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雁蕩山脈的南支,爬行至永嘉境內(nèi),受浪濤拍岸的甌江阻攔,形似青牛,牛頭隆起,當?shù)厮追Q烏牛纂。由于它位于永嘉之東,文化內(nèi)涵深厚,很像道教勝地蒙山,所以又名東蒙山。</h3><h3> 東蒙山海拔476米,臺階3116級,擁有大量的松、櫟、檜、楓等樹木,植被豐富,環(huán)境優(yōu)良,是溫州地區(qū)的一個森林公園,非常適宜游人徒步健身和戶外觀光。</h3><h3> 山口矗立一座造型精致,格調(diào)高雅的“東蒙山三天門”石牌坊,上有清代太仆寺卿孫衣言撰寫的楹聯(lián):“嶺行干步神仙府;門上三天羽士家。”</h3><h3> 邁進之后,路邊烏石天成,凹凸有致,肌理粗獷,宛若一只溫馴的烏牛,從淙淙溪流游上岸來,側(cè)身臥息。石面所刻“烏牛纂”3個篆文,字體純正,風格古樸。</h3><h3> 沿花崗巖磴道拾級而上,翠木蔥蘢,暗香浮動,與“天然畫屏”等摩崖文化,相互輝映,相得益彰。過了“土地巖”,抬頭仰望,但見“雄獅嘯天峰”昂首天外,威鎮(zhèn)山谷。</h3><h3> 繼續(xù)前往,便是東蒙山第一洞天的“餐霞古洞”。此洞高3米,深5米,寬4米,陰雨天既能噴霧又能藏霧,神秘玄幻;晴朗天則清幽恬靜,舒暢爽快。可以想象,幾百年前的一個日子,徐霞客背負行囊,艱難攀援,抵達天然道觀時,道眾正好用過晚餐,旅行家不好意思麻煩他們,遂謊稱自己剛剛吃過干糧,然后宿夜石洞。時值洞外紅霞漫天,腹中饑腸轆轆,于是,徐霞客自嘲該洞為"餐霞洞",意思以霞為餐。</h3><h3> 旁邊的第二洞天“天然道觀”,屬道教全真龍門派祖庭。舊址門聯(lián)云:“海外常呼龍送雨;云中時下客乘鸞。”步入院內(nèi),平躺巨石,所鐫“虎踞巖” 三個行草大字,系天臺山桐柏宮方丈聞樸道人手筆。石邊臘梅盛開,素花滿枝,芳馨淡淡。通過之后,峰回路轉(zhuǎn),妙趣橫生,迎面出現(xiàn)一個石塊壘砌的“龍蟠洞”。</h3><h3> 穿過此洞,則為北宋名士林靈素修煉之所。祖師殿寬敞明亮,富麗堂皇;而周圍大樹參天,修竹繁茂,流泉琤琮,幡旗獵獵。殿前巖石突兀,相傳東晉著名道學家葛洪,曾在此施法煉丹,迄今一千多年歷史。</h3><h3> 位于其下的慈航殿,亦華屋軒窗,彩繪雕梁,斗拱飛檐,頗有佛家氣象。新造建筑,均為黛頂紅墻,風角、屏門、地面分別嵌有太極八卦圖案,規(guī)整劃一。道觀所靠奇峻山體,西有鼓巖,東有鐘石,恰同觀堂左鼓右鐘的供設,甚是奇妙。此外,還有小丹臺、青牛塢、透天洞、白布水、獅涎池及鯉魚壟等多處名勝古跡。</h3><h3> 跨上東側(cè)的“百步嶺”,即是第三洞天“小方巖”。陡峭的絕崖,錯落有致地點綴七個石洞,因此也叫 “七星洞”。其中“胡公洞”最大,內(nèi)塑赤面長須、神態(tài)威嚴的胡公大帝像。據(jù)《宋史》載,胡公名則,字子正,永康人,果敢有才,曾任溫州知府,北宋兵部侍郎。他為官四十余載,力仁政,寬刑獄,減賦稅,除弊端,深受百姓愛戴。</h3><h3> 其次為長生洞,洞口塑有青牛一頭,寓意“青牛西去,紫氣東來。” 入此洞憑欄觀景,足下百仞絕壁,叫人心悸目眩,收入眼底的竟有永嘉、龍灣、洞頭、鹿城、樂清等5個地方的部分自然風光。</h3><h3> 七星洞上去,為一險峰,峰上南蘭亭,造型別致,玲瓏剔透。倚欄遠眺,甌江煙波浩淼,千帆競渡;兩岸綠野平疇,田園秀美,實乃人間勝景。要是從羊腸小道賡續(xù)而上,就是烏牛尖;倘若再向西翻山越嶺,還可攀上據(jù)說南宋狀元王十朋的讀書處——勝美尖。</h3><h3> 逗留之際,天象驟變,一時云霧繚繞,山色空蒙,盡顯仙境之意趣。我喜出望外,隨手采擷幾朵白云、收受幾縷山嵐,懷著如愿以償?shù)男那椋愣怠?l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以上圖片均為手機拍攝</font></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洱源县|
高唐县|
徐汇区|
宜兰市|
昌吉市|
成武县|
永靖县|
文水县|
鄢陵县|
大渡口区|
鄂托克前旗|
固阳县|
平南县|
婺源县|
怀安县|
承德市|
北海市|
昌乐县|
六枝特区|
清镇市|
庆云县|
沙田区|
垦利县|
塘沽区|
武清区|
航空|
华亭县|
屏东县|
吉林省|
扎鲁特旗|
东乡族自治县|
明溪县|
南投县|
八宿县|
通江县|
哈尔滨市|
三原县|
仙游县|
马尔康县|
双桥区|
云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