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過去小二十年間因為工作的原因大概進(jìn)出過故宮不下五六百次,但很少能有機(jī)會慢下來仔細(xì)看看。前兩天趕一個晴朗的冬日,自己去逛了逛,看了點兒以前沒看過的展覽,拍一些以前沒注意過的片子。天氣良好,五六個小時一晃而過,到關(guān)大門的時候才遛達(dá)出來。</h3><h3><br></h3><h3>午門外的日晷。日晷應(yīng)該是最早的計時工具之一。古人將一天分成十二時辰,每個時辰有初,正兩節(jié),每節(jié)分四刻。每年春分到秋分,日影在日晷的上表面。秋分到第二年春分,日影在下表面。此時日晷上的時間是午初三刻,推算差不多十一點四十左右,手表顯示的時間是十一點三十六分,考慮到這個日晷最晚也是清早期距今三百來年,這個時間已經(jīng)相當(dāng)準(zhǔn)確了。至于如果有朋友說午時三刻,那是午正三刻,合現(xiàn)在時間十二點四十五的樣子。至于為什么午正三刻砍腦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度娘一下。</h3> <h3>午門正中這個門洞,與整個城市的中軸線重合。腳下這條御道就是當(dāng)年皇帝踏足之處。皇帝之外,據(jù)說只有迎娶皇后入宮當(dāng)天的皇后,和殿試前三甲可以踏足這條御路,也被稱為北京城的龍脈。</h3> <h3>從沒上過午門。如今午門城樓上有不定期的各種展覽,現(xiàn)在在展的是印度和中國的佛教塑像展。</h3> <h3>銅鎏金。造型生動,紋飾流暢。大概是五代十國時期的作品。</h3> <h3>這個看得我哈喇子都快出來了。</h3> <h3>螭吻,吞脊獸。傳說龍生九子,各個不同。各種版本中相對比較統(tǒng)一的,有霸下,螭吻,嘲風(fēng),蒲牢,狴犴,狻猊,蚣蝮,睚眥,椒圖。</h3> <h3>一只沾了皇氣的斑鳩</h3> <h3>故宮角樓。這是頭一次這么近看角樓。號稱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房脊,傳說八十年代維修的時候整體拆過一回,每根梁椽每塊瓦都編了號,后來往回裝的時候多了一塊。</h3> <h3>這是東華門城樓。也是第一次從這個角度看。</h3> <h3>這個應(yīng)該就是九子里的蚣蝮。</h3> <h3>內(nèi)金水河。與外金水河相同,既是一旦火災(zāi)滅火的水源,也是風(fēng)水中的生氣流動。內(nèi)金水河自故宮西北入,東南出,據(jù)說是風(fēng)水中的天門,地戶。說起故宮里的火災(zāi),兩只手是數(shù)不過來了。有興趣的朋友度娘吧。</h3> <h3>午門的有意思之處是從外面看只能看到三個門洞,里面看有五個門洞。這是因為在午門左右腋下有兩個小門,稱左掖門,右掖門。掖者,腋也。這倆門一般不開,只有太和殿大典時才打開,百官從此魚貫而入。</h3> <h3>藍(lán)天下的太和殿</h3> <h3>各種琉璃瓦裝飾。故宮里最普遍的就是龍飾。至于故宮里一共有多少條龍,答案是沒人數(shù)過。據(jù)說僅太和殿一座建筑,漢白玉望柱,石階,門窗,梁柱,寶座,地攤,瓦當(dāng),屋脊之上就有龍將近一萬五千條。</h3> <h3>狴犴。看門的。</h3> <h3>五脊六獸。這方面的材料很多,百度上都有。一般而言騎鳳仙人,或有人稱仙人指路并不記計入小獸的數(shù)目,這樣說來太和殿上最多,有十個,其他各殿因地位不同數(shù)量減少。這種裝飾從唐時就有,主要作用就是防止房檐椽子交接處被下雨時雨水滲入。十個小獸有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獬豸,押魚,斗牛,行什。</h3> <h3>這個金缸在乾清宮前,是萬歷年所制,距今近五百年了。</h3> <h3>江山社稷亭。在乾清宮小廣場左右各一。孟子言治大國如烹小鮮,若是政策反復(fù),則江山破碎矣。</h3> <h3>五福臨門照壁裝飾。</h3> <h3>麒麟</h3> <h3>慈寧宮里的雕塑展。這個佛爺是田黃的。后面幾個是壽山。無不用料講究,刀法精湛。</h3> <h3>不知不覺天色將暗。夕陽帶來金色的光輝,月亮也從東方升起。此時從慈寧宮一路向南狂奔,為了追上這點兒金光,一路又跑回了太和殿。</h3> <h3>游人將散,烏鴉歸巢</h3> <h3>等了十五分鐘,終于清場了。</h3> <h3>再見。</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贺州市|
聂拉木县|
昂仁县|
荔浦县|
鹤岗市|
盘锦市|
马山县|
阿拉尔市|
临高县|
岑巩县|
海原县|
绥中县|
云霄县|
南乐县|
英德市|
甘谷县|
五家渠市|
白河县|
曲靖市|
阿巴嘎旗|
洮南市|
海林市|
韶关市|
吴川市|
汝阳县|
长丰县|
穆棱市|
昂仁县|
新田县|
进贤县|
广南县|
响水县|
靖江市|
广西|
仲巴县|
封丘县|
三都|
安阳县|
科技|
云南省|
武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