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生活就像一條河,寬窄深淺都得過,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到了退休的年齡就得告老還鄉。沒想到的是,退休后感覺這時間過的挺快呀,沒覺咋地就連跑帶顛的直奔七十歲了。再奔下去不用咱說都明白咋回事,只能自己給自己打氣了:活在當下,過好眼前。</h3><h3> 不過要使退休生活過的更好些,那就真得學著給自己創造個寬松的環境了。個人覺得,只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努力一下,也許可能八成就差不多了。<br></h3><div><br></div><div>1,坦然面對退休生活</div><div> 時間沒有剎車,年齡不能倒退。既然生命到了這個階段,回頭看已經沒有退路,那咱就往前瞧,前途雖然“渺茫”,畢竟還有一段路要走。如果總在那咕咕秋秋的算倒計時,最后鬧心巴啦的是自己。常道夕陽無限好,更覺黃昏景迷人。人生中的最后一個黃金時代,要坦然淡定的去珍惜。我就覺得:鮮花總有敗落時,哪怕還剩幾片花瓣,也要學會挺胸昂首展示自己還存在的靚麗,“老來俏”的姿態也是一種心態。</div> <h3>2,凡事看開少生閑氣。</h3><div> 我們常說“天天有個好心情”,那是一種愿望,事實上是不可能的。居家過日子,大小影響心情的煩事總是有的; 與人交住偶有話不投機。遇到這種情況,還真別表面假裝稀了馬哈沒心沒肺的,其實憋在心里更難受。不如雞頭掰臉的發泄一通,然后“頻道”一換,心情重新開始了。</div><div> 當然了,咱們都是經過風雨見過世面的人,事煩人不煩,心中很坦然。比如老伴做飯菜咸了淡了,咱睡覺前不洗腳了,誰都不生氣。不生氣就是好心情的基本保證。</div> <h3>3,適時享受天倫之樂。</h3><div> 到了這個年齡,孩子的孩子已經不用我們幫看帶了,孩子的生活也不需要咱們死豈擺列的瞎操心,更不會嗚嗚喳喳地去包攬。其實想包攬想操心人家不用,費勁扒拉不討好的事咱也不去做。平時閑得五脊六獸時就和孩子微信視頻群聊,孩子偶爾也像“鬼子進村”似的搞“襲擊”,連吃帶拿的“掃蕩”后,人家哼著“常回家看看”撤退了。咱們還得打掃戰場,說不累那是扒瞎,但卻覺得高興。事實上我們經常處于這種情況:孩子不來就想,總來還發煩,想也好煩也好,實際都在享受天倫之樂呢。</div><div> “孩子們的事咱們不要再管了”,聽說過,沒見過。關健是: 管啥、咋管,自己有數就行。</div> <h3>4,家常便飯無須養生。</h3><div> 以前吃個蘋果七了咔嚓幾口就吃完了,現在可好,整個橘子吭哧癟肚能吃半天。說咱牙口不好吧,每天吃飯時不管軟硬泠熱照樣咔咔的,愛吃的蘸醬菜更是頓頓少不下。還真探討過食療養生:應該吃這個,應該吃那個,不能這樣吃,不能那樣吃,探討多了都不知道咋吃飯了。孩子今天送海參說是大補,明天送姜糖膏說驅寒,咱們就像完成任務的連吃帶喝,倒是有點效果,可對咱們來講也是一種浪費。</div><div> 其實呀,粗茶淡飯五谷雜糧營養足夠,更符合我們的胃口,保證按時吃飯就行了。</div> <h3>5,不必強改原有習慣。</h3><div> 孩子經常勸我們改變一下老習慣,以便更好的適應退休生活。建議很對,想改真難。大半輩子形成的各種習慣,聽幾句話看幾個帖子就能改,那可真神了。</div><div> 我經常給老伴讀一些有關老年生活的帖子,什么“老年的精彩生活”,“老年生活三字經”,“老年生活九要九不要”等等。老伴的回答是:臣妾做不到。</div><div> “朕”也做不到,因為我們是常人凡人,那些條條框框讓咱直蒙圈,根本記不下來,更沒法去做。其實有些老習慣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沒有“展示”的機會后,自然就丟棄了,如果非要強行改變,整的禿擼反仗,干啥別別愣愣的,還真不如隨心所欲呢。</div> <h3>6,衣著隨意但要整潔。’</h3><div> 女兒有點偏心眼,隔三差五尤其換季時總給她媽媽添置衣服,老伴開始批評她亂花錢,女兒卻毫不客氣的說:買來了你就穿,穿上自己感覺一下咋樣。為了不打擊女兒的熱情,老伴出門也試著穿幾次“時裝”,感覺是不錯。不過,她還是喜歡穿適合自己年齡的淡雅素裝。有時我說穿大紅大綠能鮮艷點,她說你就別忽悠了,穿上磕了巴慘的你好埋汰我,才不上當呢。</div><div> 奔七十歲的人,老天扒地的已經不招人待見了,出門不注意穿戴,整的提溜算褂鼻涕拉瞎的,誰見了都躲得遠遠那就不好了。老年人著裝要隨心可身,但也要注意社會效果,至少要整潔些。</div> <h3>7,陳舊物品可舍可留。</h3><div> 生活了大半輩子,家里破爛肯定不能少,孩子經常督促我們該扔就扔,能送就送,留著沒用還占地方,何苦的呢。問題是:收拾需要時間,有的東西不見得能送出去,判斷不出那些該扔該送,誰能保證現在扔送的東西以后就不是珍貴的收藏品呢?</div><div> 室內不怕東西多,平時注意別整的埋了咕汰,看哪都皮兒片兒的,沒事收拾收拾也是一種樂趣嗎。</div><div> 盡管咱明白有舍有得的道理,但覺得真沒必要刻意的花時間去處理這些破爛。等有機會再次裝飾房子,或者趁喬遷之際,就時順勢一切就OK了。</div> <h3>8,圈子要有但分內外。</h3><div> 受老話“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的影響,每個人在不同的年齡段都要努力建造一個與人交往的范圍,這個范圍大概就是現在微信所定義的“朋友圈”。盡管和“群”有點區別,總的來看還是一個“圈”。</div><div> 老年人的生活也不能脫俗,肯定也有這個“圈(群)”。不用誰告訴你,當你的熱情換來了牛逼哄哄的冷漠; 當你對他的關心換來的是自以為是的小心; 當積極互動換來的是故作深沉的無語; 當他不厭其煩的轉著一些過時的信息,而對你視而不見。這時你的"圈"自然就形成“一環二環三環”來了。當一個"群"不再是相互交流勾通的群體時,那這個群的存在也就沒啥意義了,干脆就離群。當你微信里某位好友已經"失聯"了,不如直接拉黑刪除算了。至于閨蜜摯友發小和親戚里道所形成的群,自己明白咋做就行了。</div><div> 同學同事親友常相聚,應該是鞏固加深朋友圈(群)感情的好方式。</div><div> </div> <h3>9,堅持學習培養情趣。</h3><h3> “活到老學到老”“學無止境”適用各個年齡段,只是快七十歲的人學習的目的就不一樣了。愚以為,首先學點“新技能”來自娛自樂。比如現在人手一個手機,可以學著做個相冊,聽聽歌曲,看看“頭條”,用美篇寫個記實等等。這都挺有樂趣的嘛。</h3><div> 再一個就是通過學習來培養新的興趣,三十年前白萊土豆,三十年后土豆白菜,一成不變的情趣是很好,但也別忘了給退休生活注進點"新鮮血液”。咱不強調啥與時俱進的,至少要進入一個或幾個新的領域中,沒做過的就是新鮮的。比如以前從不跳舞,那現在可以去廣場找大媽; 以前很少唱歌,花插就去歌廳嚎兩嗓子嘛。注意的是,大家一起玩時,別五了嚎瘋只顧自已樂,注意不要影響身邊人的心情。</div><div> 有些愛好興趣必須發自內心的,本來自己不愛旅游,還假裝時尚,看人家跟團旅游玩的挺開心,咱也跟著學了。可回來后卻是“花錢遭罪”的感覺,那就趕緊打住,不適合自己的就不要全盤照搬了。</div><div> 最好的效果是:通過學習能培養出和老伴共同的愛好興趣,出去玩時能步調一致,至少有人給拍照。在家玩時還便于切磋,又可以借機套近乎。老夫老妻能一起開心那是最好的。</div> <h3>10,堅持鍛煉必須適當。</h3><div> 雖然我們心理還不覺得老,但零件已經磨損的不輕了。以前一蹦八個壟溝,現在蹦三個都不敢了。身體健康是自己的,鍛煉那是必要的,但應該找個適合自己身體狀況的鍛煉方式。老伴心寬體胖,前兩年看人家跳繩她也跟著蹦跶,可沒多長時間就不得瑟了:波了蓋跳疼了。</div><div> 我倒體態輕盈,但一個騰空動作很可能從趴地上轉到趴床上了。功夫不過硬,又這把年齡,就別二虎吧唧的逞強了,慢步輕走打套慢節奏的拳路就可以了。</div><div><br></div><div> 其實呀退休生活大慨應該是這樣的::</div><div> </div><div> 無憂無慮無牽連,</div><div> 有情有趣有時間,</div><div> 老伴老房老開心,</div><div> 新朋新友新歡顏。</div><div> </div><div> 最后祝愿所有的退休同仁: 生活無憂無慮快樂幸福安康長壽。</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兴市|
攀枝花市|
琼海市|
平邑县|
新民市|
疏勒县|
东明县|
临高县|
鄯善县|
陆河县|
曲水县|
五指山市|
六盘水市|
承德市|
四子王旗|
常宁市|
灵川县|
清丰县|
京山县|
监利县|
民权县|
南靖县|
筠连县|
桂林市|
瑞安市|
呼玛县|
凤台县|
土默特左旗|
叶城县|
五莲县|
青阳县|
衡水市|
东乡族自治县|
鸡西市|
麻阳|
寿阳县|
上饶市|
大兴区|
攀枝花市|
平阳县|
晋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