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帶你去色達<br><br>這是一個說走就走的旅行,在好友而么甲阿的提議下,我們確定了去色達,看看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藏傳佛學院。<br>幾經咨詢與討論,我們決定嘗試著探索一條從瀘沽湖去的線路,其中最關鍵的是,如何先到稻城亞丁。<br></font></b></h1> <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近十年來,就聽說一條瀘亞公路(瀘沽湖——亞丁)在修建,全程270KM,向往了好久,但每年都繼續期待著。<br>聽說俄亞有路通往亞丁,前兩年,我與而么甲阿曾去過那里,于是我們決定取道俄亞大村。</font></b></h1> <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從瀘沽湖里格村出發,經永寧鄉溫泉村——四川前所鄉——屋腳鄉——依吉鄉——俄亞大村。<br>這是一條崎嶇山路,充滿了顛簸艱辛之苦,奔騰越野的刺激,還有那穿越原始森林的賞心悅目……<br>瀘沽湖——俄亞大村,全程130KM。我們用了7個小時抵達。</font></b></h1> <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俄亞大村處于云川兩省麗江、中甸、寧蒗、稻城、木里5縣的交界處、四周被重重的高山和金沙江、無量河、龍達河環繞,真正是“雞鳴兩省五縣”。俄亞是個納西族古寨,有世界罕見的蜂窩狀建筑群——全村200多戶人家的房屋連為一體,依山攀援,巷道蜿蜒。<br></font></b></h1> <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俄亞大村僅有三家普通的小客棧,電力緊張,燈光昏暗,又逢通信機站在維修中,手機均處于失聯狀態中,恰恰可以感受與世隔絕的生活境界。</font></b></h1> <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第二天,從俄亞出發,取道東義方向,經過十余公里的土路后,一條新建的柏油路面,展現在眼前,車內不約而同響起一片歡呼聲,看來越野的刺激還是有極限的。</font></b></h1> <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俄初山,在藏語里是“閃光之山”的意思,地處亞丁景區以北,距香格里拉鄉25公里,海拔5146米,它挺拔巍峨卻不失俊俏,像一位端坐云端的美貌仙子。</font></b></h1> <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俄初山北部為最深達1200米的俄初峽谷,承托著地勢緩和的美麗小山村,南部為高山峽谷區和東義河。山形平緩柔和,森林廣袤,其間長滿層層疊疊的灌木。該處的拉姆格林區是稻城最大的林區,以云杉、紅杉、高山櫟為主。從峽谷往上盤行,涌入眼簾的是那層層疊疊的灌木森林,紅黃綠相間,五彩繽紛,絢麗耀眼;紅的妖艷,黃的明麗,綠的柔和,漫山遍野,真可謂“濃妝淡抹總相宜”,一路秋色,令人陶醉。</font></b></h1> <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一百多公里的舒適的柏油馬路,享盡秋之美景,翻越俄初山,我們扺達香格里格亞丁村。<br>亞丁風景區(全名:稻城亞丁風景區)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香格里拉鎮亞丁村境內,主要由“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三座神山和周圍的河流、湖泊和高山草甸組成,它的景致保持著在地球上近絕跡的純粹,因其獨特的地貌和原生態的自然風光,被譽為“中國香格里拉之魂”,被國際友人譽為“水藍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凈土”,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br>繼續前行70KM,下榻稻城縣城亞丁溫泉酒店,美美的泡著溫泉,洗盡疲勞。<br></font></b></h1> <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第三天一早從稻城出來,驅車150KM公里后,到達理塘縣城。<br>縣城海拔4014米,素有“世界高城”之稱。 <br></font></b></h1> <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曾把理塘譽為潔白仙鶴眷戀的美麗凈土。<br>倉央嘉措,公元1683年生于藏南門隅地區宇松地方的一戶世代信奉寧瑪派佛教的農民家庭。<br>1697年,倉央嘉措被選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是年9月,自藏南迎到拉薩,途經朗卡子縣時,以五世班禪羅桑益喜(1663~1737)為師,剃發受戒,取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同年10月25日,于拉薩布達拉宮舉行坐床典禮,成為六世達賴喇嘛。<br>在此之前,倉央嘉措生活在民間,雖然家中世代信奉寧瑪派(紅教)佛教,但這派教規并不禁止僧徒娶妻生子。而達賴所屬的格魯派(黃教)佛教則嚴禁僧侶結婚成家、接近婦女。對于這種清規戒律,倉央嘉措難以接受。他不僅沒有以教規來約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以宗教領袖的顯赫身份,根據自己獨立的思想意志,寫下了許多意纏綿的“情歌”。<br></font></b></h1> <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潔白的仙鶴啊<br>請把你的翅膀借給我<br>我不會飛到很遠的地方<br>我到理塘轉轉就回來<br>……<br> ——倉央嘉措<br>這是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一首詩,《潔白的仙鶴》。<br>也許也是他的誓言,后來,七世達賴就是在理塘發現的,理塘一共出過兩世達賴。</font></b></h1> <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藏區的路修的好,基本都是柏油馬路。<br>百里后,我們入住新龍縣城。<br>新龍縣隸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甘孜州中部,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屬川西山原和橫斷山脈地接觸帶。</font></b></h1> <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第四天,我們途徑爐霍縣,午餐,稍息。<br>爐霍縣屬四川省甘孜州,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中北部,東接道孚縣,西北與甘孜縣相鄰,西南與新龍縣接壤,北面毗鄰色達縣,東北則與阿壩州的壤塘、金川兩縣相鄰。<br>川藏317線從東南至西北貫通全境,歷為去藏抵青之要衢和茶馬古道之重鎮。<br>爐霍縣是康北中心,交通要地。屬半農半牧區。</font></b></h1> <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色達五明佛學院距四川省甘孜州色達縣城20余公里,附近有一條山溝叫喇榮溝,順溝上行數里,就是喇榮寺五明佛學院,也稱色達佛學院。<br>色達佛學院是世界上最大的藏傳佛學之一。 <br>這里的僧舍很壯觀,連綿數公里的山谷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木棚屋。谷底和山梁上分布著幾座寺廟和佛堂,建筑規模雖都不很大,但裝飾考究而輝煌;身披槳紅色僧袍的喇嘛和尼姑來來往往,空氣中充滿生機和祥和氣氛。<br>色達五明佛學院由晉美彭措大師于1980年創建,當時僅有30余人。由于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佛學院發展相當迅速。學院有僧眾(喇嘛、覺姆[女性修行者]、居士等)逾萬人。<br>1987年,十世班禪大師表示贊成在這里成立佛學院,親筆寫信給色達縣政府,請求支持。1993年,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為學院題寫了校名。1993年被美國《世界報》稱為“世界上最大的佛學院”。<br>1997年,甘孜州宗教局報請四川省宗教局同意,正式批準設立了“色達喇榮寺五明佛學院”。<br>佛學院分長期和短期進修兩種,長期學制為6年,特殊學位卻需要13年,學員通過各學科的單科考試,立宗論和口頭辯論考試及格的,學院可以授予堪布(法師)的學位。<br>佛學院有不少漢地顯宗學生,故也設漢經院,由堪布用漢語講經。<br>僧人雖來自不同地域,卻都平和相處。<br>佛學院戒律十分嚴格,男眾女眾的僧舍涇渭分明,即使是兄妹親屬,彼此也不得互訪。</font></b></h1> <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第一個意外。<br>令我們始料不及,恰逢明天是“游戲月的極樂法會”,禪定勝王佛節日,作何善惡成百倍。十齋日 藏歷九月二十二日是紀念佛陀上天為母說法畢,重返娑婆世界之“降凡日”。佛陀之親母,在佛陀出生后不久便去世,轉生于天界,佛陀在示現成佛后,曾上天為母說法。復重返娑婆世界的日子故稱為降凡節紀念日。<br>在藏歷九月期間若能共同修持各種善業,其功德福報更加不可思議,因為所有參與共修者均可同時獲得共修的全部利益。<br>信徒們,從四方八面趕來,匯集于此。學院附近擁擠著遍野的車輛、帳篷。<br>考慮天色漸晚,縣城還有20余里,且聽說明天將有十余萬人聚集。我們決定覓一處客棧,打地鋪,湊和一夜。<br></font></b></h1> <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第二個意外。<br>客棧居然沒有漲價。換成其他地方,面臨這可謂旺地中的“旺季”,一房難求的狀況下,吃住價格早已瘋漲的離譜了。<br>我很感嘆,也許這就是信仰的影響力!</font></b></h1> <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第三個意外。<br>極樂法會,整個學院,山溝里聚滿了人群,修行的人們,信仰的人們,還有我這樣觀光的人們。<br>人山人海,在喇嘛衣的猩紅與紅房子的匯集中,我感到被淹沒在這紅色的海洋中。<br>滿山遍野簡陋的修行小屋,這么多年來,就沒有聽說火災等橫禍。<br>每年依時舉行的:<br>“神變月的持明大法會”、<br>“薩迦月的金剛薩埵法會”、<br>“月凈月的普賢云供法會”、<br>“游戲月的極樂法會”。<br>每次法會,數以十萬計的人群,聚集在這個狹小的山溝里,競然沒發生過踩踏事件的慘劇。所有的人們,井然有序的沐浴在,這佛音繚繞的極樂世界。<br>驚嘆之于,也許這也是信仰的教育。</font></b></h1> <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參觀完極樂法會的前奏,聽說旁邊有個“天葬臺”,對這個神秘的地方,我們充滿好奇,決定去看看。<br>天葬時間是中午13:00左右,聽說方圓數百里的藏民,都將逝者送來此處,故每天都有數具遺體,在此舉行天葬。<br>藍天白云下,高高的山崗上,幾只禿鷲在盤旋降落。<br>隨著天葬時間的臨近,天葬臺觀望席區域,前往目睹此儀式的人的逐漸多了起來。而山崗上愈來愈多的禿鷲,仿佛相約而至,成百上千黑壓壓的一片。<br></font></b></h1> <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天葬場的地方,油漬滲透,黑紅一片,一只狗在舔尋著,微風中撲面而來的是血腥味……<br>面對觀看席的用布圍了起來,大概是場面較血腥,不宜直視。<br>親屬們進入天葬臺,儀式開始了,在誦經聲中,禿鷲紛紛飛向天葬區域內,有的在低空盤旋著,有的信步走入核心區。<br>凄厲的鳴叫聲,此起彼伏,遠遠望去,只見都是禿鷲的身影,時而落進,時而飛走……</font></b></h1> <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天葬是蒙古族、藏族等少數民族的一種傳統喪葬方式,人死后把尸體拿到指定的地點讓鷹(或者其他的鳥類、獸類等)吞食,天葬核心是靈魂不滅和輪回往復,死亡只是不滅的靈魂與陳舊的軀體的分離,是異次空間的不同轉化,西藏人推崇天葬,是認為拿“皮囊”來喂食胡兀鷲,是最尊貴的布施,體現了大乘佛教波羅蜜的最高境界——舍身布施。<br>天葬的實行與藏傳佛教的興起及印度文化的輸入有著密切的關系。有學者根據漢文史籍《大唐西域記》中關于天竺(古印度) 有“送終殯葬,其儀有三,三日野葬,棄林飲獸”風俗的記載,認為西藏所行之天葬風俗源于印度古代的“林葬”、“野葬”。而不是藏民族祖宗傳承的本土儀式。<br>在藏文史籍中也有關于這方面的記載,并明確地說天葬之俗是在11世紀末12世紀初,由在藏區創立希解和覺宇兩教派的著名印度僧人唐巴桑杰帶來的。據說他在西藏傳法時,大力提倡這種葬俗,并親自到天葬臺為死者超度。<br>由于佛教徒們認為把遺體獻給鷹,這是一種功德,能贖回生前罪孽,且利于靈魂轉世,因而認同了這一葬法,逐漸在藏區流行成為一種風俗。<br></font></b></h1> <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當晚下榻色達縣城,縣名由來,主要因早年曾在色塘發現一馬形黃金而得名,故有“金馬”之稱。<br>第六天,返程。<br>返轉到爐霍縣,取道道孚縣經雅拉雪山,當天到丹巴縣。<br>蓮花玉佛---雅拉雪山<br>雅拉雪山,藏語全稱為“夏學雅拉嘎波”(意為東方白牦牛山),系中國藏區四大神山之一。位于四川甘孜州康定、道孚和丹巴三縣的交界處,海拔5884米,與它西北方向的墨爾多神山遙遙相對。山頂終年積雪,是康巴地區一座著名的神山,雅拉河即發源于此。<br>站在不同的地方看雅拉雪山,山形各不相同:從八美方向看是皇冠狀;從新都橋方向看則呈蓮花形;在塔公看雪山與金塔爭輝;在臺站溝口看則松海與冰川相印。雅拉雪山目前依然是處女峰,未有攀登者成功登頂。<br>雅拉雪山是惠遠寺和周邊藏民頂禮膜拜的神山。藏傳古籍《神山志易入解脫之道》中對該山的記載,稱其為“第二香巴拉”。 從西面看雅拉如同燃燒的大火,在北方看如同賢淑的八美女子。<br></font></b></h1> <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鄉村——丹巴,素有美人谷之稱,是一個古老的嘉絨藏族聚居區。<br>丹巴,新興的旅游勝地,在2005年《中國國家地理》雜志主辦的“中國選美”中被評為中國最美的六大鄉村古鎮之首,雪山、草原、海子、溫泉、大河、藏寨、碉樓、喇嘛寺等自然、人文景觀豐富多樣。</font></b></h1> <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第七天,從丹巴出發路過瀘定縣。<br>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曾在此“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從而使該地得以出名。<br>當晚抵西昌市。</font></b></h1> <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西昌市全境海拔在1500米以上,這里四季如春,有“春天棲息的城市”之美譽。<br>我國四大衛星發射基地之一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座落距市區30KM,大概航天選址于此,對天空有“天窗”之說,西昌的月亮都比其他地方大而圓,故又有“月亮之城——月都”。</font></b></h1> <h1><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第八天,我們從西昌回到瀘沽湖。西昌——瀘沽湖,260KM,車程約6小時。<br>至此,我們從瀘沽湖出發,約行一千公里,第四天到達色達。<br>色達取道西昌回到瀘沽湖。<br>整個行程約2000公里,8天時間。</font></b></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错那县|
江口县|
南部县|
阜平县|
深圳市|
平远县|
无棣县|
湘阴县|
清新县|
定襄县|
海林市|
庆安县|
威远县|
台前县|
城口县|
崇义县|
安平县|
稷山县|
新田县|
海门市|
安顺市|
临桂县|
阜新市|
天柱县|
河曲县|
余干县|
株洲县|
黑龙江省|
泾阳县|
中江县|
黔江区|
屯留县|
武山县|
望谟县|
黑龙江省|
松潘县|
鄂伦春自治旗|
彩票|
泽普县|
福清市|
封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