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964年8月5日美國對越南北方發(fā)動突然襲擊,制造了震驚世界的"北部灣事件",越南人民從此投入到了艱苦卓絕的抗美救國斗爭。中國政府嚴正聲明:美帝國主義侵略越南,就是侵略中國,七億中國人民誓做越南人民的堅強后盾,遼闊的中國領土是越南的可靠后方,堅決支持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國斗爭。</h3> <h3>1965年3月上旬,美國派遣海軍陸戰(zhàn)隊在峴港登陸,派其地面部隊進入南越參戰(zhàn),同時加緊對越南北方的轟炸。從此美國侵越戰(zhàn)爭演變?yōu)橐悦儡姙橹黧w,"南打北炸"為特點的全面戰(zhàn)爭。</h3> <h3>越戰(zhàn)期間,美國最高峰時出兵55萬人,使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最新武器。百萬越南平民無辜喪生,無數(shù)城鎮(zhèn)和村莊被夷為平地。在三年零八個月的"滾雷行動"中,美軍出動戰(zhàn)斗機對北方空襲己達l0,77萬架次,向越南北方投下258萬噸炸彈,在鐵路沿線,平均每1,4米投彈一枚,戰(zhàn)爭之殘酷和慘烈是空前的。</h3> <h3>美軍B52戰(zhàn)略轟炸機在越南北方狂轟濫炸</h3> <h3>1972年6月8日在越南AF空中襲擊者轟炸機投下的凝固汽油和膠化白磷炸彈襲擊下燒傷。當時9歲女孩(金富)潘金淑,奔跑中甩掉衣服沿展鵬一號公路逃跑,被越南一位戰(zhàn)地攝影師黃功吾抓拍到(越戰(zhàn)女孩)。后被越南政府當作美帝國主義罪惡的活標本,長大后被聯(lián)合國任命為和平大使。</h3><h3>黃功吾因拍攝(越戰(zhàn)女孩)而獲得普利策獎。后到美國洛杉機為美聯(lián)社工作。</h3> <h3>援越抗美期間越南北方主要交通圖</h3> <h3>援越抗美人員八項紀律守則</h3> <h3>這是部隊出國前在友誼關下向祖國莊嚴宣誓:"我們肩負著祖國人民的重托,代表我們偉大的祖國,偉大的人民,偉大的黨,偉大的領袖,偉大的軍隊參加援越抗美的偉大斗爭,在這即將入越參戰(zhàn)的莊嚴時刻,我們宣誓:堅決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聽毛主席的話做無產階級國際主義戰(zhàn)士。永遠忠于毛主席,永遠忠于毛澤東思想,把毛主席的指示印在腦子里,溶化在血液中,落實在行動上。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支持越南人民的抗美斗爭和解放事業(yè),刀山敢上,火海敢闖,拋頭顱灑熱血,在所不惜。以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慨,同美帝國主義戰(zhàn)斗到底,堅決執(zhí)行黨的方針政策,加強內外團結,嚴格遵守八項守則,積極增進中越友誼,圓滿完成戰(zhàn)斗任務,決心為"五個偉大"增光。"</h3><h3> 宣誓人:XXX”</h3> <h3>1966年12月總參謀長楊得志上將(右)與援越抗美部隊副總指揮羅洪標將軍(左)親切交談。</h3><div>我援越抗美部隊共出動16個高炮師63個高炮團,約15萬人,作戰(zhàn)2153次,擊落美機1707架,擊傷1608架。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工程兵,通訊兵,海軍,等援越部隊有10余萬人,掄修炸壞鐵路設施1778處,新建改建鐵路577公里,修公路7條長1206公里,橋梁305座,涵洞4441座,建成安沛兩個現(xiàn)代化機場和飛機洞庫,筑成各種坑道239條(總長2,5萬米),永久碼頭9個,永備工事123個,海底電纜15條103公里等大批國防戰(zhàn)備工程,海軍掃雷掃除各種水雷42個,總清掃面積為201平方公里。</div><div>中國政府向越南政府提供總值超過200億美元經(jīng)濟援助。</div> <h1>龍桂林:原鐵道兵一支隊主任</h1><h3>向當年援越抗美而英勇犧牲長眠在越南土地上的戰(zhàn)友們致哀,祝烈士們的亡靈詳合寧靜,向烈士們的家屬親人們表示慰問,祝他們家庭幸福。</h3><h3>向當年參加援越抗美戰(zhàn)爭的戰(zhàn)友們問好致意!</h3><h3>祝大家工作順利身體健康家庭幸福。</h3><h3> 龍桂林</h3><div> 2004年8月18日 北京</div><div>以鐵道兵二師為主組建的援越抗美一支隊:</div><div>龍桂林主任 郭延林政委</div><div>肖春先,吳志篤,張通達,萬軍付主任</div><div>李清德付政委</div> <h3>郭延林:原鐵道兵一支隊政委。</h3><h1>(鐵馬金戈 雄風猶存)</h1><h3>受中央軍委派遣,以二師為主(二團,六團,七團,九團,六十三團,高炮六二八團),1965年6月26日至12月3日分三批入越參戰(zhàn)。1966年12月八個團總兵員37510人,擔負河內至友誼關,河內至老街,河內至太原,克夫至太原鐵路的新建,改建,擴建,搶修,維修工程和沿線對空作戰(zhàn)重任。至1970年7月奉命回國,歷時五年整。</h3><h3>在援越抗美戰(zhàn)爭中,全支隊各高射機槍連對空作戰(zhàn)668次,擊落敵機119架,擊傷135架,俘斃美國飛行員12名(生俘8名,擊斃4名),613個單位立功受獎,其中54個單位立集體二等功,559個單位立集體三等功:12人榮立一等功,46人榮立二等功,10751人榮立三等功。六團一營,十團一營,七團高機槍連,九團三營高機槍連,榮獲中央軍委嘉獎令。297位烈士長眠在越南國土上。</h3><h3>一支隊主任龍桂林,政委郭延林,師長肖春先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就是美軍的老對手。首長身經(jīng)百戰(zhàn)出生入死,屢建戰(zhàn)功。回國后,龍桂林升任鐵道兵參謀長,郭延林升任鐵道兵副政委,肖春先升任鐵道兵副司令員。</h3> <h1>孫林泉:原鐵道兵十三師師長</h1><h1>羅 斌:原鐵道兵十三師政委</h1><h3>六支隊擔負修建8,10,12號公路,位于越南老街,萊州兩省是越西北山區(qū)幾條重要公路干線,61團,62團,64團,58團等最高兵力32879人。</h3><h3>從1965年9月27日大部隊入越至1969年6月凱旋回國,在越南轉戰(zhàn)3年10個月得到中央軍委,鐵道兵,昆明軍區(qū)嘉獎,有27人,11個單位榮立二等功,264人,10個單位榮立三等功:壯烈犧牲95人,228人光榮負傷。全支隊官兵用汗水,鮮血和生命在越西北的崇山峻嶺中筑起了中越友誼之路,為越南人民抗美救國斗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h3> <h1>袁守范:原高炮62師師長(題詞)</h1><h1>張克里:原高炮62師政委</h1><h3>1966年10月,高炮62師奉命執(zhí)行援越抗美任務,從遼寧丹東,青海西寧,甘肅玉門出發(fā)分乘906輛載著"100","85","37"炮和四管高射機槍的軍車,駛出友誼關,直奔越南太原市,執(zhí)行陣空防空任務。</h3> <h3>部隊接到執(zhí)行援越抗美地任務,立即調配軍列,開車前首長到各節(jié)車箱檢查安全。</h3> <h3>龍邊大橋是橫跨紅河,長1681米,高20米,2臺18墩,1967年8月至12月四次被炸,8月11日,美機45架輪番轟炸,龍邊大橋被嚴重摧毀。蘇聯(lián)答復四個月修復。中國答復兩個月修通。一支隊應允一個月通車。從9月11日投入戰(zhàn)斗,克服惡劣天氣,冒著敵機轟炸的危險,奮戰(zhàn)19個日日夜夜,于29日將大橋修復通車,創(chuàng)造了我軍修橋史的奇績。越南人佩服,蘇聯(lián)人乍舌,世人震驚。因為我們是頂天立地的中國軍人。24小時內通過32列火車,5小時內通過400輛汽車,6萬余人。</h3> <h3>安員大橋是越南北方通往河內的交通咽喉,南鄰嘉林,北接市求,東往海防,西通越池,太原,具有十分重要的戰(zhàn)略交通位置,長235米,兩臺五墩,水深湍急,先后六次被炸,大橋嚴重受損,一大隊,二大隊,四十四大隊,克服重重困難,保證大橋暢通,援越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抗美戰(zhàn)場。</h3> <h3>越池大橋位于河內一老街線南段,多次被美機炸毀,兩岸橋頭完好,先架設鐵索橋通汽車。</h3> <h3>1967年9月2日,合進車站被嚴重炸毀</h3><div>向成湘9月3日4時零5分在該車站排定時炸彈時壯烈犧牲</div> <h3>"三條腿鐵路"它可以通行標準列車和越南的米軌列車,是鐵道兵的創(chuàng)舉。</h3> <h3>鐵道兵第十三師歷史簡介 </h3><h3>(2016年4月20日) </h3><h3> 1964年,根據(jù)中央軍委"為加速西南"三線"成昆鐵路建設"的需要,決定擴編鐵道兵第十三師。遵照鐵道兵的部署和要求,于同年10日13日,在江西省撫洲市城關組建師部。11月4日調往浙江省吳興縣三天門駐住。時任師長孫林泉、政委羅彬。司令部參謀長丁也、政治部主任黎群、后勤部部長潘錫軒。1965年6月,調往河北省新城縣高碑店駐住。下轄四個團。定員20200人。</h3><h3> 鐵道兵十三師所屬部隊,由鐵二師七團、十一師五十三團及三、四營。五十二團一、二營。九師四十四團三、四營及二、四、十一師?單位調入人員為基礎。并加入安徽、江蘇、福建省新兵11700余人組成。按四團四營四連編制組建。</h3><h3> 鐵61團:于1964年12月,在湖南省江華謠族自治縣組建。時任團長馬守德、政委李廣生。由鐵道兵二師七團一、二營等組建。</h3><h3> 鐵62團:于1964年12月,在廣東省韶關市組建。時任團長孫福喜、政委肖廷桂。由鐵道兵二師七團三、四營等組建。</h3><h3> 鐵63團:于1964年11月,在江西省遂川縣組建。時任團長蘇保臣、政委盧英林。由鐵道兵十一師五十三團三、四營和鐵道兵九師四十四團10、12連等組迠。</h3><h3> 鐵64團:于1964年11月,在浙江省云和縣組建。時任團長史開錫、政委劉貴武。由鐵道兵十一師五十二團三、四營等組建。</h3><h3> 鐵65團:于1970年3月13日,在湖北省谷城縣組建。時任團長王國榮、政委孫克明。 由鐵道兵一師一至五團的第五營和一團汽車連、三團機械連、四團修理連等組建。</h3><h3> 師直屬給水營:1964年11月,在江西省遂川縣,由鐵道兵九師四十四團3、4營組建。</h3><h3> 師直屬機械營、修理營、醫(yī)院、儲備庫由何部隊組建的情況待考。</h3><h3> 鐵道兵十三師至年底建成,全師實有人員20759人。</h3><h3> 1965年1月,奉鐵道兵司令部命令:62團、63團擔任修建江西奉新、崇義和上猶森林公路。后接鐵道兵緊急命令,撤回原駐地待命。同年七月,鐵道兵黨委決定:十三師執(zhí)行援越抗美任務。于8月16日,師派先遣部隊到云南蒙自縣安排部隊駐地。9月24日,師機關率部開赴中越邊境云南蒙自縣,舉行部隊出國前越南風土民情、越語和戰(zhàn)前動員訓練。9月22日,63團配屬鐵二師入越參戰(zhàn)。9月25日零時,師指揮所率61、62團及配屬58團先遣部隊,從河口入越。同時,師派出另一個指揮所,率師直及64團先遣部隊,由金平入越。后續(xù)各部隊,分別于10月5日至12月24日,從河口和金平入越。11月23日,經(jīng)金平金水橋(中越友誼橋),師部進駐越南萊洲省封土縣。部隊序列代號:鐵道兵第十三師,為中國交通部修路工程隊第六支隊。后改稱中國后勤部隊第六支隊。通信網(wǎng)絡:云南第16號信箱,設立軍郵站。部隊歸屬工程指揮部和昆明軍區(qū)領導。在越南擔任8、10、12號公路的修建和保障任務。入越后,由于形勢和任務的變化。1965年10月,云南省民工40大隊,3650人,配屬參加10號公路施工。1966年3月,工程兵314團、315團配屬參加12號公路施工。1967年7月,昆明軍區(qū)髙炮630團,配屬擔任掩護部隊施工和重點目標任務。獨立舟橋團,負責萊洲渡口任務。配屬單位:還有318野戰(zhàn)醫(yī)院和兵站及儲備庫。在越期間,總兵力達33554人。</h3><h3> 1968年10月18日,師機關率領62、64團從廣西友誼關回國。61、63團仍留越配屬鐵二師(一支隊)施工。10月31日,師部進駐山西省渾源縣。62、64團駐靈邱,執(zhí)行修建京原鐵路任務。1969年2月14日,奉鐵道兵命令執(zhí)行修建襄渝鐵路任務。3月6日,師部移駐湖北省谷城縣。1970年6月,根據(jù)任務需要,師部移駐陜西省白河縣。62、64團配屬14師繼續(xù)在渾源縣施工。1969年3月,61、63團回國,參加襄渝鐵路修建任務。</h3><h3> 1972年11月,十三師接受修建京通線(昌平至快活峪)段施工任務。1973年8月,師機關由陜西省白河縣,移駐北京市密云縣。61、62、63、64、65團和鐵道兵舟橋團及河北省民工參加修建施工任務。</h3><h3> 1979年6月,移駐北京市朝陽區(qū)東壩。1981年奉中央軍委命令,部隊精簡整編。鐵道兵十三師與鐵道兵十一師合編。1984年1月,鐵道兵撤銷(兵改工),歸屬鐵道部工程局(現(xiàn)稱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中鐵十六局),仍駐北京市朝陽區(qū)東垻。</h3><h3>鐵道兵第十三師歷任主要首長:師長:孫林泉、許永高、孫福喜。政委:羅彬、黎群、楊有侖。參謀長:丁也、陳錫林、林煥明、徐存禮。主仼:黎群、蔡長忠、任少義、畢庶秀。部長:潘錫軒、汪少賓、陳有儉。</h3><h3> </h3><h3> 鐵道兵第十三師,部隊代號為:組建時(至河北新城高碑店)稱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七七一部隊,浙江省湖州市三天門畄守處稱總字五一一部隊。出國前(在云南?自)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昆字九零二部隊,回國后(在山西渾源)稱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七五一部隊。在湖北省谷城縣稱0245部隊。從陜西省白河縣稱5763部隊。后移駐北京市。</h3><h3> (2019年4月1日孫志明提供)</h3><h3> </h3> <h3>戰(zhàn)斗在越南十號公路上 萊州一封土</h3> <h1>1967年3月10日,11日,六十二支隊在歷時七十八分鐘的戰(zhàn)斗中,取得擊落敵機十八架,俘虜飛行員十名的輝煌戰(zhàn)果,此戰(zhàn)例寫入國史。這是一九六七年三月十日戰(zhàn)斗中六零五大隊保衛(wèi)陳國平大橋的炮陣地一角。</h1> <h3>在越南的8個月里,62支隊經(jīng)過初戰(zhàn),反重點轟炸,反多點轟炸三個階段,共與1232架次臨空敵機作戰(zhàn)91次,擊落100架,擊傷79架,生俘飛行員17名的輝煌戰(zhàn)績。有6個班,24名個人榮立一等功:鄭若杜,朱奎元,孫景山,王克京,劉建烈等功臣事跡感人至深,其史王克京被選為黨的"九大"代表,進入主席團。</h3> <h3>100mm高炮</h3> <h3>美國飛行員攜帶的印有十三國文字投降書</h3><div>投降書內容(中文)</div><div>我是美國公民,我不會說中國話,我不幸,要求你幫我獲得食物,住所和保護。請你領我到能給我安全和設法送我回美國的人那里,美國政府必大大酬謝你們。</div><div>被俘的美國飛行員攜帶的投降書,金屬身份證,頭盔,手槍,報話機,鐵鍬,營養(yǎng)食物等。</div><div><br></div> <h3>被抓獲美國飛行員斯龐,唐訥德(右前)在越南被關押2234天后獲釋。回美國就讀醫(yī)學院畢業(yè)后,在美國空軍基地任軍醫(yī)直至1995年退休。他在回憶錄中寫到:非常感謝俘虜他的(中國)部隊給予他非常人性化的優(yōu)待。</h3> <h3>1966年7月31日中國駐越南大使館武官陳浩(右二)舉行八一建軍節(jié)招待會,越南總理范文同(右一)越南國防部長武元甲(右三)出席招待會,中國援越抗美一支隊主任龍桂林(左一),二支隊主任曾旭清(左二)陪同出席招待會。</h3> <h3>1966年底,支隊長孫林泉(左六)在六十二團團長孫福喜(左一)陪同下,檢查該團八號公路的黃連山段質量。</h3> <h3>這是1967年9月19日我援越抗美部隊六支隊630大隊對空作戰(zhàn)后,越南萊州省政府到我高炮630團慰問,戰(zhàn)士們列隊歡迎。</h3> <h3>1967年8月1日江西省歌舞團在越南萊州為援越抗美官兵慰問演出:繡金匾</h3> <h3>越南胡志明主席深入到指揮所廚房,用漢語和炊事員親切交談,品嘗伙食,體現(xiàn)了他老人家對中國援越抗美官兵的極大關懷。</h3> <h3>中國駐越南大使館,以武官李岳洪大校為組長,婁新恩上校和李景峰少校為組員,以劉崇裕同志整理大量資料,全面調查,將原有57座陵園合并為40座。援越烈士共1449名。其中援越抗法烈士16名,援越抗美烈士1433名。</h3> <h3>中國在援越抗美戰(zhàn)爭中犧牲的烈士,在越南的四十個烈士陵園分布圖</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越南封土烈士紀念碑上用中文和越文鐫刻著:</h3><h3>援越抗美烈士永垂不朽 </h3> <h3>謹以此書:獻給援越抗美戰(zhàn)爭的老戰(zhàn)友</h3><h3><br></h3><h3><br></h3> <h3>當美機轟炸的最后一塊彈片沒有奪去我的生命,當烈士陵園最后一座墳塋沒有留下我的身軀,我是幸運的。</h3><h3>四十年前,一九六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鐵道兵十三師組建的援越抗美六支隊,乘上南去的軍列,星夜別祖國,血灑黃連山,鏖戰(zhàn)奠邊府,含淚送戰(zhàn)友。在那塊硝煙彌漫,彈坑遍野的土地上,在高山叢林,懸崖峭壁中,掄修了三條友誼路,這種奉獻精神,將永載史冊。在那里留下了我們的青春和汗水,在那里也留下了年輕戰(zhàn)友的生命。</h3> <h1>越 南 民 主 共 和 國</h1><h1>獨立 自由 幸福</h1><h1>越 南 民 主 共 和 國 政 府</h1><div> 贈</div><h1>團 結 戰(zhàn) 勝 美 帝 徽 章</h1><h1> 王 運 班 長 同 志</h1><div>銘記在越南抗擊美國侵略者的團結戰(zhàn)斗友誼</div><div>編號:202284 政府總理 范文同</div><div> 一九六七年六月二十九日</div> <h1>團結戰(zhàn)勝美帝"8一5"徽章</h1> <h3>紀念封</h3><h3>湖北武漢援越抗美老兵</h3><div>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援越抗美戰(zhàn)爭五十周年</div><div>(1965年6月9日一2015年6月9日)</div> <h1>紀念援越抗美戰(zhàn)爭時期的日記,小說,詩歌,回憶錄</h1> <h1>援越抗美紀念章</h1> <h3>援越抗美戰(zhàn)爭時期使用的軍用代金券</h3> <h3>一九六六年毛主席得知我援越抗美部隊在越南戰(zhàn)場上,重創(chuàng)美空軍取得很大勝利的消息,很高興委托周恩來總理和陳毅,賀龍,聶榮臻,徐問前,葉劍英五大元帥和楊成武代總長以及各軍兵種領導接見援越部隊代表。</h3><h3>接見時周總理說:我代表黨中央,中央軍委和毛主席看望大家,你們仗打的很好,打出了國威,打出了軍威,你們?yōu)槲鍌€偉大爭了光!在此問你們,問所有參戰(zhàn)人員,表示衷心的祝賀和親切的慰問!</h3><h3>接見時,總理及大元帥們和代表們一一握手,并合影留念。</h3> <h3>高明亮烈士,1933年2月出生,安徽省青陽縣人,1949年5月入伍,1951年入黨。歷任部隊:文化助教、文化教員、團政治處助理員、連副指導員、政治處干事、連指導員、營副教導員。
高明亮烈士1952年1月入朝參加抗美援朝戰(zhàn)爭;1965年9月入越參加援越抗美戰(zhàn)爭,時任中國后勤部隊第一支隊五大隊二中隊副教導員。1966年在一次戰(zhàn)斗中腿部負傷,歸國治療。傷愈后堅決要求再次出國繼續(xù)參加戰(zhàn)斗。于1967年11月6日在一次戰(zhàn)斗中,在美軍飛機瘋狂轟炸下,高明亮烈士在克夫英勇指揮部隊作戰(zhàn),不幸頭部中彈,壯烈犧牲。時年34歲,安葬在越南陶美烈士陵園。
明亮烈士犧牲時,妻子王玉霞年僅24歲,兒子高平5歲,女兒高嵐3歲。《懷念爸爸一一高明亮烈士》、《寫給爸爸的一封信》及照片均由烈士子女高平、高嵐撰文及提供。</h3><h3> 2019年3月29日編輯<br></h3> <h3>援越抗美:三進越南
陳應柏
(原鐵道兵獨立汽車團十連指導員,今年76歲)
援越抗美戰(zhàn)爭,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二次出兵援助社會主義鄰國,抗擊美帝國主義侵略的戰(zhàn)爭,可謂十年抗戰(zhàn),最后以中、蘇、越人民的全面勝利,南越偽政權的倒臺,美國的失敗撤出而告終。
這期間,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作為援助部隊,共派出第二師,第十三師入越參戰(zhàn),修建鐵路公路,建橋梁隧道,改建鐵路,新建擴建鐵路站點,搶修被美國飛機炸毀的鐵路公路設施,排除定時炸彈等多項任務,被越南人民譽為"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有力保障了越南抗美戰(zhàn)爭的運輸需要。</h3><h3> 我有幸在軍旅生涯中有參戰(zhàn)的經(jīng)歷,而且還是“援越抗美三進越南"。每次我都是參加者。覺得很自豪;
記得第一次,是1967年下半年。連隊接到團里命令后,進行了傳達動員大會。會后,報名,表決心。當時正是戰(zhàn)爭狀態(tài),有的戰(zhàn)士心中還是有些害怕,就不敢去,甚至想法很多。
我是積極報名參戰(zhàn)。因為我是一名預備黨員,正在當年7月才批準入黨的。正是接受黨和部隊考驗的關鍵時刻,報名參戰(zhàn)義不容辭。連隊首長,選擇思想覺悟好駕駛技術高的戰(zhàn)士,組成了十連參戰(zhàn)車隊,對去前方參加戰(zhàn)斗執(zhí)行任務的車輛進行全面維修保養(yǎng)。
這三次的主要任務是:配屬鐵道兵十三師執(zhí)行任務。十三師幫助越南,完成了公路建設后,要把壓路機、推土機、裝載機等大型機械運回到國內維修保養(yǎng)。
第一次執(zhí)行任務,帶隊的是團參謀長王彥和,還有組織股的張干事,殷寶財連長,一排長王遠信等團、連首長,當時我是班長。
我們派去了10臺法國進口的別爾里也特平板大拖車。每臺車配一名駕駛員員,一名助手,還有修理工,一共去了三四十人。
車隊從云南省的金平縣、屏邊縣進入越南境內的。在老街、河口、奠邊府、來州拉機械,運回國內的云南開遠市進行維修保養(yǎng)。我們剛進入越南奠邊府,就看見公路兩邊的田野上,到處布滿大大小小的炸彈坑。其中大的坑,有五六米直徑,幾米深。你搬一個大石頭丟下去,都不見混水,只看到幾個水泡泡。還有不少沒有爆炸的炸彈。大的有兩米多長,直徑一個人抱都不過來。因時常有美機的空襲轟炸,部隊的防空要求很嚴。白天,部隊做飯不能有煙火;睌上不能有燈光,容不得半點馬乎。
我們的車子,全部進行了偽裝,駕駛員也不許穿軍裝。只能穿灰色的便服(當時稱中國人民志愿工程隊)。
在越南期間,我們用錢只能用代金券,而不用人民幣。買東西必須到軍人服務社買,也不允許單獨行動。
越南的天氣酷熱,雨水多,而且山高路險敵機轟炸,駕駛員開車時都非常緊張,戰(zhàn)友們的衣服,都是被汗水打濕了的,執(zhí)行任務真是即辛苦又危險。
我們連隊先后三次到越南執(zhí)行任務,我都參加了。參戰(zhàn)的所有戰(zhàn)友們,都是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克服了各種困難,這三次行動,都園滿完成了任務。可喜的是,三次行動任務雖然繁重危險,但是大家都很安全。沒發(fā)生任何人員和車輛等事故。
時間過得真快哦,參戰(zhàn)時,我是年輕的班長,才二十幾歲。一晃,我都到了年逾古稀的歲數(shù)。回憶過去的戰(zhàn)爭經(jīng)歷,因年令大了,時間太久,對參戰(zhàn)細節(jié)的記憶有些模糊了。好在咱們連隊的老戰(zhàn)友,劉南豐,商孝祥,薛興岱幾位也都先后參加過援越抗美,也可以向他們了解一下會更加詳細生動。
<br></h3> <h3>《“鋼鐵戰(zhàn)士”吳以先33顆隱秘的"勛章”》</h3><h3>湖北衛(wèi)視在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周年之際特別播放了,采訪吳以先的視頻。吳以先是一九四三年出生在湖北洪湖的援越抗美一等功臣。<br></h3><h3>在一九六五年十二月的一天下午二時許,在保衛(wèi)克太鐵路的戰(zhàn)斗中,他是高機槍連的彈藥手,當時手被美帝飛機扔下的菠蘿彈(鋼珠彈)打穿,肚子被打穿,小腸擠出來了,被醫(yī)治好后又重返戰(zhàn)場。五年后才回國,近年體檢時被發(fā)現(xiàn)還有三十三顆鋼珠,遺存在胸部,象一串項鏈圍繞在頸部周圍。</h3><h3> 2017年8月29日</h3> <h1>戰(zhàn)地女神 杜秀英(1961年入伍)</h1><h3>1967年歲未,我從第四軍醫(yī)大學畢業(yè)分配到鐵二師(當時執(zhí)行援越抗美任務,對外稱中國后勤部隊一支隊)。入越前脫下軍裝,換上統(tǒng)一的海軍藍制服,不偑帶領章帽徽。趁天還沒亮我們乘坐用樹枝葉偽裝的軍用卡車通過友誼關進入越南,沿一號公路南行。中途曾響起兩次防空警報(三聲槍響),車輛迅速開至路邊的密林中隱蔽,使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戰(zhàn)爭的氣氛。車輛到達公路83公里處拐進一個山溝,到達密林中的一個山坳里的二師醫(yī)院駐地。我們這些軍校畢業(yè)生要當兵鍛煉一年(當護理員)。我被分派到外科當護理員。每天天不亮就開始上班,為傷病員挑洗臉水,做晨間護理,洗被套、床單和用過的帶有膿血的繃帶敷料……每天往病房送三頓飯,打掃廁所,工作強度很大。但那時的口號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臟活累活搶著干,誰也不甘落后。對我這個生長在北方的人來說,最大的考驗不僅是工作的苦累,更是越南炎熱潮濕的氣候。每天都是汗流浹背,衣服上布滿白花花的汗?jié)n和霉點。還有南方密林中隨時可能遇到蛇出沒,讓人嚇 出一身冷汗。<br></h3><div><br></div><div> 當兵鍛練滿一年后被任命為傳染科軍醫(yī),在科里我受到路所長、徐教導員和苗華云主治醫(yī)生等老同志的關心和邦助,他們言傳身教,使我思想、業(yè)務水平都有很大提高,很快適應和勝任了戰(zhàn)爭環(huán)境下的醫(yī)療與搶救工作。后來我還和段風蘭護士到炊事班邦廚三個月。每天起早貪黑挑水、做飯、種菜、磨豆腐、喂豬,最難時為燒不好火蒸不好饅頭而流淚……在炊事班長帶領下為改善工休人員伙食竭盡全力。此后又和衛(wèi)生員于風娥下部隊“送醫(yī)送藥”,與戰(zhàn)士同吃同住同施工。每次看到隧洞施工的戰(zhàn)士不但冒著塌方的危險,而且還扛著風槍干超強度的體力活,臉上粘滿粉‘塵,渾身上下全是汗水泥水,穿的高筒水鞋脫下能倒出半盆水。我為他們的精神所深深感動,每當想起這些戰(zhàn)士我都不禁熱淚盈框!從而更加堅定了我全心全意為兵服務的信 念。</div><div><br></div><div> 這次《戰(zhàn)地女神》攝制組來京採訪拍攝,使我的思緒又回到那“激情燃燒的歲月”,又重溫了援越抗美時的件件往事……那是我無比珍貴的精神財富!</div><div><br></div><div> 我已年近八旬,深感“人生苦短,來日并不方長”!回顧自己短暫的一生,我為此生有“當兵的歷史”感到驕傲;為當過吃苦耐勞的鐵道兵、上過援越抗美戰(zhàn)場而感到光榮;為有許許多多同甘共苦、可敬可愛的戰(zhàn)友感到自豪;為自己沒有虛度年華、為部隊建設盡了自已的微薄之力而感到欣慰!</div><div>觀(戰(zhàn)地女神)有感</div><div>《嘆援越鐵兵》清平樂 遠方</div><div>叢林遍布,</div><div>戰(zhàn)火燃燒處。</div><div>卸去戎裝筑密路,</div><div>留下忠魂無數(shù)。</div><div>老來再憶伐兵,</div><div>幾多壯志豪情。</div><div>自信出師有道,</div><div>英雄何故無名。</div><div>2017年11月25日</div> <h3>諸位戰(zhàn)友:</h3><div>上世紀六十年代爆發(fā)越南戰(zhàn)爭,美國侵略越南,中國派出323700精兵援越抗美,戰(zhàn)斗在硝煙滾滾的越南國土上。</div><div>在32萬援越抗美將士中有一批無線電小兵報務員,這批小兵里有兩個小小兵,一個叫李高,一個叫李志。兩人是同胞兄弟。 </div><div>1965年9月,12歲半的李高、14歲的李志雙雙入伍,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qū)通信團的“娃娃兵”,兄弟倆在一個連隊。要說小小兵李高、李志故事,話得從頭說起。1966年9月,中央軍委命令廣州軍區(qū)通信團派10部無線電臺,配屬中國援越抗美部隊第七支隊開赴越南戰(zhàn)場。李高、李志所在的連隊作戰(zhàn)動員之后,全連指戰(zhàn)員群情激昂,紛紛請戰(zhàn)。 兩小兵李高、李志,激動又著急,激動的是能成為國際主義戰(zhàn)士、“五個偉大”的代表——光榮!著急的是自己年齡小,怕部隊不派小兵上戰(zhàn)場。那年,李高13歲半,李志15歲,入伍剛滿一年。連隊幾個老兵,在李高李志胸前掛鑰匙——開心,調侃。一個老兵說:“娃娃兵想上前線?那是燈草打銅鑼——莫響(想)”;一個老兵說:“李高、李志,你倆脫光衣服讓我們看看,只怕是汗毛都冒有長出來呢!想上戰(zhàn)場?那是公雞下蛋——沒指望!”</div><div>老兵們你一句,他一句,說得李高李志越發(fā)著急,急得象熱灶臺上的螞蟻團團轉:這、這……么樣辦呢?老兵單超群,心痛倆小兵,把李高李志拉到一邊,說:“我給你倆出個主意,就看你倆敢不敢照我說的去做?”“只要批準上前線,刀山我敢上!”李志回答(動作)只要能夠上戰(zhàn)場,火海我敢下!”李高回答(動作)。</div><div>好!”老兵單超群對著李高李志的耳朵嘀咕了幾句。李高李志聽了,先是一驚,突然拍手:“高!高!這主意實在是高!”</div><div>李高李志向寢室飛奔而去,從墻上取下挎,從挎包里拿出針線包,從針線包里抽出一枚鋼針。李高是個急性子,舉手就要……李志忙叫:“慢點!”李高:“么樣?我的哥,你害怕了?膽小鬼!”李志:“我問你,我們報務員的食指、中指、拇指是做什么用的?”李高:“我們報務員的食指、中指、拇指是發(fā)電報用的!”(發(fā)報——噠噠嘀嘀嘀噠噠嘀……)李志:“這就對了,食指、中指、拇指是不能傷的!”</div><div>李高,李志,舉起鋼針,朝自已的右手無名指猛地扎去,立刻,一鼓股鮮血涌出。</div><div>李高、李志用自已的鮮血在白紙上寫下了紅色的“請戰(zhàn)”二字。這兩份絕版《請戰(zhàn)書》很快被送到團部。</div><div>三天之后,“李高”“李志”的名字上了《援越抗美光榮榜》。李高、李志兄弟是中國援越抗美部隊中年紀最小的戰(zhàn)士。</div><div>各位:小小兵李志、李高的精彩故事多又多,待明年戰(zhàn)友聚會我說下一個。</div><div>援越抗美工程兵陳建中供稿2018年5月28日</div> <h1>李開源:原8341部隊分隊長</h1><h3>1967年,汪東興直接領導中央警衛(wèi)工作,毛主席對汪東興說:你們支左是模范,應該派一些同志支前,到越南戰(zhàn)場去鍛煉鍛煉。當時,美國入侵越南,對北越狂轟濫炸,戰(zhàn)爭已打了兩年多了,中國部隊打得非常英勇,壯烈。</h3><h3>我當時在武漢探親,"緊急任務速回部隊"。</h3><h3>1968年2月19日毛主席和中央首長在人民大會堂西廳和我們合影。</h3><h3>1968年2月23日我們入越參戰(zhàn)人員在北京豐臺車站上了專列火車,和北京軍區(qū)高炮68師168支隊匯合,四天后的一個晚上,進入越南北部廣平省太原市郊一個高炮陣地,在那兒整整一年時間。</h3><h3>我們是毛主席派來的支前的,經(jīng)歷了血與火的洗禮,生與死的考驗。</h3> <h1>熊清水 1963年入伍,原鐵道兵2師6團衛(wèi)生員:戰(zhàn)地日記</h1><h3>1965年10月17日(星期日)晴 朗那一日</h3><h3>今天是個難得的好天氣,朗那地區(qū)風和日麗,藍天如洗。</h3><h3>突然防空警報四起,多架美機F一105來勢兇猛,槍炮聲炸彈聲響成一片。</h3><h3>中午一輛汽車運來一個傷勢很重的美機飛行行員俘虜,己經(jīng)呈休克狀態(tài)。</h3><h3>入夜,在電石燈下,醫(yī)生及時給他做了清創(chuàng)手術,這時一號首長龍桂林帶來一個翻譯,俘虜供認:今天入侵北越的飛機共計百多架,全是第七艦隊航母上起飛的,他的軍銜是上校(副司令官)。</h3><h3>今天全線共擊落敵機十五架,俘虜了一批飛賊,還繳獲了不少戰(zhàn)利品,有槍支彈藥,還有電臺之類的東西。</h3><div><br></div><div><br></div> <h1>王良懷:原南海艦隊登陸艦二大隊青年干事</h1><h3>1965年9月,我在352艦上先后擔任炮手,副班長,給養(yǎng)員。為了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國事業(yè),我南海艦隊派遣十多艘艦艇參加援越抗美戰(zhàn)斗。</h3><h3>1966年7月下旬,美帝加大了對越南海岸的封鎖和攻擊,一天中隊長盧補真同志正指揮執(zhí)行任務,突然敵機兇猛向我艦襲來,發(fā)射導彈,彈片將盧隊長攔腰截斷,身首分離,慘不忍睹,瞬間,烈士殷紅的鮮血染紅了甲板。有一天,我登陸艇在越南下龍灣卸完物資,美機突然躥來,朝著目標狂轟濫,造成艦毀人亡,艦艇被海浪吞沒,四位戰(zhàn)友為國捐軀,忠骨無存。北部灣留下了我們無限的思念。</h3><h3>不怕航程艱險,何俱敵機猖狂,以艦為筆海為紙,譜寫水兵華章,</h3> <h1>胡澤亮:鐵道兵二師報務員</h1><h3>1966年8月21日,一支隊作戰(zhàn)科長高榮隨支隊長龍桂林到現(xiàn)場檢查工作,經(jīng)一號公路91公里處遭敵機空襲,高榮不畏敵機臨空,搶拍敵機投彈鏡頭時,不幸被鋼珠彈擊中犧牲,安葬在越南陶美烈士陵園。</h3> <h1>苫繼剛:原鐵道兵十三師班長。</h1><h3>祖國一聲召喚,熱血沸騰的我,舍生忘死,奔赴援越抗美的戰(zhàn)場。</h3> <h1>董才保:原鐵道兵二師后勤儲備庫保管員班長。</h1><h3>援越抗美二三事</h3><h3>押運物資,幾乎成了"非洲人"</h3><h3>1965年8月23日,我?guī)ьI2名戰(zhàn)士和翻譯小溫執(zhí)`行押運物資到西線安沛一大隊的任務。火車共8節(jié)車廂,列車上裝載的是木材,鋼材,軍用橋梁,機械及配件,食品等。</h3><h3>火車行駛中最擔心是遭空襲,從支陵出發(fā)三天兩夜終于到達安沛火車站。月臺前有如籃球場大的彈坑,彈坑中還有一枚沒爆炸的炸彈,見此狀況,我們心里更加燃燒對美國侵略者的仇恨!辦完交接手續(xù)后,大家才發(fā)現(xiàn),四人只見眼珠在眨,牙齒是白的,全身都是黑的,"我們都快成非洲人了"!</h3><div><br></div> <h1>李家福:原鐵道兵十三師戰(zhàn)士</h1><h3>當我登上南去的軍列,穿上援越抗美的軍裝,我年輕的生命就交給了祖國。</h3> <h1>李建國:原昆明軍區(qū)高炮630大隊報務員</h1><div>1967年6月我從昆明陸軍學院畢業(yè)后就到6支隊630大隊,駐守在越南奠邊府西莊。</div><div>1967年9月19日美機T28,F(xiàn)一105,F(xiàn)4c對我部一營陣地進行了兩個小時進攻,我對空作戰(zhàn)雖然擊落敵機七架,但我們犧牲了3連熊炳連長及32名戰(zhàn)士。</div><div>1967年11月29日下午四時許,美機一架T28飛機飛臨我防區(qū),轉了一圈后發(fā)射火箭,隨后又有多架轟炸機輪流向二營陣地俯沖投彈,戰(zhàn)士們高喊著毛主席語錄戴上鋼盔,沖上戰(zhàn)斗崗位。戰(zhàn)斗打響后,只打臨空機,敵機向我陣地狂轟亂炸。</div><div>前方穿甲彈告急,我們指揮部接到命令,不惜一切代價,保證彈藥供應!平時一片綠色的陣地,現(xiàn)時已是鮮血染成灰紅色,戰(zhàn)斗打得非常慘烈,一直持續(xù)到下午6時。</div><div>這一夜沒有休息,在138戰(zhàn)地醫(yī)院近50位傷員,武漢戰(zhàn)友翁德富一直對醫(yī)生說先掄救別人,自己能堅持。其實他受的傷很重,被彈片擊中了后腦。他是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黨員和班長,在生死關頭,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自己卻作出了犧牲。</div><div>當我見到他一身新軍裝,用一床新軍用被裹著,我把一支光榮牌香煙放在手指間,向他深深的三鞠躬,說:老鄉(xiāng)戰(zhàn)友你走好,我們一定把支持越南人民抗美救國的斗爭進行到勝利。我們?yōu)橛心氵@樣為國英勇獻身的戰(zhàn)友而驕傲!</div><div>630團在越南轉戰(zhàn)半年的時間,共擊落敵機37架,擊傷34架,榮立集體三等功。而在異國他鄉(xiāng)留下了54位朝夕相處的戰(zhàn)友。</div> <h1>楊順國:原鐵道兵十三師班長</h1><div>我們在援越抗美戰(zhàn)爭前線困難大,白天,美帝國主義飛機狂轟濫炸,晚上,蚊蟲叮咬,無法入睡。五年多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里,我們經(jīng)歷了生與死的考驗。</div> <h1>梁長鋒 原鐵道兵二師戰(zhàn)土</h1><h3>我不是戰(zhàn)地記者,我不是軍旅畫家,昔日的越戰(zhàn)風云使我長久地不能放下。</h3><h3>寫吧!記錄那硝煙彌漫的崢嶸歲月。</h3><h3>畫吧!畫出那氣壯山河的青春年華……</h3> <h1>劉慶輝 原鐵道兵十三師戰(zhàn)士</h1><h3>我發(fā)的這張圖片是我在一九六五年九月在杭州尋部隊的途中,照下的珍貴照片。</h3><h3>事情是這樣的:我由于患病在北京住院,期間270醫(yī)院通知我說我部已換防去了杭州,當時我的病情尚未痊瘉,找部隊的心情急迫,要求出院但主治軍醫(yī)及院領導不同意我出院,要繼續(xù)治療,我一心卦牽部隊及戰(zhàn)友我強烈要求出院南下找尋部隊。我根據(jù)270醫(yī)院提供的地址我找到了湖洲三天門而且聯(lián)糸上了師部領導并告知我部隊已去往云南蒙自作出國前訓練。你就留在留守處警衛(wèi)連,我堅決反對并和一位留守的付政委理論,由于我態(tài)度堅決他只好同意我繼續(xù)南下尋找部隊參加援越抗美作戰(zhàn)。幾天后我單兵找到云南蒙自草壩訓練的兵營,見到了我的連隊戰(zhàn)友和首長,一星期后也就是一九六五年十月十七曰隨部隊一同赴越參戰(zhàn)。這段經(jīng)歷值得回憶。</h3> <h1>王運:原鐵道兵十三師班長</h1><h3>星夜別祖國 1965年11月20日</h3><h3>滿天繁星,列車向南,望一望北斗星,道一聲再見。再見了,親爰的祖國!再見了,壯麗的河山!你的兒女,要奔赴反帝最前線。為了祖國,為了越南,揮灑滾滾熱汗,我也情愿:為了祖國,為了越南,流盡滿腔熱血,我也心甘。看,星光閃閃,我遙望南天:一條賢良江,把祖國分為兩半,江山橫遭割裂,有多少骨肉離散。……</h3><div>再見!你的兒女,正奔赴反帝最前線,不趕走美國強盜,決不回返。</div><div>放心吧!別掛念,真理在我們這一邊,正義在我們這一邊,勝利在我們這一邊!</div> <h1>謝作良:原鐵道兵二師高機連付班長</h1><div>1967年8月13日天氣晴朗,我高機連駐扎在越南梅花大橋陣地,敵機超低空飛行向我襲來,呼嘯的炸彈奪去了九團十二連二十幾個戰(zhàn)友的生命。</div><div>"開火"二班長黃發(fā)達首先發(fā)現(xiàn)敵機,一槍手尹火娃立即扣動板機,戰(zhàn)斗勇猛爆發(fā),兩個山頭九挺高機槍,重機槍同時射向敵機群,幾個來回,有兩架F一4c被擊中,拖著濃煙撞向遠處山頭,并看見兩個飛行員跳傘,在九連附近看著陸,被九連戰(zhàn)士們生擒,戰(zhàn)地記者(配有翻譯)進行拍照,取證。</div><div>鐵二師九團三營高機連,受中央軍委嘉獎,集體榮立二等功。</div><div>鄧連長赴京參加表彰大會,并帶上王福堂班長代表高機連精心繡制的"敬祝毛主席萬壽無彊"錦旗,這面錦旗永遠保存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博物館。</div> <h1>趙發(fā)秀:原鐵道兵二師七團高機連戰(zhàn)士</h1><h3>憶援越抗美.蝶戀花</h3><div>憑欄撫鬢望南國,硝煙退盡,英魂何日歸?</div><div>細雨如絲灑江天,秋愁催醉遙舉杯。</div><div>歌舞升平話和詣,歷史誰寫?將士熱血繪。</div><div>撥云撩霧解懸秘,濃墨重彩新蕾。</div> <h1>郭曉非:1970年入伍,原鐵道兵二師醫(yī)院</h1><h3> 武漢援越抗美最年輕女兵</h3> <h1>馬世俠:鐵道兵十三師六十四團放映員</h1><div>滿江紅,聞南越新春大捷有感</div><div>碧水蒼山,三千里,江山壯麗。曾幾時,烽煙四起,生靈狼藉。眼前綠洲變焦土,夢里家園成廢墟。更哪堪骨肉生死別,痛心徹!</div><div>尖竹樁,地雷陣,炸機場,襲軍營,有人民戰(zhàn)爭,破敵良策。長山烽火接天紅,湄河浪濤連西東。待南北同心補金甌,譜新曲。</div><div><br></div><div>援越抗美五十周年祭 </div><div>時逢流金之月,歲在三羊之夏。晴空萬里無云,江城玉蘭飄香。桂堂之上,高朋滿座;賓客如云,蓬蓽生輝。有商場名流,有學壇精英,有政壇明星,有職場好手,還有熱心公益之社會賢達。杯斛相交,言相逢之歡;扼腕嘆息,感青春之不再。言半世緣分,皆美帝之所賜。 遙想當年,美帝橫行世界,魔劍直指中國。北 部灣卷風云,東南亞起驚雷。項莊舞劍,意在華夏。山水相連,唇亡齒寒。老朋友求助于危難之時,兄弟相助不惜民族犧牲。黨中央一聲令下,舉國皆聞風而動。口誅筆伐席卷國中,同仇敵愾聲討美梟。節(jié)衣縮食,源源財物送南國;氣吞云天,三十萬大軍赴疆場。 極目遠眺,昔日美好家園,今日滿目瘡痍。三千里山河狼煙四起,七千萬生靈慘遭涂炭。四處殘垣斷壁,但聞哀鴻遍野。其情可悲,其景可嘆。凡正義之心,皆不可不為之動容。 肩負越南人民之希望,身受五個偉大之重托,三十萬英雄兒女,強敵前擺陣地。東海筑壘,以拒敵之沿海登陸來犯;西隅鑿洞,以避賊之狂轟爛炸。更有英雄鐵軍,揮汗水開山筑路,灑熱血鋪路架橋。還有神勇炮兵,遇強敵而不懼,持牛刀而斗大象,以血肉之驅,筑火焰之盾,使鬼怪、雷公紛紛落地,惶惶飛賊,淪為階下之囚。其壯舉令世人矚目,令強虜心驚膽顫!五載浴血奮斗,涌現(xiàn)出多少英雄人物!有杜拉島血染礁石之工兵連長,有重傷不下火線的炮兵李華雄,有排彈英雄六烈士,有重傷堅守陣地的紅軍后代董寶華,有龍邊橋舍己救人的張?zhí)靾颍幸匝庵|掩護越南老人的 李水光......正義之師,群星燦爛。愛民之師,萬民景仰。五年之浴血奮戰(zhàn),數(shù)千位戰(zhàn)友之流血犧牲,才得以橋順路通,血脈通暢,南北兒女同心御敵凱歌揚。 斗轉星移,物是人非。五十年白駒過隙,半世紀光陰如流。且喜我輩幸存者,不忘烈士之英雄精神,發(fā)揮自身之內在潛力,為家鄉(xiāng)四化建設添磚加瓦,為祖國母親添采爭光。且看堂前之群星燦爛,亦足以告慰亡者之在天之靈也。 嗚呼!逝者已逝不可忘,生者孰愿猶可期。同志需齊心,努力加餐。備薄酒以祭故世的戰(zhàn)友,望蒼天佑我永遠的老兵。尚饗!</div><div> 2018年5月12日</div> <h1>周年山:原鐵道兵十三師戰(zhàn)士</h1><div>智斗飛賊救戰(zhàn)友</div><div>1967年6月7日,越南老撾邊境西莊,天氣睛朗,正是美機空襲的好機會。正是這時,13連有個戰(zhàn)士突發(fā)急性闌尾炎,需要送到奠邊府60野戰(zhàn)醫(yī)院。連長李武志決定交給明德照。</div><div>"明大膽"是汽車連有名的武漢兵,他思想過硬,技術嫻熟,而且有著豐富對付敵機的經(jīng)驗,為了減少戰(zhàn)友痛苦,派了八名戰(zhàn)士在卡車上抬著擔架。"手抓緊了,有情況,大聲告訴我。"話音剛落,汽車向醫(yī)院進發(fā)。</div><div>出了山口,前面是長滿野草的奠邊府平原。急駛的車輪揚起塵土,沒過多久,一架美機呼嘯著朝塵土飛揚的地方俯沖下來,有人叫道"下來了"明德照一個急剎車,車子突然停了下來,汽車揚起塵土依然朝前翻卷而去。他隨即打了一下方向盤,汽車又向前沖去,更大范圍的塵土向四周漫延開去,變成了我們的掩蔽物。斗了兩個回合后,無奈敵機向西飛走了。</div> <h1>林家輝:原鐵道兵二師</h1><div>龍邊喋血</div><div>1967年9月20日,河內風雨交加,掄修龍邊大橋的戰(zhàn)斗正緊張的進行。在2連工地上,一名戰(zhàn)士操縱卷揚機將兩片長15米,重3噸多的鋼梁從駁船吊上橋面。正在這時,防空警報突然拉響,敵機已經(jīng)臨空。就在此時,意外發(fā)生了,卷揚機突然失去控制,鋼梁飛速向下滑落,而橋下駁船上有14名戰(zhàn)友正在作業(yè),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正在橋上的張?zhí)靾虿活檪€人安危,沖上前去用雙手死死抓住正在下滑的鋼絲繩,就在張?zhí)靾蜃プ′摻z繩的一瞬間,另一根鋼絲繩套住了他的左腿,將他的左腿絞斷,血淋淋的斷腿連鞋一起掉進了翻滾的紅河之中。此時此刻,敵機還在頭頂嗷嗷叫,失去一條腿的疼痛使他撕心裂肺,可他仍然竭盡全力控制住了鋼絲下滑,終于化險為夷,駁船與戰(zhàn)友得救了。</div><div>龍邊大橋經(jīng)過戰(zhàn)友們的頑強奮戰(zhàn),僅用18天就通車了。</div> <h1>劉道德:原鐵道兵二師直屬工通連排長</h1><h3>鋼鐵運輸線上的衛(wèi)士</h3><div>1967年9月的一天,美軍出動了數(shù)百架次飛機,對越南安原車站進行了近3個小時轟炸,車站毀壞嚴重,鐵軌扭曲,有一節(jié)車廂被炸翻到離鐵軌20多米遠的田里,到處都是炸彈坑,其中一個足有藍球場那么大,站內的大米,布匹,油,糖等被炸得處都是,一片狼藉。車站信號設施全部毀壞,不遠處時常響起定時炸彈的爆炸聲。情況十分危急!</div><div>為了盡快恢復車站正常運行,保障鐵路暢通,我們當夜開始緊急搶修通訊設施。</div><div>車站不遠處有一口水井,平時,施工后都在這口井舀水洗澡。那天,戰(zhàn)士們施工后又累又熱,來到井邊發(fā)現(xiàn)這里己被炸出一個大坑,旁邊還插了一面旗幟。當時,也沒想那么多,很快洗完澡回駐地休息了。</div><div>第二天,再來車站,發(fā)現(xiàn)那口井己經(jīng)不見了。聽當?shù)厝苏f,那大坑里有一定時炸彈,旗幟是標記,昨晚我們走后不久,定時炸彈就爆炸了,聽了這些,我們不由出了一身冷汗,多危險啊!</div><div>為了戰(zhàn)時鐵路線的暢通,用我們的生命去保障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div> <h1>喻傳文:原援越抗美部隊三支隊放映員</h1><div>親歷一場對空戰(zhàn)</div><div>1967年7月正是越南戰(zhàn)爭最為激烈,最瘋狂的時侯,美國要以炸迫和,敵機白天狂轟濫炸,夜間低空偷襲,使你防不勝防。</div><div>一天晚上在修理連放電影,剛開映不到十分鐘,兩架F105敵機超低空向我們撲來。一時間,各個山頭的鑼聲鼓聲及防空警報聲響成一片,敵機的呼嘯聲震耳欲聾。應急方案,關機,切斷電源,卸下銀幕。當敵機從我們頭頂掠過時(高不超過300米)連敵機座艙蓋都看得很清楚,這時周邊山頭的探照燈把天空照得如同白晝。</div><div>事發(fā)突然,人也特別多,防空掩體全塞滿了人,沒有我容身之處,轉身向放映機跑去。</div><div>這讓我看到了一場壯麗的地對空戰(zhàn)爭奇觀!</div><div>我探照燈部隊把兩架敵機照得雪亮,我高炮部隊100,85,37等各類火炮及3個高機連都開了火,一串串穿甲彈,曳光彈在空中交織一起,爆炸聲槍炮聲混為一體震撼大地,響徹天空!現(xiàn)在2000多觀眾都在貓耳洞,唯獨我一人觀看這壯觀的地對空的戰(zhàn)斗場面,大飽眼福,難以形容。</div> <h1>賀樂成:原海軍高炮八團戰(zhàn)士</h1><h3>1967年10月6日上午9時,美軍出動了幾十架戰(zhàn)機,多方向多批次對我團位于越南太原省安石縣莫莊的高炮陣地發(fā)起猛烈攻擊。面對敵人的狂轟濫炸,我高炮部隊給予了堅決打擊,又取得擊落敵機3架的勝利,在戰(zhàn)斗中涌現(xiàn)了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董保華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董保華是原武漢軍區(qū)后勤部長的兒子,身為紅軍的后代,他繼承了父輩不怕流血犧牲的革命精神,他是高炮八團的測高機手,戰(zhàn)斗中,突然,一粒鋼珠擊穿鋼盔進入他后腦勺,鮮血頓時染紅了衣服,他強忍傷痛,大家趕緊抬他上醫(yī)院,他死活不肯下火線,戰(zhàn)友們強行將他按到擔架上,他忍著巨痛高呼"毛主席萬歲!"隨之昏迷過去。經(jīng)野戰(zhàn)醫(yī)院一周的全力掄救,他才醒來,為表彰他的勇敢精神,上級給他榮記一等功。</h3><h3>1968年4月6日在北京海軍總醫(yī)院手術,從頭顱中取出美帝殺人武器鋼珠彈丸一顆。</h3> <h1>金潤鎬:原工程兵二支隊戰(zhàn)士</h1><div>1965年6月9日從友誼關入越,經(jīng)越北重鎮(zhèn)諒山,向沿海開進,踏上一座無名小島。</div><div>我們的任務是在越南沿海構筑防御工事,防止美國侵略者登陸作戰(zhàn)。海島遠離大陸,自然環(huán)境十分惡劣,生活十分艱苦,時刻防備美機襲擊。</div><div>有一個星期天,狡猾的美機沿著海面超低空飛行,避開我軍雷達的跟蹤,當敵機突然臨空時,防空部隊也沒能阻擊偷襲的敵機,敵機一陣狂轟濫炸,幾十名戰(zhàn)友瞬間倒在血泊中。當幸存的戰(zhàn)友爭分奪秒掄救傷員時,敵機又折返回來又進行了一番轟炸,又一批戰(zhàn)友的鮮血灑在了無名島的焦土上!</div><div>這兩次空襲造成我部近百名戰(zhàn)友犧牲。</div><div>這場戰(zhàn)爭己過去半個多世紀,那些長眠在異國他鄉(xiāng)的戰(zhàn)友是我們這些幸存者永遠的牽掛。</div> <h1>易吉民:原鐵道兵十三師越戰(zhàn)功臣</h1><h3>援越抗美,真苦,真難,戰(zhàn)爭太殘酷,現(xiàn)在回憶起來,感到自豪。</h3> <h1>李本文:原鐵道兵十三師六十二團戰(zhàn)士</h1><h3>戰(zhàn)地日記節(jié)錄</h3><h3>1965年10月13日下午二點到達芷村車站,晚上十點十五分到達山腰車站,吃祖國最后一餐飯,十一時半離開山腰車站。車門緊閉,鴉雀無聲,列車轟嗚,駛過了紅河大橋,到越南老街,靜悄悄的抓緊時間將火車上的物質卸下裝上汽車。</h3> 【原創(chuàng)】<div> 現(xiàn)實版的“劉峰”</div><div> —援越抗美二等功臣 皮開元</div><div> 文/二師老兵 張金春 </div><div><br></div><div>看了《芳華》,我流淚了。片中主人公劉峰的經(jīng)歷,與當前社會現(xiàn)象太接近了!我身邊就有一位現(xiàn)實版的劉峰:鐵道兵援越抗美二等功臣皮開元戰(zhàn)友。</div><div><br></div><div>1968年,皮開元戰(zhàn)友在越南良山車輛段隧道負傷后,在野戰(zhàn)醫(yī)院做了右下肢高位截肢術。他在住院期間表現(xiàn)的十分頑強,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稍微恢復就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但自己努力戰(zhàn)勝傷痛,還以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感染了其他傷病員。由于表現(xiàn)突出,1969年曾作為英模代表團,回國參加了國慶二十周年的觀禮活動。</div><div><br></div><div>1970年5月,皮開元戰(zhàn)友退伍回家鄉(xiāng)后,安排在公社手工聯(lián)社當會計。改革開放后下了崗,為養(yǎng)活全家,他開殘疾人麻木跑運輸(一種三輪電動車)。市里整頓運輸市場,將他的車沒收了,為了防止這個車今后再使用,還將車胎都刺破了。我們的皮開元戰(zhàn)友不愧是功臣,比影片中的劉峰有頭腦,從不去找沒收與破壞他車的部門爭執(zhí),而是直接去找市委與市政府據(jù)理力爭。他說:我在援越抗美的戰(zhàn)場上丟了一條腿,作為戰(zhàn)士我無怨無悔!可是我下崗了,總不能在和平環(huán)境中餓死全家吧?在市政府的過問下,有關部門將車修好后,送還來給他。這就是現(xiàn)實生活,就是現(xiàn)實版的劉峰,也是我看《芳華》流淚的原因。 戰(zhàn)爭,需要軍人。和平,需要善待老兵!</div><div><br></div><div> 2017.12.18</div> <h3>左起:馮世雄,吳鎮(zhèn)山,劉耀發(fā),羅海茍</h3><div>懸索橋 吳鎮(zhèn)山</div><div>便于防空,懸索橋是用十根一寸粗的鋼絲繩固走在河兩岸的山洞里,上面鋪著浸過瀝青的木板,木板裝在平板車上,平板車裝在鋼絲繩上,如果遇到空襲,橋面便被拖進兩端的防空洞中,應該說,這是一座活動的懸索橋。</div> <h3>鐵道兵六支隊武漢兵在越南戰(zhàn)地留影</h3><h3>羅重德,王運,楊順國,苫繼剛,李家福</h3><h3>潘繼堯,李開連,陳榮華</h3> <h3>這是援越抗美一支隊(鐵道兵二師)作戰(zhàn)科科長高榮(后右二)1966年8月21日下午陪同支隊一號首長龍桂林主任去越南市求大橋視察,途中遭遇敵機轟炸,壯烈犧牲。</h3><h3>這張照片是在高科長犧牲前三天留下的最后身影。</h3> <h3>每個彈殼內裝300顆鋼珠彈,每個鋼珠彈鑲有300粒直徑6mm鋼珠,彈殼在空中打開,鋼珠彈飛墜落地爆炸,對人畜殺傷力特別具大。</h3> <h3>一九六八年八一建軍前夕,援越抗美部隊第十三師六十一團十連戰(zhàn)士,在李家玉付指導員的領導下,黃聲雷,呂紹昆,侯忠其等戰(zhàn)友,在越南封土烈士陵園紀念碑前雕塑造型拍照以示永久的紀念。</h3> <h3>援越抗美六支隊(鐵道兵十三師六十四團)</h3><div>第一次戰(zhàn)友聯(lián)誼會</div> <h3>武漢援越抗美老戰(zhàn)士代表與武漢市政府相關部門舉行座談會</h3><h3>2008年5月18日</h3> <h3>武漢援越抗美老戰(zhàn)士代表與湖北省政府相關部門舉行座談會</h3><div>2010年5月18日</div> <h3>武漢援越抗美老兵與湖北省鐵道兵戰(zhàn)友聯(lián)誼會交流座談</h3><h3>前排:楊順國,馮水清,羅聲高</h3><div>后排:周年山,李家福,梁長峰等</div> <h3>越戰(zhàn)老兵龍銀洲,劉道德,劉國文,朱爭光等</h3> <h3>武漢援越抗美老兵劉年生,任修安,羅子正,袁水清等</h3> <h3>援越抗美老戰(zhàn)士張連爾,胡澤亮,彭林森,參加座談會</h3> <h3>援越抗美老兵羅聲高,計萬炎,袁水清,胡澤亮,陳志成,張洪昆等看望熊耀光老戰(zhàn)友</h3> <h3>鐵道兵十三師援越抗美武漢戰(zhàn)友聯(lián)誼會合影</h3><h3> 杜春生,代鞠仿,易吉民,楊家祿,程銀洲,胡緒長,田正清,胡良臣,張連爾等。</h3><h3>2005年7月19日</h3> <h3>空軍高炮五師援越抗美老兵組成的武漢老戰(zhàn)士藝術團合影</h3> <h3>武漢援越抗美老戰(zhàn)士在武昌聚會</h3><div>張惠臣,解其雷,苫繼剛,肖世雄,趙發(fā)秀,胡澤亮,孫年河,劉慶輝,李家福,童松生等</div> <h3>武漢援越抗美老兵在青山聚會</h3><div>王竹生,龍銀洲,包光晶,張光煜,謝國民,李大樹,周國光,夏新勃,司書義,周年山,余武洲等</div> <h3>武漢市援越抗美老戰(zhàn)士聚會</h3><div>楊柏松,周秀森,謝保安,呂海琴,孫宏祥,彭邦卓,李壽鶴,劉年生,祝心龍,魯福茍,張洪昆,彭林森,徐竟飛,邵開勝等</div> <h3>武漢市洪山區(qū)援越抗美老戰(zhàn)士聚會</h3> <h3>武漢部分援越抗美老戰(zhàn)士懷念去逝的老戰(zhàn)友苫繼剛。</h3><h3>肖世雄,解其鐳,李家福,王運</h3><h3>楊順國,孫志明,周年山,羅重德,胡良成</h3><h3> 2019年3月14日</h3> <h3>鐵道兵十三師武漢戰(zhàn)友紀念援越抗美40周年合影</h3><div>致敬越戰(zhàn)老兵</div><div>四十年前援越抗美獻青春灑熱血鑄就不朽軍魂</div><div>六十花甲艱苦歲月祭英烈慰忠臣銘記戰(zhàn)友深情</div> <h3>空軍高射炮兵第五師組建50周年紀念會</h3><h3>1955年4月16日一2005年4月16日北京</h3> <h3>武漢援越抗美老戰(zhàn)士參軍參戰(zhàn)45周年紀念</h3> <h3>武漢參戰(zhàn)老兵紀念援越抗美五十周年</h3> <h3>援越抗美 豐碑永存</h3><div>在紀念援越抗美戰(zhàn)爭勝利五十二周年。</div><div>偉大的國家不會丟棄過去的歷史,挺立的民族不會忘記自已的英雄。</div><div>歷史的足音警醒我們:慎終追遠,銘記烈士,是每一代人不能忘卻的歷史責任!</div><div>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不忘初心,繼續(xù)革命,要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div><div><br></div><h3>撰文制作:王 運 修改:2017年6月8曰</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吉沙县|
英山县|
云梦县|
香河县|
横山县|
英德市|
洪泽县|
望江县|
浙江省|
太仆寺旗|
伊金霍洛旗|
富顺县|
灵石县|
汶上县|
荔波县|
东乡|
辽阳市|
奈曼旗|
淳安县|
安徽省|
山东省|
耒阳市|
吴川市|
丰都县|
海宁市|
鄢陵县|
汝城县|
文昌市|
锦屏县|
丹巴县|
盈江县|
江川县|
郑州市|
武陟县|
威海市|
方城县|
建昌县|
奇台县|
建平县|
黄大仙区|
延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