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祖國的南海洋面上,有一個美麗和璀璨的明珠——西沙群島,這里是先輩們世世代代經營和捕獲漁業資源的領土。島礁錯落的永樂環礁,在幾十年前曾被南越當局所侵占,中國的漁民被驅離,界碑被推倒。1974年1月中下旬,中國人民解放軍用小噸位的炮艇,擊沉了南越千噸級的護衛艦,一舉奪回了金銀島和甘泉島,永樂群島終于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h3><h3> 2017年的1月29日,我們從三亞的鳳凰島郵輪碼頭,乘坐“南海之夢”郵輪駛向永樂群島,開始了“擁抱南海,結緣西沙”的旅游。</h3><h3> 我的年齡已經到了南海旅游的上限,今年不來就沒有機會了。</h3> <h3> 我們乘坐的“南海之夢”郵船,原是大連與煙臺之間的滾裝客貨輪,現轉為三亞至西沙航線的郵輪。該船排水量有兩萬多噸,航速13節,可載四百多名旅客。比較遺憾的是三至五層是滾裝汽車的艙位,現在閑置,浪費了船體的空間。</h3> <h3> 該船由廣州造船廠制造,經過局部改造和裝修,客艙還是很現代化的,衛生和洗浴設施完備。艙室有兩人和四人的房間,具備獨立的衛生間。其余的就是六人房間,雖有洗漱設備,但要使用公共衛生間。</h3><h3> 船上有總服務臺和問詢處,也有超市、電影放映室、健身器材以及ⅤIP餐廳和茶室。在九層甲板,放置了許多躺椅,十層頂部甲板,有一個帶頂蓬的小型舞臺。</h3> <h3> 總服務臺。</h3> <h3> 健身休閑大廳。</h3> <h3> 內側艙室。</h3> <h3> 雙人間。</h3> <h3> 六人房間。</h3> <h3> 超市。</h3> <h3> 電影放映室。</h3> <h3> 游客以24人為一組,以便于在旅游助理的協助下統一行動。由于我組的助理綽號叫“木瓜”,因此,我們第十組也稱“木瓜組”。</h3><h3> 出發前“木瓜組”全體合影。</h3> <h3> “木瓜”助理。</h3> <h3> “木瓜組”全部登船。</h3> <h3> 下午5時整,“南海之夢”郵船駛離鳳凰島碼頭,向遼闊的南海進發了。</h3> <h3> 夕陽西下,旅客們都登上了第十層甲板,在時間達到了18:50之刻,我們立即按下快門,留下了有意義的托日照片。</h3> <h3> 晚餐需要分組分時進行,“木瓜組”在19:00開始自助挑選食物,從盤中的品種來看,還是非常豐富的。<br /></h3><h3> </h3> <h3> 餐廳很大,可以百余人同時進餐呢!</h3> <h3> 早晨日出時,天水之間云層太厚,未能拍到日出海面的美景,只看到了霞光四射的云層。</h3> <h3> 30日上午去登“鴨公島”,由于郵輪吃水達到6米多深,因此,需要用“沖鋒舟”來接駁。</h3> <h3> 我們所在的永樂環礁,是由多個礁盤組成,現在只開放了“鴨公島”、“全富島”和“銀嶼島”,三島相距很近,在環礁的北部偏東處。</h3><h3> </h3> <h3> “南海之夢”郵船的滾裝汽車艙,其尾部的行車艙門,正好可以成為“沖鋒舟”的接駁碼頭,我們從這里改乘“沖鋒舟”。</h3><h3> 我們12人為一批,首先穿好救生衣,再同乘一艘“沖鋒舟”越海去登島。</h3> <h3> 郵船停泊處距離“鴨公島” 約3海里,“沖鋒舟”的速度近20節,需要行駛一段時間。遠眺海面似乎是風平浪輕,但對于破浪前行的“沖鋒舟”來講,浪峰浪谷就顯得很大了,“沖鋒舟”彈起又落下,激起了巨大的波濤,引起了大家不斷地驚叫,真是夠刺激的了。</h3> <h3> “鴨公島”只有零點零幾平方公里,島上沒有淡水,全靠從大陸運過來或海水淡化。島上有一臺柴油發電機和油庫,以保證最低的生活用電。島上住有十幾戶從瓊海過來的漁民,房子是簡易的木制拼板房。隨著旅游業的發展,這些漁民除了打漁之外,還兼作接待工作,有了另外的一種收入。</h3><h3> 我們是大年初三過來登島,大多數漁民都回家過年了,留下的幾戶人家,主要是向我們兜售珊蝴制品和提供一些魚類和貝類的食品。</h3> <h3> 簡陋的房間。</h3> <h3> 售賣記念品。</h3> <h3> 在島上進行了升國旗的儀式,并需要現役或退役軍人來掌旗,我被理所當然地選中了。因此,游客中的一位“新華社記者”拉住了我,要我談一談西沙之旅的感受,我表示對習主席鞏固南海主權的舉措堅決擁護,得到了游客們的積極響應!</h3> <h3> “木瓜組”全部登上“鴨公島”。</h3> <h3> 我們宣示主權。</h3> <h3> “鴨公島”的外側還有兩個礁盤,其受到外海潮汐風浪的沖擊較小,島上鋪滿的珊瑚尸體骨骼是較大較粗的,還沒有完全沙化,為此,在這個島上是不能光著腳行走的,還必須穿上結實柔軟的沙灘鞋。</h3><h3> 在這里,大家都要同步高喊一聲:“魅力西沙,我來啦!”</h3> <h3> 水下生長著活珊瑚和許多水生物。</h3> <h3> 島礁四周的礁盤上,還有活珊瑚和多種水下生物,向遠海望去,海水的顏色由淺綠色再轉變成深藍色,岸邊的海水清沏見底,令人心曠神怡。</h3> <h3> 我們除了登島旅游,還兼做清理垃圾的義務環保工作。</h3> <h3> 從島上的方向標可知,這里距離金銀島和甘泉島還有二十五、十七海里。</h3> <h3> 這里還流傳著一個凄慘的歷史故事。在早期的一位登島漁民,他曾與一只小狗相依為命地生話在這里。在一次漁民出海捕魚時遇到了風浪,數周以后才得以返回,但是,島上的小狗趐望主人歸來,不吃不喝卻餓死了。孤獨的漁民傷心欲絕,將小狗埋葬并立碑記念。</h3> <h3> 在返回母船吃過午飯后,下午我們依然是乘“沖鋒舟”去了另一個瀕臨外海的“全富島”。</h3><h3> 或許是受到了外海風浪的沖擊,島上的珊瑚的骨骼已經全部沙化了,走在上面與走在沙灘上并無區別。由于珊瑚的骨骼是白色的,故“全富島”是一個白色的珊瑚島。</h3> <h3> 這里也是科研基地。</h3> <h3> 我們是“南海之夢”郵船開通以來的第五批登島游客,為此,旅游組織方準備了條幅,供大家簽字留念。</h3> <h3> “木瓜組”勝利登上了“全富島”。</h3> <h3> 礁盤中的海水清沏,水中生活著活珊瑚、海膽及多種魚類,個別地方還生活著紅珊瑚。因為“深潛”和“藍洞艇潛”的旅游項目都被暫時叫停,否則來到海底看一看,一定是令人賞心悅目的。</h3> <h3> 因為珊瑚喜歡沿著面對大海側的島礁上生長,所以“全富島”也有一個很大的瀉湖。</h3> <h3> 在“全富島”的外海一側,由于不斷受到潮汐的沖擊,礁盤陡峻,從海水的顏色也能看得出來。</h3> <h3> 一對西安來的新婚小夫妻,還專門帶了婚紗,到這里來進行浪漫補缺!</h3> <h3> 沙灘上留下了我們的足跡!</h3> <h3> 藍天碧水,浪遏飛舟。</h3> <h3> 31日上午我們再次登上“鴨公島”,許多游客在這里釣魚和游泳。</h3> <h3> 中午我們還是在母船上吃午飯,下午,我們來到了最外側的一個島礁——銀嶼島。這個島礁的礁盤巨大而且四周海水很淺,以至“沖鋒舟”行駛到這里時,除了減速之外,還要將發動機抬起一個角度,耽心會打壞了螺旋槳。</h3> <h3> 這里的礁盤很淺,“沖鋒舟”無法靠岸,大家只好涉水上島。</h3> <h3> 這個島礁除了復蓋了一層珊瑚細砂之外,還有一片礁石區。這里正在搞實體建筑,從大陸運來了水泥和沙石。</h3> <h3> 由于珊瑚礁的礁盤很大,島邊的海水顏色分層明顯,從清沏到淺綠,再從淺綠到淺藍,最后是深藍色,反映出的是海水的深淺。</h3> <h3> 游客們在沙灘上盡情地跳躍、歡樂!</h3> <h3> 天氣轉陰,海上刮起了東南風,遠遠望去,天際處似乎在下著雨。此時,海面上波濤洶涌,工作人員說浪高足有1.5米,我們必須盡快地回船了。</h3> <h3> 晚上,郵船上舉行了文誤晚會,旅游助理和演員們表演了精采的節目。恰巧旅行團中有一支對海島駐軍進行慰問演出的藝術小分隊,她們也登臺進行了表演,專業水準極高。</h3><h3> 在電影放映室,正好在放老片子——“南海風云”,反映的就是當年中國海軍與南越海軍在永樂群島的海戰,以及收復被占海島的故事。</h3> <h3> 郵船上的炊事員,還為四位在旅游期間過生日的游客,送上了祝賀的面條和合包蛋,大家共同高唱“生日歌”。</h3> <h3> 在郵船返程的夜里,南海刮起了大風,還下起了中雨,碩大的郵輪在風浪中前后左右地搖擺,人們行走起來都尤如醉漢一樣,以至早晨開飯時竟有一半的旅客沒有到場。</h3><h3> 2月1日的上午九點二十分,“南海之夢”號郵船停泊在了三亞鳳凰島的游船碼頭上。</h3> <h3> 游客們與船上的工作人員依依告別。</h3><h3> 這次南海之旅,我們運氣很好,全部登上了開放的三個島礁。今年伊始,在春節前的幾個航程上,都因為風浪而取消了一個外島的登島活動。</h3> <h3> 旅游公司還留下了QQ號,以便于向我們傳送他們拍攝的諸多照片,以供我們下載。</h3> <h3> 旅游助理們辛苦了,下次再見!</h3> <h1> 謝謝觀看!</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健康|
江孜县|
从化市|
通江县|
肥西县|
乌拉特中旗|
万源市|
林州市|
美姑县|
门头沟区|
建阳市|
澄江县|
凌海市|
巴彦县|
北流市|
陆良县|
宜良县|
电白县|
正宁县|
雅江县|
谢通门县|
长泰县|
天祝|
即墨市|
贡嘎县|
嘉鱼县|
依安县|
邵武市|
太保市|
遂川县|
天柱县|
梨树县|
会东县|
维西|
安溪县|
金秀|
武功县|
游戏|
如东县|
铜鼓县|
正蓝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