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了一天的太陽,緩緩西沉。向西望去,蜿蜒的賀蘭山脈隱隱可見。
大地蒼茫,世間的一切仿佛都被籠罩在黃昏的暮色之中。
夕陽斜照。看著自己長長的身影,向那座孤單聳立的烽火臺走去。也許是最后一次登臨它了,在這黃昏時分。因為很快就要離開這個地方了,會遠離夕陽下的這個烽火臺。
想想這古長城伴我渡過的日日夜夜,再看看從高高的烽火臺上投下的長長身影,那身影顯得疲憊、脆弱、憂郁和孤獨,需要精神的滋養。觸摸烽火臺上的泥土,有一種溫暖干燥的感覺,可心中油然升騰的卻是一種蒼涼。我想此時我的眼睛里流露出來的一定是一種叫做寂寞的目光。艱苦的日子就要結束了,可艱苦的日子帶給我的感受卻在心中一層層積淀下來。
坐在烽火臺上,這種感受在心中是沉甸甸的,沒有一絲的輕松之感。頭腦總是在尋找這層層疊疊之中的意義。也許是因為在這黃昏時分,也許是因為在這殘垣廢墟,也許是因為看到自己長長的孤影,也許……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孤獨。
索性在這烽火臺上躺下來,讓心中沉甸甸的東西更接近大地,讓眼睛更自由的仰望天空……
孤獨的氛圍與情景,讓我感受到了過去讀懂了但體會不到的這段文字:“當久久地目不轉睛地看著深邃的蒼穹,不知何故思想和心靈就感到孤獨,開始感到自己絕望的孤獨。一切認為過去是親近的,現在卻變得無窮的遙遠和沒有價值。天上的星星,幾千年來注視人間無邊無際的蒼穹與煙云,淡漠地對待人的短促的生命;當你單獨和它們相對而視并努力去思索它們的意義時,它們就會以沉默重壓你的心靈;在墳墓中等待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孤獨之感便來到了心頭。生命的實質似乎是絕望與驚駭。”(契訶夫《草原》)文字中透出的是一種多么深沉的哀愁和純粹的孤獨。是一種對生死的理解和內心力量的袒露,是一種心靈走過的苦難歷程。
當艱苦和磨難不可避免時,艱苦和磨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經歷了艱苦和磨難,在內心并未留下任何東西。陀思妥耶夫斯基說過一句話:“我只擔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難。”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會去承擔某種艱苦,去承受某種磨難,但應該對得起自己曾經承載的一切。因為,那是我們短暫生命所擁有的精神財富;是我們戰勝自己、戰勝外界的力量;是我們對生命有所交待的圓滿的年輪;是我們生活過、愛過、努力過、追求過的履歷。
人會因各種因素而感到不幸,尤為嚴重的是孤獨感和自尊心的喪失。盡管人只有在孤獨時才能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也渴望有人能夠聽到這聲 音,可孤獨是一種很折磨人的痛苦的心理狀態。我實在不能理解,有人贊美孤獨,甚至還要享受孤獨、孤獨是可以享受的嗎?孤獨不是抽象的,輕浮的,是實實在在需要心靈去承載的負荷。
當我們讀陀思妥耶夫斯基蒼涼的文字時,我們能夠想象他寫下這些文字時的孤獨嗎?我們能從燦爛的向日葵看出梵高割下自己耳朵時的孤獨嗎?我們能從《歡樂頌》中聽出耳聾的貝多芬的孤獨嗎?當貝多芬指揮完《第九交響樂》后全場報以熱烈的掌聲,可貝多芬遲遲沒有轉過身去向大家致意,因為他已以聽不到屬于他也屬于世界的掌聲了。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孤獨?我已經找不出什么詞匯來形容這孤獨的背影、這孤獨的心靈。從他們留給我們不朽的作品與精神中可以感到他們才是真正配得上他們所經歷的苦難。像孤獨的貝多芬,世界沒有給他歡樂,而他卻創造了歡樂給予全世界。他們的生命,伴著孤獨與凄涼、潦倒與無助,“像一縷青煙,去把寒冷的天空尋求……”(尼采《最孤獨者》)
坐在烽火臺上,思想著這些偉大的孤獨的心靈,反復地問自己:你孤獨嗎?你有多大的內力去承受孤獨?孤獨中,你是結束自己?還是戰勝自己?
夕陽已被賀蘭山遮去了半個容顏。回望暮靄中的烽火臺,依然是那么的蒼涼與孤獨。
晚風吹來,吹落我身上的沙塵;吹拂著我頭發,吹進我凌亂的髯須深處,內心似乎有一種力量驅使我邁開大步,拖著長長的身影向夕陽走去……
走出疲憊、走出脆弱、走出憂郁、走出這孤獨的黃昏! ★胡子圖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岗市|
当阳市|
马关县|
浦县|
临朐县|
稷山县|
禹州市|
张家口市|
犍为县|
邳州市|
岳池县|
曲阳县|
梧州市|
昔阳县|
荔波县|
蒙城县|
岱山县|
扎鲁特旗|
汝阳县|
耿马|
建平县|
镇安县|
钟祥市|
凌云县|
长沙县|
武隆县|
延吉市|
自贡市|
静乐县|
阿图什市|
化德县|
宿松县|
清丰县|
五大连池市|
磴口县|
文成县|
昌邑市|
衡阳市|
临颍县|
平定县|
黔东|