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緣分讓我們相聚,時光讓我們懷念。在那片叫做城西湖的土地上,曾經有一群熱血青年,他們用青春書寫了一段不朽的傳奇。那些關于相遇、友情和奮斗的故事,至今仍在人們心中回蕩。</p> <p class="ql-block">1969年,來自全國28所大學的3000名大學生響應號召,來到城西湖軍墾農場鍛煉。他們被編入十個學生連,開始了艱苦而有意義的生活。在這里,他們挖溝排水、植樹造林、收麥打場,與自然災害作斗爭,用汗水澆灌著這片土地。</p> <p class="ql-block">那些穿著軍裝的身影,永遠定格在了歷史的鏡頭中。他們站在籃球架下,面帶微笑,目光堅定。這是屬于他們的青春歲月,也是城西湖農場最珍貴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為了支持城西湖農場的建設,南京軍區組建了陸軍第七十三師。1969年10月27日,中央軍委下達命令,在南京白水橋組建這支英勇的部隊。他們肩負著保衛祖國和支援地方建設的雙重使命,成為了城西湖農場堅強的后盾。</p> <p class="ql-block">歲月如歌,時光荏苒。1969年12月1日,陸軍第178師奉命從城西湖調防江蘇。12月5日,他們抵達了“人間天堂”蘇州,開始擔負新的機動作戰任務。而那些曾經并肩作戰的戰友,也在離別之際留下了深深的眷戀。</p> <p class="ql-block">在這片熱土上,涌現出了許多優秀的將領。原總參謀長陳炳德上將、趙克石上將等都曾在城西湖留下足跡。他們的故事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為祖國的繁榮富強不懈奮斗。</p> <p class="ql-block">那是一個難忘的夜晚,部隊接到緊急撤離命令。面對洶涌的洪水,戰士們互相扶持,沒有一個人掉隊。經過整整十個小時的艱難跋涉,他們終于在第二天早上十點鐘安全抵達目的地。當地百姓像迎接凱旋的勇士一樣歡迎他們,那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畫面,至今仍讓人銘記于心。</p> <p class="ql-block">九月的城西湖,秋風送爽。石油學院革委會成立的同一天,由沈海仙連長率領的北京學生踏上了前往農場的列車。他們帶著滿腔熱血,準備在這片土地上揮灑青春。</p> <p class="ql-block">初到霍邱,迎接他們的不僅是連綿的秋雨,還有簡陋的生活條件。然而,這些都沒有阻擋住他們的腳步。在十月底,學三連率先向湖里進發,開始了他們的墾荒之旅。泥巴房、土墻稻草頂,成為了他們臨時的家園。</p> <p class="ql-block">天晴了,太陽露出了笑臉。連隊組織大家去城西湖觀察,只見幾十臺抽水機沿湖擺開,機器的轟鳴聲此起彼伏。這是人與自然抗爭的壯麗畫卷,也是城西湖農場發展的希望所在。</p> <p class="ql-block">平整路面、挖坑植樹、挖排水溝,初出校門的學生們干勁十足。他們光著腳踩在水中,將鐵鍬鏟好的泥放到半米高的墻上晾曬。當一顆顆樹苗被填入坑中時,那是一種對未來的期待和承諾。</p> <p class="ql-block">高臺子的生活雖然艱苦,但卻充滿樂趣。養豬種菜,自給自足,戰士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著幸福的生活。“五排長”把豬養得肥肥壯壯,連里的菜園里也種滿了各種蔬菜。這片土地不僅養育了他們,也見證了他們的成長。</p> <p class="ql-block">思念如潮水般涌來,那些曾經并肩作戰的戰友們,何時才能再次相會?五三四團二營老七連連長陳大富,以及無數個像他一樣的戰士,他們的身影永遠留在了城西湖的記憶中。</p> <p class="ql-block">陸軍第六十軍一七八師五三四團,從城西湖到蘇州,從6548部隊到6761、6453部隊,無論身在何處,他們的心始終牽掛著那片曾經奮斗過的土地。致所有曾在安徽霍邱城西湖奮戰過的大學生和戰友們,你們的青春歲月,將永遠閃耀在歷史的長河中。</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谷县|
焦作市|
太和县|
神木县|
伽师县|
胶南市|
锡林浩特市|
夏邑县|
伊宁县|
景谷|
满洲里市|
仙游县|
东阿县|
华安县|
石城县|
池州市|
庐江县|
山阴县|
东乌珠穆沁旗|
南阳市|
确山县|
周口市|
郴州市|
梅州市|
彭泽县|
肇州县|
襄垣县|
桓仁|
丁青县|
乡城县|
嘉鱼县|
奉新县|
双鸭山市|
西和县|
梨树县|
马边|
遂溪县|
萍乡市|
临西县|
平武县|
陈巴尔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