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雖然只有短暫的四年軍旅經歷,沒有驚天動地的行為,始終是部隊里默默默無聞的一兵,但在我人生中的份量,卻是有著揮之不去的厚重和刻骨銘心的華彩。</h3><h3> 隨著時光流逝,兩鬢微霜,悄然徒添幾許往日的思念,尤其是在青春年少時,熔入部隊大烘爐那激情燃燒的歲月。</h3><h3> 攝影不是普通的記錄,它可將當下留住,它能助人記憶成永恒!</h3><h3> 當懷念過去,珍惜當下的情感濃郁時,借助照片,借助《美篇》,回望過去,享受現在,憧憬末來,抒發自己的心路歷程并與一眾至親朋友分享!</h3> <h3>初到山東新泰蓮花山下的部隊時,拍下了17歲入伍時第一張軍裝照片,青澀模樣顯得有點呆滯,也透出稚嫩未脫。</h3> <h3>換套海軍服來一張,無想到居然是那樣俊秀,比穿空軍服的照片好看得多。</h3> <h3>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對于南方人來講,真是美麗凍人。</h3> <h3>戴上紅五星紅領章,標志著要肩負保家衛國的使命!</h3> <h3>一枚紀念章,見證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h3> <h3>我們都是殲六的好戰友,好伙伴!</h3> <h3>當年同一中隊的戰友。</h3> <h3>時至今日,不絕的思念,我偶然會在網文中留言。</h3><h3>意象丨機務兵老弟喊話飛行員老哥:對飛機你們盡管挑剔</h3><div>2015-12-11 中國空軍網</div> <h3>禮贊 | 不為什么,只因為我們是空軍人!</h3><div>2016-03-22 張文龍 劉軍毅 中國空軍網</div> <h3>曾經當過兵</h3><div>2016-07-31 劉金忠 苗同利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div> <h3>點兵 | 有我“模范機務”兄弟,三代戰機駐訓高原全天候放飛戰鷹沒在怕的!</h3><div>2016-05-27 劉培 中國空軍網</div> <h3>感動 | 機務兵的“秘密武器”居然就是它</h3><div>原創 2016-05-18 湯懷輝 中國空軍網</div> <h3>在新泰的雷達站留影。</h3> <h3>小孩子一個就去當兵,看步槍差不多就有自己那么高了。在諸城營房里擺酷留影。</h3> <h3>同一機組的戰友。</h3><h3>地勤中的機務兵責任重大,一手托著戰友生命,一手托著國家財產!工作中絲毫不能有差錯,一貫落實戰機故障不過夜,疑問不上天,認真干好每個飛行日和機務工作日,永遠把飛行安全放在第一位,為了祖國的天空一片安寧,機務人員都是戰鷹的好戰友,好伙伴,心伴隨著戰鷹一起飛!</h3> <h3>84年的元旦,探親期間,登上泰山。</h3> <h3>高處不勝寒,疑在天上宮闕。</h3> <h3>山頂上獨享尊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h3> <h3>退伍證。雖然從未派上用場,但證明了曾在青春年華里獻身國防,報效祖國的經歷!</h3> <h3>退伍了,與戰友一起到祖國神圣地瞧一瞧!</h3> <h3>84年10月金秋,站在黃山高高的山頂上,云海奇松怪石就在眼前,大地在我腳下!</h3> <h3>黃山一絕景,猴子望太平。</h3> <h3>只有親身體驗,才能明白黃山歸來不看岳的意思。</h3> <h3>2015年8月13日,時隔三十余年后重溫80年底乘坐綠皮烈車北上的滋味,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千里奔馳會戰友。</h3> <h3>揣著歸“家”似箭的心,火車啊,你快些跑啊!</h3> <h3>諸城,我的第二故鄉!</h3> <h3>一別三十余年,一見面趕緊合個影,別再走失,立此存照。</h3> <h3>看到自己當兵時的飛行員師長。</h3> <h3>精神飽滿的機務大隊政委。</h3> <h3>2003年,空31師撤編。</h3><div>一個極具戰斗力、和凝聚力的部隊,充滿無限情感的部隊,永遠地存在每個曾經在這支部隊,無數次揮灑過汗水,披星戴月,頂著烈日酷暑,冒著凜冽寒風冰天雪地工作過的人心中!</div><div>戰友的相聚,就是一道軍令,無論在天涯海角,義無反顧!</div><div>一時的戰友,一世的兄弟!我們永遠是至純、至真的戰友,永遠是一種牽掛。</div> <h3>難忘青春歲月,幾度軍營夢回。</h3><div>泰山腳下的空三十一師留下了我們年輕的背影,諸城機場刻下了我們如歌的往事。</div><div>今天,我們已不再青春年少,不再是風華正茂,不再朝氣蓬勃。在經歷世事的浮浮沉沉之后,沉淀于內心深處的,最難以忘懷和割舍不掉的,依舊是那份真摯純潔的戰友情!</div> <h3>相聚那一刻,開心無比,喜悅之情,溢于言表!</h3> <h3>重回部隊駐地,像走失多年的孩子,終于找到“家”了。時光荏苒,不再是當年的模樣,現己是舊貌換新顏。</h3> <h3>佛山籍的戰友一起重回部隊駐地留影。</h3> <h3>都是一樣的心情,有召必回!</h3> <h3>與原中隊的老戰友合影留念。<br></h3> <h3>站在當年是窄小的球場,現今是綠茵一片的大運動場,怎不感慨。</h3> <h3>這是一次久違的聚會,相聚是首歌,深情的話語,敘述著別后的思念。</h3> <h3>師領導吹響集結號!如果無牽掛,那來一番深情的召喚。如果不思念,那能千里迢迢來相見!</h3> <h3>魂牽夢繞蓮花山,只因從軍時艱難。</h3><h3>潛心忘我學專業,諸城勤苦機務當。</h3><h3>嚴寒酷暑頂著上,力防戰鷹存隱患。</h3><h3>飛行不分晝夜訓,都是為了能打仗。</h3><h3>當年青絲今發白,更思國強民富安。</h3><h3>戰友情深來相會,興奮舉杯祝健康。</h3><h3> 與我當年的上級機械師相會。當時年少不更事,不懂得尊師與受教,現在回過頭來看,才明白師傅語重心長的話是多么充滿友愛!這一刻相見,悲喜交集。三言兩語無法表達出久別重逢的心情……一個問候一個笑容一個擁抱盡是戰友情深!</h3> <h3>《相見歡》</h3><div>千里遠會戰友,樂匆匆。</div><div>無奈惜別希望再相逢。</div><div>多少事,說不完,掖心中。</div><div>雖經似水年華情更濃。</div> <h3>短暫的聚會,是令人難以不舍。分別不是分離,戰友情,怎能忘記!</h3> <h3>赴日照后到濟南,真是好客山東,戰友的熱情款待,不勝感激!</h3> <h3>話別了,保持聯系,以后多聚聚!</h3> <h3>帶著戰友們的關懷與喜悅,踏上和諧號,回家!</h3> <h3>曾經一起同甘共苦去當兵,現在一起重回“第二故鄉”,拍個照,記住這個人生軌跡。</h3> <h3>參加戰友女兒的婚宴。</h3> <h3>與廣州的前輩老戰友聚聚。以前無有電話手機,與全國各地的戰友失聯了。幸好重回部隊并趕上微信時代,聯系上了,有空見見面,網上聊聊天也中!</h3> <h3>岳陽的戰友來訪。</h3> <h3>再與廣州的前輩見面。</h3> <h3>老大哥是從山東來的,是同一個中隊的干部,路經廣州辦事不辭辛勞來相會。</h3> <h3>變了是樣貌,都老了,不變的是當年情!</h3> <h3>聯系上了,動起來了。</h3> <h3>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舉杯邀戰友,共祝永安康。</h3> <h3>真是好話??是山東的戰友說的:“山東人民和廣東人民是一家!”。</h3> <h3>一眾戰友遠道而來祝賀,在參加戰友兒子的婚宴后集體照相留念,永記這一刻幸福時光。</h3> <h3>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南海千燈湖邊留個影,感謝山東來的戰友!</h3> <h3>一眾遠在山東湖南的戰友來參加佛山戰友兒子的婚宴。</h3> <h3>婚宴里,戰友喜相會。</h3> <h3>回想再回想,說不盡陳年往事,道不完戰友當年。</h3> <h3>知心的話,怎樣說都說未完。</h3> <h3>戰友情深是因為共同度過一段特殊的經歷,是人生中難忘的體驗,是生命中最美好的青春留在軍營,曾經當過兵的不求他人能理解,但愿蒼天能憐憫,別來無恙!</h3> <h3>古灶迎新客。</h3> <h3>戰友情深,立此存照!</h3> <h3>當年戴著大紅花一起去參軍做個紅花郎,如今一道品味紅花郎酒,體驗戰友情深!</h3> <h3>參加戰友兒子的婚宴。</h3> <h3>紀念幣有很多種,但軍事題材的幣,只有當過兵的人才會情有獨鐘地去欣賞和收藏。</h3> <h3>如無牽掛,那來眷戀!</h3><h3><br></h3><h3>最后轉發一篇上海籍戰友的文章</h3><div> 《穿"黑皮"的歲月》,懷念曾經在一起工作的戰友。</div><div><br></div><div> 眼下正是數九寒天。在滬,雖沒有北方冬季寒風刺骨的感覺,但潮濕陰冷是免不了的,所以近來大部分時間蟄伏在家,玩玩手機、敲敲電腦。人無所事事就容易懷舊,這不,又想起我們冬天穿"黑皮"的地勤歲月。您知道,每個干過機務的人對那身既沉重又難看的"黑皮"印象都是很深的,都有著一種非常特別的感情,因為機場是一馬平川,冬季寒冷刺骨的北風一吹,感覺就象無數把小刀在割你的肉一樣刺痛難忍,此時只有它一一沉重而難看的"黑皮"最貼心最管用,“傻小子睡涼炕一一全憑活力壯”。</div><div> 回首往事,真不知那些嚴寒冰冷的冬天是怎么熬過來的。</div><div> 地勤生活,櫛風沐雨,起早貪黑,披星戴月,加班加點,一天兩頭見不到太陽的情況如同家常便飯,早已司空見慣。今天,在重被激活的記憶里,似乎沒有什么值得特別記述。唯有冬天那刮不完的寒風和對"老黑皮"的記憶猶為深刻。凜冽的北風吹禿了荒山,吹折了樹枝,唯一吹不動的是山上的石頭和山下穿"黑皮"的機務兵。</div><div> 黑皮、大頭鞋、草帽、太陽鏡這些都是地勤兵特有的裝束。有詩為證:身穿破衣爛褲,手拿解刀抹布,戴著墨鏡裝酷,遠看似明星出戶,近看我靠!航空機務! </div><div> 夏季,水泥跑道曬的象海市蜃樓,飛機蒙皮刺的人睜不開眼睛,為避免長時間陽光直射,地勤兵個個頭上頂個草帽,臉上戴副墨鏡,很多人一個夏天下來臉色烏黑,只有眼睛一圈是白的,活脫脫一個熊貓眼。</div><div> 冬天的全副武裝是黑皮、大頭鞋、皮帽子、皮手套。黑皮雖不美觀,但實用耐穿。上衣夾層是全羊皮,就連棉褲膝蓋處也加了羊皮,外表是黑色的細帆布,非常結實耐磨,你就是在地上經常蹭來蹭去也沒事,穿上幾年也壞不了。上衣領子是棕色栽絨的,可以立起遮風。看上去比較帥氣點的應該算是大頭鞋了,翻毛鞋面羊毛里,風一點都吹不透,不管是站雪地還是冬天晚上露天看電影,保暖效果都很好。黑皮最亮最有油水的應該是機械員和軍械員了,機械員干起活來怕臟也沒用,煤油、汽油、滑油、軸承油、液壓油、潤滑脂,老黑皮不知沾了多少光,一身油光發亮,下雨都淋不透。特別是軍械員擦炮,有時就直接用衣服抬炮連套袖都省了。我們都有體會,冬季長時間暴露在外,不穿老黑皮是絕對不行的。</div><div> 記得,在大水泊機場一中隊停放飛機的機窩在進機場路的最左側,正處在風口上。隆冬時節的北風讓我們真正領略了膠東大地的干冷,也真切體會了黑皮的保暖效果。老黑皮曖和養人,但不耐看,本來很精神的小伙一穿上它就成了邋遢兵。難怪人們都說“陸軍緊,海軍松,吊不郎當地勤兵”。記得有一年冬天到南方外訓,天氣乍暖還寒,所以穿老黑皮坐悶罐車南下,沿途路人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們,還指指點點竊竊私語,好象把我們當成了正在服刑的“勞改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div><div> 老黑皮既暖人、更暖心,同時又是基層政工干部做思想工作的好幫手。每當因飛機排故加班晚了時,指導員總能及時將黑皮送到機場,送到加班人員手里,讓人穿在身上暖到心里,勝過千言萬語的說教。</div><div><br></div><div> 地勤兵都明白,機務工作一手托著國家的巨額財產,一手托著戰友的寶貴生命。日常工作中哪怕一絲一毫疏忽大意都可能造成嚴重后果。所以,除了犧牲奉獻精神之外,還要有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可見作為一名空軍地勤,注定要付出心血和汗水,注定要在嚴寒酷暑中磨煉,注定要默默無聞、甘當幕后英雄。但是我們從沒后悔選擇了這個雖然艱苦卻無尚光榮的職業。忠于職守!不辱使命!守護戰鷹!這就是我心目中空軍地勤兵的真實寫照。 來吧,請為這些吃苦耐勞、默默奉獻、黑不溜秋的地勤兵敬上一個莊嚴的軍禮!</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开区|
慈利县|
泸州市|
湾仔区|
万州区|
溧阳市|
本溪|
广安市|
浙江省|
渭源县|
寻乌县|
秦安县|
抚州市|
镇原县|
新宾|
五台县|
西平县|
千阳县|
大安市|
仁怀市|
乡宁县|
武夷山市|
马尔康县|
保德县|
广灵县|
阜宁县|
威远县|
乳源|
新沂市|
老河口市|
九寨沟县|
延长县|
阳春市|
古浪县|
五指山市|
玉门市|
北流市|
扎囊县|
苗栗市|
天津市|
高碑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