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椅嶺位于湖南郴州市蘇仙區橋口鎮西部,它與飛天山相隔,紅巖綠水,險寨奇澗,風光優美。 它的特點是丹霞地貌,周邊有水洼點綴。高椅嶺是郴州丹霞地貌中最突出的代表和美的象征。 山路險峻,我們一行小心地沿著山路一直向山頂走去,終于登上高椅嶺的主峰,那里的風光太美了,在山頂上俯視,美景盡收眼底。 這里的風光很有特色,我忍不住拿出相機拍攝一番,用照片去記錄我的這次旅程。 高嶺瑤寨靠山而建,至今還保留著瑤族的特有土墻建筑,很有特色。我們慢慢地走進村莊,瑤民們很熱情和我們打招呼。 整個瑤寨隱藏在山里,村子不大,這里空氣清新,讓人感到回到了原生態的村寨土樓。很舒服的感覺。 這里的瑤民大都漢化了,和漢人的衣著一樣,只有節日才穿起民族的服飾。 村里清一色土墻泥屋,別看是泥造的,但非常堅固,好多房子都有百多年的歷史。 土樓造型很特別,很有當地的民族特色,我連忙拍下這些瑤族特色的建筑物。 這里的環境幽靜,空氣清新,很少人知道這個小小的瑤寨,要不是客棧的老板介紹,真的很少人會到這里來采風。 在我的超廣角鏡頭下的土樓顯得很有張力,對吧? 沿著小路可以通往山頂。在那里可以一覽瑤寨的全貌。 這里的瑤民還保留著許多原始的生活方式。 我們一行下車后走進村里,邊走邊拍攝,很有滿足感。 村里的小路四通八達,外人進去有時會迷路, 站在高處,美景盡收眼底。 這些瓦房都是現代新建的,用來做作倉庫,村民還是住在老房子里。土房冬暖夏涼。 這條小路通向碼頭,我們是坐了一個多小時的船才來到這里的。 很美,很恬靜的田園風光。 我們順著小路一直向前走,路邊的小土房很美,我忍不住拍了下來。留作紀念。到此一游。 這里的瑤民做飯還是燒柴的,路邊的柴草就是用作做飯,燒水的。 湖南的辣椒很有特色,村民都喜歡吃辣的,特別是跺椒醬油,味道好極了, 一位老伯看見我們進村好奇地走出露臺用陌生的眼神看著我們。當然我也抓住這機會咔嚓一聲記錄下來。哈哈。 聽說這是銀杏樹,村里還有一棵千年的銀杏, 瑤民自耕自吃,這里的農作物都沒有污染,很新鮮可口。 這個小伙子是我們的向導和司機,是他帶著我們進村采風的。當地人很熱情好客。 這里每家每戶門前都晾曬著一串串的玉米,聽說是用來磨玉米粉用的。 玉米地到處可見,這里出產的玉米特別的甜,可能是當地的氣候和土壤合適種植玉米。 紅磚瓦房很漂亮,看上去很簡潔的美感, 玉米曬干后就可以磨粉,當地人用玉米粉作為主要的食糧。 紅泥做的瓦房很結實美觀,路旁的野菜聽說還可以做菜吃的, 土房有玉米做裝飾。很有農家的氣息。 當地的瑤民經常會拿一些農副產品在自家門口賣,好多游客都會購買一些他們種的無污染的農產品,他們這里的粟子很不錯,清甜可口。
這個角度比較特別,拍攝一張看看,感覺還可以。 這些手扶拖拉機的運輸車已經好久不見了。他們是主要的運輸工具。 村民沒事干時可以在院子里散步。閑聊打發日子,因為她們的生活都很簡單,無壓力。村里的老人都很長壽。 村民在等待游客前來光顧他們的農產品。 湖南大紅辣椒很有特色,我喜歡湖南的剁椒醬。在廣州也經常買的。 村里的水井都裝上自來水了。 老伯很友善,看著我的鏡頭微笑,我連忙拍下這個難得的時刻。 土窗前有串玉米的點綴顯得更有湖南少數民族的特色。 這是瑤民的洗澡間,現在都用自來水了,是來自小東江的水源。 這里的走地雞是放養的,肉質非常鮮美可口。價錢也不貴, 這些應該叫山地雞。全部是一號土雞, 在農家客棧的露臺看出來到處都是田園美景。我的相機也咔嚓不停地拍攝。 天空上的浮云用漸變濾鏡壓一下色調會更濃郁一些。和藍天白云是兩種不同的格調。 看見這些干稻草很有質感,于是也拍上一張,效果也可以。 三天的時間很快就結束了,盡管我對瑤寨的了解不多,但也算是親歷其景。我喜歡用相機去寫日記,比起文字記錄更生動得多了。好的照片永遠是下一張。美的景色永遠是下一個。我會繼續寫我的攝影日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长市|
东辽县|
福州市|
台江县|
台安县|
荆州市|
安岳县|
通榆县|
光泽县|
张家界市|
洛扎县|
满洲里市|
驻马店市|
遵义县|
板桥市|
济源市|
全州县|
黔西县|
黄陵县|
隆林|
南溪县|
普定县|
洪江市|
隆安县|
大姚县|
巴青县|
弥勒县|
象州县|
阜宁县|
曲沃县|
景东|
平利县|
黔江区|
沙洋县|
邓州市|
望江县|
潞城市|
太白县|
赤壁市|
庆云县|
鄂伦春自治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