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此生,我注定和西藏有一場美麗的邂逅。<br> 此生,我有幸能夠看到在神秘面紗的背后,那雪山女神的芳容。<br> 那雄偉的布達拉宮溢射出來的佛光,時時在我的夢境里縈繞。<br> 初次進藏,我只有三歲。母親帶著我和妹妹,和平叛后留藏服役的父親團聚。此后進出西藏多次,記得最清楚的是十歲那年,我再次踏進了西藏這片神奇的土地。坐在美國軍用道奇大卡車的敞篷車廂里,我好奇地打量著冰峰雪嶺間那瑰麗的風景。全然不顧吹在臉上那刺骨的寒風。<br> 只是覺得天地都是這般澄凈,空氣都是這樣明亮。樹枝上掛著的一串串雪花晶瑩剔透,我好似來到了童話世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天,湛藍湛藍的,云,雪白雪白的。群山環繞的谷地里,是藏民族的寺廟、民居和街市,小河婉轉的草地上牛羊在悠閑地吃草,遠處是雪山在陽光照耀下閃著銀光。悠遠的天際,空曠的山水間,還有多少謎團等待著我們去揭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就像是上蒼撒落在雪域高原上的珍珠一樣,高原湖泊向我們展示著她的俏麗的面容。西藏的水,清澈見底。在很深的時候顏色就變成幽藍的了。都說西藏是世界上的最后一塊凈土,從天空到雪山,從湖泊到河流,天然潔凈的自然環境已經是我們這個星球上所獨有的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高原草甸,嚴酷的自然環境中蘊藏著生機勃勃的地貌。九曲十八彎的小河流,是生命的希望和保障。西藏的自然地貌是多元的,雪嶺冰川、平原草甸、大漠戈壁、湖泊濕地、高山密林、江河谷地,養育了民風民俗各不相同的西藏以藏族為主的多個少數民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最早,在五千年以前,西藏的土地上就發現了人類活動的蹤跡。歷史學家研究的四川東羌和甘肅西羌的說法,被五千年前的人類活動的蹤跡打破了,在我看來,西藏的文明歷史應該是和中華民族的文明歷史同步的。<br> 那謎一樣的象雄文化,那神秘莫測的古格王國,那能夠與《荷馬史詩》相媲美的長篇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那古老原始的轉山轉水的圖騰崇拜,都印證了西藏歷史文化底蘊的深厚和悠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那東山頂上,<br> 升起白白的月亮,<br> 年輕姑娘的面容,<br> 浮現在我的心上……<br> 倉央嘉措的情詩,道出了多少藏家兒女的浪漫情懷?能在我們追求美好情感的同時感受那份純潔和堅貞。<br> 看,古老的布達拉宮下面,一場現代的婚禮正在進行。新郎新娘互相深情地注視著,潔白的婚紗長長的托在身后,是不是象征著他們今后沐浴在愛的日子里,幸福生活長長久久。<br>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還有這對在水邊小憩的鴛鴦,西藏的山水都是有靈氣的,包括這一對小精靈。它們這般悠閑自在,是在這天高地闊的雪域高原上才能享受到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大雁在天上結隊飛翔,它們將為飛往何方?給人們帶去什么訊息?是說在世界第三極上生活的人們一切都安好?還是說在遙遠的長江之濱,有一個人在日夜思念著夢境中的天上西藏?或許,它們是在說:有詩和遠方,我們大家一切安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一朵美麗的野菊花在盡情的地綻放,一只蝴蝶在翩翩起舞,就像快樂總在我們的生活中一樣。<br> 藏民族是一個歡樂的民族,我深深地為他們那種率性而純真的、簡單的快樂所打動。他們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他們那悠遠而嘹亮的“牧歌”,那情真意切的“酒歌”,那群起而舞之的“鍋莊”,節奏急切而明快的“踢踏舞”,端莊而幽默的“堆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他們臉上自然流露出的歡快的表情,我感受到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毫無做作的曠達。</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高原上的格桑花,(學名:波斯菊)在熾烈的陽光下怒放。顯示出其生命力的頑強,就像勤勞善良的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人們,世世代代在這自然環境嚴酷的青藏高原生活一樣,他們不僅是在這里繁衍生息,而且還最大限度地保護了這里的自然生態。這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能算得上是一個奇跡。<br> 這與藏族人民的生活理念有關,他們認為:人是來自于自然,也要回歸自然,是大自然賦予了我們生活的空間,回歸自然,保護自然,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格桑花,在西藏又被稱呼為“張大人花”。這是怎么回事呢? 這源于1906年10月清廷欽差張蔭棠入藏整頓藏務,推行改革。他整頓吏治,革職查辦媚外乞憐、魚肉百姓、顢頇誤國的貪官污吏。在拉薩春都會議上親自演講,消除漢藏情感隔閡;推行一系列改革主張,包括革除神權、廣設學堂、創辦漢藏報刊、訓練新軍、改善交通、開設銀行、振興經濟等等。張蔭棠的安藏恤民的方略和措施推動了西藏經濟的發展,在藏人心目中樹立了崇高威望,他帶進西藏的波斯菊至今仍被稱為 “張大人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由此而上溯到盛唐時期,文成公主進藏和以甥舅相稱的“唐蕃會盟碑”。我在西藏的時候,還曾經在大昭寺的門前,看見過那棵逾千年的“唐柳”,據說是文成公主親手栽種的,那時看到樹根部分已經枯朽,但是上面的枝葉依然繁茂。當時我們廠里排演的參加全區文藝匯演的節目就是歌舞《唐柳曲》,我是在樂隊擔任二胡演奏的。記憶很深刻。<br>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漢藏和親和文成公主的故事,反映使者祿東贊所代表的藏族人民的智慧。更突出地反映了漢藏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融合。
<br> 史書里的記載和藏族民間傳說都印證了:文成公主從內地帶來了青稞、小麥等五谷的種子;帶來了牛、羊等六畜;還有許多內地的帶來了金木水火土五行百業的工匠;還帶來歷算、史志、經典三百卷,各種手工技藝籍冊六十種,能治四百零四種病的藥材,驗方、針灸醫術和炮制醫藥的方法等。
<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獨特的藏傳佛教,有人說是源于印度,有人說是唐朝流傳過去的。其實,現在仔細地看看,藏傳佛教有許多是藏族活佛將佛教改造成了自己民族獨特的宗教文化。
<br> 轉山轉水轉佛塔,那不是輪回的外在形式嗎?它最早是源于西藏本土的宗教——苯教。
<br> 一路長拜到拉薩,等身磕頭,不拉一步。沒有頑強的毅力和虔誠的信仰是做不到的。
<br> 西藏的經卷恐怕是世界上保留最多最全的了,包括最原始的貝葉經,也許只有在西藏才可以找得到。
<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西藏的林芝地區,是世界上的“桃花之都”。仲春季節,滿山遍野的桃花怒放,秀美的景象使親眼目睹者終身難忘。你不知道的是:這些桃樹并不人工栽種的,而是野生的,是土生土長、自然繁衍成林的。最古老的桃樹,有好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樹齡了。<br>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如果是取材于西藏林芝的桃花,那老先生筆下的“世外桃源”又將是另一番宏大而養眼怡心的景象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藍蓮花,學名:綠絨蒿,花中高潔之士。因為絕少,所以珍貴。所謂“藍色妖姬”實在不能與之相提并論。因為藍蓮花所生長的自然環境絕非“藍色妖姬”能夠比擬。藍蓮花生長在四千米以上的高山絕壁,越是風急冰寒越是綻放,絕少,是因為她的堅韌,珍貴,是因為她的倔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兩株桀驁的草本植物,挺立著,逆風撥弄著嬌嫩的花瓣。純粹的天藍色花瓣,反射一點點陽光的亮麗,看上去如同精致華貴的裙擺。在這人跡罕至的山林之間。<br> 她的孤高,她的穩重,她的絢爛,她的嬌柔,恍若英國詩人雪萊寫過的幾行段句:<br> 你可敢在茫茫人世間 <br> 傲然索居 遺世獨立<br> 坐視熙來攘往的人群 <br> 漫不經心 安于孤寂<br> 像荒漠里一朵無意吐芳的花 <br> 冷視西風扇動的羽翼<br> ……<br> 這植物,這花,便是綠絨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念青唐古拉山和那木錯,西藏民間傳說中的神仙眷侶。
<br> 在西藏古老的神話里,在苯教或藏傳佛教的萬神殿中,念青唐古拉是一位英俊挺拔的小伙兒,那木錯是一位嬌柔多情的姑娘。
<br> 在當地牧羊人和狩獵者的口口相傳的民歌和傳說里,念青唐古拉山和納木措既是最引人注目的神山圣湖,也是生死相依的情人。念青唐古拉山因納木措的襯托而英俊挺拔,納木措因為念青唐古拉山的倒映而嬌柔多情。
<br> 藏族同胞從來就不缺少浪漫情懷,這些民間傳說使得有許多的年輕的姑娘小伙兒來到這里,面對著神山圣湖情定終身,至死不渝。
<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十三歲的時候,跟隨父母來到位于西藏東部的軍墾農場,剛下汽車,從近處低矮的灌木叢到遠處萬木蔥蘢的原始森林再到極遠處的終年不化的皚皚雪山,都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進入了我的視野。這就是藏東給我的第一印象。直到長大以后我才知道,這里就是地理學上稱為“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的原始森林。由于受青藏高原地殼運動和印度洋暖濕氣流的共同影響,造就了這里獨特的地形地貌。這里是繼大興安嶺、神農架之后的我國第三大原始森林,也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受人為因素影響和破壞程度最小的原始森林。這里有方圓數百公里的無人區,引來世界各地的探險隊流連忘返。</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寧靜的夜晚,寧靜的拉薩河。如今卻有游船供游人夜游拉薩河了。這在三十多年前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br> 在我生命的里程中,曾在西藏潔凈的河流中游弋了二十多個春秋,我在圣潔的雪山女神懷抱里長大成人,在這里學習工作,在這里放飛我的青春理想,在這里揮灑我的年輕活力。<br> 離別西藏已經三十多年了,多少次從夢中醒來,窗外的朝陽讓我誤以為是看見了布達拉的金頂;多少次悄然入夢時,卻夢見了手持轉經筒的老阿媽臉上那慈祥的笑容。
<br> 每當別人問我是哪里人的時候,我都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我是西藏人!
<br> 西藏,我的向往,我的思念,我永生無法忘懷的、夢境中的天上西藏!<br> (圖片來自藏二代群,謹致謝意)</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 作者簡介: 聶援朝,湖北省作協會員,黃梅縣作協《黃梅》雜志編委,從事文字工作三十多年,先后在各報刊雜志發表作品三十多萬字。小說《下崗職工人物素描》入選《湖北工業題材短篇小說集》,小說《心魔》在2015年江蘇馮夢龍杯“新三言”全國短篇小說征文比賽中獲優秀獎。</font></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原阳县|
南开区|
金华市|
札达县|
巴楚县|
丹阳市|
城口县|
广宁县|
虎林市|
浠水县|
延安市|
麻阳|
东丽区|
辽源市|
奉化市|
平和县|
德格县|
横山县|
南雄市|
房产|
桂平市|
枣强县|
进贤县|
大埔县|
平昌县|
万源市|
定结县|
溆浦县|
平南县|
呼伦贝尔市|
万全县|
永春县|
石屏县|
大关县|
庄浪县|
陇南市|
彝良县|
葫芦岛市|
阳西县|
城固县|
昌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