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廢墟的私語被市聲淹沒<br> 疼痛,已找不到肌體<br> "重建一種秩序"<br> 迷惑的人群有人高喊 <br> 聲音填滿人與人間的空隙<br> 歲月更替 疑問之河<br> 長流不息<br></h3> <h3>廠部生產區大門。</h3> <h3>廠部辦公樓。</h3> <h3>尿素塔,也是淠化標志性建筑。</h3> <h3>塔,究竟多高沒有查過,我爬上去是想開闊視野,拍幾張宏觀的大圖,但事與愿違,無法夠著窗口。包裹各種管道的類似烏拉草的絮狀物鋪滿了沒有任何安全防范的窄窄的樓道,而且漏空較多,一步一試探,快到頂層時我徹底絕望了,層層都是統一的格局,往下看,兩腿開始發軟,內衣幾乎濕透......</h3> <h3>尿素塔旁邊的生產樓。</h3> <h3>尿素塔的背面,靠右手原來有個磅房。</h3> <h3>這兩張是我站在尿素塔上往下拍的,相機伸到窗口拍的,當時看不到顯屏,也無法取景。</h3> <h3>站在塔上往下看,深不見底。</h3> <h3>塔外斑駁的塔壁。</h3> <h3>我原在廠外的制氧分廠上班,對大廠并不熟悉,很難一一定位。</h3> <h3>現如今有些廠房坍塌了,留下大片的廢墟,芨芨可危的建筑也破敗的不成樣子。</h3> <h3>手寫的規章制度,如今看來似乎是有溫度的。</h3> <h3>廢墟。適合拍戰爭片或恐怖片。</h3> <h3>這個地點似乎是小食堂前面的樓。</h3> <h3>沒有門窗的樓房,像一群怒目圓睜的怪獸。</h3> <h3>這個地方原先是煤場,背面一排房子是倉庫,經常去那拉備用設備配件。</h3> <h3>廠大門斜對面的一排平房里。</h3> <h3>拆遷后的廢墟</h3> <h3>通往生活區的大道。</h3> <h3>靠左手是職工澡堂、小賣部。</h3> <h3>通往家屬區的路上,重型卡車車來車往。</h3> <h3>廠部衛生院,現己入住了不少人家。</h3> <h3>曾經最熱鬧的地方--燈光球場。</h3> <h3>球場的后面是職工俱樂部,那時經常放電影,聯大的師生及周邊群眾都趕過來看。</h3> <h3>自然形成的"市場"。</h3> <h3>曾經的產業工人,大多己垂垂暮年。</h3> <h3>大食堂,人去樓空。</h3> <h3>大食堂的對面是裁縫店、早點鋪,小店子。停白車子的地方曾經是我租房開出租光盤和圖書的店子。</h3> <h3>順著這條岔道,進入淠化家屬區22#。</h3> <h3>這是22#平房的背面。</h3> <h3>左拐彎的地方。</h3> <h3>曾經的家,掛紗簾的那戶即是,對面是廚房。現在已經破爛不堪了。</h3> <h3>這是后一排,余本社、江德明的家在其中。</h3> <h3>家里沒衛生間,想方便時必須穿過第一排平房,后面有間公共廁所。</h3> <h3>從廠區大道朝南,過馬路直走,經車庫即達制氧分廠(也可叫制氧車間)。車庫已拆,道路泥濘。</h3> <h3>進大門,靠左手依次是開票處、倉庫、辦公室。當年吳素娟、吳正芳、謝慧、呂玲幾位阿姨和同事都曾給予我呵護和關愛,記憶猶新。</h3> <h3>白色的房子是后來蓋的辦公樓,我的辦公室是一樓第二道門;紅色的房子是車間。</h3> <h3>車間內部,膨脹塔、空壓機等設備早不在了,這個地點也不知賣給誰了?現在又生產什么產品?</h3> <h3>這輩子丟了很多重要的東西,所幸這個證還在。就我個人而言,之于淠化的感情相當復雜,不說也罷。</h3> <h3>更多圖文,請關注《分水嶺》</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淳化县|
鞍山市|
兰坪|
卓尼县|
余庆县|
伊川县|
苏尼特左旗|
鹰潭市|
南充市|
永定县|
余庆县|
大足县|
杭州市|
襄城县|
河池市|
年辖:市辖区|
张家界市|
康乐县|
梁河县|
宜君县|
怀柔区|
敖汉旗|
镶黄旗|
满洲里市|
山阴县|
苏尼特左旗|
西乌珠穆沁旗|
巴彦淖尔市|
古丈县|
九江市|
磐安县|
阿巴嘎旗|
大埔区|
清水县|
自治县|
郑州市|
庐江县|
前郭尔|
修文县|
新蔡县|
虹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