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立春是二十四個節氣的頭一個節氣。其含義是開始進入春天,"陽和起蟄,品物皆春",過了立春,萬物復蘇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h3> <h3>雨水時節,這時春風遍吹,冰雪融化,空氣濕潤,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們常說:"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h3> <h3>這個節氣表示"立春"以后天氣轉暖,春雷開始震響,蟄伏在泥土里的各種冬眠動物將蘇醒過來開始活動起來,所以叫驚蟄。"驚蟄沒到雷先鳴,大雨似蛟龍。"</h3> <h3>春分是春季90天的中分點,這一天南北兩半球晝夜相等,所以叫春分。這天以后太陽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晝長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開始。我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h3> <h3>清明時節氣候清爽溫暖,草木始發新枝芽,萬物開始生長,農民忙于春耕春種。從前,在清明節這一天,有些人家都在門口插上楊柳條,還到郊外踏青,祭掃墳墓,這是古老的習俗。</h3> <h3>谷雨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潤大地五谷得以生長,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諺云"谷雨前后,種瓜種豆"。</h3> <h3>立夏是夏季的開始,從此進入夏天,萬物旺盛大。習慣上把立夏當作是氣溫顯著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最重要節氣。</h3> <h3>從小滿開始,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結果、籽粒飽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滿。</h3> <h3>芒種是最適合播種有芒的谷類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過了這個時候再種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同時,"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麥、大麥等,"種"指種子。芒種即表明小麥等有芒作物成熟。</h3> <h3>夏至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從這一天起,進入炎熱季節,天地萬物在此時生長最旺盛。所以古時候又把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陽運行到最北的一日。</h3> <h3>天氣已經很熱了,但還不到最熱的時候,所以叫小暑。此時,已是初伏前后。</h3> <h3>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正值勤二伏前后,長江流域的許多地方,經常出現40℃高溫天氣。要作好防暑降溫工作。這個節氣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要注意防汛防澇。</h3> <h3>從這一天起秋天開始,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此后,氣溫由最熱逐漸下降。</h3> <h3>這時夏季火熱已經到頭了。暑氣就要散了。它是溫度下降的一個轉折點。是氣候變涼的象征,表示暑天終止。</h3> <h3>白露時節,天氣轉涼,地面水汽結露。故此稱之為白露。</h3> <h3>秋分這一天同春分一樣,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依我國舊歷的秋季論,這一天剛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稱秋分。但在天文學上規定,北半球的秋天是從秋分開始的。</h3> <h3>白露后,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到了寒露,則露水日多,且氣溫更低了。所以,有人說,寒是露之氣,先白而后寒,是氣候將逐漸轉冷的意思。而水氣則凝成白色露珠。</h3> <h3>霜降時節,天氣已冷,開始有霜凍了,所以叫霜降。</h3> <h3>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一直被我國人民熟知。冬,作為終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間操作結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來的意思。</h3> <h3>小雪時節,氣溫下降,開始降雪,但還不到大雪紛飛的時節,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后,黃河流域開始降雪;而北方,已進入封凍季節。</h3> <h3>大雪前后,黃河流域一帶漸有積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嚴冬了。</h3> <h3>冬至這一天,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我們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開始進入數九寒天。而冬至以后,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漸長了,諺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h3> <h3>小寒以后,開始進入寒冷季節。冷氣積久而寒,小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h3> <h3>大寒就是天氣寒冷到了極點的意思。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大寒正值三九剛過,四九之初。諺云:"三九四九冰上走"。</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州市|
南通市|
西华县|
宁陵县|
康平县|
屯门区|
紫阳县|
罗源县|
黄陵县|
吴江市|
城口县|
大庆市|
铜梁县|
苗栗市|
青田县|
文昌市|
玛纳斯县|
德兴市|
乃东县|
牙克石市|
梅州市|
久治县|
潞城市|
双鸭山市|
辰溪县|
周至县|
巴林左旗|
六安市|
萍乡市|
渝中区|
铁岭市|
青阳县|
交城县|
土默特右旗|
萨迦县|
石阡县|
黄龙县|
益阳市|
茂名市|
绥宁县|
汝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