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上篇說到,元宵節行至奔子欄,次日中午,休整停當,吃了酒店金黃噴香的土豆餅,依依作別投梅里而去。</h3> <h3>出發半個小時后,車停在了一處高臺上,下面是金沙江大拐彎,又名月亮灣。</h3> <h3>金沙江上的大拐彎有六七處,其中位于四川得榮和云南奔子欄之間的這處,最廣為人知。從觀景臺俯瞰,荒涼的山體酷似科幻片中的外星世界,得榮的山峰象小島一樣嵌入云南境內。穿越山谷而來的金沙江,圍繞著日錐峰完美的椎體來了一個"Ω"形的大轉彎。江水凝碧,宛如玉帶飄落。四川旅游部門心里苦啊——這個奇特的景致位于四川境內,但是最佳的觀賞點卻是在對岸云南奔子欄往德欽的公路上。</h3> <h3>我們激動地請守護觀景臺的小哥幫忙拍照留念。因為沒有廣角(不好意思,沒有的裝備太多),小哥不辭辛苦滴攀上小瞭望臺,拍下了這張視角獨特的合影,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前,我們都化身霍比特人了。</h3> <h3>驅車沿214國道前行不到半個小時,就望見群山之中一片綿延的屋宇。在正午的陽光下,一處金頂分外醒目,正是東竹林寺。</h3><h3><br /></h3> <h3>東竹林寺始建于1667年,建成時位列康藏十三林之一。原寺廟在文革時期嚴重損毀,現有寺廟為1985年重修而成。進入寺中,一個方形院落映入眼簾,由正中的大經堂和三面環繞的僧舍構成。大經堂為四層,底層是僧侶們平時打坐誦經的地方,第二、三層分別為經堂和佛殿,以及堪布(掌教)念經和起居的靜室。</h3> <h3>經由大經堂兩側陡峭的木梯上到各層,只見每間殿堂面積不大,但雕塑、唐卡、刺繡、壁畫不勝細數,精美異常。星星點點的酥油燈,閃爍在層層疊疊的帷幔間,神秘莊嚴。寺內藏品最為珍貴的是三座立體壇城,鑲嵌著天珠、瑪瑙、紅綠松石等珍寶,繁復華麗之極,更有一具活佛肉身。這些珍寶歷經滄桑浩劫,能完好地保存下來,實屬難得。我們還有幸見到了喇嘛們制作的美麗的酥油花,色彩艷麗,造型獨特。</h3> <h3>寺中游客稀少,沒有見到導游,各層都有僧侶在安靜地認真灑掃。在一片肅穆靜默中,我們結束了參觀。經過一間經堂時,里面傳來低沉而悠揚的誦經聲,伴隨著法器的敲擊,回蕩在殿閣之間,令人不由心魄激蕩,垂首默立。東竹林寺規模不大,沒有商業氣息,古樸低調中蘊含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藏品,令人難忘。</h3> <h3>寺院門口,有幾只威風凜凜的大公雞。三只花色一致的在搞隊列訓練,一字排開,動作整齊。</h3> <h3>一只白色的孤傲不群,昂首闊步踱來踱去。雞年在吉祥之地遇到這么神氣漂亮的大公雞,真好彩頭。</h3> <h3>繼續前行,214國道沿途崇山峻嶺連綿起伏,風光奇秀。</h3> <h3>白馬雪山的身影一路相伴。</h3> <h3>白馬在側,梅里在前。</h3> <h3>當車子駛出一條長長的隧道,眼前豁然開朗,伙伴一聲驚呼,梅里!盤旋的公路前方,云霧繚繞之中,梅里雪山那朦朧的身影恍如幻境,乍見之下,心不禁為之一顫。</h3> <h3>又轉過一個彎,在雪山對面,一個幾乎沒有路的陡峭山坡上,一棟風格熟悉的藏式建筑孑然獨立,松贊梅里酒店的選址實在傲嬌。后來我們發現,這居然還不是松贊系列酒店中最難走的路。</h3> <h3>酒店溫暖的爐火和姜茶再次熨平了我們的疲勞。重返3600的海拔,伙伴居然沒有再出現高反,讓人頗感欣慰。</h3> <h3>住進看得見風景的房間,遠處的雪山如同鑲嵌在窗口的一幅有生命的畫卷,隨著日月運行,云聚云散,變幻萬千。近在咫尺,又遙不可及,讓人想對它一探究竟。</h3> <h3>以下管窺蠡測之見,不妥處請指正。藏族的神山崇拜,要追溯到藏族的原始宗教——本教。本教信奉萬物有靈,認為世間的一切都有精靈和鬼怪,世間災害苦難皆緣于此,因而創造了萬神殿,供奉祭祀。佛教傳入藏區,佛本互相融合,形成獨具特色的藏傳佛教,吸引本教眾多的神靈,成為自己的保護神。山為神山,水為圣水,湖為圣湖。</h3><h3>藏區有八大神山,其中一座位于云南,即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藏語為"雪山之神",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雪山",海拔6740米,是云南境內第一高峰。在藏民中它還有一個親切的名字"阿尼卡瓦格博","阿尼"藏語是爺爺的意思,藏民對這座山峰的敬愛之情可見一斑。每年秋末冬初,大批香客千里迢迢趕來朝拜,逢藏歷水羊年,踏上轉山路的朝圣者竟在十萬人以上,匍匐轉山的場面令人嘆為觀止。《消失的地平線》中的卡拉卡爾雪山原形即為卡瓦格博。</h3><h3><br /></h3> <h3>此刻,窗外的卡瓦格博峰正隱在云霧中,難辨真容。這是一座至今還無人能攀越的處女峰。在一百多年的現代登山史上,14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幾十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都被登頂,唯有這座6740米的山峰拒絕人類染指。</h3><h3>1991年1月,17名中日聯合登山隊員在卡瓦格博峰全部遇難,成為世界登山史上第二大山難?;鼐┖罂戳擞嘘P卡瓦格博的紀錄片,里面詳細記述了事件的經過,可謂曲折離奇,波詭云譎。種種科學無法解釋的離奇現象,讓卡瓦格博蒙上了一層神秘而令人敬畏的色彩。</h3><h3>事件背后引人深思的,是登山運動與藏民信仰的激烈沖突。片中講述,當村民得知自己熱情款待多日的貴客要攀登卡瓦格博時,如五雷轟頂。善良的村民不知如何表達他們的憤怒和不滿,老年人慟哭不已,成千上萬的喇嘛和藏民到飛來寺燒香求神山顯靈,把這些人驅趕下來。</h3><h3>我不禁聯想到一部講述西藏商業登山活動的紀錄片《喜馬拉雅天梯》。珠峰有一座小寺廟,小到只有一位喇嘛,途經此地的登山者都找他祈福,當記者問他,如何看待這么多人去登頂珠峰時,喇嘛面露無奈"那是我們的神山,我們不愿它被驚擾。但現在流行登山,沒有辦法。"</h3><h3>一座山峰,我們想到的垂直超越,但藏民則是平行地繞著它走。他們與自然是達成一種平等共存的關系,我們則是在其中顯示自我的力量。</h3><h3>?2001年當地人大正式立法,永久禁止攀登卡瓦格博神山,從此神山恢復了寧靜。保留一塊人類未曾踏足的凈土,比起破紀錄的所謂壯舉,更使人心存美好與希望。</h3> <h3>晚餐時,服務員提醒,這個季節日照金山的時間一般在八點左右。如果明早觀看條件好,會在七點半叫醒我們。</h3><h3>因海拔和獨特的氣候環境,梅里日照金山的奇觀一年里大約只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能看到,只持續十幾分鐘,可謂一刻千金。有的人一住幾個月,只為守候那震撼的一幕。所以看到日照金山,比一睹神山真容更可遇不可求。服務員說今天之前連續十天,都是云遮霧障,客人們茫然四顧,紛紛問雪山在哪里??</h3><h3>我們愈發忐忑,臨睡前都在祈禱神山保佑,明早晴空萬里。一夜睡不踏實,數次起身,躡足到窗前探看,雪山的方向一片模糊,心中涼了半截。第三次掀開窗簾時,天光已亮。</h3><h3><br /></h3> <h3>2月13日,第五天</h3><h3>從窗簾一角看出去,我怔住了,梅里雪山清晰呈現在黎明的天光中,泛著清冷的光澤,莊嚴而疏遠。讓我懷疑自己出現了幻覺。</h3><h3>怔了片刻,激動地呼喚路,把御寒衣物都套在身上,沖上了屋頂的觀景平臺。上來后才發現太心急了,離日出還有近二十分鐘,觀景平臺上空無一人。但雪山磁石般牢牢吸引了我,讓我舍不得再回到溫暖的屋子里。</h3><h3>在廣闊無垠的天幕前,雪峰靜靜地矗立著,潔白而清冷,有種不可名狀的高貴。從左至右,神女峰、五冠峰、將軍峰、卡瓦格博峰。仿佛輕抬起手就可以觸碰得到。 清晨寒冷稀薄的空氣如夢似幻,一輪圓月,高懸在卡瓦格博峰上。一抹薄云,停在雪峰的尖頂,如天神舒展翅膀。每一次呼吸,每一次環視,都讓人沉醉在心靈的寧靜之中。</h3><h3><br /></h3> <h3>觀景臺上人多起來,紛紛架好設備,興奮地靜候著。此刻天空漸漸起了變化,一片冷寂的藍中,泛起淡淡的粉。隨后,從最東側的山峰開始,一座座雪峰潔白的尖頂,依次被金色的光芒點亮,開始只有最頂端的一點金色,如同酥油燈上的火焰,漸漸地,這金光沿著壁立千仞的雪坡蔓延而下,仿佛那亙古不化的積雪,被太陽的光芒點燃,沸騰成金色的巖漿,向下流淌。耀目的光芒,照亮了整座雪山,照亮了天空大地,世界宛若新生。</h3> <h3>用盡一切能想到的華麗辭藻、復雜形容來復述這短暫的瞬間,都無法描述當我們真真切切地站在這個觀景臺上的時候,目睹這磅礴壯麗的一幕,帶給我們的深切震撼。每個人的身心都充盈著巨大的喜悅。</h3><h3>非常感謝邂逅的一位優秀的行攝家@郭林林,慷慨地與我們分享自己的佳作,讓我們能與您一起重溫這夢幻般的清晨。</h3><h3>神女峰</h3> <h3>五冠峰</h3> <h3>將軍峰</h3> <h3>卡瓦格博峰</h3> <h3>日月同輝,如夢如幻。</h3> <h3>如此清晰完整的日照金山,據說一年中發生的時間只有一個月。</h3> <h3>短短幾分鐘后,太陽躍出群山,在強烈的光線照耀下,雪山由金色轉為潔白,我們仿佛從魔法中醒來,渾身已凍僵。圍坐在灑滿陽光的書房,烤著爐火,天氣這般好,我們決定午后去明永冰川。</h3> <h3>沿瀾滄江行駛,穿過峽谷中的德欽縣城,駛向明永。道路旁的山體為疏松的石灰巖,路上隨處可見滾落的石塊,車速不敢太快。到達時,已將近四點。</h3> <h3>聽說今年冰川的冰比往年多,木姐也興致勃勃地加入我們。我們笑稱女子登山隊出發了。觀光車送我們到大路盡頭,告知沿小路徒步2.5公里就可以到達。出發沒一會兒,我們就笑不出來了。所謂"徒步冰川",其實是爬山看冰川,沿著山路爬上去,穿過半山腰的太子廟,登上冰川觀景臺,近距離感受冰川和卡瓦格博的磅礴。</h3><h3>到達太子廟時,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無數經幡在樹林中飄舞。距離卡瓦格博越近,越感受到它的威嚴,一種無形的壓迫如影隨行。</h3> <h3>這2.5公里的山路,崎嶇不平。在高原爬山,舉步維艱,中途數次想放棄。當僅剩最后幾十米時,已是精疲力竭。此時寂靜的山谷中陡然傳來連續數聲炸裂的聲音,遙遠而清晰,木姐低聲驚呼,雪崩!</h3><h3>仿佛是神山發出威嚴的召喚,我們拼盡最后的力氣,雙腿顫栗著攀上了最高處的觀景平臺。</h3> <h3>卡瓦格博,那原始的冰崖,巋然不動,直抵云霧繚繞的天際,靠近它仿佛是一種冒犯。周圍的一切粗糲而冷酷,與清晨如夢如幻的場景,如同兩個世界。</h3> <h3>明永冰川近在咫尺,如一條巨龍,從卡瓦格博峰沿著山谷蜿蜒而下,全長約4000米。難以相信,這是一條有生命的冰川。1991年17名隊員和營地神秘消失后,他們的下落成為了世界登山界一個不解之謎,1998年夏季,放牛的藏民在明永冰川腳下發現了遺物和遺骸。時隔七年,卡瓦格博用緩緩蠕動的明永冰川,將他們送還。</h3> <h3>面對這氣勢磅礴的雪山與冰川,頓覺自己渺小如一粒塵埃。身臨其境方能體會到藏民為何會崇拜神山,同時也領悟到,人類能征服的只是一個海拔高度,山峰是永遠不會被征服的。</h3> <h3>徒步的過程中,不斷接到景區的電話,通知我們觀光車五點下班。這往返五公里的山路,最快也需要兩個小時。買票時無人提醒我們,一個小時后就要下班,莫非以為我們是國家登山隊出身?</h3><h3>怕觀光車甩客,拜別神山后,我們在亂石中狂奔下山,真應了楊萬里的詩句:</h3><h3>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h3><h3>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攔。</h3><h3>終于在五點半,我們癱坐在最末一班車上,駛往山下。在山腳留守的伙伴告訴我們,司機曾兩度要拋下我們離開,上山時還好好的觀光車,兩次都莫名其妙地開了鍋。司機剛修好,我們就下來了,然后車子就順利地下山了。回望蒼茫暮色中的卡瓦格博,冥冥之中,仿佛一路護佑著我們這些拜謁者。</h3><h3>當天計步器記錄下了這次冰川徒步。我原以為的信步閑庭,是天大的誤會。打算去明永的朋友,請準備好充足的體力和時間。</h3> <h3>2月14日,第六天</h3><h3>在梅里的第二個也是最后一個清晨,七點半直奔霧濃頂。觀看梅里,有四個地方:霧濃頂觀景臺、飛來寺觀景臺、雨崩、明永冰川。前兩個隔著瀾滄江遠觀,后兩個是在雪山腳下近看。在霧濃頂,可以一覽梅里雪山"太子十三峰"中最著名的五座高峰,是梅里雪山最佳的觀賞位置。另一處觀賞地飛來寺,距離雪山更近,旅館客棧最密集,也因此少了霧濃頂的高遠開闊。</h3> <h3>清晨云量明顯比昨天多,日出前后,卡瓦格博一直隱在云霧后,不肯露面,直到八點半才露出一個小小的尖頂。<br /></h3> <h3>能夠目睹昨天那樣堪稱完美日照金山,已是無比幸運。我們已別無所求,卻又不舍得離去。守候到九點,籠罩著卡瓦格博的云霧,緩緩飄走,連綿起伏的神女峰、五冠峰、將軍峰、卡瓦格博峰、無首峰,一覽無遺。<br /></h3> <h3>吉祥的佛塔與圣潔的雪山相映</h3> <h3>燦爛的陽光照耀著雪山、田野和村莊,淡淡的月亮,象一顆露珠,緩緩滑向卡瓦格博峰的尖頂。眼前的一切,如同置身人間天堂。</h3> <h3>向著雪山,我們高舉雙手,感恩神山的慷慨與庇佑,令我們此行如此幸運。梅里雪山那無與倫比的美,此生難忘。</h3> <h3>時隔多日,在帝都林立的高樓大廈之間,回想起在雪山腳下,那短暫的美好時光,有那么幾秒鐘讓我很是恍惚,仿佛過了悠長的一輩子,又象只是小睡了片刻而已。在這座雪山面前,我們是過客,也是歸人。</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和县|
杭锦旗|
德兴市|
富平县|
长垣县|
定兴县|
桂阳县|
武乡县|
临武县|
乌兰县|
安远县|
大方县|
莲花县|
邛崃市|
哈密市|
麻城市|
武强县|
密山市|
九寨沟县|
泗洪县|
铜陵市|
株洲县|
汕尾市|
高雄县|
鄂尔多斯市|
阳泉市|
陵川县|
嘉义县|
沾益县|
体育|
乐亭县|
乌兰浩特市|
舒城县|
芦溪县|
沈阳市|
城市|
库尔勒市|
屯留县|
阿合奇县|
巫山县|
宁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