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旅美雜記之二-----舊金山

May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目錄</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r /></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1.金門大橋(</b><b>Golden Gate Bridge)</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2.金門公園(Golden Gate Park)</b></h1><h1><b>3.植物園</b><b>(San Francisco Botanical Garden)</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4.舊金山藝術宮</b><b>(The Palace of Fine Arts, San Francisco) </b><br /></h1><h1><b>5.漁人碼頭(Fisherman's Wharf)</b><br /></h1><h3><b style="font-size: 20px;">6.漁人碼頭的賣藝者</b><br /></h3><h3><b style="font-size: 20px;">7.九曲花街(Lombard Street)</b></h3><h3><b style="font-size: 20px;">8.市政大廳 (City Hall of SF)</b></h3><h3><b style="font-size: 20px;">9.唐人街</b><br /></h3><h5><b style="font-size: 20px;">10.日本街</b></h5><h1><b>11.參觀中國國民黨舊金山黨部</b></h1><h1><b></b></h1><h1><b><br /></b></h1><h1><b></b></h1><h1><b><br /></b></h1><h3><b><br /></b></h3>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金門大橋(Golden Gate Bridge)</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h3><h1>金門大橋是世界最著名的橋梁之一,被譽為20世紀橋梁工程的奇跡,也是舊金山的象征。 <br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它</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太負盛名了,以至于第一次目睹其廬山真面目,內心未免有點失望。在我見過的大橋中,以漂亮壯觀而言,它真算不上NO.1。比如前幾天見過的圣地亞哥-科羅拉多大橋、悉尼的海灣大橋、蘇州西山的太湖大橋、連接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柔佛大橋......<br /></span>但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孔吊橋,它不是像通常的橋靠橋墩支撐橋身,而是利用橋兩側的弧形吊帶產生的巨大拉力,把沉重的橋身高高吊起,這在橋梁建筑學上是一個創舉。這個創舉是一個偉大的橋梁工程師在八十年前創造的,他憑著一己之力 花了數十年的時間,沖破重重阻力,才籌足建橋所需的3500萬美元,當時,人們把建橋看作天方夜譚。而如今,金門大橋是世界上無數橋梁中最繁忙的橋梁之一,每天都約有10萬輛汽車從橋上駛過。<br /><span style="font-size: 20px;">為了紀念金門大橋的設計者Joseph .Struss,人們把他真人般大小的銅像安放在橋畔,讓全世界的游客都記住他的名字。<br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有趣的是,橋畔還有一條長長的木板,讓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寫上自己的名字,找了半天,也沒有看見一個方塊字。<br /></span>我已經三次走上這座聞名遐邇的大橋,從不同的角度來觀賞,拍攝下它的英姿。<br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妹妹上下班都會經過金門大橋,我也有機會許多次在車上觀賞:或晨霧籠罩,或朝霞沐浴,或夕陽斜照,或暮靄沉沉......朱紅色的橋身,橫臥于碧海白浪之上,華燈初放,如巨龍凌空,金門大橋,真的很美!</span></h1><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金門公園(Golden Gate Park)</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1><h1>舊金山的金門公園,位于金門大橋旁,1871年由大片荒地改建而來,如今成為與紐約中央公園齊名的綠地,名副其實的舊金山之肺,天然大氧吧。金門公園占地寬800米,長約四公里,橫跨53條街區,為當今世界最大的人造公園。<br />這個景觀公園是開放式的免費公園,但園內有幾個收費的景區和博物館(如:日本茶園(Japanese Tea Garden)、加州科學院(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和笛洋美術館(de Young Museum))。<br />金門公園的藝術氛圍濃郁。園內中心區有一個露天的大型音樂廳,舞臺是羅馬式的建筑,座位在綠樹叢中,這樣的環境中欣賞音樂真是美妙的享受。公園里還有一些很美的大型雕塑,比如表現這座城市開拓者形象的"淘金者"。<br />金門公園有一大片一大片的綠草坪,孩子們在草地上奔跑、游戲、騎車、玩飛盤、蕩秋千或牽著和自己差不多大小的狗狗散步。綠蔭中的長椅上,則是坐著聊天的老人(老人們告訴我,上午是晨練的華人,下午則是洋人)。<br />在公園里看到熟悉的方塊字,千萬別以為一定和華人有關,那是日本的園林"金山苑"的牌匾和日本人紀念天皇蒞臨的碑。</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舊金山植物園(San Francisco Botanical Garden)</b></h1><h3> <br /></h3><h1>舊金山植物園在金門公園內。植物園并不很大,與新加坡植物園相比,樹多花少。(新加坡那個英國建造的花園實在太美了,今年還申遺成功了)。但兩個植物園,一個是熱帶植物,一個以美洲植物為主,景色不一樣。 &nbsp;</h1><h1>喜歡這個公園是因為它的人性化:植物園有8000多種世界各地的不同植物,每一種植物都有標示,介紹俗稱和學名及最早生長的地方。 &nbsp;</h1><h1>植物園放置了幾架鋼琴,供游人自由彈奏。在美妙的琴聲中欣賞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很有情趣。游人也可以坐在琴凳上亂彈琴,比如我和那個幼童。</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舊金山藝術宮(The Palace of Fine Arts, San Francisco)</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br /></b></h1><h3></h3><h1>離開金門大橋僅一站公交車的距離,就是舊金山藝術宮。<br />舊金山藝術宮是為1915年的巴拿馬太平洋世界博覽會而建造的。它不僅是為了慶祝巴拿馬運河的竣工,也是為了展現1906年舊金山大地震重建后的新市容。當時曾吸引了1800萬游客參觀,但在會后就被廢棄。直到1962年才請著名德裔建筑師梅貝克重新設計。<br />六年前,我們曾經在意大利首都羅馬看到過古羅馬廢墟的建筑,這座藝術宮就是模仿了古羅馬建筑的風格。來到這里,恍若進入意大利古城。古羅馬式宮殿,古羅馬式長廊,古羅馬式科斯林柱,古羅馬式雕塑……看不到一點點北美的痕跡。這里雖沒有陳列一件藝術品,然藝術宮本身就是一件龐大精美的藝術品:恢弘的宮殿、圓形的拱門、雄偉的科斯林柱,還有許多精美的雕塑。其中最令人嘖嘖稱奇的是一些女神塑像,一反歐美人體塑像的常規,全部背向瞻仰者。每位女神身材婀娜迷人,薄裙露背,任何角度都看不到她們的面容,給人無限的遐想。<br /> 藝術宮三面環水,有一灣清澈見底的人造湖泊,湖中噴泉射銀濺玉,水中野禽悠然嬉戲,特別是一些白天鵝,優雅地游弋,尤顯高貴。而整個建筑連同水中的倒影美輪美奐,讓人驚嘆。<br />難怪年輕人喜歡在這里拍攝婚紗照,甚至連尼姑也在這里留下了她們的"倩影"。</h1><h3></h3>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漁人碼頭(Fisherman'sWharf)</b></h1><h1><b><br /></b>舊金山的漁人碼頭原來是漁民出海捕魚的港口,上世紀六十年代,隨著捕魚業的式微,在失去了碼頭功效后,經過商業包裝,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休閑、文化地區,也是舊金山熱門的旅游景點。<br />高高聳立的螃蟹標識是39號碼頭的地標,這里聚集了很多的購物中心,是漁人碼頭最熱鬧的地方。</h1><h1></h1><h1>漁人碼頭那些飄揚的彩虹旗是同性戀的旗幟。舊金山是美國同性戀文化很發達的地方,這個充滿創意的城市,對同性戀者抱持著十分寬容的態度。。</h1><h1>去漁人碼頭,一定要嘗嘗美食。法式的酸面包,圓盤大小,有特殊的酸味,質地軟韌,很有咬勁。將面包內部挖空,盛入奶油蛤蜊湯食用,配上Dungeness Crab(一種加州的巨蟹,每只至少要兩磅),最富漁人碼頭風味。但你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因為食客太多了。<br />還有一家食客大排長龍的是著名的冰激凌店Ghirardelli,那里還賣非常好吃的巧克力。<br />39號碼頭有一個專門看海獅的景點,可是我們去了三次都沒有看到那些黑乎乎的海洋動物。聽說鼎盛時期漁人碼頭曾生活了一千多只海獅,后來逐漸減少。</h1><h3></h3>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漁人碼頭的賣藝者</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3><h1>漁人碼頭還有一景,就是街頭藝人表演,最精彩的也多集中在 39 號碼頭附近。<br />藝人的表演各式各樣。就裝束而言,有全身漆金噴銀的、有頭發漬紅染綠的、有裝扮成雕塑模樣一動不動的。就表演而言,有演奏墨西哥音樂的、也有現代化的打擊樂。<br />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個黑人表演者,我是被他的歌聲吸引的,他演唱的居然是華文兒童歌曲"兩只老虎"。(經過交談,才知道他在臺灣生活過,他的中文水平絕不止于"謝謝""你好"。)<br />街頭藝人的表演渲染了碼頭的氣氛,欣賞者可別忘了給他們一點小費,謝謝他們給你帶來的快樂。<br />漁人碼頭上的歌者大多數是黑人或墨西哥人,他們的民族天性就是能歌善舞,快快樂樂。照片上那個華人街頭藝人是我們在唐人街拍攝的(偷偷拍的),他的二胡演奏的是蒼涼的曲子,臉上沒有一絲笑容,只會帶給人悲憫之情。這與漁人碼頭的賣藝者是完全不同的。</h1> <h1></h1><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舊金山九曲花街(Lombardstreet)</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3><h1>九曲花街是世界上最彎曲的街道。一個很短的街區,卻有八個急轉彎,有40度的斜坡,且彎曲像"Z"字形,所以車子只能往下單行。街道上遍植的花木,把它點綴得花團錦簇。如不開車,可順著花街兩旁的人行步道,欣賞美麗景色。還可遠眺海灣大橋和科伊特塔。<br />旅美前夕去蘇州看望老父,他特意要我去看看舊金山的花街,說那里種植了許多月季,特別漂亮。遺憾的是我們去了三次,看到的只是清一色的繡球,初夏的繡球花已近凋零,色彩暗淡。但因其開在如此彎曲的路上,遠看如一片花海,花海中又有小車穿越,所以也很特別。<br />第一次去走了一條特陡的路,要不是想像中的美景吸引,恐怕我沒有攀登的勇氣(腿因此酸了一個星期)。遺憾的是沒有看到遍開月季的花街,而且我們的相機也出了點問題(拍出的照片成了黑白的)。下坡后發現離漁人碼頭很近,況且路也沒有那么陡。<br />先生特別想補拍幾張花街的照片,于是選擇了一條比較平坦的路二上花街。但我已經沒有再游的興趣,就在路邊的一家露天小咖啡館坐著,喝著咖啡,看奔花街而去的世界各國的游客從身邊絡繹而過,倒別有一番情趣。<br />快要離開美國的時候,妹妹執意要駕車再帶我們去一次花街,說要彌補我的遺憾。車子沿著陡峭而曲折的花街徐徐蜿蜒而下,這回把花看得更真切了,有一種置身花海的感覺,果然比步行看到的要有趣。<br />如果那是一片月季花的海洋,該多美?。∶妹酶嬖V我,十多年前她帶父親來時,這里確實很美。據說這里的居民不希望自己寧靜的生活被越來越多的游客打擾,所以改種了繡球花。我不太相信這樣的說法,如果人們不再種花,也就沒有所謂的"花街",豈不徹底歸于寧靜?<br /><br /></h1><h3 style="text-align: left;"></h3><h1></h1><h3></h3> <h3>黑白照</h3>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舊金山市政廳(City Hall of SF)</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3><h1>在舊金山的市中心有一座給人印象深刻的建筑,它就是舊金山市政廳。據介紹,市政廳是仿造梵蒂岡的圣彼得大教堂而建的,而金頂的設計是借鑒了巴黎榮軍院而建(這兩處建筑我們都有幸見過)。這座在藍天下閃著耀眼金光的建筑,被公認為美國最美麗的公共建筑之一。<br />這座巴洛克式的建筑今年剛好度過了一百周年,保護完好,作為政府機構,它是舊金山的政治心臟,同時又向世界各國的游人開放。<br /><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不象中國和新加坡的政府機關有士兵站崗,這里任何人無需證件都可以入內,只是需要安檢(不如機場那么嚴格。)<br /></span>步入市政廳,一如歐洲風格的建筑,一定有高大精美的雕塑,這里是法國藝術家的作品。一樓中間是介紹,電子屏幕有英文、西班牙文和中文。舊金山的華人人口占了四分之一,市長李孟賢是個華人,已經連任兩屆。六個參事會議員也有兩個華人。大廳四周是各種辦事機構,有稅務局,還有小型法庭。<br />市政大廳內有一座非常寬大的石梯,拾階而上來到二樓,抬頭便可近距離的欣賞那些精致的石雕像。二樓是市長的辦公室,還有其他政府機構。<br />整個市政大廳都可以拍照參觀,非常隨意,但切記不要大聲喧嘩,影響人們辦公。<br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參觀完走出市政廳,有一條筆直的大道,大道兩側種植著高大的法國梧桐,還有一尊尊雕像,代表了Wisdom(智慧)、 Arts(藝術)、Learning(學習)、Truth(真理)、Industry(勤奮)和Labor(勞動)。站在大道上,以大氣恢弘,端莊奢華市政廳為背景拍照留念,幾乎是每個游客的選擇。<br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這里,我們</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還遇到很多乘旅游車來參觀的國內的中學生。</span></h1>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舊金山唐人街</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1><h3></h3><h1>正如新加坡的牛車水,是早期下南洋的中國移民最早的集居地;舊金山的唐人街就是美國的"牛車水"。<br /><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世紀末時,中國移民像"賣豬仔"似的被運來加州修筑太平洋鐵路和淘金</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對當地的經濟建設貢獻厥偉,但他們卻被當時的政府視為"次等公民",并規定居住在特定區域內以免"污染"。他們只好在Grant Ave為中心的小范圍內活動,發展至今,便成了眼前的"唐人街",也是亞洲之外最大的華人社區。<br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這里大約有十萬余名華僑居住,囊括從生活雜貨至珍貴珠寶在內的所有中國貨,還保有傳統餐飲及建筑,宛然是一個小中國。置身此地,你仿佛是在香港、臺灣或者新加坡(看到一家雜貨店,和新加坡組屋區的小雜貨店沒有兩樣。)但也許是繁體字的緣故,卻不像中國大陸。<br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唐人街的居民大多是早期移民的后裔,有土生土長的,也有改革開放后依親的,其中也不乏非法移民。很多人沒有受過多少教育,一輩子生活在這里,不會說英語,甚至連普通話都不會說。聽到這樣一個笑話:一個中國游客向一位華人老太太打聽唐人街有什么好的中餐館時候問"Could you speak chinese?".她搖了搖頭.正當游客打算用英語問時,老太太突然用中文問"你會說華語嗎? "<br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價廉物美的美國,唐人街的東西更加便宜。(有些食物顯然是從中國來的,價錢卻比中國還便宜,很是奇怪)狹窄的馬路,走不多遠就有一家菜場,或一家飯店、熟食店,花五塊錢就能吃到一份有三個菜的飯,(這在西餐館是不可能的)。體現出中國人"民以食為天"的觀念。正因此,這里人頭攢動,擁擠而骯臟,和前幾天去過的日本街形成鮮明對照。</span></h1> <h1></h1><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日本街</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3><h1><h1>在舊金山中國領事館附近有一條日本街,人們稱這里為縮小版的銀座。<br />日本街有東西兩個購物中心、分布著百來家大小不一的日本酒店、餐館、精品店、專賣店、超市甚至戲院,提供日本商品、日本食物、日式淋浴和日本歌舞表演。我特別喜歡優雅大方的日本服裝和纖巧精致的日本小飾物,但價錢不菲且沒有折扣。<br />日本街的核心是和平寶塔,它是每年櫻花節的背景。漫步在日本街,舉目可見優雅整潔的建筑,建筑形式及庭院設計極具東洋風味。<br />與嘈雜擁堵的唐人街相比,日本街充滿大和民族愛好整齊清潔的特色,但略顯 冷清與蕭條。</h1></h1></h1><br />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參觀中國國民黨舊金山黨部</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3><h1>中國國民黨舊金山黨部坐落在唐人街上。出于好奇,我們走進了這個飄揚著中華民國國旗的三層樓建筑。<br />一個老年婦女很客氣地接待了我們。為避免不必要的誤會,我們稱自己是來自新加坡的華人。<br />建筑的第一層是一個大廳,孫中山的半身像旁豎立著中華民國國旗和國民黨黨旗。還有連戰題寫的"共策中興"的牌匾。第二層是一個陳列大廳,懸掛著許許多多的照片。其中有早年創黨時期的活動照,更多的是現在南加州國民黨活動實錄,還有國民黨領導人訪問南加州時的合影。此外,還有許多陳列在展柜里的有著濃重中國味的藝術品。第三層是一個華文學校,謝絕參觀,只是周末的時候有華人子弟到這里學習中文。<br />在海外,每當我走進這種帶著濃濃中國味的地方(比如新加坡為數不少的宗鄉會館),內心總是有一種感動,也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br />很多海外華人并不認同社會主義制度,但從骨子里摯愛著我們的中華民族,我想,這就是愛國。愛我們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祖國。我們的泱泱大中華不能被某個政黨綁架。我所敬重的中國作家沙葉新說過這樣一段話:"祖國并不同于國家,更不是極權國家:祖國是生我養我之地,是我家族繁衍之所,是我先人入土之家;祖國是黃皮膚,是烏眼珠,是黑頭發;祖國是東海潮,是黃河浪,是長江峽;祖國是甲骨文、是毛筆字、是水墨畫;祖國是中餐菜,是茅臺酒,是龍井茶;祖國是《梁?!返膫髡f,是《西廂》的劇情,是《西游》的神話;祖國是春節,是端午,是中秋;是蘭草,是牡丹,是梅花;祖國是軒轅帝,是孔夫子,是普普通通、千千萬萬的你我他。"詩一般的語言,道出了無數人的心聲。</h1><h3></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田县| 太白县| 庆阳市| 绥棱县| 嘉黎县| 宁强县| 神木县| 合阳县| 美姑县| 凯里市| 张北县| 富阳市| 获嘉县| 都江堰市| 睢宁县| 郧西县| 眉山市| 花莲市| 洪洞县| 洛宁县| 美姑县| 红安县| 忻城县| 马关县| 曲水县| 天等县| 龙海市| 资兴市| 许昌市| 栾川县| 库伦旗| 博野县| 巴马| 同心县| 和田县| 荥经县| 铜鼓县| 本溪市| 吕梁市| 大足县| 景德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