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010101"><br></font><font color="#010101"> 如果自然界也有思想,那么初冬的大興安嶺應該是位悟者,于心靈,于態度,于性情,于智慧。</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通達之悟。大興安嶺的山照南方人看來,那是稱不得山的,應歸于低丘崗地之類,綿長、渾圓、舒緩。這許多的山嶺橫臥在廣袤的“平原”之上,像是一條條打盹的巨龍,流暢而清晰,真個兒有別于南方“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的景象。在繁華已失的初冬,放眼望去,“天空空兮渺無垠,宙闊闊兮無始終”,怎一個空闊了得!這也許就是大興安嶺的心靈境界吧。“知游心於無窮,而反在通達之國。”這般似有似無、似大似小的領悟,還有什么拿不起、放不下呢?“立身長坦蕩,處世自開心”,興安人的真誠、豁達與快樂,該有幾分是自然的基因吧?!</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包容之悟。最能檢驗一個人德行的,大概是得意之時;而最能檢驗自然界涵養的,應該在落葉之季。初冬的大興安嶺,豐富而內斂,敦厚而慈愛。黃的、黑的、白的、灰的、綠的……輝煌的、燦爛的、蓬勃的、凋零的、枯萎的……靜臥的、站立的、流淌的、游動的、高飛的……應有盡有,得其所哉。雖是寒冷蝕骨,但大興安嶺“欲溫而和暢,不欲察察而明切也”,可謂萬物有情皆長養,興安無地不包容,這就是態度。相對和風細雨之下的萬木蔥蘢,這種嚴寒包裹的各得其所也許更應該贏得一份敬意。“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生生不息的大興安嶺,贏的該是胸懷!</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自在之悟。正如生活在地球感受不到旋轉一樣,大興安嶺的林區只有景物,沒有時間,或者是找不到時間的意義。藍天、白云、遠山、草地、樹木、牛羊、小溪、殘雪……或遠或近、或直或立、或靜或動,或曲或展,一切都那么悠然自得,一切都那么輕松安寧,真的是自在從容、拘束無礙,這便是真性情。相比之下,陶公的“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未免局促、小氣、刻意了些。“身心放下有余閑”,初冬的大興安嶺,致虛極,守靜篤,無得無失,無生無死,好一個了脫自在!“夫物蕓蕓,各歸其根”,安享歲月靜好的興安人,知天樂,無物累,到底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啊!</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樸真之悟。所謂大道至簡,所謂知易行難,初冬的大興安嶺到底是繁華落盡,“物物般般都放下”,返璞歸真了,這是度盡風華雪月之后的大智慧。真的是狀態,真的是色彩,真的是心志,真的是性情。當歸根、復命之時,也許就是絕圣棄智、抱樸守拙了。看那透明景物,除了空氣清新,應該還有心地純潔;看那金色閃耀,除了生命頑強,應該還有仁愛滋養;看那漫天雪舞,除了氣象變化,應該還有性情真誠;看那葉落草枯,除了自然法則,應該還有視死如歸……不謝生機,不拒凋零,安然自若,質樸示人,如不是歷經云雨滄桑,又何來這份敦厚若樸、璞真彌堅?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這也許就是生活最好的詮釋!</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開悟的大興安嶺喲,不僅是耐看,而且值得深交啊!</font></h1> <h3><font color="#010101">(前不久到內蒙古大興安嶺交流學習,有感于其事物、人物和風物,今得空作小文以記之。)</font></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氏县|
湟源县|
类乌齐县|
宝应县|
华池县|
建德市|
云南省|
图片|
永修县|
根河市|
双柏县|
铁岭市|
商水县|
阿合奇县|
朝阳市|
门头沟区|
原平市|
沁源县|
新河县|
宁武县|
宝鸡市|
巴楚县|
吉隆县|
靖州|
吕梁市|
呼图壁县|
西昌市|
庆云县|
汪清县|
顺平县|
香格里拉县|
牡丹江市|
高碑店市|
疏附县|
芜湖县|
平罗县|
信阳市|
卓资县|
宁化县|
大荔县|
和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