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鼓浪嶼醫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個大字在陽光下閃閃發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是在這里出生的鼓浪嶼醫院醫二代們,相約來這里回訪我們出生的產房,回訪父母親們曾經工作過的地方。</p> <h3>話說鼓浪嶼醫院,這可是個歷史悠久的醫院。</h3><h3>但說起它的歷史,卻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明白的。</h3> <h3>簡單說大約是這樣:</h3><h3>醫院的最前身是救世醫院</h3><h3>接著名為廈門市第二醫院</h3><div>文革時改名反帝醫院</div><h3>在1970年4月,醫院搬到永定坎市,名為福建生產建設兵團一師二團醫院,簡稱142醫院。(只留了一小部分人在鼓浪嶼反帝醫院)</h3><h3>后在1971年3月,142醫院從坎市搬到龍巖 ,先沿用建設兵團一師二院名,后名為龍巖第二醫院。</h3><h3>在142醫院從坎市搬龍巖時,留下十幾名醫生護士在坎市,名為福建生產建設兵團一師二團衛生隊。(我父親就是在那時由醫院安排留在坎市的衛生隊而沒有隨大家搬到龍巖的。之后衛生隊改名為永定礦務醫院,他的職稱為副院長)</h3><h3>之后,大部分在龍巖的醫生護士們陸續調回廈門,分布在廈門各大醫院。</h3><h3>而當時沒搬去永定坎市的鼓浪嶼反帝醫院醫護人員們,則經歷了好幾次的重組變革。</h3><h3>最后落名是: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鼓浪嶼醫院。</h3><h3>(這當中還有許多周折,相當復雜,連我也說不清楚,暫時就不在這里多說了,弄不好說多錯多。??)</h3> <h3>今天,我們一共有十位都是在這個醫院出生的醫后代們,相約回到這里。</h3><h3>(我們自稱的‘十全十美’團)</h3><h3>今天的主要目的是看一看自己出生的產房,還有就是參觀大家的父母親曾在這里工作過的地方。</h3> <h3>看大家靜靜地等待著現任院長(也是醫二代的)張曉良和資深醫護人員林堅強(也是醫二代的)的到來時那緊張和渴望的樣子,心情有點小雞凍。</h3> <h3>此次的活動,如果沒有張院長的鼎力支持,也是無法成行的。</h3><h3>(右二是現任院長張曉良)</h3><h3>先在這里感謝張院長,還有感謝林堅強先生。</h3><h3><br /></h3> <h3>還有幾位還沒到,我們先開聊啦!</h3> <h3>張院長這個“V”姿勢表示什么呢?</h3><h3>Victory? 成功!</h3><h3>是的,成功地組織和接待這批醫二代回來看看!</h3> <h3>張院長拿出這么多年來,他自己花時間和精力收集珍藏的相片和資料讓我們大家看。</h3><h3>里面有許多老醫院醫生護士們工作時的照片,以及許多老醫院老員工們的個人照片。</h3><h3>還有許多有關這個醫院各方面的歷史資料照片,大大小小擺滿桌!</h3><h3>太珍貴啦!這得花多少時間和精力去收集呀!</h3><h3>在此,寫個大大的“敬佩”給張院長!</h3> <h3>我好幸運,發現了好多張父親當時在鼓浪嶼醫院工作時的照片。</h3><h3><br /></h3><div>父親溫紹杰,</div><div>1919年3月出生于北京一個醫生的家庭。</div><div>1947年齊魯大學醫學院畢業后,</div><div>1948年在華西大醫學院跟隨美國專家Dr.Wilford實習。</div><div>1949年分配到鼓浪嶼救世醫院外科當外科醫生,</div><div>1954年為鼓浪嶼第二醫院(救世醫院改名)外科主治醫生。</div><div>在1956年為鼓浪嶼第二醫院外科主任。</div><div><br /></div><div>當時,鼓浪嶼人都知道這位高大英俊醫術高明的溫醫生,溫主任。</div> <h3>這張正中間主刀的就是我父親</h3> <h3>這張也是父親在手術中的照片。</h3> <h3>又一張手術進行中的照片</h3> <h3>這張應該是在做胃鏡手術吧?</h3> <h3>這張是大約在1955年時,一場食物中毒事件中,父親參與搶救時拍的。看到父親穿著西裝短褲,外搭白大褂,估計事發突然,也許連換正裝的時間都沒有就趕來醫院吧。</h3><h3>非常寫實的一張現場抓拍。贊!</h3> <h3>這張是給病人針灸時拍的。</h3><h3>我記得小時候曾經讀過父親寫的,關于中西醫結合,針灸起的作用的文章手稿。</h3><h3>父親每一次做完手術回來,都會自己寫筆記,做記錄,將手術中遇見的一些事和問題寫下來。</h3><h3>我最喜歡的事就是翻閱他的手術筆記,看他分析各種病歷,非常有意思。那時候我已經熟悉各種外科手術的專業詞匯了。</h3><h3><br /></h3> <h3>這是父親在門診看病時拍的</h3> <h3>這張應該是父親在講課或者是研究什么課題時拍的吧。</h3><h3>看得出父親很有演講魅力,能讓人們聚精會神地聽,并愉快地參與著。</h3> <h3>這張挺有趣的。看父親一邊記錄一邊微笑著的樣子,非常的慈祥可愛。</h3> <h3>這張在外科大樓前的留影,一眼就看到我父親,真的是高大帥!</h3><h3>還可以看到其他醫生護士們的熟悉身影。</h3><h3>(這張照片是借用泓瑩的,謝泓瑩!)</h3> <h3>這張是父親科室同事一起拍的,一眼就看到了高大帥氣的溫醫生了。</h3><h3>(這張也是泓瑩那里拿來用的,謝泓瑩!)</h3> <h3>這張照片好珍貴!</h3><h3>看到父親坐在左手第二排第六位。</h3><h3>當時候,我還沒出生喲!????</h3> <h3>哇噻!</h3><h3>竟然看到我在醫院聯歡晚會上小提琴獨奏的照片!</h3><h3>太值錢啦!連我都沒有這張照片喲!</h3><h3>記得我小時候因為太頑皮,父母親讓我學音樂,為的是讓我有個時間能靜下來。不然,我當時是市跳水隊和市少年體操隊的,一天老動。</h3><h3>感謝父母精心栽培,讓我走上了音樂之路。</h3> <h3>這張是我的父親和母親,在醫院聯歡晚會上,為我妹妹跳采茶燈時伴唱的照片。</h3><h3>我妹妹當時大約5~6歲的樣子。</h3><h3>相信我妹妹如果看到這張照片也會驚叫起來的!她無法想象自己小時候這么喜歡跳舞。????</h3><h3>父母親精心栽培三個女兒,大姐麗達學鋼琴,老二麗珊(志農)學提琴,最小的麗娜學跳舞。</h3> <h3>這張照片由林楚楚護士提供。</h3><div>是當年父親與科室同事們一起參加醫院慶祝活動表演時的留影。</div><div>非常珍貴的照片。保存得很好的一張照片。</div> <h3>這就是今天來回訪的醫二代們,相片是泓瑩幫拍的,所以她沒在照片中。</h3><h3>左起:曉紅,曉晶,堅彬,堅真,蘭君,我,卓慧,卓娜和巧君。</h3> <h3>現在加進兩位重要的男士:</h3><h3>張曉良院長(我們叫他小名為黑良)</h3><h3>林堅強先生</h3><h3>(兩位男士也都是鼓浪嶼醫院的醫二代)</h3> <h3>后來又來了一位醫二代洪景恒(洪紅紅),她的到來,讓我們成了“十一全十一美”團了!????</h3><h3><br /></h3> <h3>現在,大家移步到了外科大樓。當年的產房也在這里。</h3><h3>想起我小的時候,由于父親是人人熟悉的溫醫生,經常利用父親的面子,來產房這里,與產房的醫生護士們玩。</h3><h3>其實當時主要的目的是偷看人家如何生孩子。????</h3><h3>當時候我對婦產科有著極濃的興趣,一有空就跑婦產科去,小小就見過各種各樣生孩子的情形。</h3><h3>之后沒有學醫其實有點可惜。????</h3> <h3>泓瑩這下可好了,抓著機子拍個不停!</h3><h3>這就是我們這些醫二代們當年在這里出生的產房!</h3><h3><br /></h3> <h3>現在,來到了二樓外科的手術室。</h3> <h3>這里我太熟悉了!</h3><h3>小時候經常來這里找父親,手術室的醫生和護士們都像家人一樣,叫我‘阿娣,阿娣’的,很親切。</h3><h3>我記得我經常從門縫里偷看里面的手術情形,父親高大的形象,和手術室里緊張的情形,深深打進我的腦海,令我幼小的心靈里,已經充滿對醫護人員們的敬愛!</h3> <h3>看到這場景,就像見到父親當時在這個手術室里工作的情景。</h3> <h3>幾十年過去了,醫院仍然保持當年手術室的所有實景,真難得!</h3><h3><br /></h3> <h3>我們仨的父母親們,都是同一科室的,也一起隨醫院移到永定坎市,現在,又一起回訪在這里出生的產房。</h3> <h3>告別手術室,送上一顆真摯的心。</h3> <h3>這是在外科大樓前的合影。</h3><h3>當時是曉晶的主意,讓大家扮嬰兒款,我還沒弄明白就照完了。</h3><h3>看到了嗎?我在后面還愣著呢!</h3><h3>想不到大家這么默契,看到林堅強先生嗎?</h3><h3>這就是現在大家所稱呼的“暖男”吧!超可愛!</h3> <h3>張院長除了讓我們欣賞老照片,參觀老產房,參觀外科手術室,還給我們最高接待級別的待遇,請我們吃醫院食堂的套餐!</h3><h3><b><font color="#ff8a00"><br /></font></b></h3><h3><b><font color="#ff8a00">What a suprise!</font></b></h3><h3><br /></h3><h3>真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超溫暖喲!</h3> <h3>飯菜湯樣樣可口!吃在嘴里,甜在心里!</h3><h3>就像失散了多年的孩子,回到家中,吃著家里熱飯熱菜的感覺。</h3><h3>差點淚崩了???????</h3> <h3>臨離開時,我們以茶代酒,好好地謝謝張院長和林堅強先生!</h3><h3><br /></h3><h3>沒有你們,就沒有這么圓滿的今天!</h3> <h3>Time to say "Goodbye!".</h3><h3>依依不舍呀!</h3><h3>幾十年才這么一次呀!</h3><h3>多么的意義深遠呀!</h3><h3><br /></h3> <h3>千言萬語,化成一句話:</h3><h3>感恩不盡!Love you all!</h3> <h3>再見啦!</h3><h3>我們永遠記得你們!</h3><h3>永遠感激你們!</h3> <h3>謝謝泓瑩幫我們留下這么完美的一瞬間!</h3><h3>愿鼓浪嶼醫院醫二代團結精神永存!</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梁县|
鸡西市|
磐石市|
四子王旗|
区。|
华蓥市|
锦州市|
洛浦县|
平原县|
阳城县|
濮阳市|
皋兰县|
于都县|
改则县|
纳雍县|
张家口市|
梁平县|
南木林县|
叙永县|
博湖县|
平阳县|
宁德市|
崇左市|
沂水县|
东莞市|
洪江市|
建水县|
定襄县|
龙泉市|
孝昌县|
梁平县|
利津县|
长寿区|
钦州市|
靖安县|
青岛市|
松溪县|
常山县|
博兴县|
高淳县|
双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