壩—回轉小水平—斑竹林—牛頭山—王家寨。這條路一直不變、過了初八、初九、初十就可以按照隨意路線進行。 十四晚結束時要“化燈”, “化燈”的 時候也要請先生來做壇法式,也要使用刀頭、敬酒等通過先生做法式之后才能夠化燈,化燈就是把龍燈送到河邊或水邊去燒掉,這樣的意思是把龍頭放入水中,表示龍游大海。第二年要玩時又重新扎制新龍?;療舻娜掌谝埠苤v究,一般要選擇是水甲子的天日,就是六十甲子中納音屬水的甲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玩龍燈是養龍司春節期間文娛活動的重要內容,特別是在精神文化生活極其貧乏的過去,人們更把“玩龍燈”看作是春節期間高雅文娛活動的唯一,而且頗有些神圣的文化意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龍是神,是整個華夏民族的圖騰,傳說中開天劈地的盤古就是龍首蛇身,補天造人的女媧也是人首蛇身,她有一個女兒叫天癸,天癸感神龍而生炎帝,黃帝能斬 尤于山黎之谷也是應龍之功。龍還是黃帝登天的坐騎,所以龍在整個華夏民族的心目中都是圣神。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因為龍是神,所以玩龍燈有許多禁忌。有什么只能玩“順龍”,不能玩“倒龍”。每戶“接燈”,必設香案燭臺,擺水一碗(或茶一杯),燃香化紙鳴炮,表示對神的敬重,還要打發紅包,算是對玩燈人的辛苦補貼。玩雙龍一般每條龍的節數在七節以上,均為單數,因為陰陽學里有所謂單為陽、偶為陰的說法。八卦之中的第一卦是乾卦,乾卦在《易經》中是純陽之卦,代表天,以龍為象。在遠古的生殖崇拜中,龍也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物,體現的是五谷豐登,人類生生不息。沒有子嗣的人家“玩龍燈”乞子,可能就是緣于對龍的生殖崇拜的文化遺存?!褒垺毕笳鞯氖恰瓣杽傊畾狻?。因為這個原因,婦女們是被排斥在“玩龍燈”這一活動之外的,她們只有看的份,沒有玩的道理。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忌“玩倒龍”這種禮俗,細研究起來,應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對“龍”的崇拜與敬畏。龍為神,可施云布雨,人間才有五谷豐登。“玩倒龍”讓龍逆水而上,越上水越少,水少則龍無以藏身,這便是對龍的褻瀆。褻瀆龍王必觸怒龍王,觸怒龍王必招風不調、雨不順、五谷不豐收,人就會失去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此所謂“順龍者昌,逆龍者亡”。所以不能“玩倒龍”。另一方面,這當中其實也含有一種樸素的唯物思想??陀^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違反客觀規律必受自然規律的懲罰。水往低處流,龍往深水游,“玩倒龍”是違反自然規律的,所以忌諱。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養龍司“玩龍燈”,無一例外都在春節期間進行,短則三兩天,長則半個多月,而且都在晚上。 “玩龍燈”是一種手工造型藝術。玩龍燈,首先要扎龍燈。扎龍燈的技術主要體現在龍頭上。對龍頭的編扎追求的是“雄”與“惡”。“雄”就是要有生氣,顯出精力充沛,生命力很強,這樣的龍才能給人們帶來吉祥與福祉,使人們子孫生生不息?!皭骸本褪且型x,有極強的威懾力,要讓所有邪魔一見即怕,望而生畏,顯出龍的勇武之氣,這樣的龍,才能為人們消災除難。固而民間扎龍工匠對龍的造型編扎頗有研究,甚至龍頭扎好后,還要請幾個內行的來研討論證一番,直到滿意方止。它還涉及繪畫藝術。對扎好的龍頭,還須進行彩繪潤色,能不能達到“雄”與“惡”的藝術追求,畫龍也是關鍵所在。扎得再好,繪畫不精,龍的威儀就達不到極至,或者說,龍頭扎得不怎樣,但繪畫著彩到位精湛,同樣可生出虎虎生氣,從這一點上講,畫龍比扎龍更為重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玩龍燈更是一種民間舞蹈藝術的展現。舞龍,最重要的是三個人,一個是持“寶”人,相當于總指揮。龍是搶寶的,寶怎樣動,龍就怎樣跟,所以持“寶”人玩“寶”的技藝如何直接影響著龍的舞姿?!皩殹钡膭幼鬏p靈迅捷,龍的舞姿也就輕快靈敏;“寶”的動作幅度大而有力,龍的身姿動作也就勇猛兇悍。另一個就是握龍頭的人。“寶”拋剛龍騰,“寶”落則龍潛,“寶”飛則龍躍。玩龍頭是被動而又吃力的,但卻須與“寶”前后相隨,連貫一氣。再一個就持龍尾者。這個人的舞技既要與龍頭龍身動作相協調,又要有龍尾動作的自由隨意,有時還需有一點搞笑因素的動作,讓觀眾既欣賞龍王騰云駕霧、施云布雨之行之姿,又能起到嘩眾取樂之效。因而這三個人都應當是大師級的民間舞蹈師。所有玩龍燈的人都須身強體壯,動作靈活,反應敏捷,一盤龍燈舞下來,除了玩燈賣力自樂外,留給人們的更是人機警智慧的精神面貌和追求生命和力量的陽剛之美。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玩龍燈整個過程中,自始至終都伴著講吉語。從形式看 ,“講吉語”是一種半唱半說的活動,相當于說唱曲藝。出燈前,要物色一個吉語講得好、交際能力強又頗有威信的人打頭燈,頭燈上寫上主家姓及堂口名,這打頭燈的人便是玩燈者的總指揮,負責主持處理玩燈過程中的各類事務。臨出燈時,各類人馬到齊后,各司其職,鑼鼓鈸號齊鳴,震耳欲聾,熱鬧非常?!翱傊笓]”將頭燈舉起,在空中一搖晃,鑼鼓鈸號齊停,全場安靜。 </font></h3> 頭人唱道:龍燈頭上五色青唷! <div>眾人齊和:好的?。?</div><div>頭:各位老少聽原因呀! </div><div>眾:(聽著吶。) </div><div></div><div>頭:今天不為別的事吶! </div><div>眾:為哪樣呢? </div><div>頭:相請大家來玩燈呀! </div><div>眾:浪個的?。ㄊ沁@樣?。?</div><div>頭:主家當年是遭不幸吶! </div><div>眾:有浪回事(有這回事)。 </div><div>頭:廟內許下這堂神呀! </div><div>眾:好嘛! </div><div>頭:后來果然有靈應吶! </div><div>眾:那就好嘛。 </div><div>頭:事事順心得安寧呀! </div><div>眾:那還不好? </div><div>頭:這是全家的榮幸吶! </div><div>眾:真的吶! </div><div>頭:今天應當酬答神呀! </div><div>眾:那是應該唷。 </div><div>頭:請得大家來幫忙吶! </div><div>眾:都來嘍。 </div><div>頭:擇期今天要出燈呀! </div><div>眾:浪個沒是(原來是這樣)。 </div><div>頭:出外對人要尊敬吶! </div><div>眾:這個曉得??! </div><div>頭:要講禮貌和文明啦! </div><div>眾:要得唷。 </div><div>頭:惹事生非都不做吶。 </div><div>眾:一定不做! </div><div>頭:那樣菩薩他也不領情呀! </div><div>眾:是唷。 </div><div>頭:敬神誠心要誠意吶! </div><div>眾:真的吶。 </div><div>頭:菩薩他才保佑人啦! </div><div>眾:保佑人?。?</div><div>頭:有始有終把神敬吶! </div><div>眾:好的唷。 </div><div></div><div>頭:才為主家了愿心呀! </div><div>眾:是呀! </div><div>頭:等待化燈功果滿吶! </div><div>眾:好的唷。 </div><div>頭:再來酬謝幫忙的眾鄉親唷—— </div><div>眾:好的唷——(后文吉語形式同,略)</div><div>吉詰講完,鑼鼓鈸號齊鳴,龍燈就出門了。這玩龍燈講吉語的說唱形式,其實源出儺戲,也就是原始文化意義上的戲劇。 </div><div><br /></div> <h3><font color="#010101">從內容看,“講吉語”既可講古、講史、講典,也可講現實生活;既可雅講也可俗講,反正都與人們生活(包括現實的和歷史的生活內容)緊密聯系。比如龍燈玩到羅姓家庭,就講羅氏先祖如隋唐羅藝、羅成、羅通武藝如何高強,功績如何偉大;玩到楊姓家庭,就講楊業公父子、楊門女將的故事;玩到劉家就講漢高祖劉邦、蜀主劉備;玩到岳家就講岳飛父子……等等。這些內容的吉語若是在本族人家講,即是在傳揚本宗家族史上的輝煌,從而激發本宗族所有族員的內聚力,增強家族團結和宗族觀念。若是在不同宗的人家講,一是體現對對方家史的了解,二來也可通過贊美對方家族的輝煌,增加親和力,促進宗族間和睦相處,互相幫助照顧。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玩龍燈時所講的吉語內容,大多反映現實生活。比如碰上主家新居落成,就講“龍來主家喜洋洋?。≈骷医ㄔO放豪光呀!自從改革開放后吶!主家的確換新裝呀!修得一幢新居好吶!確實是個好宅場呀!前面金獅把水口吶!后面雙鳳來朝陽呀!左邊青龍護宅院吶!右邊銀虎呈吉祥呀!家中有人當干部吶!學校又有讀書郎呀!日日有糧街上賣吶!月月有錢存銀行呀!門前大路通車馬吶!好走人家好趕場呀!附近又有大商店吶!想要哪行買哪行呀!衣食住行上檔次吶!生活早已步小康呀!再過幾年大發展吶!不賽北京也賽貴陽呀!”碰上主家學生考取學校就講賀考學校的吉語。碰上主家有新婚之喜就講賀新婚的吉語。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總之,龍燈吉語總是人民生活現實的反映,無論是形式上的戲曲特點,還是內容上的生活情景,都與民間禮俗及生產生活緊密聯系,不僅反映了人們的道德觀念、審美情趣及對生活的價值標準,而且反映了侗族的文化心理結構等廣泛的社會生活內容。</font></h3> 玩龍燈的民族文化意義還在于它的濃厚的宗教信仰色彩,主要表現在玩龍燈過程中的某些禮俗禁忌。也就是說這些禁忌是當地宗教意識在玩龍燈這一游戲活動中的客觀反映。 <div></div><div><br /></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化市|
金华市|
电白县|
定西市|
铜川市|
茂名市|
景谷|
湖北省|
故城县|
义马市|
剑川县|
杭锦后旗|
察雅县|
新巴尔虎左旗|
翁源县|
仙居县|
内乡县|
扶沟县|
德格县|
蒲城县|
阿勒泰市|
泾源县|
万全县|
五原县|
江阴市|
祁门县|
清丰县|
佛冈县|
田林县|
禄丰县|
孝昌县|
鹤岗市|
绥中县|
司法|
靖州|
板桥市|
南木林县|
昭通市|
博罗县|
太仆寺旗|
内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