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馮星平先生的素描教學藝術,在四川美術學院校內外乃至整個川渝地區藝術界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馮生先針對當時藝術教育中的純自然主義和機械唯物論,大膽地創立了一系列獨到、新穎的素描教學法則。在教學理論上提出“相對反映論”、“結構的雙重意義”、“主客觀異質”、“感思相輔”等嶄新的觀點。在藝術方法上他提出“強其骨的方法”、“兼工帶寫的方法”、“以線為主、點、線、面交聯并用的方法”等一系列獨到的表現原則。在當時中國高等美術學院藝術教育“全盤蘇式”的模式下,產生了極大的反響。<br><br>馮先生現存的作品中,相當一部份來自于他的教學示范。先生的范畫,一方面依據于嚴格的造型原則,一方面又大膽地直抒己見。在作畫過程中,不斷發現新的藝術趣向,力求對立統一中的和諧。因而,馮先生的課堂范畫,雖說是為學生隨堂而畫,卻是實實在在上乘之作。<br><br>現在人們一提到馮先生的作品,自然是素描作品,其實馮先生為數不多的油畫作品也非常精彩,只是未得到更多更廣的賞析而已。<br><br>下面呈現的素描和油畫作品,均分別以作畫年代先后為序。<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藏族姑娘 1977年 理縣米亞羅<br>這是馮先生七十年代的寫生。1977年,馮先生和夏培躍,王元壽老師帶學生體驗生活,當初的體驗生活和現在外出寫生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他們先在米亞羅附近一帶活動,后來又去若爾蓋唐克軍馬場,前后共三個多月的時間,那才叫真正的深入生活。<br>馮老師在米亞羅畫的幾幅寫生都屬典范之作,形象典型,表現手法概括大氣、自然生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織毛衣的藏女 1977年 理縣米亞羅<br>和前一幅相比,這幅作品衣服表現更為松動,速寫味更濃,很多地方都像是作者隨意的輕松之作。但這種輕松之下,又暗示著畫家深厚的造型功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公牛匠 1977年,若爾蓋唐克<br>這幅頭像是馮先生最具代表性的經典之作。如果單從造型、刻畫、表現等分門別類,國內畫壇亦有畫家能達到某一項水準。但以全方位綜合,特別是“氣韻生動”的把握能達到這一高度的,在我的閱讀視野中還沒有出現過。讀本科上木刻課時,一位老師把德國畫家柯勒惠之的一幅木刻自畫像稱之為“神品”。我理解的神品,一是技法的精湛應是爐火純青,二是其獨到的藝術“神韻”旁人永遠無法企及與復制。在我心目中,馮先生的“公牛匠”當屬“神品”之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男子頭像 1980年<br>馮先生的頭像寫生,總是能帶給人們一種撲面而來的新鮮感,畫面處理言簡意賅,用筆既緊貼結構又靈活生動。他常說,高明的藝術家總是通過所描繪的對象來展示自己的精神境界,這同照搬對象的自然主義方法,無論其創造價值或精神勞動強度,都有天圵之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女青年頭像 1980年<br>馮先生當初這批頭像寫生可說是風麾全川。八十年代初,高等美術院校藝術教育并未完全開放,馮先生這種近乎全新的表現手法讓往返徘徊中的學子們大開眼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戴眼鏡的男青年 1980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老人頭像 1984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女子頭像<br>這幅頭像留給我的印象極為深刻,有別于其他寫生作品的是:畫面中,面部的灰色既簡練又柔和,有限的灰色緊扣結構。眼框,鼻骨,嘴唇的色塊處理都是那么冾到好處,圓潤的臉型,虛實相生的頭發,尤其是眼神的把握,完美展示出“這一個”年輕女性的特定氣質。</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舞蹈演員 1984年 涪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下面三幅作品都是馮先生為夫人畫的肖像。兩幅頭像時間雖然相差不遠,但由于其角度,光線不同,畫面的表現也各有擇重。而半身肖像所展現出的自然,輕松,貌似不經意,其實恰好是很多作畫者對造型語言費了不少功夫卻無從表達的境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垂死的奴隸》是七十年代末馮先生為我們所作的一幅形體分析范畫。先生一提筆就令我們大吃一驚。美術院校畫石膏,學生們都習慣于用鉛筆,馮先生一開始就用木炭條重重地畫了一筆,接下來馮先生邊講邊畫,時而抑筆注解,時而奮筆直抒,不到兩個小時,雖則不算面面俱到,然而卻是完完整整、洋洋灑灑一幅素描作品懸掛于墻面上了。整幅畫從開始到結束,處處體現著先生“相對反映對象”的原則。這對于當時醒事不多的我們,在藝術思維和藝術審美方面,無疑是一次絕好的啟迪。<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拉奧孔》也是是馮先生為我們作的范畫之一。怎樣畫石膏長期作業,班上同學大多是很迷茫的。馮先生的《拉奧孔》,從認識形體,塑造形體,如何概括提煉,如何控制畫面節奏,都讓我們深受啟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大衛》是馮先生調任美教系后為學生課堂示范的長期作業。作畫工具為炭精條配紙捻。作業畫完之后,也有人說,長期作業最好還是宜畫細一些。但這幅作品在眾多教師和學生中贏得了經久不絕的贊揚。畫面之中大衛特有的精神氣質,畫面展現出的宏大氣勢,堅實的造型,大膽的概括提煉和獨具匠心的藝術處理無不令觀者懾服、感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凱旋門詩人》是馮先生的一幅石膏寫生畫??赡苷l也沒有料到先生會以這樣一種手法來畫石膏像。我們所見到的畫面,石膏像的形體結構依然準確,可黑白關系被顛倒了,色塊有別于一般的明暗轉折;點、線面在畫面上錯綜交替,那么貼切、那么自然。不管藝術手法多么夸張,觀者細讀畫面,仍然愛不釋手,嘆為觀止,這正是馮先生藝術語言的魅力所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馮先生對人體解剖結構非常熟悉,常常對著人體為學生畫出準確精彩的結構解析圖。但這種解析絕不是死板的科普圖解,而是人物在具體光源下所呈現的動態結構。因而對初習人體者在體面轉折,結構隼接以及形態變化等方面提供必不可少的理性認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抱腿的男人體 1982年<br>雖然馮先生非常重視解剖結構,但在作畫時,即把解剖結構熟藏于心,畫面中并不是處處突顯結構,尤其是短期畫作,常常是感性開路,所以才會氣韻極其生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側臥的女人體 1981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女子人體 1984年<br>馮先生認為,長期作業不是畫得越多細越好,更多的要留有充分的余地讓畫者多觀察,多思考,多分析。優秀的長期作業,總是或多或少要保留短期作業的生動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站立的女人體 1986年<br>作品中色塊的處理頗具特色,結構與色調相得益彰。明明是一幅素描,觀者仿佛從畫面中感受到斑斕的色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女人體 1988年<br>豐滿,婀娜的體態得益于動態的準確把握,皮膚的質感不是細描慢磨而是輕松自如地“寫”出來的。襯布上那幾處重色塊是典型的“馮記”特色,膚色也因這幾塊重色的存在顯得更為透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站立的女人體 1989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藏族女學生 1993年 阿壩師專<br>這是馮先生退休后去阿壩師專講學所畫,雖然僅僅是速寫,但面部特征極具藏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魂》 1979年 色粉<br>這是馮先生為數極少的幾件創作之一。畫中的形體比例略有夸張,但仍然展示出女性人體特有的美感。飄動奔放頭發及背景的處理則有效深化了主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油畫風景 1977年 米亞羅——刷經寺<br>相對素描而言,油畫純屬馮先生的“副業”,我個人很喜歡他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畫的油風景和人物。用筆果斷大氣,色彩對比強烈。我在米亞羅區夾璧公社當“帶薪知青”有一年半時間,對先生畫中的景觀和人物都覺得有一種“似曾相識”的親切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油畫風景 1977年 米亞羅——刷經寺<br>這幅風景應該是在庶鴣山上所畫。當年的庶鴣山,坐客車一上一下需要兩個多小時。從山口看下去,山腳的公路,溪流及遠處的雪山盡收眼底。<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油畫風景 1977年 米亞羅——刷經寺<br>深遠的峽谷令人浮想聯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油畫風景 1977年 <br>馮先生油畫作品并不多,用一句通俗的話形容:多年打一次“牙祭”。讓人有些不可思義的是,好象并沒有“手生”的感覺,不但山川河谷長袖善舞,枝葉茂密的樹叢也能信手拈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藏族女青年 1977年 米亞羅<br>畫中女子名澤朗斯滿,夾壁公扗長河壩大隊人。當年我下鄉時17歲,馮先生畫她時已24歲。畫中人物從形象塑造到服飾處理都非常精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牧歸 油畫 1977年 若爾蓋唐克<br>1977年7月某日,州文化館李正康和另一畫友路過紅原來文化館找我,知道他們是去若爾蓋見美院幾位老師后,第二天隨他們一道去了唐克,見到己帶學生輾轉兩月到草原的馮星平先生及夏,王二老師。那時,馮先生已畫了好幾幅素描和油畫,七十年代能見到馮先生這些畫作,內心真的可以說感受到一種強烈的震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穿紅衣的藏女 1977年 若爾蓋<br>馮先生畫這幅畫時,我們已到若爾蓋,有幸見到幾位老師作畫。畫完后幾位老師在討論紅色衣服的顏料,好象是用了一種名叫“銀珠”的紅色,既亮麗又沉著,其它紅色都達不到那種效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穿紅衣的藏女(局部)<br>看看面部和衣服的用筆,真的是筆隨心動,“隨心所欲”哦。這是真正的“才氣橫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陽光下的藏女 1977年 若爾蓋<br>馮先生筆下的藏民,讓我情不自禁有一種穿越時空回到七十年代末的沖動——現在的畫家,有多少能長時期深入到與鬧市隔絕的生活之中?面對那些最底層的人和景,又有多少人能保持一種心無傍鶩的心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穿藏袍的男子 1977年 若爾蓋<br>馮先生畫這幅畫時,我因事已離開了唐克。后來正康兄回程路過紅原,見到他畫的同一模特,很喜畫中的人物形象,遂請他復制了一幅送我,至今保存完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穿藏袍的男子(局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風景 1980年<br>接下來幾幅風景都是馮先生八十年初所畫,作品寫實但不落窠臼,色彩有印象派影響但又深具中國情懷。所以觀賞馮先生這些作品,總能引發觀者因與某地某處似曾相識的聯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風景 1980年 <br>山頂的薄霧,初綠的水田,雨后的積水,蜿蜒縱伸的土路……真的想實地去走一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風景 1980年<br>馮先生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油畫,大多畫在當年盛行的油畫紙上。由于制作得當,歷經多年,顏色仍然變化不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樂山大佛 1980年<br>土紅灰,綠碣灰,十足的中國“鄉土”印象派色彩。獨特的視角,獨具匠心的處理,大佛的神韻呼之欲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田原 1984年 涪陵惠民鄉<br>如此大氣的構圖,如此豪放的用筆,如此個性化的色彩,非馮先生莫屬!</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飛機模擬圖 <br>馮先生在畫界眾多學子之中享有極高的殊譽,但他不屬于“學究”性人物,生活中很接地氣,意想不到吧,馮先生對飛機的外形構造及先進的科技有著濃厚的興趣,甚至自己做模型去學校操場放飛,真有如康定斯基所言:藝術家在很多方面都像孩兒。</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騰空的殲擊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裁衣圖示<br>馮先生愛藝術,也愛生活,裁衣也是先生的諸多愛好之一。據我所知,他身上穿的外衣,很多都出于自已之手。1990年我去香港,馮先生特地讓我去城里買了布料,親手為我裁了一套西裝。</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馮先生是我生平最尊敬的三兩位先生之一。馮先生為人極正直、善良,從不隱瞞自己的觀點。先生平生的信條是:“勤勤懇懇地謀事,磊磊落落地做人”。尤令人欽佩的是,先生一身清平,兩袖清風。懷才不遇,卻仍舊悠然自得;處境不佳,卻依然落落大方。先生的素描藝術,在畫界獨樹一幟,先生的學養品格,被莘莘學子奉為楷模。<br>能作為馮先生曾經的學生,是我終身的榮幸。</font></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涞水县|
永济市|
拉孜县|
高碑店市|
图木舒克市|
高淳县|
奉贤区|
时尚|
隆子县|
陵川县|
城步|
涡阳县|
佛冈县|
扬中市|
镇远县|
江都市|
定安县|
双流县|
家居|
临沂市|
高清|
连江县|
宣威市|
枣强县|
邹城市|
扎囊县|
个旧市|
博乐市|
屯门区|
嘉荫县|
四会市|
马公市|
方正县|
运城市|
贡山|
白银市|
衡水市|
黑山县|
垣曲县|
浪卡子县|
五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