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炮六十四師成立于抗美援朝危急時刻的一九五零年十二月,當時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由高炮第十七團和第四野戰軍四十八軍一四四師四三零團兩個建制連在遼寧丹東擴編而成。下轄師直屬隊和六一零、六一一、六一二,三個高炮團。這支部隊入朝作戰之前,先后參加了保衛上海、包圍安東機場和鴨綠江大橋的對空作戰,取得了擊落敵機十多架、擊傷四十多架的輝煌戰績。這支年輕的高炮部隊剛一成立,就初露鋒芒。 一九五一年初,全師官兵在第一任師長吳昌熾的率領下,跨過鴨綠江入朝作戰。在歷時三年的浴血奮戰中,參加了包括上甘嶺戰役在內的大大小小無數次對空作戰,共擊落敵機一百多架、擊傷二百多架。涌現了八十多個英雄集體、兩千多戰斗功臣、其中五百多人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功臣獎章。 一九五四年初夏,該部隊從朝鮮戰場凱旋歸國。同年十月一日,六一零團、六一二團參加了首都人民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周年大會,在天安門前接受了中央領導人的檢閱。之后,六一二團奉命參加了解放一江山島的戰斗。 一九五四年末,該部轉戰入閩,進駐福建省的泉州、惠安、晉江、同安、廈門,有效的打擊了美蔣對東南沿海的軍事騷擾和破壞,先后擊落、擊傷美蔣戰機三十多架。一九五五年由高炮二十二營全部、三十三營部分組建的高炮六二二團劃歸六十四師領導。 1964年8月5日,美國帝國主義悍然轟炸越南北方,在胡志明主席要求下,毛主席說:”調高炮部隊入越輪戰。”</h3><h3><br></h3><h3>一九六七年三月,該部奉命入越參戰。同時,中央軍委協調、配置了高炮、雷達、氣象、探照燈部隊,加強了立體防空作戰能力。當年五月初,該部隊分別由云南的河口、麻栗坡、馬關進入越南北方,擔負安沛省至老街省的防空任務。在歷時八個多月的戰斗中,擊落敵機一百零九架、擊傷八十五架。 該部隊廣為流傳這樣一個順口溜:朝鮮戰場放過炮、天安門前出過操、東南前線放過哨、紅河岸邊洗過澡。</h3> <p class="ql-block">1950年12月20日,炮兵第六十四師在安東湯公館正式成立。(湯玉麟,1871~1949.2 軍閥。張學良同僚)</p> <p class="ql-block">整修后的湯公館,現今為炮64師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首任師長:吳昌熾</p><p class="ql-block"> 吳昌熾(1915.12.25—2006),曾用名吳昌松。湖北紅安縣二程區葉家田村人。1915年12月25日生。1930年5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方面軍戰士、班長、排長、警衛員、文書、秘書、參謀、通信股長、方面軍總部作戰參謀。參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第1至第4次反“圍剿”,川陜革命根據地反三路圍攻、反六路圍攻,紅四方面軍長征和西路軍艱苦作戰。抗日戰爭時期,任晉西新軍總隊作戰處長、軍委作戰部參謀、警1旅1團參謀。參加了百團大戰。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鄂中軍分區參謀、江漢軍區參謀長、湖北獨立1師副師長、師長。參加了中原突圍游擊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高炮基地司令員、中國人民志愿軍高炮64師師長、志愿軍鐵道高炮司令員、中朝防空指揮所主任、閩北指揮所參謀長、貴州省軍區參謀長、云南省軍區副司令員、武漢軍區炮兵副司令員。參加了抗美援朝、對越自衛反擊作戰。1955年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88年榮獲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p> <p class="ql-block">炮64師初創時期官兵在安東。</p> <p class="ql-block">炮64師在朝鮮召開黨代會代表合影。</p> <p class="ql-block">炮64師在朝鮮戰場。</p> <p class="ql-block">冬天,白雪茫茫,戰士們嚴陣以待!</p> <p class="ql-block">被擊落的美軍佩刀式敵機殘核。</p> <p class="ql-block">志司表彰炮64師"勝利完成護橋任務"!</p> <p class="ql-block">這是1954年10月1日首都國慶典禮閱兵式照片。圖中的高射炮兵方隊,就是誕生于丹東市的炮兵第六十四師六一〇團85毫米高射炮部隊。要知道,那些高射炮都是打下過美軍飛機的“功臣炮”!</p> <h3>1967年3月,中央軍委命令高炮64師赴越與高炮65師換防。4月,部隊即將開拔。</h3> <h3>我師按第611團、師直、師后、612團、610團、622團的序列,組成六個梯隊、發24個軍列,由廈門前場、角美站出發。(圖為戰車正由河口前往越南老街)</h3> <h3>4月19日,各梯隊分別在云南蒙自、開遠、草壩地區集結,為下一步正式入越進行充分準備。(圖為云南河口)</h3> <h3>5月18日至6月2日,組成12個摩托化行軍梯隊,經河口、文山兩路進軍越南戰場。圖為炮瞄指揮車進入陣地。</h3> <h3>這是越南群眾在自發迎接我部入越。</h3> <h3>在這里,夜行軍是常態。</h3> <h3>入越后,610團部署在安沛以北,612團在孫坑,622團在郎蓋、保河,611團和四十軍高炮團在朗達、同左、俄館橋布防。</h3> <h3>同時,為了加強我部的防空力量,軍委還配屬了四十軍高炮團、六個陸軍師的高炮營、一個探照燈營(廣州軍區探照燈第四團一營)、昆明軍區儀器偵察營的氣象站和雷達站各一個。</h3> <h3>首戰告捷的是駐防在郎蓋的622團。6月12日,美機F–4C多架次攻擊紅河217、222兩座橋梁,團長張振英指揮果斷,一舉擊落敵機一架。</h3> <h3>從1967年5月18日入越至1968年1月20日班師回國,歷經了8個多月的戰斗歷程,共擊落敵機109架,擊傷85架,全師傷亡246人。</h3> <h3>戰斗中,涌現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榮立一等功6人、二等功38人、三等功1437人。</h3> <h3>嚴陣以待的小戰士。</h3> <h3>連隊戰士最辛苦的是轉移陣地。首先,高炮陣地必須設置在山頭上,結果,修路、挖火炮掩體、拖拽各種設備上山、還要砍樹枝每天更換偽裝。</h3> <h3>安沛屬于西部戰區,東部戰區是指河內、海防一帶,那里多是平原,容易受到敵機攻擊。朝鮮在那里有一支女子高炮團,幾乎全軍覆沒,提前回國。</h3> <h3>有一次某連剛剛就位嚴陣以待,越方告知,越奸已經向美方通報了我軍陣地方位,上級命令立即轉移陣地!撤離不久,原陣地即被轟炸。</h3> <h3>我下連隊鍛煉的是東北四十軍高炮團,該團東北兵多,但新兵多是四川兵,要講逗嘴皮子,四川兵只有甘拜下風。</h3> <h3>葉元壇帶隊奔向陣地。途中遇到一顆鋼珠彈,他一腳踢開!真懸!</h3> <h3>戴厚義和他的戰友們。</h3> <h3>探照燈營在工作。(在一次戰斗中,一座帶雷達的主燈被敵人的“百舌鳥”導彈擊中,干部戰士五人全部光榮犧牲)。</h3> <h3>美機殘核。</h3> <h3>美軍投下的“菠蘿彈”。</h3> <h3>美軍“巨鼠型”火箭。</h3> <h3>612團衛生隊在運送傷員。在一次美機轟炸中,612團衛生隊受到殃及,我的同學孫俊昌膝蓋被炸傷。</h3> <h3>敵機墜落現場。</h3> <h3>敵人的導彈殘片。</h3> <h3>敵機的雷達干擾器殘核。</h3> <h3>炸彈坑邊學習毛主席語錄“美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h3> <h3>身在戰場,心向祖國。</h3> <h3>工兵在拆解子母彈。</h3> <h3>美機發動機殘核。</h3> <h3>藥房全體在早請示、晚匯報。</h3> <h3>連隊的“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在演出。</h3> <h3>圖為被622團指揮所32號觀察哨,在7.13戰斗中抓獲的美軍少校駕駛員戴維.史密斯。在史密斯舉起的雙手有個小動作,不易被人察覺,極像是比劃“victory”的“V”!!</h3> <h3>我們管它叫“投降書”。你讀一下上邊的文字,就知道“美國軍隊是很不要臉的。”這塊東西是綢子的,右上為漢字繁體,下為簡化字配漢語拼音。其它為越文、老撾文、柬埔寨和阿拉伯文。照片不清楚,原文是”我是美國公民,我不會說中國話。我不幸要求你幫我獲得食物、住所和保護,請你領我到能給我安全和能夠送我回美國的人那里,美國政府會大大酬謝你們。”</h3> <p class="ql-block">鋼珠彈(子母彈)彈片。這是我在下到連隊(40軍緊靠安沛機場一個連隊)陣地上拾到的。</p> <h3>由毛澤東主席和胡志明主席締造的中越友誼,受到當時國際大環境的挑戰。文革期間,國內正是處在防修反修,反對蘇聯修正主義、大國沙文主義斗爭關頭,越南勞動黨在意識形態上分為”親華”與”親蘇”兩派,有許多跡象可以覺察到。胡志明去世后,黎筍集團上臺,排除異己,大肆反華排華,以至于演變成后來的中越邊界沖突。</h3> <h3>盧副師長會見越南官員。</h3> <h3>師首長李政委會見越南官員。</h3> <h3>炊事班在壓面條??</h3> <h3>流動圖書站。</h3> <h3>連隊的內務管理很是標準化。</h3> <h3>師首長與越南地方官員開座談會。</h3> <h3>戰士正在為傷員獻血。</h3> <h3>緊張的戰地救護,許多人是徹夜未眠。</h3> <h3>612團衛生隊,隊長楊盛忠。</h3> <h3>翟所長在診治患兒。</h3> <h3>夏友琴軍醫和護士吳美云正在送別一位被美機炸傷的小學老師。</h3> <h3>越南老百姓用自行車運傷員,這是汪軍醫、周琴娣軍醫正在接待他們。</h3> <h3>顧錫齡在手術室為傷員實施麻醉。</h3> <h3>化驗室的戰友們。</h3> <h3>傷員、病號興高采烈的出院、歸隊了!</h3> <h3>師野戰醫院在越南戰場實行“救死扶傷”義務,也包括越南群眾,共收治越方軍民182人。</h3> <h3>趙臨可軍醫和衛生員們。</h3> <h3>炮兵就是牛!把石磨都搬到前線來了。這是王錄全事務長帶領戰士(王錦昌,廣東電白人,在柳州鐵路局工作。)磨豆腐。</h3> <h3>清澈的溪水邊是歡歌笑語,戰地黃花分外香。</h3> <h3>連隊炊事班送飯到陣地。</h3> <h3>藥房部分成員,有三位是衛校同學。</h3> <h3>姚壽平和小梁在藥庫工作。</h3> <h3>徐財文所長帶領醫務人員清洗傷員被褥。</h3> <h3>用樹脂交換水(離子水)代替蒸餾水制備大型輸液制劑,是藥房的一大革新。</h3> <h3>姚師長在慰問戰士。</h3> <h3>黃邦耀與孫寶清在配制大型液體。</h3> <h3>很榮幸能夠下連隊鍛煉,到連隊的頭天晚上,就遭遇了夜戰。</h3> <h3>我部戰士給越南小孩理發。</h3> <h3>師首長與安沛官員祭奠我軍烈士。</h3> <h3>1967年10月9日下午,610團衛生隊通知黨員開會,軍醫黃念慈等13人乘解放牌軍車前往途中,發現前方有一故障車堵住了去路,司機下車過去查看情況,很快,突然一聲巨響,身后的汽車已被炸翻,正好停在深藏地下的定時炸彈上面。軍醫黃克慈(福建人)、衛生班長李勝陽(湖南人)以及衛生員韓合欣、田毛(河南人)光榮犧牲。其它傷者被緊急送往就近的142野戰醫院搶救。</h3> <h3>1968年元月份,我部各單位臨回國前,都到這里向長眠的戰友告別。</h3> <h3>烈士廖安安。江西吉安人,12歲入井岡山地區采茶劇團開始了演員生涯,1964年9月入伍,成為部隊文藝骨干,后任612團四連五班班長。在7.13對敵戰斗中負重傷,7月20日光榮犧牲。追記一等功。</h3> <h3>上海某衛生學校畢業的金友富</h3><h3>軍醫,在一次返回駐地過河時,遭到敵機轟炸不幸犧牲。</h3> <h3>董遠芳烈士,重慶市云陽縣人,生于1944年4月,【陸軍40軍高炮65團4營3連2班六炮手】中國援越部隊后勤164支隊戰士,1967年7月4日在援越抗美戰場光榮犧牲,終年23歲。當天在戰斗結束后,董遠芳主動協助衛生員搶救傷員,大家提醒他:“你頭上有傷!”他義無反顧的回答道:“我沒關系,救別人要緊!”就這樣,他抬起擔架繼續下山,沒走多少步,一頭栽倒在地上,永遠沒有再站起來。原來他后腦被彈片擊中已負重傷,不幸犧牲。戰后被追記一等功。(越南安沛省安沛市安平鄉朗達援越抗美烈士陵園11排8號。)</h3> <h3>凱旋歸國(昆明)。</h3> <h3>回國后,我們衛生科學習毛澤東思想積極分子顧錫齡同志跟隨姚師長、蒙山副師長受到福州軍區皮定均司令員等軍區首長的接見。(其后赴北京受到毛主席的接見)</h3> <h3>一等功榮立者蔣邦禮回國療傷。蔣邦禮,江西武寧縣人,1965年3月入伍,后任610團三連六班副班長兼五炮手。入伍七個月就加入中國共產黨,年年是五好戰士,被樹為“一幫一、一對紅”活動標兵和師、軍區炮兵學習毛澤東思想積極分子。在1968年一月二日戰斗中身負重傷,以頑強的毅力戰勝傷殘,回國后任師衛生科副教導員。610團是85炮團,蔣邦禮所在的這門重達五噸的85口徑高炮被炸彈掀起騰空,其他官兵壯烈犧牲,他們是:吳龍朝(江蘇)、張炳林(江西)、郭進瞬(福建)、張賢水(四川)、饒清云(江西)、劉顯森(江西)。</h3> <h3>越南安沛省朗達烈士陵園,原來我們叫“友誼山”,越南人將這里維護的還是不錯的。福建、江西老戰友多次組團前往祭奠五十年前犧牲的戰友。</h3> <p class="ql-block">1968年回國后,部隊回到泉州晉江駐地。當年七月份,在福州軍區炮兵司令部支持下,籌辦“炮64師援越抗美展覽”,我有幸被抽調到師部沖印、放大展覽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沖洗相片時,我有心留下一張小樣,后來裝訂成冊,題名為《援越抗美紀念冊》保存至今。(此照拍攝于越南)</p> <p class="ql-block">用數碼相機,很順利的翻拍老照片,存入電腦,再結合遼寧社科院盧教授提供的炮64師歷史資料和圖片,制作了這個影集。</p> <p class="ql-block">此照拍攝于泉州開元寺</p> <p class="ql-block">拍攝于師衛生科,背景是我的宿舍。</p> <p class="ql-block">1962年剛入伍的我。</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鲁甸县|
汉阴县|
广丰县|
容城县|
航空|
蕉岭县|
滦平县|
汉中市|
广元市|
滨州市|
姚安县|
肇东市|
大渡口区|
乌拉特前旗|
牡丹江市|
久治县|
辰溪县|
涿鹿县|
航空|
莎车县|
乾安县|
望城县|
马龙县|
专栏|
朝阳市|
遂平县|
炉霍县|
特克斯县|
新泰市|
德庆县|
大新县|
广饶县|
罗山县|
陆丰市|
嵊州市|
星子县|
长岛县|
行唐县|
肃宁县|
新丰县|
当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