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馬古道是指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域稱謂,是一條世界上自然風光最壯觀,文化最為神秘的旅游絕品線路,它蘊藏著開發不盡的文化遺產。在太谷縣范村鎮溫家莊村現存在一段保留比較完整的茶馬古道。
溫家莊村距離太谷縣范村鎮政府約30公里,其茶馬古道約10公里多長,穿過太谷縣邊界,進入榆社縣轄區。茶馬古道隨著山勢蜿蜒盤旋而上,沿著茶馬古道行走,兩旁時而灌木,時而喬木,間或著山梨、野葡萄、沙棘等野果樹木,耳中常常聽見兩旁山澗的流水聲,如音樂般動聽,林間時不時傳來一陣陣的鳥叫聲,讓人身心愉悅。古道兩旁的植被好,村民說,除了常見的野雞,還有野豬,山羊等較大的野生動物。茶馬古道沿線景色怡人,春天冰雪融化,山澗流水響叮咚,花草樹木發芽,生機勃勃;夏天草長鷹飛,灌木、喬木使勁的往上竄,野花遍開,五顏六色,煞是好看;秋天,落葉遍地,滿眼金黃,充滿豐收的氣息;冬天,大雪來臨,一片銀裝素裹,給人美的享受。
在溫家莊茶馬古道的起點,有一株不知生長了多少年的老榆樹,軀干長成了拱形,兩端入地生根,形成了一道奇觀。聽村長說,這段茶馬古道是通向榆社連接關內外的一條重要的民間運輸通道。販運的商人出門一般時間很長,親人、愛人都到此送行或翹首等待,也許老榆樹正是受此感化而成如此形狀。在這段古道上,還有兩個小石橋,古樸自然,掩映在兩旁濃密的樹影下,見證著茶馬古道的變遷。
茶馬古道地面的石頭經過歲月的侵蝕,已變得圓潤光滑,上面的點點苔蘚好像訴說著時代的變遷,充滿著古樸滄桑的氣息 這段茶馬古道形成有大概有幾千年的時間,根據文獻,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據說春秋時箕國箕子就從此經過。到了近代,隨著晉商的崛起,溫家莊的茶馬古道迎來了它最繁華的時代,無數的商人沿著這條茶馬古道,歷盡艱辛,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在抗日解放時期,中共地下黨通過這段茶馬古道輸入輸出了大批物資,同時圍繞這條古道發生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戰斗事跡。到了現在,隨著交 通事業的極大發展,這段茶馬古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逐漸的沉寂了下來。
如今,在幾千年前古人開創的茶馬古道上,成群結隊的馬幫身影不見了,清脆悠揚的馬蹄聲遠去了,遠古飄來的茶草香氣也消散了。然而,留印在茶馬古道上的先人足跡和馬蹄烙印,以及對遠古千絲萬縷的記憶,卻幻化成華夏子孫一種崇高的民族創業精神。這種生生不息的拼搏奮斗精神將在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上雕鑄成一座座永恒的豐碑,千秋萬代閃爍著中華民族的榮耀與光輝。
(以上摘自山西農大張建華教授的博客)
2016年10月30日,我們九寨徒步文化群十余名群友重走了一段茶馬古道(太谷溫家莊--榆社琵琶窯)。走在這百年古道上,想象著這里當年的馬鈴聲聲響,初冬暖暖的陽光灑在身上,很是愜意;路兩旁各種喬木灌木,變得五顏六色,絢麗多彩;小溪流水潺潺,溪邊還能看到不少綠色的生命;因為地處深山,這里人跡罕至,空氣是富氧的、清新的,使人通體舒暢。這是一次養眼、養肺、養心、養身的休閑快樂之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峨边|
鸡泽县|
桂林市|
手机|
安乡县|
故城县|
迭部县|
南汇区|
丹棱县|
加查县|
琼结县|
阳新县|
马山县|
凤阳县|
额济纳旗|
汉川市|
奉节县|
普定县|
托克逊县|
洛隆县|
珠海市|
青州市|
宣化县|
都江堰市|
郓城县|
皮山县|
安乡县|
泾阳县|
阿拉善右旗|
乐昌市|
双桥区|
无极县|
海林市|
崇仁县|
汶川县|
阿勒泰市|
潜山县|
平果县|
深圳市|
西峡县|
桐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