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有著“千年古鎮”之稱的松口,位于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東北部、梅江下游、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水路可直通江西、福建,經汕頭可通往海外,是個依山傍水的小盆地。在水運時代,松口古鎮既是閩粵贛三省交界的商貿重鎮,又是梅州乃至閩粵贛先民出海尋夢的始發站。</p><p><br></p><p> “自古松口不認州(嘉應)”,說的是松口古鎮曾經的繁華,連嘉應州城(今梅州市區)都不在話下。舊時松口人對海外通郵、通航、通商均不用經過嘉應州城,海外信件的信封上只要寫明“中國汕頭松口轉某村某人”即可送達,可見當時古鎮地位之高。</p><p><br></p><p>松口地處閩粵贛三省交匯處,得水陸便利之勢,自古商賈云集、經貿發達。松口還是客家人由閩遷粵的始居地之一,唐代便有漢人陸續遷入,宋末元初,來自福建的漢人數量大增,由于百姓雜居,松口居民姓氏超過120個。明未以后,松口成為客家人出海下南洋的第一站,滿載著客家子女的濃濃鄉愁,到外地謀生尋求發展。到了近代,繁華的松口又成為孫中山發動領導辛亥革命的主要策源地之一,影響著中國的近代歷史。</p><p><br></p><p>古時嶺南有四大名鎮,分別是梅縣松口、潮汕澄海、順德杏壇和南雄珠璣,如今的澄海、杏壇已經基本城市化了,珠璣巷更像是一座村莊,唯有松口古鎮依然保存舊貌,只是曾經的繁華早已煙消云散。</p><p><br></p><p>中央4臺的“記住鄉愁”第48期專題介紹了松口,沉寂一方的松口由此引起世人的關注。2013年10月,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尋找國內唯一的中國移民紀念碑建立地址最后選定在松口,這是對客家先民為開發南洋各國作出貢獻的褒獎。目前,松口旅居海外僑胞及港澳臺同胞達8萬多人,分布在五大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7年1月9日,梅州松口古鎮被評為廣東十大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坐標。</p><p><br></p><p><br></p><p>這些沿河而建的連片騎樓商鋪,古樸典雅,曲徑通幽。</p> <p>松江大酒店和火船碼頭,曾經上演了多少悲歡離合,是華僑心中永遠的記憶。</p> <p>梅東橋,1937年由松口華僑捐資修建,溝通古鎮南北。</p> <p>古鎮沿河店鋪、碼頭,繁華時期有300多條客船停靠相連,場面非常壯觀。</p> <p>從船上水上看古鎮沿河店鋪、碼頭,可以聯想當年古鎮居民枕水而居、以水為生的生活場景和詩意般的生活韻味。</p> 移民紀念廣場 <p>1911年,孫中山策劃“三二九”廣州起義的時候,印尼華僑梁密庵慷慨捐出家中所有的存款,辛亥革命成功后,為表彰梁密庵的貢獻,孫中山特頒發旌義狀。圖為愛國僑胞梁密庵的故居。</p> <p>上世紀30年代,松口鎮為紀念孫中山曾在此組織開展革命活動,籌款建設了全國第一座鄉鎮級的中山公園。</p> <p>元魁塔,一座有300多年歷史的古塔,是松口古鎮的標志,它見證了松口曾經的輝煌。</p> 眼前的風景,借用宋朝詞人枊永《雪梅香》里的詩句“漁市孤裊寒碧,水村殘葉舞愁紅。楚天闊,浪浸斜陽,千里溶溶。”為松口這座千年古鎮的落幕送上一聲嘆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峨眉山市|
台中县|
芦溪县|
奉化市|
望谟县|
无极县|
铜鼓县|
安宁市|
措勤县|
南投市|
六枝特区|
岳普湖县|
连平县|
阿合奇县|
册亨县|
贵德县|
玛多县|
广汉市|
江津市|
广水市|
横峰县|
兴化市|
通化县|
永清县|
宜兰县|
延安市|
贵阳市|
尉氏县|
胶州市|
太仆寺旗|
平远县|
潢川县|
启东市|
昔阳县|
沙湾县|
潼南县|
大连市|
绵竹市|
突泉县|
甘泉县|
和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