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福建泉州惠安縣惠東半島的海邊,有個特殊的族群,就是惠安女。她們以奇特的服飾、奇異的婚俗而聞名海內外。因為她們奇特的文化,所以有人說她們是少數民族,其實惠安女是受古代越族文化影響的漢族。惠安女雖然只是惠安縣人口的一小部分,卻引起了海內外許多學者的廣泛關注,并走向世界。</p> <h3>惠安女服飾:"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衣,浪費褲。"</h3><h3>——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h3><h3>惠安女穿著的具有古老傳統的服飾主要是:頭披鮮艷的小朵花巾,捂住雙頰下頜,上身穿斜襟衫,又短又狹,露出肚皮,下穿黑褲,又寬又大。這種服飾在全國獨具一格,尤為引人注目。具有很強的色彩感染力,被視為"中國服飾精華的一部分"。人們把她們的花頭巾、短上衣、銀腰帶、大筒褲,統稱為:"封建頭、節約衫、民主肚、浪費褲"。</h3> <h3>解放初流傳著一首打油詩:"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衣,浪費褲。"形象的勾畫出了惠安女傳統服裝的特征。</h3><h3>"封建"——惠安女的頭部被頭笠和頭巾包裹得僅露出一張臉。</h3><h3>"民主"——腰、腹部衣服較短,展現新女性美。</h3><h3>"浪費"——大筒褲的褲腳寬達0.4米。</h3><h3>"節約"——上衣短得連露出肚臍。</h3><h3>于是,所謂思想的"封建"與"民主",衣料的"節約"與"浪費",在惠安女的身上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表達了一種內涵豐富、既矛盾又統一的和諧審美觀。</h3> <h3>惠安女特殊的服飾,可分為崇武城外、山霞和小岞、凈峰兩個類型,不同的是,前者斗笠較大、厚、重,邊沿稍有彎曲;后者斗笠較細、薄、輕、小。后者也蒙上頭巾,但頭巾上綴有紅色小花蕾,中青年婦女多把雙辮子折在頭頂的兩側,包上頭巾似有梭角的感覺。手上也提有黃色竹籃。在頭頂前方還別著一至三把塑料梳子,未婚青年婦女頭發還留有劉海。</h3> <h3>惠安女頭戴的斗笠涂上黃漆,具有防日曬和雨淋的作用?;^巾為四方形,折成三角形包系頭上,有擋風防沙、御寒保暖和保護發型等作用?;莅才律泶┑难澴樱菜摹⑽迨畾q以上婦女多穿漢裝"曠(寬)褲",年輕婦女多穿褲管寬大的西裝褲,用黑色線布或尼龍布制成。腰部扎有紅、藍色塑料褲帶,已婚者常加上銀褲鏈。褲式腰圍小、臀圍大,既美觀又便于勞動。此外,年長的惠安女還有在門牙兩側各鑲一顆金牙做裝飾的習俗,現已不再盛行。</h3> <h3>追溯獨特的"惠安女"文化</h3><h3>一百年前的清代末期到20世紀20年代,惠安女穿的上衣,腰胸寬大,衣擺長至膝蓋,腰間系條百褶裙,這種服裝在古代沒有什么奇特的地方。</h3><h3>到了20世紀40年代、民國時期,惠安女服飾的風格有一次大的變化。原來過膝的上衣下擺,逐漸縮短到臂部,但是還沒有短到露出肚臍。這時婦女的頭飾已變成用黑布包頭,不戴花頭巾,也不戴斗笠。</h3> <h3>到1949年之后,惠安女的服飾有了更明顯的變化,她們的上衣越裁越短。據說這種變化來自1958年的大躍進。當時全縣青壯年婦女集中起來修建鳥壇水庫。正是在艱苦的勞動中,為了遮風擋雨,惠安的婦女不得不學習其它地區的婦女,戴起了頭巾和斗笠,不料這一戴就再也摘不下來了,成為吸引人們注目的風景線。時刻不離身的斗笠里,藏著女人家的許多秘密。</h3> <h3>海邊的氣候變化多端,尤其是在惠東半島的海灣,有時刮起海風特別冷,然而惠安女的上衣卻越做越短,這其中的究竟,可從越來越被暴露出來的未婚女人腰間的彩帶,和已婚女人的銀腰帶看出些端倪。據說銀腰帶是男人送的結婚聘禮,它能展示家庭財富的多少。也許這就是節約衫越做越短露出肚臍的原因吧。20世紀50年代后,惠安女的結婚頭飾不再是沉重的金屬飾品和黑布,而是用綢布制作的紅繡球,美觀又輕巧。在不同的時代,她們的結婚服飾也不盡相同。</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萨尔县|
岐山县|
佛教|
阳城县|
茂名市|
南阳市|
乌拉特后旗|
九龙城区|
奉新县|
南宫市|
姚安县|
齐齐哈尔市|
凌云县|
三江|
竹北市|
托克托县|
临武县|
千阳县|
留坝县|
英吉沙县|
闵行区|
通化县|
九江县|
武宣县|
扶风县|
正安县|
凤翔县|
巧家县|
普定县|
常德市|
南昌县|
遂昌县|
通河县|
克东县|
司法|
海伦市|
宣武区|
石屏县|
威信县|
株洲市|
夏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