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四十多年前,我65野戰軍的武器還是比較落后的。作為野戰軍的步兵連隊武器是比較簡單的。現將最基層的連隊兵器作一簡單的介紹。</h3> <h3> 本人照片是1973年退伍前,由在我579團鍛練的中央美院的大學生在營房內外拍攝的。由于年代己久,照片保存的不好,現用手機翻拍下來,發給大家。</h3> <h3> 當年連隊武器裝備,除了六0炮沒拿來,全用上了,擺個架式留個影。</h3> <h3> 下面介紹一下當年我們步兵連隊的武器</h3> <h3>這是老四0火箭筒臥姿射擊。</h3><h3> 這就是俗稱的老四0火箭筒,瞄準還是標尺式的,射程不遠,50米以內最有效,最好在20一30米射擊。彈頭破甲能力正面鋼板170毫米。回憶錄中提到的新四0還未換上。</h3> <h3>此火箭筒瞄準器還是標尺式的。</h3> <h3>跪姿射擊。</h3> <h3> 現在部隊的跪姿與我們40年前的不一樣,不知大家注意了沒有?很可能隨看裝備的發展,姿式也在不斷地改進。</h3> <h3> 下面就是改進后的新四O火箭筒,采用光學儀器瞄準,彈頭有中間加力。彈頭的破甲能力也有所提高。</h3> <h3> 此款為63式自動步槍,1959開始設計,在56式的基礎上加以改進,由單發改為單發連發均可,彈匣可以卸下,裝滿20發子彈。實際上就是把56式半自動步槍和56式沖鋒槍結合到一起了。</h3> <h3> 架槍方法</h3> <h3> 此款63自動步槍我們部隊是1972換裝的。在這以前步兵使用的是56式半自動步槍,裝滿子彈共10發,扣一下扳機打一發子彈。此槍精度高,性能穩定,深受戰士歡迎。而換裝的63式自動步生不逢時,生產于文革中,又是小三線生產,因此,性能不穩定,而槍托改木制為塑料制作,散布點大。我連在一次實彈射擊時槍托就炸過一次。所以不受部隊歡迎,據說部隊后來又換回去了,重新拿起56式半自動步槍。<br></h3> <h3>刺殺動作。</h3> <h3> 刺殺動作。</h3> <h3>準備出擊!</h3> <h3> 這種槍為56式班用輕機槍,使用彈鼓供彈,彈鼓中裝有一條100發的彈鏈。</h3> <h3> 以另一角度來看。</h3> <h3> 56式班用輕機槍在我們那個年代,每個排裝備兩挺。此槍性能好,較輕,實合運動作仗。每個彈匣裝100發子彈,可單發,也可點射連射。但此槍散布點大,點射時第二發子彈很難上靶。72年換裝時此槍仍然保留,沒有換。<br></h3> <h3>戰友李占東。</h3> <h3> 對越自衛還擊戰中使用的班用輕機槍。</h3> <h3> 這種步槍叫五六式半自動步槍,彈倉填滿可裝1O發孑彈。剌刀有兩種,一種如下圖所示三棱式的,另一種是匕首式的,大家從電影電視上經常看到。</h3><div> 56式半自動步槍、沖鋒槍、班用輕機槍子彈口徑均為7,62毫米,用同一56式步槍彈。'</div><h3> </h3> <h3> 56式沖鋒槍,可單發也可點射或連射,彈匣裝滿30發子彈,在步兵班只有正副班長配備。</h3> <h3> 帶剌刀的沖鋒槍,其槍剌就是匕首式的。</h3> <h3> 可折疊式56式沖鋒槍。</h3> <h3> 六0炮,口徑為60毫米。</h3> <h3>54式手槍,仿制前蘇聯手槍口徑7,62毫米手槍殫。</h3> <h3>五四式手槍。背景是宣化鋼鐵廠的礦渣。</h3> <h3>營房邊上的小樹林子。</h3> <h3>背景是宣化鋼鐵廠。</h3> <h3>戰友陶庭寶。</h3> <h3>戰友宋解芳。</h3> <h3>戰友圣延祿。</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邯郸县|
家居|
沂南县|
龙泉市|
吉林省|
哈巴河县|
怀柔区|
腾冲县|
赣榆县|
理塘县|
玉屏|
临安市|
安阳县|
蒲江县|
宁夏|
扶绥县|
灵璧县|
清远市|
山丹县|
大城县|
明溪县|
聊城市|
宁乡县|
马关县|
楚雄市|
家居|
嘉义市|
永修县|
吉安市|
德兴市|
苏州市|
奉贤区|
神木县|
晋城|
探索|
沐川县|
应用必备|
余干县|
彭阳县|
鹤壁市|
扎鲁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