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1954年在東錢湖湖畔建立了一所海軍療養院,后稱東海艦隊412醫院,那時的第一代軍人也是我們的父輩們在這里奉獻出了他們的青春,有了我們這第二代,現在他們都老了,我們也都離開大院三四十年,2016年11月6日我們故地重游,有太多的感慨!<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是寧波東錢湖(局部),照片取自老同學2007年拍的。</font></h3>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toutiao.com/video/7101995707753726500/?app=news_article_lite×tamp=1653576778&group_id=7101995707753726500&share_token=86796f9f-75c6-4643-a358-38dd1a21ec9f" target="_blank">探索被遺忘的醫院—寧波412</a></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上面鏈接是2022年5月26日補充的內容</b></p> <h3><font color="#010101">東錢湖又稱錢湖、萬金湖,是浙江省著名的風景名勝區,也是國家批準的第一批度假旅游區之一??!距寧波城東15公里,湖的東南背依青山,湖的西北緊依平原,即東經121°34′,北緯28°52′,是閩浙地質的一部分,系遠古時期地質運動形成的天然瀉湖。被郭沫若先生譽為“西湖風光,太湖氣魄”。<br><br>東錢湖由谷子湖、梅湖和外湖三部分組成,南北長8.5公里,東西寬6.5公里,環湖周長45公里,面積22平方公里,是浙江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面積為杭州西湖的3倍,平均水深2.2米,總蓄水量3390萬立方米。<br><br>東錢湖開鑿至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經歷代開浚更具風采。唐天寶年間(744年)鄮縣縣令陸南金率眾修筑壩堤,這以后王安石、李夷庚、呂獻之等歷代地方官除葑清界、增筑設施,使之成為綜合利用的水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應該是50年代從原海軍療養院后山上拍攝的照片,遠處是東錢湖,山腳下是醫院4撞住院部樓,干部和士兵食堂,水塔和自來水處理設施,沒有多少其他過多的生活實施和建筑,當時還沒有門診辦公大樓。<br><br>醫院三面靠山,一面鄰水(南面),非常漂亮!是一塊風水寶地??!<br><br>我們小時候經常爬這山,有時去莫枝中學讀書也是爬鐵絲網然后翻山過去的!每年春節前翻山去可能是下應那小村子買火藥紙,7分錢一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由于時代變遷,原海軍412醫院轉解放軍113醫院,后又由于寧波東錢湖旅游度假區的規劃,擬加以改造,醫院內部設施遭到廢棄,但據說現在又有變化了,目前仍為部隊用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醫院大門,坐北朝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是1980年時我在醫院大門前的留影,可以對比一下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醫院大門前留個影,當真咱也當了一次黨代表了噢,“帶領”紅色娘子軍班前往故地重游,哈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楊蓉在朋友圈留言:<br>曾經的海軍412醫院,今天雖然雜草叢生、一片蕭條,但昔日風采依稀,天橋附近的四幢老樓是醫院的主體,據說是蘇聯式的。尋著童年的足跡,時光穿越,帶給我們幸福的滿滿的大院回憶!下河摸螺螄、踩河蚌[偷笑];上山采野花、打松果[偷笑];還有躲貓貓,烤知了[偷笑];鉆鐵絲網,爬大卡車;就連打開水的路上也會發生一些故事……太多的囧事、趣事,現在想想實在是好玩。往事揮之不去,美好伴隨一生。<br>2016.11.6東錢湖畔<br><br>于敏留言:那里有我們永遠都抹不去的記憶,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山山水水永遠都承載著我們太多的感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醫院門診大樓前右邊的宣傳欄,仍可見大幅宣傳標語,過去這里有各種宣傳展示,包括醫院的各種醫學成果、政治宣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是門診大樓前左邊的宣傳欄,后面的遠處是汽車庫,養豬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是門診大樓的左邊,現在爬滿了爬山虎!變成了古建筑了!<br>過去這個位置3樓是醫務處,在三樓平臺上咱經常與老媽打羽毛球,還經常看一些醫學科學教學影片;一樓是門診與口腔科,二樓是理療室,針灸、拔火罐等,還有很多福爾馬林泡的醫學標本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是我小時候與小朋友們(王抒、菲菲和鐘鐘)在門診大樓前的留影,照片右邊是一個大海航行靠舵手的宣傳園碑,現在已經不在了,但是地上還有印記可見??梢詫Ρ纫幌卢F在的大樓啊,哈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應該是在門診大樓左邊口腔科外面小朋友(王抒和大龍)的留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放幾張當時小朋友們的照片,他們都是誰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慶波和誰?。?lt;/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現在的門診大樓正面,記得當時這二樓會客廳還接待拍攝過電影“青春”呢!那時醫院非常漂亮,畢竟這里之前是海軍療養院,各種花卉樹木應有盡有,1978年我去杭州讀書時,感覺醫院的景色不比蘇杭差噢!只可惜過去拍照片不方便,沒有留下多少照片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再上一張1980年7夏天我回醫院時在門診大樓前拍的照片,可以對照一下,哈哈。(與林青和王抒)</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是在門診大樓前右邊拍的,右邊一樓是藥房,我小時候暑假經常到藥房參加義務勞動,壓葡萄糖注射液瓶蓋和生理鹽水注射液瓶蓋,幫助配中藥和熬制中藥送各病房,由于是藥房,就有很多注射液的包裝盒,我們拿來剪成小方塊,使用橡皮筋、火柴盒、一雙筷子及一個衣服夾做成手槍,這小方塊卡片就是我們的“子彈”,與小伙伴們一起玩打仗游戲,可開心了,哈哈!<br>一樓還有X光室,二樓好像是手術室,咱老爸當時經常在這給病人做手術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加一張1980年與小伙伴(海威)合拍的照片,可以與前一張照片對照一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門診大樓右邊是大禮堂,但是這個禮堂已經不是我們小時候的樣子了,應該重新翻建過!<br>這個禮堂是面朝西,原來的是朝南,西邊是兩個邊門。很多演出及每年的軍愛民民擁軍活動都在原來那個禮堂舉行,那時部隊的慰問演出很多很多,包括演出史詩東方紅、長征組歌、紅巖、沙家浜、三句半等......<br>當時南邊進門處有很多鐵砂,好像可以用于做獵槍的沙彈;北邊舞臺很高,底下空著,在北邊外部下方有幾個通風口,小狗經常躲里面,我們小時候也經常爬進去,現在做夢還經常做到這個地方,是爬進去躲避戰爭的追浦,哈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昔日的食堂和籃球場,現在破敗不堪??!2005年還是維護的很好的。小時候經常在這食堂買早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籃球場是少年時代伙伴們集中活動最多的地方!打籃球是最多的活動,晚上可以開著大燈打球,海光、愛民、陸明等當時都是寧波市或浙江省少體校的籃球隊員啊!咱們還經常與醫院大人們比賽,艦隊、艦后及八一劃船隊等經常也來這進行籃球比賽,咱老媽當時40多歲還在這球場上參加各種籃球比賽呢!<br>現在籃球架都沒有了!10年前還是很好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加一張老照片,就在籃球場啊!<br><br>在這我們小伙伴經常玩一種名字叫什么的忘了,使用半截子彈殼,加澆鑄的鉛塊,鉛塊上拴一根帶子,彈殼內部放上火藥,然后拋入天空,掉下后引爆火藥,看誰的鉛錘飛的高,哈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伙伴們讓我再展示一下打籃球噢!哈哈!<br>現在是咱老了還是照片沒有抓拍好噢,哈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貼一張1980年夏天的照片。<br>這是朝東的方向,這里還是放電影的露天場所之一,什么地道戰、地雷戰、奇襲、上甘嶺、南征北戰等等戰爭片,小時候經??吹阶詈蠖妓?,大多數都是爸爸媽媽背回家的。<br>當時看了地道戰,我們就到山后戰壕中去挖防空洞,也是所謂的備戰備荒嘛!<br>看了地雷戰后我們就學一硝二磺三木炭學做炸藥了,硫磺從電線絕緣子中獲取,硝從小便池上去刮,簡單的“地雷”是鋼絲圈加牛皮筋再加一個竹片埋沙子里,讓伙伴們相互去挖雷,為了做頭發絲雷還去拔長辮子女孩子的頭發!哈哈!回味無窮??!</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去尋找各自的家</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張晶:繼續上照奧,兒時的記憶正在被逐步的激發,心潮彭拜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55號宿舍樓!很多伙伴們70年代住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于敏大姐在講述逗小朋友吃辣椒的事!哈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靠最里山邊的住房,尹梅她們70年代住這。<br>過去刮臺風,經常會把樓頂大瓦片吹下來,像撒傳單一樣!<br>山邊有鐵絲網圍欄,內部有戰壕,大松樹,外面都是農民們的桃樹,小時候想吃桃子就爬鐵絲網出去偷摘,哈哈,只是桃子品種不好,不喜歡吃!每年春天做金團糕就去摘艾葉和摘松樹花(金花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照片右邊就是我小時候住的號稱“四十間”的平房??赡苁窃?0年代又在我們原住房房前菜地上加蓋了一棟樓。<br>當時我們自己種菜(青菜蘿卜、黃瓜四季豆、豌豆豇豆、扁豆毛豆、絲瓜地瓜、角瓜南瓜、西瓜香瓜......)養雞,菲菲爸爸從四川帶來的開紅花的豌豆就比我們本地開白花的好多了!<br>我家房前還種了一顆桑樹,這樣我們每年養蠶寶寶就不需要去農民地里去偷摘桑葉了,70年代這顆桑樹每年都長很多桑葚。只可惜蓋這棟樓時被毀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四十間第一排房子,我們家當時住東邊兩間,現在已破破爛爛的了,雜草叢生。5年前雜草還沒有那么多噢。<br>燒煤球爐(后來是煤餅爐)燒飯做菜都在外面走道上,每天早晨生爐子是一個技術活噢,哈哈。<br><br>夏天我們大多數都在外面吃飯,晚上數著天上流星、衛星,欣賞這銀河系,聽著長輩及老阿姨們講著童話或什么鬼的故事......冬天就打雪仗,玩冰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貼一張2011年國慶節我們一大家在這老房子前的留影,那時還沒有那么多雜草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是四十間我家后面的兩層住宅樓!<br><br>我們經常到這二樓上擲紙飛機、吹肥皂泡......<br><br>還記得這附近經常有蛇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楊蓉在朋友圈說:<br>大院的孩子回412了。這是我出生的故土,印刻了太多的回憶,.......是我家在大院的三處住所,雖然營房擱置多年,但承載著滿滿的童年逸事,謝謝大家的美麗同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四十間中間的小廣場,頂頭是水池和廁所,洗東西和夏天洗澡都在那,現在看看真是多么簡陋??!而當時似乎很習慣了!<br><br>小廣場是我們小朋友玩游戲的地方,跳繩、過家家、玩彈子、抖螞蟻、躲貓貓、找朋友、丟手絹、老鷹抓小雞、跳房子、擲沙袋、踢毽子等等......<br><br>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玩的,晚上拿著氣槍和手電筒去打鳥,沒有電了就學著給電池加鹽水充電,使用輪胎或橡膠手套橡皮筋(不知道海潔媽媽怎么看待這問題?。┗蜥t用輸液管做彈弓打鳥,玩彈射紙火箭,做風箏飛,抖蟀蟀,面筋粘蜘了烤著吃、採茅草花吃、將小道上的茅草打結拌人、做多凌哈哈鏡,在玻璃片上熏上黑煙劃畫,再鉆到床底下用手電筒照著放幻燈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70年代建的露天盥洗臺已埋沒在灌木叢林中了,我高中畢業后在家洗衣洗被、洗菜洗碗都在這.....成為一位地地道道的保姆了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從服務社去我家的小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服務社,原來這地方是苗圃盆景,有玻璃溫室,非常漂亮!當時有含羞草、燈籠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服務社,我們買菜及買簡單生活日用品都在這,還有部隊供應的西瓜、楊梅等,也在這位置買的。<br>我們每天拎著熱水瓶打開水通常也都從這條路走,有時去食堂做豆腐的地方買豆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去大廟路口,現在多了一道圍墻。<br><br>大廟后竹林子也是我們經常玩的地方,還有一個水池,還記得嗎?沒有自來水時,我們都是去那里打水的噢。<br>每年端午節包粽子我們都到竹林子里收集竹子皮,哈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小時候我在大廟上幼兒園的,記得經常吃螞蟻,為此也經常拉痢疾,哈哈!<br>大廟前的蓄水池,感覺還不錯噢!<br>原來這池子前面還有金魚池,這次去看已經沒有了,可惜!<br>金魚池旁邊有毛栗子樹,還有一種樹葉上長著2個小豌豆那樣可以吃的東西,不知道叫什么名字,非常有趣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個通道在住院部4個樓之間,是后加的,為什么加?我不知道,可能是為了運送傷員方便,但是破壞了原來住院部的風格了,可惜噢!<br>原來下方小廣場也是我們看電影地方,兩邊的樹也很特殊,撞在腦門如同磕瓜子啊!<br>還有很多桂花樹,每年我們都如搖桂花樹,收集桂花,用于做糖炒年糕、酒釀元宵,哈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貼一張老照片!<br>原來沒有搭這個通道天橋住院部,原來左右兩棟住院樓之間有橫跨天橋。<br>照片中好像是我母親抱著我大哥,估計是1959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住院部大樓都在樹叢中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住院部,還有文化大革命留下的毛主席語錄,76年還拍攝過電影“青春”,第一次知道電影是如何拍攝的,包括閃電、下雨、刮風等是怎么拍的!哈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貼2張老照片!<br>這是1980年夏天在哪棟樓邊的草地上拍的照片,忘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張是我1980年夏天在住院部大樓邊上拍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里是門診大樓的二樓與三樓之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是在門診一樓大廳,我們小時候經常在這玩抽陀螺,因為這里地面是水磨石的,光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網上也能查詢到原海軍412醫院的帖子,但大多數都是探險方面的,例如:<br>[原創]城市探險之廢棄的前海軍醫院
<br>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7af991010104mp.html<br><br>因為山后還有一個非常大的防空洞,加上這個醫院已被廢棄,成為探險愛好者的探險目標,但是大家也擔心,因為醫院原來有一些傳染病住院部,哈哈!怕什么呢,我們小時候頑皮,經常拉痢疾住傳染病病房還被隔離呢。<br><br>這次重游412沒有向大院西部去,那里有自來水處理廠、藥廠、汽車房、干部食堂、新建的傳染病住院部.....<br><br>這里再貼一張2005年夏天拍的照片</font></h3> <h1><font color="#010101">哈哈,冬天我們每周都會在這洗澡的!<br>它的右上方上自來水處理廠,左邊應該是太平間,哈哈,醫院嘛!<br>在左上方有個陶瓷窯廠遺址,當時我們小,不懂事,挖出來的很多壇壇罐罐都被我們砸了,現在想想真可惜噢!可都是古董啊!</font></h1> <h3><font color="#010101">醫院大門外是一條馬路,這是向西方向,原來長途汽車站就在前方約80米,這段圍墻里面過去是濕地,有很多茂盛的青草,我們讀中學時每年要有割草積肥任務,學校周邊幾乎都沒有草了,我們部隊子弟就到大院里來割草,然后用部隊早晨去寧波買菜的卡車裝草送到學校,農村學生都羨慕我們噢。<br><br>這條馬路也是某部隊汽車營外出必經之路,這樣我們就經常攔車,搭車上學,我們個個都練就了一手攀爬軍用卡車的本領啊!哈哈!<br><br>大門外我們還經常出來買甘蔗、桃子、梨子、冰棒,也經常帶著收集的牙膏皮和破銅爛鐵來換糖吃,哈哈......<br><br>這條路也是去橫溪和韓嶺的,我們常常周末一大早跟著父母趕去買菜--又稱趕集??!而且,去那方向還有去水庫釣魚和游泳,還有部隊打靶軍訓,去大山里摘野果,去烈士陵園,去挖薺菜、剪馬蘭頭和摘野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醫院大門正面50米就是東錢湖湖邊,現在在進行改造,亂七八糟的。<br><br>過去夏天我們都在這游泳,釣魚、釣蝦,在河里摸螺絲、踩河蚌、摸蝦、打水仗,個個皮膚都黑不溜秋的,哈哈。<br><br>也經常晚飯后跟著長輩到河邊散步,欣賞天空美麗的云彩和彩虹。<br><br>60年代,還經常在這附近見到有什么信號彈,抓特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是1980年夏天在河邊拍的照片!那時每天中午飯后就去河里游泳,晚飯打籃球后再去游一次,快樂無比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靠長途汽車站后面河邊的亭子,也是亂七八糟荒廢在這里了!<br><br>在這車站附近60年代養白鼠、狗和兔子,為了醫學試驗,但是70年后代好像就沒有養小白鼠和狗了,兔子好像到大院里面去養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河邊臺階上有非常多的石刻碑文,當然大多數都是墓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個大門還記得嗎?<br>在醫院的東邊,過去是八一航模隊,后來是八一摩托艇隊,再后來是八一劃船隊訓練的地方,我們為了減少約300米去學校的距離,都通過這個大門進出去小學讀書,而這個大門會經常鎖著,所以翻爬這個大門又是一個技術和體能訓練活,原來大門右邊是鐵絲網,我們大多數都去爬那鐵絲網,衣褲被勾破是常有的事情噢。<br><br>還記得小時候每年立夏吃雞蛋,脖子上都掛著,去學校與同學比誰的雞蛋最硬,哈哈<br><br>6.1兒童節還經常搞臟我們的白襯衫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現在這個大門左邊20米就是公交車站了,方便多了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八一劃船隊大門外,對面就是去郭家寺的路,我們小學就是在那讀的。<br><br>小學體育課經常是滾鐵圈,跑到這馬路上,也時常敲著隊鼓參加各種慶典和迎送活動。<br><br>每年還去農村做年糕,磨糯米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次沒有來得及去郭家寺小學看看,但是2011年國慶節我來過,這是當時拍的照片,位于原學校大門的位置,學校原來兩層木結構的老房子已經被拆除,可惜噢!要不然,現在一定是文物了??!現在這里已經被政府征用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是小學一個室內半封閉活動場所,幾乎沒有改變,記得當時開展憶苦思甜活動,結果是吃半塊糠餅還有薺菜餃子,哈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吳海潔留言:<br>好多人都是40年才再見,記憶真的還停留在412大院,412是我的出生地,成長地,留下的記憶太多,大院的發小,大院的伙伴,真的很開心相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結束了412之行,中午沿湖邊到對面的村莊吃飯了,都是當地菜,什么咸螃蟹、煸小土豆、螺絲、香椿頭、鹵大頭菜、東錢湖的魚蝦,還有艾葉做的金團糕等,由于大家吃相都太吼就不貼照片了,哈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午飯后去福泉山山頂,真是風景如畫!40年前我們只是坐在醫院大門外的湖邊欣賞對面的山巒,感覺那是多么遙遠的地方,怎么也沒有想到現在還能到那里去!東錢湖成為度假旅游區后就是不一樣??!時常開玩笑說,當年都想外出,跳出這地方,結果以為自己很成功了,可現在再也回不到東錢湖故鄉了,也買不起這湖邊的房子了!這是誰的錯?早知道就賴著不走了啊,哈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咱精神還不錯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山頂到處是美景啊,拍照來不及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姿勢都不錯吧,個個都有舞蹈的功夫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長青指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得橫著手機欣賞了,這樣照片看起來大一些噢,哈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瘋丫頭們啊,哈哈,累不累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于敏:我想想應該蹦的挺高的,可這拍照的都沒拍到我的上升只拍到下降鏡頭了[偷笑][偷笑][偷笑][偷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張晶:奧喲!七仙女綻放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身后遠處就是象山港海邊噢!原來感覺是多么遙遠,小時候野營拉練走了1周才走到象山附近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茶園非常漂亮</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不展示一下手腳那哪行啊,哈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去菲菲家看望她爸爸媽媽!祝老人家身體健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晚上阿牛做東在寧波甬尚人家書城店5樓江景1號包廂吃的晚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住四十間的伙伴們也合個影,哈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次有幾位大哥由于種種原因沒來,補充貼上2張照片,這是2011年國慶節拍的照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是2005年7月拍的照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阿牛感覺驚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傍著兩位美女啊!羨慕嫉妒恨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40年有多大變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青菁留言:@于敏?大姐大、各位大院二代,大家好!我還是很關注這個群的。因這星期都有事一直沒發聲,準備星期六晚上或星期日早上去賓館看望海潔、林萍。星期日上午看情況再定,如果一起去412,自己去車,因為下午有事。大院記憶永在,和大家一樣心中有那么一群東錢湖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林萍返回香港,給本次活動劃了一個句號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短短的一天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在此摘錄一些留言:<br><br>楊蓉留言:@于敏?謝謝大姐大召集大院的孩子們,夢回東錢湖!<br><br>于敏留言:今天好開心,見到這么多帥哥美女,這是我們分別后的第一次正式聚會。<br><br>張晶留言:一幫衣錦還鄉的大壕的尋根之旅,感概良多呀呀呀?? 人太少啦!下次組織一下大規模的還鄉團奧,我期待ing……[呲牙][憨笑][愉快]<br><br>于敏留言:那里有我們永遠都抹不去的記憶,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山山水水永遠都承載著我們太多的感情,我愛你們我的小伙伴們。<br><br>吳海潔留言:親愛的大院伙伴們:很高興此次能見到不少小時的伙伴,希望下次能見到更多的伙伴!<br>我得常向412靠攏,不能脫離組織,免得當組織需要的時候,組織是你的堅強后盾,當你需要組織的時候,你找不到組織!<br><br>咱:我已踏上返程列車,感謝@于敏?大姐的組織策劃,感謝@楊薇?@江海?@王菲?你們的盛情招待和游覽安排,讓我們有機會重回了這美麗的東錢湖和412,能夠與大院發小們相聚,咱心滿意足噢!<br><br>寧曉勤(寧靜)留言:四十歲月彈指一揮,華發漸白容顏改,談笑風聲初心未變,盼望下一次的相會。祝你們旅途愉快@吳海潔?,李寧,林萍!<br><br>于杰留言:謝謝。其實我真的很想念你們。真想回去看看??蓻]能成行。下次一定奮不顧身的去見4O多年未見的發小們。<br>我有個提議各位回家為412第一代的老人們也照幾張發上來,也請小寶制做一份老人們的像冊也可以讓他們看一下曾徑的戰友同志。真的很必要的。<br>當時建這個群就是意外。當時我給海光和李青群發一條。誰知海光借機建了群,而他退居二線把我堆上座??赡銈兌贾牢姨栒倭Σ粡娪衷谕忄l也不便組織啥的是吧。理解請了。不過建了這個群才會有今天這樣的局面。請大家謝謝海光吧。在水底的各位也請常出來見個面。也難得在一個群里又都是一個大院的發小。是吧[流汗][握手][抱拳]<br><br>于敏留言:同意!是海光讓我們大家有了這個不是家勝過家的地方一起嗨,謝謝了最高的小伙伴!<br><br>楊薇留言:@于敏?謝謝于敏姐牽頭給我們一個重游故地的機會,412小伙伴們聚會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個小時,但跟大家在院子里回憶過去,感覺非常開心,好像又回到了童年...同時感謝菲菲提前電話聯系,為大家出行提供車輛保證,也感謝李寧為我們大家抓拍了快樂的動態畫面。我因工作原因當天晩上要返杭,小伙伴們晚上的聚餐雖參加不了,但心與你們在一起快樂!父母親家只停留了15分鐘,晚飯沒吃就返杭了。希望于敏姐每年牽頭一次,組織412院子的小伙伴們能再次相聚![玫瑰][玫瑰][玫瑰]<br><br>于敏留言:這次楊薇,菲菲,功不可末,晚上是帥哥們阿牛路明的安排,我真的很感動,白亮的到場也讓我驚訝,他居然全都能叫出名字來,總之很快樂的一次聚會。<br>期待下次再見!</font></h3> <h3><a href="https://a.meipian.cn/9rshckw"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爸爸媽媽的老照片(在部隊部分)</a></h3> <p><a href="http://www.xsjgww.com/1b218evh?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母親節-護士節-我的老媽</a></p><p><br></p><p><br></p> <h3><a href="https://a.meipian.cn/8vruzed"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莫枝中學76屆高中畢業40周年聚會</a></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平县|
星子县|
盐山县|
河北省|
徐汇区|
湟中县|
饶平县|
两当县|
景谷|
德惠市|
喜德县|
玛曲县|
安塞县|
卓尼县|
咸阳市|
固原市|
漠河县|
磐石市|
赞皇县|
手机|
玉田县|
青铜峡市|
正安县|
比如县|
安岳县|
固阳县|
万全县|
太保市|
石屏县|
孟津县|
肥东县|
靖西县|
衡山县|
繁昌县|
乐都县|
南康市|
赤峰市|
兴义市|
永定县|
邯郸县|
阳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