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哲學是智慧的碰撞。莊子這種具有大智慧的人無疑具有很高的哲學境界。莊子的“道”,就是尊重自然、回歸自然,尊重萬物眾生平等。在與自然和諧相處中,才能其樂融融,感覺天人合一的和諧。</h3><div> </div><div>莊子把自己崇高的哲學境界融入到人生觀中。莊子養生之道表現在生活態度上,他順應自然,追求絕對的自由。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以喜悅之身,養喜悅之神。有所敬畏,是做人基本的道義準則。所謂快樂,不是財富多而是欲望少。做人,人品為先,才能為次;做事,明理為先,勤奮為次。人生要學會平和心,喜樂心,慈悲心。</div> <h3>如果把孔子稱為圣人,那么就該把莊子稱為神人。他的神體現在,莊子把自己融入到自然中去,仿佛與天地融為一體。他順應自然,尊重萬物的變化;他堅持人的本性,尊重人的自然屬性,追求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生活。他有著寧靜、平和的心態,在名利和貪欲面前,他不屑一顧。</h3><div> </div><div>莊子云:人之養生亦當如是,游于空虛之境,順乎自然之理。心境平和、從容自得、處世曠達,唯有如此,才能實現現代人所說的“精神系統的健康是人長壽的首要條件”。要達到“精神系統的健康”,莊子特別強調要保持平常心、涵養自制力。</div> <h3>莊子說: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養中,至矣。(《人間世》)意思是:順著萬物的自然狀態,讓心神自在遨游;把一切寄托于不得已,由此涵養內在自我;這就是自處的最高原則。可見,人的內在自我,即人的心神或心靈,是需要養,并且是能夠游的。真正的游是逍遙之游,不受時空及各種條件的限制,做到無待(《逍遙游》)。人若能夠無待,才有真正的自由。</h3><div> </div><div><br></div> <h3>在莊子看來,人生原本是自然的產物,沒有什么追求。后來隨著智能的開啟,人有了自我意識,懂得了維護自己的生存。要活下去,自然就要有衣食住行;因要有衣食住行,自然就要有相應的條件;要想擁有相應的條件,自然就不能不勞作,自然就不能不攝取。所以,勞作、攝取,取得自己需要的種種利益,維護自己的生存,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那是人生本能的再現。莊子認為,人一旦有了私欲,就會走向墮落。一是私欲是沒有止境的,它使人變得貪得無厭;二是私欲引起紛爭,使人世變得永無安寧。</h3><div> </div> <h3><br></h3><div>《莊子 讓玉》篇中寫道:不能自勝而強不從者,此之為重傷者也。意思是說,不能克制自己消極的情緒,而又硬去不順從自我感情,錯誤的觀念就會和良知相抵牾,反而平添了內心的煩惱,最易造成自傷。因而莊子告誡人們:一個人猶豫不決是最容易引出苦惱的。應在深思熟慮的基礎上早做決斷,才能避免精神上的</div><div> </div><div><br></div> <h3> 莊子曾說:以富為是者,不能讓祿;以顯為是者,不能讓名;親權者,不能與人柄。操之則栗,舍之則悲,而一無所鑒,以窺其所不休者,是天之戮民也。</h3><div><br></div><div> 私欲最大的表現就是對財富的追求。在莊子看來,人生在世,雖然不能沒有財富,但財富多了也沒用。因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消費也是有限的。辛辛苦苦,煞費苦心,巧于心計,一輩子不得休閑,不如順其自然來得自在。</div><div> </div><div> </div><div><br></div> <h3>在莊子看來,求富與求爵、求權的人都一樣,得到了則害怕,因為唯恐失去;放棄則又舍不得,因為這是他們心中之所求。這樣的人不能從前人的愁苦中得到借鑒,看不透他們所孜孜以求的到底是什么東西,于是只好忍受愁苦的熬煎了。莊子把這樣的人稱為天之戮民,意謂受自然規律懲罰的人。</h3><div> </div><div>莊子曾講了一個無足與知和議富貴的寓言故事,用以表述他的觀點。故事中的無足,代表貪財無厭之人;知和,代表明曉和諧之人。二人各抒已見,討論如何看待富貴的問題。莊子勸導人們滅私心,除利欲,見素抱樸,回歸本性,那是因為他對于私心和利欲的危害有著透徹的認識。在他看來,私心和利欲是落入罪惡深淵的陷阱。</div><div> </div><div><br></div> <h3>在兩千多年前的莊子有這樣明智的見解,對后人應該是一筆不菲的財富,在莊子理智的規勸中,人們應該體會到什么才是最可貴的,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h3><div> </div><div>哲人的警言仍在,可物欲的誘惑也仍在。 在世人的眼里,人世之間,百姓之上,爵位為貴。而在莊子眼里則不然。在莊子看來,做官與不做官,都無可無不可,順其自然。而且,在莊子看來,這種富貴與他所珍視的自由相比,那實在是不值得一提。</div><div> </div><div><br></div> <h3>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以喜悅之身,養喜悅之神。有所敬畏,是做人基本的道義準則。所謂快樂,不是財富多而是欲望少。做人,人品為先;做事,明理為先。人生要學會平和心,喜樂心,慈悲心。</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 王清平,1972年生。善畫山水,兼習花鳥。</h3><div> 安陸水墨漫畫院畫師。湖北教育委員會書法委員會會員,中國教育委員會美術專業委員會會員。</div><div> 王清平的畫作有一種天然的古樸,生命氣息濃郁,隱隱透出一種詩的意境,充滿著生命的活力。他的藝術成就不久前受邀在《中國CEO》雜志上進行了詳細的報道,其潛力與畫作的潛在價值并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關注。山水畫作品被不少成功人士和美術機構收藏。</div><div>微信wqp960123</div><div>電話:13477706115</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江县|
龙胜|
阳春市|
台前县|
栾川县|
霍州市|
门源|
新营市|
三台县|
雷州市|
五指山市|
江达县|
昆山市|
甘洛县|
满洲里市|
平山县|
中方县|
曲阜市|
灌南县|
寻乌县|
独山县|
温州市|
麟游县|
辉县市|
朝阳县|
天津市|
比如县|
张家港市|
玉门市|
嘉荫县|
利川市|
保山市|
台湾省|
汽车|
丰台区|
平远县|
洛南县|
北京市|
达拉特旗|
淮阳县|
瑞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