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熒熒一剪光,我也要捧出它的輝煌!”<br></h3><div> 讀林徽因三本傳記之書評</div><div> 前些日子突然想讀一讀跟林徽因有關的東西,于是就去書店找尋相關的書籍,翻遍尋盡找不到心儀的作品。在書架上陳列的盡是白落梅風格之類的呢喃之語,作為傳記太過單薄。這些稱不上傳記的作品最多就是生平簡介加上些作者的臆想,如果我是二十多歲的小姑娘或許會考慮,但我想讀的是厚重的林徽因而不是風花雪月的林徽因。于是在網上搜尋到了三本書:《蓮燈詩夢 林徽因》作者是用十五年的時間來研究林的學者陳學勇;《林徽因與梁思成》作者是林的美國摯友費慰梅;《梁啟超和他的兒女們》作者是梁思成的外甥女吳荔明。這些或許能讓我最大限度的去了解林徽因輝煌而坎坷的一生。</div><div><br></div><div><br></div> <h3> 用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讀完了這三本書,掩卷之余依舊能感受到林徽因跌宕起伏的人生隔過時空于我的觸懷。她的青春她的愛情她的婚姻她的家庭她的事業她的才情無一不令人唏噓感慨。<br></h3><div><br></div> <h3> 林徽因-----坊間所流傳的最多的版本就是一個有著美貌姿色才情、體弱多病多愁善感似林黛玉、與其他女人爭風吃醋會寫幾篇小文章、引得才子拜倒在其裙下的一介民國才女。 <br></h3><div> 實際生活中的林徽因是一個個性鮮明,敢愛敢恨,敢說敢做的現代女性。</div><div> 其在原生家庭中有著一位能引領她成長并托起她生命高度的學富五車的浪漫才子兼政治家的父親----------林長民,這個“萬種風情無處著”的落魄政治家領著林徽因游歷了西歐,在游歷的過程中少女時代的林徽因確立了一生的志向從而開啟了她的人生之旅。能在少女時代有這樣一位高瞻遠矚似兄似友的父親引領著實是她的幸福,但不幸的是她同時無法選擇的擁有了一位任性狹隘個性暴躁強勢的母親,而母親卻還是一名填房。而這樣的母親導致她形成了無法克服的性格缺陷-----因耳濡目染帶來的敏感、急躁與犀利。這也是她性格中最大的弱點。</div><div> 與母親的相互關愛相互爭吵使其痛苦又糾結的母女關系窮其一生。在其日后的婚姻家庭生活中林徽因在原生家庭受到的影響就更加明白的表露出來:她傾向于簡單的家庭關系而不喜歡大家族中的紛雜擾亂其內心的安寧,而這樣有棱角的性格最終也使她無法在同族人中左右逢源。所以心理學中原生家庭關系對孩子日后家庭影響的理論在林徽因身上能看到深深的烙痕。</div><div><br></div> <h3>林徽因的一生和許多男人交織在一起,他們在林徽因生命的不同階段都促進了她生命的成長和綻放。而這些男人無一不杰出優秀:林長民、梁啟超、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h3><div><br></div> <h3> 林長民、梁啟超(林的公爹)----林徽因生命中的兩個父親是導師亦是益友,二人是走在同時代前列的政治家而梁啟超亦是一位教育家。<br></h3><div> 他們引領著少女時代的林徽因放眼看世界走出懵懂讓她懂得了什么是自由什么是責任,林徽因在半開放半封閉的中國得益于兩位父親給予了她傳統和民主自由兩種風格的教育。而這兩種良好的教育使得她的人生之路有了厚厚的積淀。</div> <h3>梁啟超</h3> <h3> 在林徽因情感生活中留下印記的徐志摩,是一位浙江富有的銀行家之子,曾留學英美是北大文學系教授,新文化運動時期文學詩歌新月派的開創者,是林徽因文學創作的領路人;</h3><h3> 梁思成----林徽因的丈夫,是中國古建筑史研究專家,文物建筑保護專家,東北大學和清華大學建筑系的創立者,中國第一屆工程院院士,是林徽因事業上的合作者婚姻生活中的忠誠伴侶,是林徽因風雨人生的攙扶者呵護者和陪伴者。</h3><h3> 金岳霖-----學貫中西是飽浸東西文化的大學者,近代哲學的開拓者清華大學哲學系的創立者。是和林徽因唯一有過柏拉圖精神之戀的男士。聚集在她周圍的都是鴻儒,能和其往來的大多也是大雅之士。</h3><h3> 這也注定她的人生高度從一開始就是其他女子所無法比擬和超越的。 (這也是一些才女對她微辭的一個原因。或許是因為嫉妒。)所以說“當你選擇與優秀為伍那優秀就會與你成就”這種說法是多么的正確!</h3> <h3>徐志摩</h3> <h3>林徽因,梁思成夫婦</h3> <h3>左起第一,金岳霖</h3> <h3>右起第二金岳霖</h3> <h3> 而人們最津津樂道則是林徽因與徐志摩、金岳霖的情感之事,卻忽略了林徽因與梁思成患難與共相互扶持的伉儷之篤,這其實于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婦是極不尊重的有失偏頗的看法。林徽因和梁思成的人生是相互成就的一生,二者離了彼此則都成就不了自己。他們的事業和人生是無法孤立的去看待,所以有時想想在文人之間傳誦的佳話能夠經過時間的洗禮能保持原貌的又有多少?這跟當前捕風捉影的八卦一個人有何區別?<br></h3> <h3> 而實際的林徽因與徐志摩用現在的網絡詞匯來說就是藍顏知己而已,徐志摩用了十年的時間直到他去世都沒有得到過她的情感。</h3><h3> 而哲學家金岳霖與林徽因保持了一生的柏拉圖式的精神之戀。而這種情感也不似外界所說的那般陰暗,兩家保持了終生的友誼,晚年的金岳霖是被思成和徽因的兒子梁從誡養老送終。</h3><h3> 林徽因予梁思成是坦蕩的,她的情感與梁思成沒有半點隱瞞,這點也是林徽因備受同時代的才女所詬病的地方,她們無法理解梁思成如何能接受林徽因的精神出軌,而她們卻不懂得林徽因與梁思成兩個靈魂的高度對等性與軌跡相同性,她不似張愛玲對胡蘭成的那般低微,他們的在世間的使命就是為了完成一項事業而不是傳統的舉案齊眉相夫教子的夫唱婦隨。 林徽因在梁思成的事業選擇上影響了他激勵了他,所以梁思成說他的成就他的著作分不出誰是誰。我倒認為他倆的情感他倆的人生更似于北宋時期的李清照和趙明誠。</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 林徽因在少女時代選擇建筑學作為自己的事業,并用盡自己的一生去奮斗。我驚訝于林徽因的選擇那是那個時代只有男人才能從事的職業,而在當時的世界做出這樣選擇的女性也是屈指可數。她做到了!基于她的努力和表現她的母校賓西法尼亞大學在她之后建筑系開始招收女生。而她也是中國近代第一個選擇舞美設計的女性。</h3><h3> 動蕩的戰爭年代也沒能改變她對事業的熱愛。她和梁思成并肩作戰對中國古建筑的研究和保護作出了杰出的貢獻。林徽因身體羸弱,在靜養之余開始寫作寫作對她來說只是副業和愛好。說實話林徽因的作品我讀到的并不多,但是她作品的視角是極其廣闊的,并不局限于男女情感。我最喜歡的是她在逃難時期創作的反映當時的民生與民俗的一些作品。而現在的人們記住的只是她的文字和美貌,恰恰忘記了她成就最高的對中國建筑學發展所做的貢獻。</h3><div><br></div> <h3> 林徽因有一個美國女性摯友-----費慰梅。她是林徽因心靈傾訴的忠實傾聽者,她能細微的洞察林徽因的內心需求與困苦。給予了林徽因最無私的關懷與幫助。我在思考為什么林徽因在自己的同胞中沒有一個能讓她如此交心的女性朋友?是她和費慰梅有著相同的西洋教育背景,還是有相同的獨立自由的思想?我猜不出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林徽因的思想和當時半封閉下中國傳統女性價值觀不和拍,她追求自己的事業追求自己的愛情,她不屑于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碎的性格,她的清高都和當時的時代格格不入。自然無性無情的女性入不了她的世界。</h3><div><br></div> <h3> 林徽因于1955年去世,當我讀到林徽因去世梁思成在病房里痛哭著說:“苦啊,徽”時,我心里卻為林徽因感到慶幸,因為她的早逝使她躲過了一場浩劫,否則以她的經歷和性格將不知遭到怎樣的摧殘。而梁思成在文革這場浩劫中則受到了種種的屈辱和蹂躪。</h3><h3> 我痛心杰出的人物在歷史潮流翻滾下和無情的政治運動中同樣是這般的無力無助和孤獨,那看不見的大手攪動著你的命運只能隨波逐流而又跳不出歲月的折磨煎熬,是何其的痛苦無奈!<br></h3><div> 林徽因的生命只有短短的51年,但卻活出了無比的精彩和輝煌-------杰出的女建筑師、優秀的舞臺美術設計師、極具才情的女詩人聚集于一身,有著疼愛她一生的丈夫,給了她極大精神動力和支持的柏拉圖戀人,一雙極其出色的兒女。這樣的人生林徽因應該無憾了吧!她的人生正如她自己所寫“熒熒雖則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驕傲的捧出輝煌!”</div><div><br></div> <h3> 遺憾的是在這幾本書中對林徽因子女的筆墨太少看不到林徽因母性光輝的一面,或許日后有時間可以從她子女的文章中得以窺見一斑。<br></h3><div> 這三本書中陳學勇的《蓮燈詩夢 林徽因》過于追求客觀真實,平淡的更接近年譜的寫法, 使得林徽因的形象有失飽滿;而費慰梅的《梁思成和林徽因》因為作者和主人公之間有著太多的語言和情感交流相比而言在人物塑造上就顯得更豐滿些。《梁啟超和她的兒女們》對梁思成的描寫多過徽因,我只是從中更多的看到了梁思成的成長過程。</div><div> 三本書中相互交叉重復的內容不少,而另外兩本借鑒費慰梅《梁思成與林徽因》的內容也很多。不管怎樣我知道了我想要知道的就已經足夠!</div><div><br></div> <h3> ^^</h3><h3>'幸福的閣蘭秀'所有文章皆為原創,如有轉載請注明出處!</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多县|
蒲城县|
宁国市|
绥宁县|
舒城县|
和政县|
镇康县|
伊春市|
固阳县|
田林县|
襄垣县|
石门县|
太原市|
宜都市|
大连市|
秦安县|
平邑县|
常州市|
沙坪坝区|
邹城市|
观塘区|
海门市|
漳浦县|
合江县|
环江|
逊克县|
太康县|
南华县|
治多县|
交口县|
鞍山市|
连山|
翼城县|
句容市|
周宁县|
南汇区|
温州市|
滦平县|
叶城县|
中西区|
凭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