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center;"><b>冷面人生</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弓</p><p class="ql-block"> 對于冷面,我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偏愛。</p><p class="ql-block"> 在外漂泊這些年,由于工作性質的關系,大餐沒少吃,美食沒少嘗,川菜、魯菜、湘菜,粵菜,羊肉泡饃、北京烤鴨等,吃得我口寡味淡。</p><p class="ql-block"> 這時候,想的最多的是家鄉的冷面。</p><p class="ql-block"> 記得我吃第一碗冷面那會兒,還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p> <p class="ql-block"> 1985年,我還在老家公干。同年3月,我有幸公差去了趟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p><p class="ql-block"> 汽車在山路上顛簸了一天之后,在一個名字頗有幾分鮮族特色的小站溫陽換乘、休息。</p><p class="ql-block"> 當時已是深夜,疲于奔命了一天,我已是人困馬乏,只想填飽肚子,早點鉆進被窩休息。</p><p class="ql-block"> 我們下榻的旅店是一個滿屋朝鮮火炕的平房,溫暖寬敞,燈光明亮。</p><p class="ql-block"> 我問主人:有什么可以吃的,越快越好,一天沒吃東西了。</p><p class="ql-block"> 主人是個矮個子朝鮮族中年女子,她操著極不流暢的普通話回答:冷面的有,有啊。</p><p class="ql-block"> 說完,她羞澀地笑了,許是為自己蹩腳的普通話。</p><p class="ql-block"> 她的眼神友好而溫順,像我二姨。</p><p class="ql-block"> 大概覺得自己的普通話說得太拗口了,所以,朝鮮族中年女子更加不好意思起來。</p><p class="ql-block"> 冷面酸酸甜甜,味道很正宗,吃起來勁道、開胃。和她的普通話相比,不知好過多少倍。</p><p class="ql-block"> 那是我第一次吃冷面。</p><p class="ql-block"> 冷面酸甜爽口,泡菜咸辣鮮香,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p> <h3><br></h3><h3> 1993年,我辭去了在當時看起來還算體面的工作,來到距延吉不到100公里的琿春市,從此走上了漫長、曲折的漂泊之路。</h3><h3> 家鄉的朋友來琿春看望我時,我會請他們吃當地的冷面。</h3><h3> 那時的冷面便宜、實惠,1元錢一小碗,2元錢一大海碗,泡菜隨便吃。</h3><h3> 冷面中有雞蛋、黃瓜絲、西紅柿、牛肉片、香油、芝麻等。</h3><h3> 面湯則是用文火慢慢熬制的牛骨湯煨制而成的,一股透鼻的鮮香。</h3><h3> 那時,吃冷面的人很多,排隊等待是常有的事,但這絲毫不影響食客吃冷面的決心和意志,排出的隊伍常常蜿蜒綿延出很長、很遠。</h3> <h3><br></h3><h3> 家鄉伊春的冷面也別具風味。<br></h3><h3> 我第一次吃家鄉的冷面,是在二糧店附近的老太太冷面館。</h3><h3> 那天,我和朋友在那家小店里剛坐下,只見服務員端出一個敦敦實實的雕花搪瓷大海碗,碗里盛著的正是我鐘愛的冷面。</h3><h3> 剎那間,我的饞蟲就被勾引得蠢蠢欲動了。</h3><h3> 只見冷面上覆蓋著細細的黃瓜絲,切成薄片的西紅柿,紅白相間的辣白菜,切得薄薄的牛肉片,湯里還半躺半臥著一只茶葉蛋,碗里碗外透著一股鮮香。</h3><h3> 沒等吃上一口,涎水就忍俊不住了。</h3> <h3><br></h3><h3> 到北京工作以后,我對當地夏天炎熱的氣候十分不適應,尤其長時間悶熱的天氣,讓人心情煩躁,我就更加惦記著吃一碗冷面,喝一碗冷面湯了。</h3><h3> 一次,去新發地農貿市場采訪,途徑北京西站,我偶然發現了朝鮮冷面的蹤影。</h3><h3> 于是,在完成采訪任務以后,我沒有回報社,而是直接去了北京西站,去品嘗那里的朝鮮冷面。</h3><h3> 結果,讓我大失所望。</h3> <h3><br></h3><h3> 后來,在一次網聊時,一位家鄉的朋友得知我有此愛好,特意給我郵寄來一大包冷面,足有二十多斤。</h3><h3> 送郵件的北京小伙好奇地問我:“包里全是冷面?”</h3><h3> “對,全是冷面。”我微笑著點點頭。</h3><h3> “好家伙,開冷面館呀?這么大一包,得吃到猴年馬月去呀?”</h3> <h3><br></h3><h3> 老鄧,河北保定人,平日喜好舞文弄墨,偶爾還涂上幾筆丹青。</h3><h3> 這位雅士在吃上講究得很,什么季節吃什么東西,到哪里去吃,都有一定的規矩。比如,烤鴨只吃全聚德的,餃子只吃老邊店的,白酒只喝二鍋頭的。</h3><h3> 得知老鄧也喜歡吃冷面,我當即就把家鄉朋友寄來的冷面分一些給他,老鄧如獲至寶般樂顛顛拎回家去了。</h3> <h3><br></h3><h3> 第二天,老鄧特意備了一桌酒菜把我請到家里。老鄧說,來北京十來年了,這是第一次請人到家里做客。</h3><h3> “你知道為什么把你請到家里吃飯嗎?”老鄧問。</h3><h3> 接著,老鄧自己給出了答案。</h3><h3> “因為你懂得人情事故,值得我交往。”</h3><h3> “人和人之間是需要用心交往的,如果太冷漠了,會讓人產生戒備之心。”老鄧感慨不已。</h3><h3> 我想,老鄧這人做事未免太事故了,還是順其自然的好。做事若總是有意為之,按照目的來,難免違背人的本性。</h3> <h3><br></h3><h3> 我就這樣和自己執拗過。</h3><h3> 我曾經拼了命的想做另一個不一樣的自己,但是在遭受了千般罪、萬般苦之后,在我期待能脫胎換骨發生改變的時候,卻意外地發現,我想要丟棄的東西正是我在苦苦尋找的東西。 </h3><h3> 它就在我身邊,已經深入我的骨髓,我的血液,和我的生命緊緊聯系在一起。</h3> <h3><br></h3><h3> 我喜歡吃冷面,喜歡慢慢的咀嚼,細細的品味。</h3><h3> 在細細慢慢地咀嚼時,我忽然發現,我愛上這筋筋道道的東西了。</h3><h3> 有段相聲說過,生活該像碗雞蛋湯,冷冷清清,平平淡淡。</h3><h3> 我倒覺得,生活更像冷面。</h3><h3> 不是嗎?</h3><h3> 你看它酸中帶著甜,甜中透著辣,辣中又裹著香。</h3><h3> 這,不就是人生的況味嗎!</h3><div><br></div><h3> 2017年2月26日初稿于北京房山</h3><h3> 2018年7月12日晨修改于秦皇島山海關建軍處</h3> <h3><br></h3><div> 想讀到作者更多的原創作品嗎?</div><div> 請點擊最下方“志忠原創坊”。</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省|
旺苍县|
泸定县|
英山县|
柞水县|
方正县|
慈利县|
龙岩市|
灵台县|
南昌县|
比如县|
东宁县|
贺州市|
道真|
手机|
梅州市|
元谋县|
佛山市|
凯里市|
信阳市|
阜平县|
兴业县|
西昌市|
徐水县|
修武县|
凭祥市|
巩义市|
建德市|
龙江县|
富蕴县|
汝城县|
蕲春县|
渭源县|
华池县|
渝北区|
娱乐|
防城港市|
永德县|
山东省|
右玉县|
察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