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7-01-12 寶藏雜志 中衛市民間文化藝術家協會</h3> <h3> 7月中旬,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在文化部官網上向社會公示,賞石藝術名列其中。</h3> <h3> 然而,很多人包括現在所謂的非遺保護辦公室對于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賞石藝術申遺有何作用等不甚了解。應大家要求,我們特別開設了"非遺大講堂"板塊,為大家答疑解惑。</h3> <h3>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h3><h3>"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是與"物質文化遺產"相比較、相對應而提出了來的,二者同屬文化遺產,區別在于"有形"和"無形"。物質文化遺產關注的主要是有形的、物質形態的事物,包括文物、建筑群、遺址;非物質文化遺產關注的主要是精神、技藝等無形的、非物質形態的因素。</h3> <h3>問:觀賞石是天然形成的,其形態表現為物質,為何要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不申報物質文化遺產?<br /></h3><h3>答:首先要理解清楚,申遺的項目不是觀賞石這一物體,而是賞石藝術這一文化形態。賞石藝術歷史悠久,以各時代的石譜傳承為主線,時至今日,仍有較為清晰的傳承脈絡。賞石藝術具有歷史文化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社會價值,體現了人類的精神活動,屬于非遺的范疇。</h3> <h3>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什么特征?<br /></h3><h3>無形性,指非遺的存在是變動的、抽象的,依賴于人的觀念、精神而存在。這是非遺的本質特征。</h3><h3>"活態"性,非遺是一種"活態"文化,通過人的活動展現出來,傳達給受眾。非遺的活態性還體現在傳承、傳播過程中的變異、創新。"活態"性是非遺的本然形態,是其重要特性。</h3> <h3> 傳承性,指非遺具有被人類以集體、群體或個體方式一代接一代享用、繼承或發展的性質。非遺傳承的不僅是精湛的技藝和藝術,而且是蘊藏其中的內涵和文化精神。</h3> <h3> 此外還有獨特性、多元性、民族性、地域性,這些都易于理解,此不贅述。</h3> <h3>賞石藝術符合非遺的以上特征。<br /></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化县|
尼玛县|
东源县|
墨竹工卡县|
石首市|
禄丰县|
苏尼特右旗|
衡阳市|
温宿县|
北辰区|
宁海县|
台南市|
清河县|
淳安县|
瑞安市|
甘南县|
宿迁市|
蒙城县|
芦溪县|
会昌县|
屯留县|
公主岭市|
天台县|
霍州市|
朝阳市|
东乌珠穆沁旗|
青岛市|
南宫市|
阿坝|
云林县|
尼勒克县|
嘉义县|
儋州市|
通化县|
安庆市|
修文县|
黎城县|
博客|
三亚市|
南京市|
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