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霞浦拍的照騙已經不能參加國內的比賽了。" 這句話圈內圈外早已廣為流傳,屬于攝影人都知道的事。盡管如此,還是想去一睹被拍爛了的那幾片灘涂和那頭已經隨時準備就義的老黃牛。于是乎,和攝協一幫男女老少不遠千里來到這座昔日的漁村,如今的繁華縣城---霞浦。下面分享幾張照騙,并談點攝影體會,望大家的批評指正。</h3> <h3>D-1. 一行十四人都帶了腳架,我很不專業的把架子留在了包里。因為如用腳架,感覺是被束縛住了。于是我在夾縫中拍了幾張。那天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冷!</h3> <h3>這便是讓霞浦出名的沙江S灣。遍插竹桿為海帶。季節未到,不見海帶,只能以竹竿為模特,其實這個點就是乘海帶未上桿時才能拍出點米道。</h3> <h3>很落俗套地為大S拍了幾張。</h3> <h3>這幅只留一條船,有一葉扁舟萬頃水的感覺。</h3> <h3>時不時地,會有一兩艘小船經過,因為我們所處是個漁村,岸邊停滿了小船,離岸不遠處還有幾個綁在一起的竹筏。</h3><h3>構圖時,故意框了一顆樹枝營造點氛圍,船安排在左下和竹竿呼應。</h3> <h3>左上便是幾個竹筏。正好來一艘船,拍一個對角線構圖吧。</h3> <h3>停在岸邊的小船和竹筏。如果光拍這些停著的,就顯得呆板了,所以等一艘船經過時再按快門,動靜對比。</h3> <h3>抓住我眼球的是被小島割成兩片的反光的水面。</h3> <h3>這時太陽一開始西沉,水面泛起片片紅暈,不知是我們讓她難為情了,還是她本來就辣么羞澀。</h3><h3>拍水面的一個目的是奔簡潔而去,所以自然而然地拍一張所謂的"極簡主義"片子。但是構圖時也要有主體(也許并無主題)并注意主體的位置。三分之一處總是沒錯的,而且留出水面一角放置主體,和大面積的竹竿形成對比(記?。簩Ρ仁菙z影的永恒工具)。畫面給人感覺是:眾人都已掛帆去,獨留斯人泛孤舟。</h3> <h3>金色陽光作為背景,正好一艘船在畫面左下駛過(其實是等它出現在此的),船橫桿豎,也算是一種對比。可惜船在畫面里略顯大了點,比例不太舒服。</h3> <h3>此時的太陽已不再刺眼,那就降曝光補償,把落日拍清楚,并能壓暗景色,以此突出太陽(光拍一個太陽沒多大意思),水面上留出一道淡淡的余暉。畫面右下方安排一艘船,營造漁民暮歸的意境。</h3> <h3>此圖和上圖先后拍的,為什么船沒有安排在最佳位置?不記得了,也許是陶醉在夕陽美景中,忘了按快門,也許是有美女和我說話,也許是凍成了狗,手指已僵,放在口邊哈氣,也許根本沒有也許...</h3> <h3>來一幅橫畫面的如何?此時太陽已接近山體,用橫畫幅處理比較恰當。</h3> <h3>帶的是28-300騰龍狗頭,把太陽拉得最近,但保留一部分景。水,山,夕陽---這樣有了層次感,也有了點意境,意境,曉得伐。最近有沒有被武亦姝電到?。?lt;/h3> <h3>從上往下瞥一眼,被兩棟房子的明暗對比及一位挑擔的老者抓了下眼球。按快門時并不知道他在干嘛。please excuse my poor eyesight. </h3> <h3>俯瞰漁村,其建筑和屋頂還是蠻有特色的。</h3> <h3>小小的漁村也有中西方文化的并存。廟宇的殿堂屋檐翹角,不必把斗拱拍清楚,有屋檐的輪廓即可,月亮放在右上角形成呼應,烘托氣氛。</h3> <h3>幾十米開外是一個新建的教堂(邊上是一座老舊的小教堂),同樣的方式處理月亮。</h3> <h3>Day 2. 雞年的雞叫得好早。這是此行起的最早的一天。目標:花竹村。</h3><h3>到達目的地,天還是墨察黑。就著手電光,跌跌撞撞來到一木制觀景臺,說好是搶機位的,于是紛紛支起三腳架(我也一樣,好壞總得用一次吧)。</h3><h3>太陽沒起來時,天空基本是藍色的,然后帶點紫色,也就是色光由冷轉熱,那天白平衡我基本用自動,偶爾用日光。</h3> <h3>那天云層蠻厚的,太陽在云的縫隙中露臉了,在一片哇聲中,想起咔嚓咔嚓聲。</h3><h3>拍這種場景,最好把你的寶貝對著太陽測光,對焦,不用太注意前景和中景,因為它們還處于微光下,不會很出彩。所以太陽和云彩的互動是吸引觀者眼球的內容。如果拍出來的片子上前中景太暗,不用擔心,用修圖軟件(如Lr)稍微處理下就行。</h3> <h3>此時的光已經相當亮了,太陽位置高了,其前面的云也薄了些,但仍然沒有直射在大部分的水面上,已能看清水中景色--月亮島。這時該把焦點對準主體,月亮島了。景深可以大一點(收光圈,放慢速度,腳架的功能體現了)。</h3> <h3>透過云層,一束陽光照在前景的水面上,正好一艘船進入理想的畫面中,那還不框起來??!</h3> <h3>這張后期加了點暖色,效果還行。</h3> <h3>太陽躲到云后,但仍能看到一部分。于是把焦對在太陽上,抓緊拍了兩張(不能戀戰,因為鏡頭長時間對焦在太陽上會被燒壞的)。由于一部分是直射光,水面的直接受光面反而變窄了,這和太陽被完全遮住時形成的泛光(靠天空反射)不一樣的。</h3> <h3>太陽到這個位置了,收拾家伙打道回府。</h3> <h3>離開花竹村直接殺往牙城鎮楊家溪,去拜訪那位全攝界聞名的牛。</h3><h3>We are blessed 'cause we are good people.</h3><h3>抵達楊家溪,九點左右,這時正好有一縷陽光穿過云層,再透過那幾顆巨大榕樹的樹葉,灑落在布滿榕樹根的地面。</h3> <h3>吳導趕緊招呼我們各就各位,并喊出牽牛的大叔和挑擔的老奶奶,于是大戲開場。</h3><h3>拍這場面最好用廣角,把榕樹的樹干和右側的樹梢都放進畫面。等煙散開并均勻分布在空中時,你可看到一絲絲的光穿過煙霧,形成大家熟知的景色。焦點當然對著牛,至于測光,我覺得要看情況。如果你要對人或牛測光,最好不要拍全景;如果要拍全景,最好把人物處理成剪影,或接近剪影。我個人更喜歡剪影。</h3> <h3>反復調整位置,讓光線以最佳形式呈現在眼前。</h3> <h3>這就是挑擔的老奶奶,據她自己說她今年已92高壽!居然還挑著擔,邁著輕盈的步子在高低不平的泥地里隨心所欲地走著。</h3> <h3>當天下午去一個叫小皓的灘涂。未漲潮時灘涂有點亂,不利于拍全景。所以就拍了幾張以曬紫菜的網為背景,兩個作業的漁民為主體的片子。</h3> <h3>略微有點斜的構圖看上去更有變化,同時三角形構圖又使得畫面有穩定感。</h3> <h3>如果還覺得亂,可以換個角度,以天空為背景。</h3> <h3>準備挪窩時,看見母子模樣兩人經過,順手拍下。畫面用寬幅是因為上面有點亂而裁切了。</h3> <h3>小皓是一個自然的港灣。許多漁船停泊在此。轉移到了港灣的另一側的山上,整個bay盡收眼底。</h3> <h3>既然站在高處,面對如此浩大場面,眼睛配合大腦做起裁切工作。</h3> <h3>不同的時段,不同的角度,就會帶來不同的畫面。看著一片沙灘,三兩個弄潮人,這不是經典的"極簡主義"風格嗎?</h3> <h3>陽光下的水面波光熠熠,仿佛被撒上了無數的銀子,銀子?不是錢,就是一種金屬。</h3> <h3>觀景臺前的樹枝擋住了視線,影子落在了水面上。</h3> <h3>拿不走,干脆當前景了。</h3> <h3>從高處望下去,兩艘小船就像兩只鞋子。不禁想起一首兒歌,"草鞋是船......" 只是它們的主人在哪兒呢?</h3><h3>簡單的構圖,簡單的色彩,引人遐想。極簡主義的留白,永遠恰到好處。</h3> <h3>魚紋波光誰鑿成 二月春風似刻刀 </h3><h3>構圖不完美,只是被這雕刻般的水面吸引了。</h3> <h3>在城里是看不到太陽落山的。</h3><h3>左側觀景臺上安排一個人顯然會引發更多,更有意思的聯想......</h3> <h3>Day 3. 第三天還是五點起床。目的地:沙江圍江村饅頭山。 拍攝目標:日升饅頭山。 我已經不用腳架了。日出前拍了幾張,光影不錯。竹竿,小船。漁民開工也蠻早的,我在想,他們是不是在配合我們呀?</h3> <h3>這些景的拍攝沒啥講究,但還是有人不斷在問甲乙丙丁大師。</h3><h3>如果一定要說有啥要注意的,那就是構圖,主體的位置。再不濟,后期一下,全部到位。</h3> <h3>收光圈 拍光芒。</h3> <h3>云層還是有點層次和比較特殊的線條</h3> <h3>對焦點該在船上</h3> <h3>大伙驚呼,耶穌光!是,耶穌光,也叫丁達爾效應。即當光遇到阻礙時會產生折射。</h3> <h3>拍完日出來到半月里--一個畬族的村落,拍了一個姑娘梳妝打扮的過程,征得同意后,拍了幾張。</h3><h3>由于主體穿黑色衣服,我決定用低調的背景以突出姑娘的臉。姑娘靜靜的坐著,幫她扎頭繩的長輩的手在動著,由此產生動靜對比。</h3> <h3>開大光圈 虛掉背景</h3> <h3>采草藥 用對角線構圖。</h3> <h3>下午天氣不好 雨時停時下。吳導帶我們去了一個據說是新開發的景點。景點在南塘村,叫南灣甲骨文、圍網。有圖有真相。</h3> <h3>隨著潮漲,漫上來的水漸漸地淹沒了一條條的溝壑。沒被淹的部分凸出在外形成類似甲骨文的字符。</h3> <h3>Day 4. 北兜灘涂。 一早來到沙灘等日出。這是最失望的一個早上,太陽始終沒出來。匆匆拍了幾張打道回府。</h3> <h3>拍凌晨的海灘居然不帶腳架。</h3><h3><br /></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1.5;">我意圖低機位拍船,好讓天空做船的背景,以凸出其剪影。</span><br /></h3> <h3>要拍出后面矗立于水中的竹竿,采取了低機位盲拍,沒有翻轉屏呀。</h3> <h3>下午去了東壁岙。</h3> <h3>先來一張全景,站在橋上拍的。</h3> <h3>陽光下,水沿著被沖刷出的沙溝流淌,反射出迷人的光。取一塊好的構圖。</h3> <h3>勞作的辛苦和美。注意人的位置和姿態。</h3> <h3>不同的時段有不同角度的光線,也會造成不同的畫面色彩,相比較于上一張,本人更喜歡這張的色調。</h3> <h3>用大面積的水面做背景,必須找一個高位。我站在橋上拍了好幾張,票圈里放過另一張。</h3> <h3>這條把水面分割成兩塊的沙帶必須得斜著穿過畫面 并注意人的位置。</h3> <h3>大塊面的色彩往往會制造簡潔的畫面,以一人(人占畫面的比例要小之又?。c綴其中,形成一幅比較有視覺沖擊力的片子。</h3> <h3>Day 5. 北岐海灘拍日出</h3> <h3>大家沿欄桿一字排開,記錄了日出的過程。that's all.</h3> <h3>這張是等來的。把鏡頭拉到正好上頂太陽下抵船。遺憾的是不見成束的光線。不過這樣也有一定的舞臺效果了。</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揭阳市|
乡宁县|
东山县|
屏边|
庆阳市|
无极县|
绿春县|
城固县|
拉孜县|
肇州县|
松阳县|
光山县|
浦江县|
新营市|
安阳县|
天津市|
郴州市|
军事|
内乡县|
鸡泽县|
雷州市|
铁岭市|
吉木萨尔县|
海林市|
普安县|
乾安县|
泰宁县|
龙川县|
光山县|
通山县|
安岳县|
礼泉县|
尼勒克县|
垣曲县|
穆棱市|
潜山县|
荣昌县|
儋州市|
饶平县|
勃利县|
曲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