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學名:Amomum tsaoko)是姜科豆蔻屬植物草果的果實,別名草果仁、草果子。 草果的功效: 草果燥濕除寒,祛痰截瘧,消食化亂治瘧疾,痰飲痞滿,脘腹冷痛,反胃,嘔吐,瀉痢,食積。 ①李杲:草果溫脾胃,止嘔吐,治脾寒濕、寒痰;益真氣,消一切冷氣膨脹,化瘧母,消宿食,解酒毒、果積。兼辟瘴解瘟。 ②《飲膳正要》:草果治心腹痛,止嘔,補胃,下氣。 ③《本經逢原》:草果除寒,燥濕,開郁,化食,利膈上痰,解面食、魚、肉諸毒。 ④《本草求原》:草果治水腫,滯下,功同草蔻。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豆蔻<br />功效分類:祛濕藥;溫里藥。<br />別名:白豆蔻、草果、圓豆蔻、原豆蔻、扣米、大草蔻、偶子、草蔻仁、紫蔻、十開蔻、漏蔻、草果、草蔻、飛雷子、彎子。<br />性味:辛,溫。 歸經:入肺、脾、胃三經。<br />功效:理氣寬中,燥寒濕,解酒毒<br />歸經:歸肺經、脾經、胃經三經。。<br />功效:理氣寬中化濕消痞,行氣溫中燥寒濕,開胃消食,解酒毒。臨床應用于濕滯中焦,治胃痛腹脹、噫氣反胃等,以及脾胃氣滯證,以及嘔吐等癥,現代研究表明此藥有促進胃腸道動力,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的。<br />功效與作用還包括: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制止腸內異常發酵,祛除胃腸積氣,有良好的芳香健胃作用,并能止嘔,為臨床常用的幫助消化、促進胃腸動力藥。<br />主治:用于濕濁中阻,不思飲食,濕溫初起,胸悶不饑,寒濕嘔逆,胸腹脹痛,食積不消。</font></h3> <h3> 八角(學名:Illicium verumHook.f.),是八角茴香科、八角屬的一種植物。喬木,樹冠塔形,橢圓形或圓錐形;樹皮深灰色;枝密集。葉不整齊互生,倒卵狀橢圓形,倒披針形或橢圓形;正糙果3-5月開花,9-10月果熟,春糙果8-10月開花,翌年3-4月果熟;花粉紅至深紅色,單生葉腋或近頂生;果梗長20-56毫米,聚合果飽滿平直,蓇葖多為8,呈八角形。八角果為著名的調味香料,也供藥用。種子、果皮、葉都含芳香油,是制造化妝品、甜香酒、啤酒和食品工業的重要原料。</h3><h3></h3><h3> 別名:大料、大茴香、八月珠</h3><h3></h3><h3> 功能主治:</h3><h3> 1、八角茴香的主要成分是茴香油,它能刺激胃腸神經血管,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有健胃、行氣的功效,有助于緩解痙攣、減輕疼痛的作用。</h3><h3></h3><h3> 2、茴香烯能促進骨髓細胞成熟并釋放入外周血液,有明顯的升高白細胞的作用,主要是升高中性粒細胞,可用于白細胞減少癥的作用。</h3><h3> 3、還有溫陽,散寒,理氣。治中寒嘔逆,寒疝腹痛,腎虛腰痛,干、濕腳氣之功效。</h3> <h3> 丁香 《中國藥典》</h3><h3>【拼音名】 Dīnɡ Xiānɡ</h3><h3>【英文名】 FLOS CARYOPHYLLI</h3><h3>【來源】本品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llata Thunb.的干燥花蕾。當花蕾由綠色轉紅時采摘,曬干。主產于坦桑尼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我國海南省也有栽培。通常于9月至次年3月,當花蕾由綠色轉紅時采摘,曬干。</h3><h3></h3><h3>【性狀】本品略呈研棒狀,長1~2cm。花冠圓球形,直徑0.3~0.5cm,花瓣4,復瓦狀抱合,棕褐色至褐黃色,花瓣內為雄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見眾多黃色細粒狀的花藥。萼筒圓柱狀,略扁,有的稍彎曲,長0.7~1.4cm,直徑0.3~0.6cm,紅棕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狀的萼片,十字狀分開。質堅實,富油性。氣芳香濃烈,味辛辣、有麻舌感。</h3><h3>【性味】辛,溫。</h3><h3>【歸經】歸脾、胃、肺、腎經。</h3><h3>【功能主治】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用于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h3><h3>①《別錄》:"療風水毒腫。去惡氣,療霍亂心痛。"</h3><h3>②陶弘景:"療惡核毒腫。’</h3><h3>③《蜀本草》:"療嘔逆甚驗。"</h3><h3>④《本耳圖經》:"療口臭最良,治氣亦效。"</h3><h3>【用法用量】 1~3g。</h3><h3>【注意】不宜與郁金同用。</h3><h3></h3><h3><br /></h3><h3></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勒克县|
常熟市|
阜平县|
松原市|
柘城县|
巴东县|
南漳县|
承德县|
阿拉善盟|
城步|
望谟县|
寻乌县|
霍邱县|
长治县|
安陆市|
灵武市|
溆浦县|
正蓝旗|
青川县|
子洲县|
阿克|
哈尔滨市|
佛教|
武城县|
古丈县|
巫溪县|
伊金霍洛旗|
历史|
翁牛特旗|
余江县|
岗巴县|
阿坝|
车致|
临洮县|
景宁|
卓尼县|
蒲江县|
维西|
浮梁县|
安吉县|
营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