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索維拉出發,驅車387公里自駕前往瓦爾扎扎特為進軍撒哈拉沙漠做準備,途中游覽著名的電影外景地艾本哈度村。</b></h3> <h3><b>艾本哈度村是保存完好的柏柏爾人的干打壘城堡,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權利的游戲》《角斗士》《蝎子王》《埃及艷后》無數重要的電影的外景地。</b></h3> <h3><b>瓦爾扎扎特稍作修整繼續向撒哈拉沙漠挺進。今天的行程仍然比較辛苦,早上九點出發,傍晚時分才到達沙漠小鎮梅爾祖卡。不過路上的風景像極了西部大片,也就不覺得太累了。</b></h3> <h3><b>越來越靠近撒哈拉……</b></h3> <h3><b>遠方的駝隊……</b></h3> <h3><b>夕陽。</b></h3> <h3><b>夜幕降臨,入住沙漠邊緣小鎮梅爾祖卡的小酒店,有沒一點新龍門客棧的感覺?可惜沒有風情萬種的風二娘……??????</b></h3> <h3><b>經過兩天的長途奔波,一到酒店疲憊不堪很快就睡著了。第二天自然醒時已是艷陽高照,邁出房門被眼前所見震撼到了……</b></h3> <h3><b>有多遠,走多遠,把足跡連成生命線。</b></h3> <h3><b>喜歡在路上的感覺,因為那是一個新的自己。</b></h3> <h3><b>或走或停,心隨花開。</b></h3> <h3><b>下午隨著大部隊一起騎駱駝正式挺進撒哈拉沙漠,猜猜哪個是我??????</b></h3> <h3><b>撒哈拉沙漠(Sahara Desert)是全球陽光最充足的地方,也是世界上最大和自然條件最為嚴酷的沙漠,摩洛哥境內部分屬于北撒哈拉。</b></h3> <h3><b>跟去年巴西的千湖沙漠相比較,這次的撒哈拉少了震撼,可能是因為我們只是在沙漠邊緣的緣故吧……可作為全世界最有故事的沙漠,金黃色絲緞般的細沙卻多了份柔美。我們到達時已是黃昏,夕陽下的沙漠美不勝收。</b></h3> <h3><b>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撒哈拉的故事》。</b></h3> <h3><b>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動人的,任他是誰——三毛。</b></h3> <h3><b>這次領隊給我們安排的沙漠住宿是當地豪華級別的帳篷,我們到達時伙計已經把篝火點心都準備好歡迎我們到來了。</b></h3> <h3><b>每個帳篷可住3~4個人,含伙食人均50歐,最酷的是沙漠里頭居然有衛生間還有熱水可以淋浴呢??</b></h3> <h3><b>有多久沒見到星河了?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可聽得清仰望的人心里的孤獨和嘆息?</b></h3> <h3><b>伙伴們大清早的熱情感染了我,有生第一次為了看日出而早起。。。</b></h3> <h3><b>喜歡在旅途中遇見的你們,讓我感受到世界的美好。</b></h3> <h3><b>愿時光放緩,愿故人不散……</b></h3> <h3><b>沙漠日出。</b></h3> <h3><b>那個最逗比的就是領隊大人可可??????</b></h3> <h3><b>清晨的撒哈拉,淡妝素抹。</b></h3> <h3><b>每個人心里都有一片撒哈拉,都住著一個向往自由的三毛。再會了,我的撒哈拉。</b></h3> <h3><b>清早離開撒哈拉,再次驅車470公里前往非斯古城(Fez),途中經過雪山和伊芙蘭小鎮。</b></h3> <h3><b>當晚九點多才得以入住菲斯古城特色公寓,花園式的庭院,可開關式屋頂,超大臥室。發現摩洛哥古城的公寓有個特點是外觀上看很不起眼,可進門后卻是別有洞天,surprise and perfect。</b></h3> <h3><b>我的屋子外頭和里頭,有木有很有feel???????</b></h3> <h3><b>豐盛的一塌糊涂的早餐,主食還有雞蛋、三種以上不同的烙餅沒上,飲料有牛奶咖啡橙汁酸奶薄荷茶等,隊里老革命汪哥說出門從未吃過這么好的早餐??</b></h3> <h3><b>第二天開始菲斯古城掃街行動。菲斯是摩洛哥目前第三大城市,古城是世界上現存最大規模的典型的中世紀風格的城市之一。進入古城要穿過巴卜布杰羅德城門(Bab Bou Jeloud Gate),城門的一面貼有菲斯藍瓷磚,另一面貼有伊斯蘭綠瓷磚,號稱“非洲之門”。</b></h3> <h3><b>古城有9000多條巷子,由于小巷非常狹窄,不能通車,一般都是用驢來做交通工具的。在這個現存最大的伊斯蘭古城,狹窄曲折的小巷、擠滿商鋪的集市、清真寺的祈禱聲、刺人的皮革廠氣味,對視覺、聽覺、和味覺都是一次極大的挑戰。</b></h3> <h3><b>逃離擁擠不堪的商業街,總算來到一個安靜的巷子里。</b></h3> <h3><b>一家著名的旅行雜志曾將這里評為全球最浪漫的10大城市之一,是因為到這都會迷路的原因嗎???</b></h3> <h3><b>可可一貫的風格,到一個地方一定要把當地最有特色的美食介紹給大家,有時是犄角旮旯的小吃店,有時是高大上的裝逼圣地。這次是后者,我比較喜歡的調調??????</b></h3> <h3><b>這家餐館在摩洛哥三千多家餐廳中排名第二,可以在邊吃飯邊俯瞰菲斯全城。</b></h3> <h3><b>沉醉在這美麗的夜色中,為了配合逼格這么高的餐廳,我給自己點了一個名為“blood mary”的雞尾酒想裝一下,結果上來一杯血紅的飲料和一只番茄醬,超級難喝,百度一下原來就是一杯加了酒的番茄汁??????……求餃子一盤,好歹可以沾醬??????。</b></h3> <h3><b>登高遠眺古城日出后即將離開菲斯。這是個有爭議的地方,古老的歷史和過度的商業化交織在一起讓人又愛又恨,也許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吧……</b></h3> <h3><b>離開菲斯前往舍夫沙萬途中,美哭了……夢想中公路自駕的美景就應該是這樣的,我的視線從未離開過車窗外。</b></h3> <h3><b>旅行在路上,風景在心中。</b></h3> <h3><b>自由自在地</b><b>去體驗一個地方、</b><b>一段故事,留下一片歡笑。</b></h3> <h3><b>我在舍夫沙萬的客廳,廚房和臥室,濃濃的地中海風格??????</b></h3> <h3><b>舍夫沙萬(Chefchaouen)是摩洛哥西北部的一座山城,城鎮內大多數民宅門口、階梯和墻壁都被涂繪成燦爛的藍色,極具吸引力,與山間清爽的空氣一起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b></h3> <h3><b>舍夫沙萬的居民們認為,藍色代表天空與天堂,于是幾百年來,他們習慣將自己的小鎮刷上藍色,生活在這里,就像在天空漫步。</b></h3><div><br></div> <h3><b>不同于希臘圣托里尼的藍白相間,在舍夫沙萬,藍色肆無忌憚鋪天蓋地。墻上是電表箱。</b></h3> <h3><b>小城最迷人的地方是適度的商業化和原生態并存,城里還居住著許多當地人,并沒有因為旅游業的興起而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當然,假以時日就不好說了。</b></h3> <h3><b>淺藍、深藍、粉藍,你能在這里找到世間一切的藍。</b></h3> <h3><b>有些喜歡,就像麥田里曾經降臨過的風,只有當事人明了,而這個世界假裝沒有發生過……《擺渡人》。</b></h3> <h3><b>被拍成大長腿了,慚愧??</b></h3> <h3><b>時間會一直向前走,沒有盡頭,只有路口……</b></h3><div><b>《擺渡人》</b></div> <h3><b>越夜越美麗的夢幻之城。</b></h3> <h3><b>最后一站是卡薩布蘭卡,途經涂鴉小鎮艾西拉,個人感覺有點名不符實,涂鴉實在太小兒科了,飄過。</b></h3> <h3><b>一座城因為一部電影而聞名遐邇。《卡薩布蘭卡》是好萊塢黃金時代的代表作品之一,該片被美國電影協會評為百大愛情電影之首。影片以1941年卡薩布蘭卡城為舞臺,講述了亂世背景下一段身不由己、感人至深的三角愛情故事。</b></h3> <h3><b>這是卡薩布蘭卡著名的哈桑二世清真寺,沒有到寺內參觀,獨自在一望無際的廣場上閑逛,呼吸著清新的空氣,雖然有一絲的寒意,可是心情異常的雀躍……喜歡這種開闊的感覺,那瞬間好像一切都拋在了腦后。</b></h3> <h3><b>“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城市,城市中有那么多的酒館,而她卻偏偏走進我的……”沒有去Rick的酒館,找了個咖啡館發了會兒呆。</b></h3> <h3><b>在即將結束行程之際對這次旅行做個總結,如果要評分的話,我給它評90分,5分是我希望隊伍再精致些,另外5分是因為途中聽到國內親愛的朋友受的苦難影響心情了。感謝可可、amier的辛勤付出讓我這個懶人有了一次次不需要跟團到處奔波的美好旅程。</b></h3> <h3><b>我去旅行,是因為我決定了要去,并不是因為對風景的興趣——加西亞·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無論是一個人的獨自旅行,還是和一群人的結伴而行,都不要忘記了自己為什么而出發。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繼續腳步不停,走在圓滿的路上。</b></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交市|
静宁县|
安塞县|
普定县|
安吉县|
定日县|
武夷山市|
安西县|
深州市|
齐河县|
宾川县|
吴忠市|
白沙|
鄂托克前旗|
镇雄县|
阜康市|
勃利县|
上犹县|
西华县|
武汉市|
湖北省|
福泉市|
通江县|
台江县|
汕头市|
东源县|
宁明县|
驻马店市|
绥宁县|
林州市|
永新县|
阳高县|
林芝县|
方城县|
铜陵市|
隆尧县|
酒泉市|
南昌市|
呼图壁县|
新丰县|
曲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